“好了,自己做差事还有理了!听明家主说。”柳知县一脸不耐烦地冲着王主簿吼道。
“有什么差的,都是毁粮,我烧掉怎么了?”王主簿惧怕地闭嘴,但心中不愤只好小心嘀咕道。
“王主簿原谅则个,您这毁粮的主意无疑很好,但这马铃薯有独特的特性,这烧马铃薯可真的不是个好主意!”明中信解释道。
“为何呢?有什么区别?”柳知县疑惑道。
“马铃薯不同于麦草、杂粮,无法用烧毁掉,烧马铃薯,其实只会让它更加诱人。”
柳知县细细思量,不错,有几次厨师用烤的办法做的马铃薯确实很好吃。
想一想,自己都觉得好吃,那饥肠辘辘灾民们呢?
“其实,如果王主簿不烧粮,现在的灾民可能还不知道马铃薯如何能吃,这马铃薯干啃着吃的话可是太硬太涩,也许灾民们试吃之后,会将马铃薯扔于一旁,不予理会,咱们还有机会取回来。”
“但王主簿这一烧,却将马铃薯烤熟了,香气逼人,好吃无比,如果灾民们食用了,那可就让他们迷恋这种滋味,到时循着王主簿退兵的痕迹,直奔陵县而来,咱们陵县可就大祸临头了!”明中信一口气说完,看着柳知县,该说的已经说了,就看你怎么办?
听到此话的柳知县更加震惊,这就是说王主簿这个笨蛋等于是将爆动的灾民引来了陵县,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想到此,柳知县狠狠瞪了王主簿一眼,要不是看在你小子是我小舅子的份上,老子现在就刮了你。
王主簿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缩起头颅当起了驼鸟。
“县尊大人,现在还请示下,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办?得提前预防啊,否则爆动的灾民们来到,那可是一场灾难啊!”明中信劝道。
现在可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得提早预防啊!
柳知县清醒过来,难道要将城外的所有人员粮食尽数撤回城中吗?
如此的话,灾民怎么办?
如果陵县人尽皆撤回县城,灾民们会不会以为自己放弃了他们,再与爆动的灾民们联合起来一起发动爆乱,那自己可就是逼迫他们爆乱的罪魁祸首,到时别说上峰不会放过他,连自己都得一辈子受良心谴责!
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蛛丝马迹()
旁边的李东阳、刘老对视一眼,默契地一言不发,静观其变,且看这柳知县如何应对?
起初,柳知县并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现在经明中信提醒,深刻明白了形势的严竣性,爆动的灾民可都是暴民,如果这些暴民攻来陵县,数量少则罢了,如果数量繁多,绝非陵县这小小的县城能够抵挡的。
对于这些暴民来说,暴动初期,他们迫切需要的不是金银钱财,最需要的就是粮食,而自己这里有如此好吃的马铃薯,还如此耐饥,那可是香馍馍,绝对会吸引暴民们前来。
自己该如何应对如此危局呢?
“县尊大人,当务之急是要将巡检司及衙役组织起来,先行警戒,再行商议如何退敌之策!”看着陷入沉思的柳知县,明中信提醒道。
“不错,应该先行进行防御布置,具体再行与大家一同商议!”柳知县清醒过来。
“钱师爷,你先去请巡检司武大人、赵典吏、县丞等一应人等,再将士绅大户当家人请来,就说本县有重要事情相商。”柳知县恢复了精明强干的一面。
钱师爷应声而去。
不错,还算清醒的快,如果一直处在自责、惧怕的心绪当中,只怕陵县就真的要完了!此时确是应该请全体同仁及士绅大户前来商议,此项应对还算中规中矩,二老在旁点头。
“大人,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明中信说道。
“你且说!”
“我想请护送粮食前往府城的军士、衙役详细说明一下灾民们具体真实的情状。”明中信直视柳知县道。
“哦。”柳知县低头沉吟。
看来明中信是不信任王主簿,想要知道灾民的具体情况,而且自己也知道,小舅子肯定未说实话,依他的德性,只怕是见到灾民冲过来的样子,就吓懵了,只顾逃跑了,岂能还与灾民们英勇激斗,别开玩笑了!
“明家主,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没说清楚吗?为何还要让军士衙役们前来说清楚?”王主簿不愿意了。
他再傻也知道,明中信显然未尽信自己的话,所以才请军士衙役前来问话。
“王主簿,我只是想再问一些具体细节,并不存在不信任王主簿的意思,万望王主簿不要有所芥蒂才好!”明中信不慌不忙解释道。
“闭嘴!你那猪脑子岂能知晓明家主的意图?不要再丢人现眼了!”柳知县一脸嫌弃道。
“是!”王主簿悻悻然应声不再说话。
“去,叫几个机灵点的军士和衙役来。”柳知县恨铁不成钢的吩咐道。
王主簿不情不愿地站起身形走向大堂。
柳知县望着王主簿的背影心中叹道,一点眼力见都没有,现在好歹还能照顾于他,不会让他吃什么亏,等自己不在了,他如何在这人吃人的官场里混?
须臾,王主簿回转,身后紧跟着两位军士,三位衙役。
“明家主有些事要问询于你们,你们当认真细致地回答,万不可怠慢!”柳知县吩咐道。
“是!”军士、衙役齐声应是,转头望着明中信,等待他的问话。
“明家主,你来问吧!”柳知县转向明中信。
“那学生就不客气了!”
“你!上前一步。”明中信一指一位衙役道。
“是!”衙役上前一步,躬身一脸谄媚地望着明中信。
他深知明中信乃是县尊大人的学生,而且还是关系特别好的那种,现在明中信问话,尤其还是当着县尊大人的面,自己肯定不能怠慢,得如实回答。
“那些灾民们是否拿有武器?”明中信问道。
“有!”
“是什么武器?”
衙役仔细思考后,“那些灾民们手中持有一些镰刀、斧头,还有……刀!对,就是刀!”
“刀?”明中信心中一惊,灾民怎会有刀?
柳知县也是一脸震惊。
“你确定是刀?军用钢刀?”
旁边一位军士插言道,“不错,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军械!”
“有多少?你可知晓。”明中信问道。
“最少,最少有几十把吧?”军士迟疑着说道。
衙役确定道,“不错,好像真有几十把的样子!”
“不错。”
“确实!”
“对!”
几位军士、衙役纷纷证实。
事情大条了!柳知县与明中信对望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惊诧之情。
二老也是对望一眼,心中骇然。
要知道,军械可是大明朝一直管制的东西,普通百姓岂能拥有,更何况还是灾民,他们从何处拿来的?而且这批灾民皆是从河南江北行省被各级官府护送过来的,即使有也被每任官府收缴了,怎会有灾民拿着军械?
难道?众人想到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相顾骇然。
“你们看到他们是有组织的,也就是有头领吗?而且行动是否一致整齐?还是杂乱无章的?”明中信最先反应过来,一口气问道。
“好似有头领,而且我们一跑,他们就不再追,此时回忆起来,好似他们只是想要这些粮食,而非想要我们的命,如果他们继续追杀,我想,我们是回不来的。”军士边回忆边说道,刚开始有些结结巴巴,最后越说越顺,好似情景就在眼前。
“那你们就没想过用武器吓跑他们?”趁军士想起来,明中信赶紧问道。
“刚开始,我们也是想吓跑他们,然而,上前恐吓灾民的兄弟们,被一阵围殴,居然大败而回,而且武器也被夺去,现在想来,确实有些不对劲,灾民可无此本事!”
“对打的有多少人?”
“大约有十几个吧?”军士道,“不错,确实是十几个灾民,不至二十个。一对一我们败了!”军士有些惭愧道。
“一对一?居然是我们完败,而且还是十几个皆一败涂地!是吗?”明中信再次确认。
“不错!”军士头越来越低,这真的是不好意思!自己是训练有素的军士,却被一批灾民一对一击败,确实说不过去。
然而,明中信、柳知县、李东阳、刘老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批灾民绝非普通的灾民!几人坚信。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抽丝剥茧()
因普通灾民长途跋涉来到山东行省济南府,早已无一丝一毫的力气,岂能还将训练有素的军士击败,岂是普通灾民那么简单?
但他们是什么人呢?这就颇费思量了!
“后来呢?”柳知县插话追问道。
“后来,我们一拥而上,利用手中的兵器优势将这伙灾民赶走,不想却从林中冲出一大群身带锄头、斧头、军械的灾民,一番争斗过后,我们大败而回,灾民们趁势追赶我们,不得已,王主簿下令烧粮,浓烟起后,我们就逃跑了!”
“哼!”旁边的王主簿冷哼一声。
“不对,是撤退了!”军士马上改口。
“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明中信未理会王主簿,继续问道。
“大约,大约有几百人吧?看上去乌乌央乌央一片!”军士不确定道。
几百人?那就不是灾民了,萧知府可是将县对县分配的灾民,每县至少有几千人,只有几百人,难道真的是有人假扮灾民?
“你们听到灾民们说话了吗?”
“有!”旁边的衙役肯定道。
“那是什么地方的口音,能否听出来?”明中信心中一喜,终于有线索了!
“追啊,杀啊!就这些,口音好似就是咱山东济南府的!”衙役回想道。
灾民居然说的话居然是济南府口音,这就值得玩味了!
“不,也有河南江北行省的口音,只是很少而已!”军士反驳道。
“对了,好似还听到有一个人叫八哥,挺怪的!”旁边另一位军士道。
“叫八哥的人,这是什么名字?难道是其中有一人是八哥,排行第八?”柳知县皱眉思索道。
八哥?明中信心中一动。
“是八嘎,还是八哥?”明中信问道。
另一位军士一边努力回忆,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八哥,八嘎,八哥,八嘎。”
眼前一亮,对,叫喊道,“是八嘎!是八嘎!”
明中信、李东阳、刘老脸色一变,心中齐齐一震,坏了!这下可真的坏了!
没想到,居然有倭寇参与其中,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如果只是单纯的灾民爆乱,只需进行招安即可,相信饥寒交迫的灾民们,只是想要一个能吃饱饭,穿暖衣,住暖屋的境遇,应该不难对付。但现在联系上了倭寇,这些强盗可不会考虑接受招安,相应的,他们收集粮食,应该是有大的动作,绝非只是抢粮这么简单!
但他们是什么目的呢?又为何会与灾民搅在一起?
难道他们有共同的目标?
一时间,李东阳与刘老也是糊涂了。
明中信却心中有一个猜想,但却不敢在此说出。
柳知县见明中信仿佛明白了什么,好奇地问道,“明家主,这却是什么意思?”
“此八嘎,乃是倭寇的专用名词,骂人的话,骂别人是笨蛋、白痴、糊涂之意。”明中信解释道。
“是吗?原来不是名字和排行啊!”柳知县喃喃自语道,突然,眼睛睁大,叫道,“倭寇?”
“是啊!”明中信应道,大爷,您现在才反应过来啊!太迟钝了吧!
“倭寇来袭?”柳知县瞪大眼睛看向明中信。
“不错,倭寇可能来袭!”明中信无奈地给他个肯定的回答。
王主簿及旁边的军士和衙役则一脸的不名所以,倭寇?这是多么遥远的词语,怎会与灾民联系起来?而且,倭寇不只是东海沿岸,在海上劫掠的吗?怎会到内陆来进行抢劫?
普通的军士衙役可不了解倭寇的凶残,但作为一方父母的柳知县虽也无从见过倭寇,但从别的同僚处可是听到过,所以才如此震惊,而一旁的二老就更不用说了!
这下,事态级别可就升级了!
这些倭寇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目的何在?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在座几人心中忐忑。
“还有需要问的吗?”看到明中信只是低头沉吟,却不再问,柳知县开口道。
“没有了!”明中信缓缓摇摇头。
“你们先下去吧!将嘴管好,不得多言!”柳知县厉声道。
军士衙役应声称是,退了下去。
柳知县望望旁边坐着的王主簿,看他那样子,坐没坐像,站没站像,刚才还有军士衙役在,倒也还算规矩,现在人家一走,直接摊坐在椅子之上,这形象,真是太可气了!
越想越气,但想及家中那位领导,柳知县强压下火气。
“你也退下吧!呆会我叫你,你再出来!”
“为什么?”王主簿委屈地道。
“还说为什么?粮食被劫如此大的事,你以为劫就劫了?”柳知县的火气瞬间爆发了出来,“更何况还可能招惹来如此棘手的劫匪!你让陵县百姓如何应对?你让我如何应对?要不是你是我小舅子,我现在就打死你!”
柳知县越说越气,顺手拿起桌上茶杯扔向王主簿。
“呀!”王主簿躲过茶杯,逃命般跑进了后堂。
“县尊大人息怒,王主簿也不是有意的,灾民们如此,肯定是有预谋的,不能怪王主簿!”明中信劝道。
柳知县逐渐平复下心绪,望向明中信。
莫名的,一股情绪涌上心头,这明中信心思还真是细密,他居然通过问话,找寻线索,抽丝剥茧,发现如此惊人的事实,这份心思,这份才华,这份天赋,不做刑名真是太可惜了!
“县尊大人,叫我们回来有何贵干?”一个声音从外面传来。
却正是县衙的一干官吏,赶了回来,当然,有一些官吏被留在了赈灾现场主持赈灾,毕竟赈灾可不能儿戏,此时消息不确定,怎么都得先将赈灾之事先行办好。
“都坐下吧,再等等商会之人。”柳知县示意道。
众官吏落座,皆是喜笑颜开,此次赈灾真是顺利,钱粮到齐,秩序井然,分工明确,干得舒心,做得称心,自是心情大好!
柳知县苦涩地看着兴高采烈的众人,心中暗道,呆会儿你们可别怨我,这晴天霹雳会将你们震醒的!
不一会儿,黄沮等商会成员也尽数到齐。
皆望着柳知县,等待他的吩咐。
“诸位,各项赈灾事宜可还顺利。”柳知县轻咳一声,做个开场白。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通报消息()
“县尊大人,此章程好啊,依照此章程,秩序井然,环环相扣,赈灾之事一丝不乱,如此做事简直不要太轻松啊!”赵县丞哈哈大笑道。
“不错,赵县丞此言甚是!我等商会成员在赈灾之地,将灾民安置,虽初始之时,灾民有所不理解,也差点发生骚乱,但却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之下理解并听从安排了。说实话,我等起先也不是太理解那些步骤方法措施,但在实地实施之后,这些防护服穿上之后,安全之感猛增,也不再惧怕感染瘟病,专心投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