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馨儿慧质兰心,自然有所察觉,“赵师傅,有事但讲无妨!”
赵师傅左右看看,躬身轻言道,“不瞒兰小姐,其实,此番还有一人来见家主!”
啊!兰鏧儿有些疑惑,既然有人来见,为何要这般鬼鬼崇崇?不由得,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赵师傅。
“此乃是故人,因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无法露面人前,故此,才这般私下来见!”赵师傅连忙解释。
“嗯!那就请这位来此吧,让他来见见信哥哥!”兰馨儿稍作沉吟,轻声道。
赵师傅面现笑容,应声而去。
须臾之后,一个身影紧随在赵师傅身后来到了马车前。
兰馨儿与赵明兴紧张万分地望着这个身影,警惕之心溢于言表。
毕竟,虽然有赵师傅作保,此人必然可靠,但他们毕竟在云南行省经历了万般惊险,这份警惕之心却是不由自主地就提了起来。
好在,那位身影到到近前,立刻将罩在头上的黑巾揭去。
哟,居然是陆先生!赵明兴眼前一亮,满面喜色。
兰馨儿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赵明兴的面色,心中不由稍松,看来,这位还真是熟人!
“陆明远见过兰小姐!”陆明远上前一步,冲兰馨儿施礼道。
“陆先生有礼了!”兰馨儿连忙下了马车回礼道。
“不知道明家主怎么受的伤?”陆明远看看躺卧于马车之上的明中信,沉声问道。
兰馨儿一听,凄然落泪,哽咽无语。
“兰小姐且请宽心,陆某略通医术,不如,就由陆某再为明家主诊断一番!”陆明远向兰鏧儿道。
兰馨儿一听,眼中亮光一闪,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光就是一黯!
赵明兴连忙上前,轻声道,“陆先生,请!”
陆明远也不客气,迈步上了马车,为明中信诊脉。
然而,明中信的病并非是伤重引起的昏迷,他自然是没有什么办法!最终,只能轻叹一声,摇头下了马车。
“兰小姐,恕陆某无能,无法为明家主治疗!”陆明远冲兰馨儿叹气道。
“陆先生客气了!”兰馨儿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良好的教养,令他立刻将这丝绝望收敛,连忙冲陆明远回礼道。
“来,明兴,为我说说,明家主如何受了如此重的伤势?”陆明远点点头,转头冲赵明兴道。
赵明兴自无不应,冲兰馨儿一躬身,引领着陆明远向一旁的马车行去。
毕竟,此番向陆明远道明来由,那可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得找一个避静之所。
陆明远与赵师傅冲兰馨儿一行礼,紧随赵明兴而去。
兰馨儿轻叹一声,回归马车,放下布帘,摸索着明中信的脸庞,痴痴而坐。
且说陆明远、赵师傅、赵明兴三人来到马车之上,赵明兴将明中信这一路之上的所作所为,简明扼要地向他们二人一一阐明。
赵师傅听得那是一个目瞪口呆,他可没想到,明家主一趟云南之行,居然如此的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而陆明远却是在旁紧锁着眉头,边听,边用手在腿上敲打着,显然,他在思索着明中信的所作所为,但却并未打断赵明兴的所述。
待得赵明兴将明中信被偷袭受伤之时,赵明兴却是一脸的悔恨,如果当时自己没有贪功之心,还在教习身边,自然不会令明教习陷入那般险地,还得了如今这般昏迷不醒的结果!
赵师傅口齿有些笨拙,自然无法安慰赵明兴。
但陆明远却是低头思索,也不出言安慰。
一时间,讲完一切的赵明兴看着沉思的陆明远,久久不言,他不敢打断陆先生的思路。
而赵师傅更是没有主见,只能在旁静静坐着,沉浸于明中信在云南行省内的惊人行为。
“哦,你讲完了?”久久之后,陆明远一抬头,看赵明兴不再讲述,不由得问了一句。
“是,一应事务已经讲了个大概,但主要的已经都在这些阐述里了!”赵明兴点头回道。
“唉!没想到,弥勒会余孽现在居然如此猖狂了!”陆明远若有所指地轻叹一声。
“先生知晓这弥勒会?”赵明兴眼前一亮,望向陆明远。
陆明远笑笑,“你不记得,那弥勒会还攻打过咱们农庄吗?”
哦!赵明兴恍然,是啊,当初弥勒会可是几次三番与咱明家有所纠缠的,陆先生知晓自然不足为奇!
然而,他看着陆明远的笑容,总觉得这位陆先生隐藏着什么,但细思之下,却又怀疑自己的直觉,不敢肯定。
“看来,我还真的来对了!”陆明远自言自语道。
二人不明所以,对视一眼,皱眉不已,陆先生这话是何意,难道,此行还有什么不对?
“好了,明兴,将此番你们护卫明家主的安排说说,我看有何遗漏?”陆明远却没有向他们解释,反而询问赵明兴道。
赵明兴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的安排布置道了个一干二净,当然,顺便的,将王守仁的安排部署也道了一遍。
陆明远听后,陷入思索,久久不语。
二人也已经习惯了这位的思索,各自在一边互相交换着信息,倒也谈得不亦乐乎!
“明兴,赵师傅,你们将大家召集起来,咱们得重新布置了!”陆明远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之后,抬头向二人吩咐道。
二人自然应命,召集所有明家人,接受陆明远的安排部署。
他们这边的动静自然瞒不过王守仁他们,但王守仁他们也没空理会他们究竟在折腾什么,只因为,他们正在商讨随后的行径路线,毕竟,防范于未然是必须的!更何况,咱们还得罪了那特使,不,准确的说是深深得罪了那弥勒会!人家报复也属正常!
至于那队护送他们的军士,自然更不会关心队伍中的事务,他们只是护卫着钦差卫队到下一府,自然有下一府的官兵接手,操那么多心干吗?
于是,当王守仁向他们宣布,要改变回京路线之时,这支队伍的带队将军不愿意了!
毕竟,如果按照既定线路,他们只需再有一日,就会进行交接,就摆脱这份苦差事了,如今改变路线,他们得多走几日,任谁也不愿意啊!
这一点,王守仁却是不会改变主意,毕竟,他得为钦差卫队所有负责,此番得罪得弥勒会极惨,而且,依那陆先生提供的情报,这山东行省就相当于弥勒会的一处高度集散之地,队伍众多,更何况,之前还有从河南江北行省迁来的灾民,那些灾民当中可是还有河南江北行省的贼寇,这就令得山东行省的贼寇形势更加复杂了!
如果他依照之前制定的那份路线前行,不说这路线可是众人皆知的呀,谁能保证南疆官府中是否有人乃是弥勒会的暗探,到时如果他们通风报信,将钦差卫队的行进路线泄露,被弥勒会贼寇在路上设伏,只怕咱们就死无藏身之地了!
故此,他异常坚定地向那位将军表明了决心,当然,他不会让人家为难,通情达理地为他们写了一封信,为他们开脱,乃是自己让他们回营的,今后有任何闪失,皆与他们无关!
这下,将军被将住了,如果他真的收下那封信,虽然这次可以免罪,但是,今后,他可就上了黑名单了,只因为,长官令你护送钦差大人,你还未进行交接,就离去,这可是极不负责任的,下次,谁敢将重任交付与你,更何况,如果钦差大人如果在自己离去之后有所闪失,只怕就算有这封信,自己也难以脱罪,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于是,万般无奈,将军只好应下,继续护送钦差卫队上路。
王守仁千恩万谢,给足了这位将军面子,才算安抚下来。
队伍整合完毕,而且心念一致,改变线路,重新上路。
这次,安全保卫级别可上了一个档次,李兵、吴起轮流值守,斥候也派得一里地就有一位,延伸到了十里之外,以备有贼寇来袭随时通报。
然而,王守仁的这一番改变,令得整个山东行省乱套了!
只因为,他一改变路线,瞬间就失了踪迹,令本来在既定路线上等候的官兵们扑了个空,这接不到钦差大人,瞬间令那迎候钦差折官兵首领坐蜡了,这般简单的接应任务都无法做到,你是干什么吃的!他们可以预见到上官会这般训斥。
于是,他们就如同无头苍蝇般到处查探钦差卫队的行踪。
本来,刚开始还小心翼翼不让别人知晓,只要自己在消息泄露之前找到钦差卫队,上官自然不会怪罪。
然而,架不住这些府县的官员们想要巴结一下这位官场新贵,简直可以说是一府一县一路之上皆有迎候的人员,但他们左等右等,等不到,自然会向前方的府县长官询问,这下,露馅了!
上官雷霆震怒,派人将接应的首领官员招回,问明情形,知晓钦差大人居然改变了路线,而且,还无所踪迹,这下,他们可就慌了!
如果钦差大人只是改变了路线倒不要紧,怕就怕,如果钦差大人在自己的管辖境内出了事,被贼寇们袭扰,有所损伤,那可就坏了!
他们虽然想要悄悄办此事,将钦差大人立刻找到,但是,这消息岂能保住,一时间,钦差大人消失的信息传得沸沸扬扬,这下,压不住了。
于是,官军斥候纷纷出动,寻找钦差大人的行踪。
然而,钦差卫队居然如同消失一般,在齐鲁大地上再无踪迹。
这下,山东行省的官军们可就傻眼了!
难道,这钦差大人不想与咱们交往?还是真的出了事?
一想到钦差大人在自己辖区出事,官员们瞬间如雷轰顶,于是更加卖力地催促着官军们到处寻找钦差大人!
第七百九十二章 伏兵四起()
就在大家尽皆在找钦差卫队之时,钦差卫队却是来到了沂蒙山区,正在艰难跋涉着。
沂蒙山,古称“东蒙”,又名“云蒙”,是沂蒙山区最高大的山脉。它横跨费县、平邑、沂南、蒙阴四县,东西长约150华里,南北宽30华里。蒙山有三主峰:东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楼,旧称东蒙;中间海拔1026米的叫挂心橛子,又叫云蒙;最为险峻的是西边海拔1156米的龟蒙顶。
在龟蒙顶的南山根,有颛臾国遗址。据史书记载,周王封伏羲氏的后裔在此建国,负责祭礼蒙山,叫做颛臾,附属于鲁国。传说颛臾王在蒙山下的万寿宫举行过祭礼蒙山的典礼,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做谒蒙祠,这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上所说的“蒙祠”。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沂蒙山区,自古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令人叹为观止,孕育了宗圣曾子、孝圣王祥、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东晋名相王导、一代名相匡衡、一代名将蒙恬、羊祜、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孔子师郯子、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书法家王献之、著名文学家公鼐、鲍照等众多历史名人。
王守仁为防止前路之上有弥勒会贼寇袭扰报复,在接到陆明远让赵师傅带给他的山东情势分析信件之后,他不敢冒险,置大家于险地,临时改变了行程,折向了沂蒙山区,希望能够躲过袭扰。
当然,王守仁他们没有心思观赏这风景,以及领略这历史人物的风貌,只是一心赶路,真真是暴殄天物啊!
一路之上钦差卫队警惕万分地缓缓前行,必须确定前方没有危险,李兵与吴起才下令前行,但是山路崎岖,甚是难行,军士们则甘之如饴。
但护卫王守仁的官军却是叫苦连天,本以为此次护送钦差大人是份优差,未曾想,这位钦差大人还真能折腾,放着好好的官路不走,却是折到了沂蒙山区,非要走这崎岖山路,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然而,他们既然身负护卫之责,自然不敢怠慢,只好咬牙坚持了!
而明中信却是受罪了,只因为,这山区之中可不能再行在马车当中躺卧了,于是,明中信的行进就换了一种方式,被人用担架抬着!只因为,他是昏迷的,其他方式对他的身体皆会有所损伤!这,是大家一致议定的。
于是,兰馨儿自然无法再在一旁照顾,于是,她也享受了这种方式,当然,她就不是用担架了,而是坐于箩筐之中,被轮流背着。没办法,谁让她是明中信的红颜知己,今后更是明家主母来着,学员们死说活说,让她上了箩筐,当然,这也是王守仁许可的!
虽然中途辛苦,但还别说,这一路之上却是安全无比,并无人袭扰。
这也令得王守仁安心不已。
而这,也是官兵们无法找到他们的缘由,只因为,他们尽皆找那些能走的羊肠小道,当然,也有当地的山民带路,不然,迷路了怎么办?
就这样,他们顺利地走出了沂蒙山区。
“大人,前面出了尧山,就是青州府,不知道大人是否要去青州府城进行报备?”李兵来到王守仁面前,低声询问。
王守仁瞬间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尧山,山东省临朐县境内名山,相传为远古大帝尧的出生地。山上有洼地,内有尧诞生处、古寺等名胜古迹。
地处青州府内,出了西南角山口,就是青州府城。
青州府,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青州府,治所益都,即今青州市益都镇益都城。属古九州之一;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青州刺史部;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筑广固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为南燕国都,义熙六年(410)筑东阳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增筑南阳城。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广饶)16个县。后将潍州、胶州、高密、昌邑、即墨划归莱州府,仍领13县1州。府的长官为知府,另设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通判仅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之事。
如果是为的安全起见,根本不用去见青州府知府,毕竟,青州府内人多眼杂,消息必然会泄露,如果被弥勒会贼寇们知晓自己等人的行行踪,如果有心,必然会前来截杀。但是,即便咱们不去与青州府接触,但只要出了这沂蒙山脉,必然会与百姓们有所接触,行踪暴露也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更何况,还有那护卫军士们需要与青州府交接,毕竟,他们可是南直隶的军士,此番前来也是护卫自己周全,但现在已经进入山东行省境内,自然得与山东行省内的府县进行交接,好回去复命,人家可不会再与自己一起潜行而去。毕竟,各有职司,自己不能强制性要求人家听自己的!
如此想来,也罢,还是去见见吧!这一路咱们行来,也需要补充一些粮草了!见见又何妨!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不信了,云南那么大的叛乱都走过来了,如今还能在这山东行省,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