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大林:“那么你们能出兵打击德国人吗?”

    周公道:“我个人认为可以,只要你们提供装备,我们就可以提供军队。我们马上就毛公商量,应该没问题。当然,我们也需要告诉蒋公一下。”

    小路道:“我们刚刚接到了国内的战报,我们的军队又歼灭了十万日本人的军队。现在,我们已经封锁了他们海上的逃跑路线。很快,我们就会在华北取得更大的胜利。”

    斯大林道:“这是在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帮助下完成的。”

    小路道:“所以说,我们是互相帮助。我们帮助你们保住了太平洋舰队,你的太平洋舰队帮助我们打击日军。抗击法西斯把我们两个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大利益以下,我们再互相帮助。”

    离开苏联大使馆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不说话。这个代表团里没有重庆政府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对苏联都是向往的很。斯大林这几句话把所有人心目里的美好印象都打碎了。

    正当大家沉思的时候,外面街道上传来了枪声。街道上站岗的波斯警察和士兵忙乱起来。小路对司机道:“开车!不要停!”用的是英语。车是伊朗官方提供的,开车的是个士兵。

    那个司机显然明白,加大油门向前冲。

    汽车开了不到一百米,前面闪过来三个人,躲到树后,对着街角开枪。其中一个,对着车队做手势,要他们继续走,快。

    这个人正是李顺。

    车队安全地回到了别墅,小路跳出轿车,四下检查,见安全了,请周公下车,拉着他跑进了屋子,回头在检查另外两辆车,车上的人都安全,一辆车车身中弹。

    过了半个小时,李顺回来了。

    小路问道:“大家都安全吗?”

    李顺道:“轻伤一个人。还好。德国间谍不过如此,我们打死了四个。苏联人和英国人追下去了。”

    周公也赶过来了解情况。见一个人负伤,连忙叫人治疗。

    路过当做会议室的客厅,代表团成员们不约而同聚集在那里,等待周路二人。

    周公明白大家的想法,道:“既然大家都在,开个短会。我知道一些人写了一批开罗会议的文章,有的已经发表了。关于德黑兰会议,因为涉及苏联,对于苏联的态度,大家的感情上有些不能接受。但是,这就是事实。为了抗战大局,有一些事情大家先不要写,已经写的交给中央,作为内部文件。公开发表的文章需要我,甚至主席亲自审阅。”

    小路道:“这就是斗争,请大家冷静下来。副主席的意思是,大家尽量把历史记录下来,这是历史责任之一。另外,希望大家接受现实,我们党内还有斗争呢,何况大国之间。”

    开完短会,小路来到李顺等人的房间。受伤的是一个派出去的战士,他打死了两个袭击英国车队的间谍,自己的的肩头受伤,如今已经打了针,正在休息。

    小路问道:“伤到骨头没有?”

    李顺道:“还好。他够机灵。”

    小路道:“你是好样的。我给你请功。”拿出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道:“另外,李顺,明天只派出去两个人,要求每个人带一个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联合小组,一个小组在会议现场,重点监视记者和闲散人员,一组去这里,监视从下水道进入英国使馆的人。”

    李顺道:“我现在就联系苏联人和英国人。”

    小路清楚地记得这一段历史,德国人有几个不同的暗杀计划,其中最隐秘的就是通过下水道进入英国使馆的计划。至于摄影师刺杀是个幌子,飞机轰炸则没有能够实现,空降的特种兵已经被苏联人被生擒了。

    这时候,英国人来了,他们是来道谢的。

    听他们道谢,大家这才知道,这一次他们把丘吉尔救了。街上枪杀的目标是丘吉尔。这一次,德国出动的间谍数量很大,在其他几个地方制造混乱,吸引了部分部队和警察,十几个精干人员来刺杀丘吉尔,李顺等人参加枪战。几个人都是神枪手,运动中射击运动靶的本领很高,大获全胜。

第669章 英国的战略,分歧() 
1943年11月29日。

    第二次会议讨论的是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会议开始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讨论到在哪里开辟战场的时候,分歧来了。

    前一阶段,美国和英国制定了代号是“霸王”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等几个地点之一登陆。

    现在,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听了,反驳道:“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讨论了一阵,丘吉尔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他没有坚持地中海战略,因为现在苏军连莫斯科还没有收复,他不太担心苏联能占领多少地盘。

    气氛开始不好了。

    |

    丘吉尔的战略,史称巴尔干战略。

    为什么他特别注重南欧?原因简单,一个时抑制苏联,让苏联和德国硬碰硬,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二个时,南欧,地中海是英国他的殖民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地中海沦陷,德国占领苏伊士运河,这意味着,英国和埃及,和印度,特别是和澳大利亚的联系彻底中断。英国没有了这些殖民地的供养,很难想象能支持多久。

    他的战略对战局发展没多少好处,这个谁都看得出来,但是对英国有很大的好处。

    1943年美英两国举行华盛顿会议,丘吉尔主张进攻意大利。7月,英法联军进攻西西里,导致意大利政局变化。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8月,在美英魁北克会议上,丘吉尔再次提出,开辟巴尔干战场。这一次,这个战略遭到美国的拒绝。9月,盟军攻入意大利南部。

    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罗会议上,在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坚持不懈地提出他的巴尔干战略。

    |

    罗斯福知道,丘吉尔的思想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护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了。他的想法是,是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是在为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做铺垫。

    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小路也在揣摩罗斯福的心理。

    美国人的意思,还是要尽早结束战争。这样,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大的保护。相对英国,美国的野心更大。希特勒出动巨大军力也不能得到的欧洲利益,美国一定要得到。

    太平洋战争还在僵持阶段。

    历史上的中途岛战役还没有开始,瓜岛战役开始了。澳洲的日本人还在横行。因为军力不足,日军也仅仅在澳大利北部占领了一些地方。美军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人在僵持。

    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半岛缅甸等地都在日本人的手里,太平洋上的岛民闻风色变,当地豪族部落纷纷投靠,局面虽然在专家的眼里是僵持,但是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就是日军的绝对胜利。

    在这个形势下,美国依旧选择了欧洲。

    小路想:要是我,我也只能先选择欧洲。

    戴高乐也发言道:“如果从法国进攻德国,不但距离德国心脏很近,我们法国人还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法国的情况简单,地形也有利。优点南欧是不具备的。”

    这一会议成就巨大。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五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法国配合美英进军,中国配合苏联进攻。

    霸王计划的具体登陆地点待定,法国的任务是提供情报,在敌后骚扰德军。中国的任务是保障援助物资通道畅通,并出兵打击苏联境内的德军。

    中国出兵,第一天在和斯大林见面的时候,苏联方面就提出来了。代表团也早就电告延安。现在,延安来电同意了出兵。因为这是大事,延安方面要求苏联方面和重庆协商。延安来电表示,不论协商的结果如何,延安都会以合适的名义出兵,援助苏联。

    讨论了很久,大家基本上说服了丘吉尔,距离达成协议的目标很近了。

    会议结束,已经是下午了。下一次会议是讨论开罗宣言和德黑兰宣言,地点在英国大使馆的小会议室。元首们和记者见面则安排在12月1日会议结束,地点在苏联大使馆。

    |

    参加完会议,小路回到了驻地。

    代表团成员们依旧忙碌活跃,搞宣传的,准备文件的,和领导一起其他代表团会谈的,没有一刻闲下来的。很多人都缺觉,各个眼睛都红红的。

    警卫人员的大开大合,于苏联英国特工一道,破获德国间谍案件。他们遇到了困难,主要是语言障碍。

    小路把李顺招到自己的房间,道:“我有情报,英国的防守是弱点,人数不足。苏联还可以,有上百的特工。今天晚上,你们两个到英国大使馆,监视那个看门的。跟踪他,如果发现证据,能逮捕就逮捕,不行就干掉,然后通知英国人。这个任务完成以后,你们把重点放在英国大使馆,德国人有两个可能的方案。我来给你说一下细节。”

    交代完毕,李顺就要出发。小路道:“你们穿的防弹衣效果怎样?我刚刚得到消息,上次在开罗你是不是中弹了?”

    李顺道:“我告诉他们不说,还是让你看出来了。不错,那个家伙枪法很好,一枪打在我的心口上了,我拼着中枪,把他打死了。当然,我们的狙击手几乎同时击中那个家伙。他用手枪打我,如果是狙击枪,我早就完蛋了。”

    小路道:“也就是说,防弹衣防手枪子弹把握还算大。还痛吗?”

    李顺道:“我当初以为胸骨骨折了,后来才知道没有。现在已经不痛了。”

    小路道:“去吧。注意休息。等一下,你把我的警卫也带走,我亲自做周副主席的警卫。”小路的警卫叫杨林,特战队第一批战士之一,本来是特战队的一个小队长,后来组建代表团警卫班子,选中了他。他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外号很吓人,叫老狼。

    李顺道:“这样不妥吧?和我去的是三狐狸,都一样。都是第一期的,你还能不了解?”

    三狐狸姓胡,三狐狸是外号,是警卫之一。三狐狸是个特战小队的小队长,干过城市游击队,因为计策多;才得了这个外号。他马上就要提升到中队长,独当一面,正在组建自己的队伍的时候,被小路抽到这里,临时执行这个任务。他未来的战场是日本。

    大家都知道,三狐狸为了这一次任务,特地要求不要把自己提升到中队长的位置。其他几个人也是如此。

    小路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你们打好了,我们就安全了。”

    三个人带着一个英国方面的人,开车离开了别墅。这个人叫穆斯塔法,是本地人,当过英国人的雇佣军。

    汽车开到了英国大使馆附近,天已经黑了。李顺叫穆斯塔法找一个角落,把汽车停下来。

    老狼道:“我第一班,你们休息。”李顺和三狐狸也不谦让,闭上眼睛就睡。很快,街道上安静了下来,偶尔有一队伊朗巡逻队走过。街角有几个乞丐,席子和毯子一铺,开始睡觉。

    德黑兰的气候这几天很温暖,大街上到处都是乞丐。

    很快,四周的屋子熄灯,只有大使馆的门房还亮着灯。

    到晚上九点一个人来到了大使馆门前,进了门房,过了一会,大门开了,一个五十几岁的人走了出来,向四周看了一下,向南走去。

    老狼早就把三个人捅醒了,等那人走不远后,三个人下车,跟了上去。

    走了一阵,那人拐进了小巷子。

    德黑兰现在的城市还没有几十年后大,有七十多万人口,城北地势高,是富人区,城南低矮,是贫民区。

    靠着城北大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城北的环境很好,街道两边明沟有湍急的流水,有树木。这里都是富人,大多是两三层楼房。

    向南走了不远,就是贫民区,巷道狭窄弯曲,房子都是四四方方的,随着地势起伏。

    三个人跟了二十几分钟,那个老看门人走进了一个木篱笆围起来的一个小房子。回头看了一下,开门进了屋子。

    屋子里的灯亮了一下,很快就不亮了。

    三个人从藏身处站起来,就要进去。几乎同时,三个人把手枪对准了一个角落。

第670章 盒子里有炸弹!() 
角落里站起来三个人,嘘了一声,道:“哈拉少。”

    因为遇到了语言障碍,小路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中国人见了苏联人,就用俄语说你好。另外,所有合作的特工们要相互认识。

    李顺看到了,立刻把两个人的手枪按住。对面的人认识,他是阿尔马佐夫,苏联特工,和李顺在会议中相互认识。看样子,阿尔马佐夫等人已经等了很久了。

    苏尔坦·阿尔马佐夫,27岁,是苏联阿塞拜疆铁路局保安处特工。他在十一月中旬接到任务,保卫一艘轮船来到了德黑兰。阿尔马佐夫保卫这艘轮船上岸后,继续保卫乘坐轮船的代表团换乘火车安全抵达德黑兰。

    其实,斯大林不在这次列车上。苏联的情报部门已经获悉了纳粹暗杀计划,也就是跳远计划。将计就计,斯大林,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等人已乘飞机到达德黑兰。

    六个人立刻确认了合作关系,进入院子。阿尔马佐夫的人用匕首撬开门,几个人进了屋子。

    屋子里很安静,没人。楼上门缝里有一丝光线,阿尔马佐夫上了楼梯,听了一会,点点头。其实,大家都听到里面电台的滴答声了。

    老狼一膀子下去,门开了,几个人闯了进去。

    屋子里有三个人,一男两女,都是伊朗人。男的就是那个六十几岁的看门人,二女的显然是他的助手。三个人见他们进来,根本就没有抵抗,很自觉地举手投降了。

    十分钟后,九个人离开了这座房子,几个来增援的伊朗和英国人把屋子占领了。经过搜查,找到了电台,手枪,密码本,还有电报草稿。

    审讯在苏联人的一个秘密据点里开展,很快,他们就交代了。一个是英国代表团里的德国间谍的姓名,一个是明天的计划。德国间谍的计划是在英国大使馆下手,由间谍在会议中把炸弹送进去。

    审讯结果在夜里十一点的时候传到了英国代表团。十分钟后,两个代表团里的德国间谍被捕。这两个德国点解都是英国人。夜里一点,两个间谍的的炸弹找到了。继续审查,他们的炸弹是到了德黑兰以后,本地德国间谍送进来的。

    所有人都没认为德国间谍全部被捕了,抓到这一批间谍,大家反而更加紧张了。谁送的炸弹,还不清楚。真正的暗杀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破获了?

    |

    1943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