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支撑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支撑者-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

    “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约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大明重新建设过,共五间深三间,宽敞大方,为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之处。再细致的,就不说了,待你去看了之后,就会了解那份文化的厚重与积淀。”

    未等朱厚照插话,明中信继续道,“孔庙始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其后,历代王朝不断加以扩建。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桓帝令修孔庙,并派孔和为守庙官,立碑于庙。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诏在鲁郡修起旧庙,但当时孔庙的规模并不甚大。西晋末年“庙貌荒残”。东魏兴和元年(公元539年)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为孔庙有塑像之始。唐初除了在国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修建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外,皇帝又下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唐代修庙5次,北宋修了7次。最大的一次是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扩大旧制凡增广殿堂廊庑316间。金代修了4次,元代修了6次,大明也修缮将近十次。目前为止,最近的一次是大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当时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120余楹化为灰烬。陛下急忙下令重修,到目前为止,还在修缮。”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自汉代以后,历代皇帝皆对孔林进行过重修、增修。当然,大明也必不可少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在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进入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凯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大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孔林。”

    朱厚照听得是目瞪口呆,毕竟,这些事物历史大儒们可没那么多的时间诸如此细致,也只是让他知晓三孔之地的神圣与庄严即可。此时听来,不由觉得有些高大上了,令他肃然起敬。

    明中信却是不给他机会,继续介绍道,“蓬莱阁,相信你听过八仙过海的美妙传说和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自古就有人间仙境的美誉。濒临黄渤二海,山海相依,风光旖旎。它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嘉祐六年(1061年)。当然,相对于整个蓬莱水城来说,这蓬莱阁有些太过小气了。蓬莱水城始建于宁朝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当时,登州郡守郭志高奉命在此构建一座城寨,以泊舰船。因当时水军使用的战船称为‘刀鱼舡’,水城便被称为‘刀鱼寨’,备御契丹。大明洪武九年始筑水城,北砌水门,南设振扬门,以土城绕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备倭城。蓬莱水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长方形,负山控海,形势险峻,自古就有‘京津门户’、‘渤海锁钥’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水城有着完备而系统的防御体系和水师训练作战设施,因此,水城有着极其强大的防御能力。”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风景,如大明湖:位于济南府,面积几乎占城池的1/4,内有一阁北极阁、二园遐园、秋柳园、四祠稼轩祠、铁公祠、南丰祠、汇泉祠、十亭玉涵亭、鸳鸯亭、小沧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历下亭和月下亭。”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济南府72名泉第一泉,天下第一泉。泉池呈方形,有一亩左右,泉四周围有石栏,池有三股喷涌,一字排开,涌泉跃出水面约30厘米高;在泉畔有观澜亭、来鹤桥和泺源堂等古建筑。”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看大明湖如镜,全城景色一览无馀。”

    “百脉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寒泉珍珠滚’,居章丘八景之首。”

    “崂山: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大明名山大川之一。主要有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9个风景游览区大小景点200处,以独特的山海奇观闻名于世。汶上宝相寺: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其原名昭空寺。宋咸平五年,宋真宗封禅泰山驻跸于此,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三孟:是指邹城市的古建筑群孟府、孟庙、孟林。邹城在曲阜之南20公里处,为著名思想家孟子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昔日孟母断机教子,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亚圣孟柯,那‘云护宫墙春杳杳,露涵松桧晓苍苍’的三孟,今日依旧展示着往昔的风采。水泊梁山,位于梁山县,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等七支脉组成。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梁山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微山湖:位于微山县,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中国荷都。境内微山岛为北方最大的内陆岛,风景优美,有“三贤墓“,即微子墓、张良墓、子鱼墓,微山湖荷园等,南阳古镇和微山驻地夏镇被誉为运河四大名镇。夏季,微山湖有10万亩荷花竞相争放,非常壮观。”

第八百七十八章() 
听到这些风光景致,朱厚照的眼神中不自禁有了一丝神往。

    “山东行省境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真可谓是不胜枚举。”明中信望着目光有些呆滞的朱厚照,沉声道。

    “啊!”朱厚照回过神来,看到明中信看着他的怪异的眼神,面色一红,转移话题道,“此次前去南疆,应该不只是山东行省吧?!”

    明中信笑笑,回道,“那是自然!”

    朱厚照一听,双目放光,紧紧盯着明中信,竖起双耳等着明中信的继续讲述。

    “出了山东行省,直奔南直隶,南直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胜古迹遍布。最负胜名的,乃是苏州园林,俗语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从总体上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园图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地制宜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沿阜垒山,洼地建池,七建亭榭,点缀树木,讲求诗情画意。二是造园注重淡雅幽静,造园图景小中见大,内外借景,画中有画,布局自然,秀丽庄重。三是建园突出民族风格,园中的古代建筑用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手法将其综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画,为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园林中以沧浪亭、狮子林为著名,被誉为苏州两大古代名园。”

    明中信轻轻品茗,润润嗓子。

    就这会儿工夫,朱厚照的目光中闪烁着深深的催促直逼明中信。

    明中信摇头叹息,放下茶杯,缓缓道,“除了苏州园林,南直隶还有周庄镇,有着近七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还有西山,位于苏州城西南的太湖之中,其中的缥缈峰为太湖七士二峰之首,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雾无际,美不胜收。西山因太湖而妩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丰富多彩。这里山峦起伏,奇石嶙峋,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形成了以景抒情的八大美景和七大名胜。主要景点有石公山、林屋洞,罗汉寺,太湖梅园等。更兼有属于天然形成的太湖美景,太湖以宏大的层次、丰富秀丽的湖岛山水风光而著称,再佐以太湖地区独特的地势,形成了丰富的沿湖景观,山林丰茂、花果飘香,文物古迹遍布其间。游览太湖,四季皆宜,真可谓是‘春可观花品茗,夏有赏茶食鲈,秋能持蟹吟菊,冬日踏雪探梅。’”

    “更兼有锦溪古镇,因一条彩若锦带的小溪而得名,泽浸环城,街巷依水,古桥联袂,素有‘36座桥,72只窑’之美誉。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西汉名将马援在此练兵;三国辅吴将军张昭墓葬于斯;西晋大画家顾恺之在其隐息;唐朝文学家陆龟蒙晚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其居住;宋代诗人吴文英,状元卫径,元人马致远等相继在其步酬吟唱,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

    说到此处,朱厚照却是眉头紧皱,一脸的不耐,好似不感兴趣,口中更是嘟囔道,“尽是些酸人腐儒罢了,有甚可看的!到是毁了人家大好的景致!”

    反之,明中信却是眼含笑意,更加起劲道,“还有戏曲:越剧'绍兴嵊州'、调腔'绍兴新昌'、平调'宁波宁海'、昆剧'温州永嘉'、婺剧'金华'、皮影戏'嘉兴海宁'、三脚戏'杭州淳安'、杭剧'杭州'、绍剧'绍兴'、莲花落'绍兴'、甬剧'宁波'、姚剧'宁波余姚'、瓯剧'温州'、湖剧'杭嘉湖';曲艺有:四明南词(宁波)、明州走书'宁波'、西湖小热昏(杭州)、鼓词(温州瑞安)、绍兴莲花落、平湖调(绍兴)、道情(金华)、钹子书(嘉兴平湖)、摊簧(金华兰溪)、词调(台州临海)、舟山锣鼓(舟山);歌舞有,奉化布龙、长兴百叶龙、青田鱼灯、十八蝴蝶(永康)、海盐滚灯、淳安竹马、浦江板凳龙。大头和尚舞'宁波'等。”

    在这一瞬间,朱厚照目光电闪,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明中信不由得有些后悔,轻叹一声,心中暗道,唉,看来,自己还是看错他了。罢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南直隶还有朱炳仁铜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龙泉宝剑、宁波朱金木雕和骨木镶嵌、都锦生织锦(杭州)、西湖绸伞、硖石灯彩(海宁)、王星记扇(绍兴)、乐清细纹刻纸、桐庐剪纸、萧山花边、苍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瓯塑和瓯绣(温州)、黄岩翻簧竹雕、东阳竹编、嵊州竹编、浦江麦杆贴等民俗艺术。”

    朱厚照可是越听越兴奋,越听越上瘾。

    明中信也不再看他,只是将南疆所有景致一一向他道明。

    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江南第一仙峰”的三清山,“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的龙虎山,“无山不龟,无石不龟”的龟峰,因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县的神话传说而得名的仙女湖,还有三百山、梅岭…滕王阁、高岭…瑶里、武功山、鄱阳湖等。

    有“峨眉天下秀”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中国最大一尊摩崖石刻造像的乐山大佛、长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遗址、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等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四川自然风光。

    “太了是最早照耀的地方,人间最殊胜的净土”高山大花园香格里拉,“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丽江古城,“气势磅礴、逶迤连绵”鬼斧神工的石海,拥有“奇花、异树、雪海、冰川、草甸、溪流”无限风光的玉龙雪山,南昭保和时期“永镇山川”的大理崇圣寺三塔,拥有顶天立地的“大板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以及林间飞舞的巨藤所组成的西双版纳奇观,“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等等等等。

    明中信也无法一一说明,只能选这些闻名于世的景点说事。

    不过,就这,也令朱厚照听得心驰神往,无法自拔。

    “必须得去,必须得去!”朱厚照眼中泛光,口中嘟囔着。

    明中信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但随即就隐藏了下来,显然,他心中有所算计,继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当然,这些朱厚照一无所知,他早已被明中信描绘的美景所迷惑,深深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就这样,朱厚照沉浸其中,明中信在旁缓缓品茗,大厅中居然一时陷入了沉静。

    “明大哥,”朱厚照眼神投向明中信,神采奕奕地,极其自然地顺口叫道,“带我去看看这些风景,玩耍一番!”

    明中信闻听此言,苦笑一声,眼神瞟向了大厅外。

    朱厚照秒懂,神色为之一顿,眼神中同样闪过一丝无奈。

    但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望向明中信,“明大哥,只要你同意,我自有办法!”

    明中信眼睛深处却是闪过一丝精芒,但很好地被他掩饰了过去,眼睛直愣愣望着朱厚照,沉声问道,“你真的想去?”

    朱厚照坚毅地点点头。

    “好!”明中信点点头,“只要你能够摆平他们!”说着,他目光示意了一下大厅外。

    朱厚照先是容颜一喜,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好了,我去为你做!”明中信见事已有了定论,冲他一摆手,转身向堂后行去。

    朱厚照一听,不自禁咽了一口唾沫,想及明家美食,满脸堆笑地望着明中信的背影,一脸的激动,就要享受到多日没享受的美食,他自然是欣喜若狂、迫不及待。

    但看看周围,却感觉到了冷清,毕竟,偌大一个大厅内,令有他一人,自然觉得孤独冷清,“来人!”

    朱厚照一声断喝,大厅门瞬间被打开,一群人涌了进来。

    却正是那些太监,一个个如临大敌,冲到了朱厚照跟前,齐齐躬身急切地问道,“殿下,有什么需要?”

    最可怕的是,这些太监每人手中托着一样物事。

    有骰子、牌九、投壶、弓箭、毛巾、铜盆等等玩耍的器具,一应俱全,应有尽有。静静等候朱厚照享用。

    显然,这些乃是常态,不然,他们绝不会如此整齐划一地这般表现。

    而明家诸人却是涌在大厅门口处,目瞪口呆地望着大厅内的一切。

    这太颠覆大家对太子的印象了,难道,太子每天就带着这些器具玩耍?而且,这些太监在哪里藏着这些器具的?之前根本看不出来他们的身上有这些东西啊!

    望着一脸谄媚的太监们,大家零乱了。

    朱厚照看着这些太监的模样,瞬间脸红了,心虚地看看大厅外,目光一凛,“这些是某用的吗?”

    此言一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