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汉重生-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处非谈话之地,关壮士不若移尊,换个安静地方详谈?”刘琦显得很淡定从容。

    这可勾起关羽的好奇心,主要这关系到关羽的身家性命!从前一人还好,现在……哎!去就去吧,不是去官府就好!

    关羽收起摊位,挑着一担大枣慢慢地跟在刘琦四人之后。这四人以那小公子为主;那小丫头也不知是婢女还是女眷;典韦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走路虎虎生风,一看就是高手;高顺不卑不亢,底盘稳重,想必身手也不弱。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

    关羽正在迷惑着呢,脚下已经跟随四人来到刘琦他们下榻的客栈。

    三间房,刘琦住在中间,也不担心隔墙有耳!

    到了房间,刘琦又是向关羽躬身一拜:“壮士高义,请受刘琦一拜!”

    “公子如何行此大礼?公子知关某?”关羽继续迷惑。

    刘琦笑了笑,转身对典韦说:“典大哥可知此是何人?”

    典韦正纳闷这公子为何对一卖枣小贩如此礼遇,正盯着关羽看呢!听到刘琦问,答到:“不曾见过!”

    “典大哥可记得河东解良?”

    听到这话,关羽心中一惊,这行人果然知道我的身份,这下该如何是好?

    “哦?河东解良?”典韦挠挠头“呀!他是关羽!”

    “小点声!”刘琦赶紧制止。

    “好汉啊!终于见到你了。”典韦走过去抓住关羽的手,激动地说。

    “……”关羽神经一紧,挣脱了典韦。

    “关壮士不必紧张,我等并非官府之人。我乃山阳刘表之子刘琦,出来求学游历。我与典大哥曾到过解良,解良四处流传着壮士除恶霸的传说,我二人听后甚是钦佩,恨不能早与壮士相识!”刘琦解释道“尤其我这典大哥,本是侠义之人,亦是非常想结识壮士!”

    “哦,原来如此!”关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16章 关二哥,跟我走吧?() 
原来,关羽砸开牢门救出鸾姣后,二人一路北逃,熊家人根本没追到他们。开始还好,官府追捕文书没下,二人一路走得还比较顺利。可好景不长,刚出平阳,官府就下了批文,不得已二人只得躲躲藏藏,逢城不敢进,到处绕行。行程慢了不说,还风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一路走下来,鸾姣感恩关羽相救,又一路照顾,爱慕之心越来越重。而关羽本就对鸾姣有意。经过大半年的相偎相依,两人情感急剧生温。终于,二人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躲在一山神庙中私定了终身,结为夫妻。两人到楼烦时,鸾姣便有了身孕。不得已,关羽只好在楼烦城外的村子里租借到一民宅,化名常生,字云长,平日里卖些苦力换些粮食。待到鸾姣产子时,关羽也蓄起了长须,关羽到山中捕了些猎物换了些钱财做起了倒买倒卖的行当,也总算能混得个温饱……

    关羽在得知典韦也是杀人在逃、高顺是为了避税而逃之后,放开了心中警惕,把这几年的事娓娓道来。都是苦命之人,当然说起来就更能产生共鸣!典韦拿出刚买的准备路上喝的酒与关羽对饮起来,连平时不好酒的高顺都喝了两杯。小貂蝉在一旁撑着小下巴听得入迷,时而傻笑,时而流泪……

    刘琦端起酒杯敬酒:“那关壮士今后作何打算?“

    “哎!”关羽喝完杯中酒叹了一口气:“孩子还小,妻子体弱,能有什么打算?待孩子大一些再说吧!”

    ……

    大家都陷入沉默。

    “公子,不若带上关壮士一家同行吧?”这次不是冲动的典韦先说出来的,而是稳重的高顺。因为高顺心细,看出刘琦非常看重关羽,心中推测刘琦之前可能是专程去解良寻关羽的,但也不说明。

    “嗯呐!子平说的对呀!公子,咱就带上好汉一家吧!”典韦倒会顺竿爬。

    坐在刘琦旁边的貂蝉也转过头,眨巴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对刘琦点点头!

    我去,搞得我这儿跟难民集中营似的!不过,这群难民我喜欢,嘿嘿!可刘琦自己都没想好去哪儿呢,这关羽肯定不愿意错过的,看来得赶紧找个地方安定下来才是!

    “不知关壮士可愿与我同行?”刘琦问关羽。

    “不知道公子意欲何往?关某待罪之身,怕是会连累公子……”关羽很慎重,不敢轻易决定。

    “我出来游历求学,本想四处走走,增长见闻……本想到边关看看,顺便看看能否在军中为子平、彐虎二位兄长谋得职位。”刘琦平静地说:“关壮士与其在此提心掉胆的过日子,不如与我等一路同行吧?”

    “关某拖家带口,又是在缉之人,怕是不便……”关羽很纠结,对于熟读春秋的他来说,心里也是很向往驰骋沙场的,一身武艺无处施展,内心是很难受的。但是家有新妻少子,也放不下啊!

    “琦有并州刺史亲批的通关文碟,还有张懿刺史写给雁门太守郭缊大人亲笔书信,所以带上你们应该并无困难。”刘琦继续忽悠关羽,突然一拍大腿:“我决定了,咱们去平城,安家置业!”

    “啊?!……”关羽还没想通回话呢,高顺典韦倒是先诧异上了。

    刘琦看了看二人,接着说:“先别惊讶,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去阴馆拜访雁门太守郭大人,想办法获得一些特权,看看能不能将彐虎、子平二位大哥安排进军中就职。然后我与貂蝉及关壮士一家在平城安顿下来,寻一寻有无谋生之路。一来彐虎子平可到军中积累军功;二来平城近边关,胡汉交往密切,我们可觅得一些商机,可保我们五人生活无忧;三来若有机会,关壮士亦可进入军中建功,以抵其罪!”

    “好啊!好啊!这个真的好!我看行!”典韦个好战份子第一个举手赞同。

    “不妥!不妥!公子怎可为我二人前程自己屈身经商?”高顺反对,古时商人地位真是低,这高顺都流亡天漄了,心底还是有些看不上商人。

    “也是哦!那我也不去了,还是陪着公子好!“典韦好象醒悟了一样,又显得有些不甘,嘟着个嘴说。

    “……”关羽不言,心里正感慨这刘琦公子思虑全面,为大家都考虑到了后路,可全不顾及自身,甚至不惜放下士族颜面,经商度日。

    “子平言之差矣!自汉独尊儒术以来,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分明,而世人以为商人低买高卖,从中谋利,乃不劳而获的行为,所以地位极低。其实是大谬之言!世人不知‘商’之重,农民种出粮食蔬果,不经过粮商、菜商那士人工匠吃什么?工匠纺布织衣,打铁制木,不经过商人那士人农民穿什么用什么?北地少粮食,南地少牛马,没有商人,如何满足各地所需?……所以,商业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刘琦侃侃而谈。

    关羽微微点头,表示颇为赞同。

    高顺摇摇头,虽然知道刘琦说的有道理,但还是不太能接受刘琦自己去经商。

    典韦瞪着眼,左看看右看,明显没弄明白。

    “我不会放下学业的,还可随关壮士练习武艺,有关壮士在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如今我已离家甚远,若不经商,何来财物供我完成游历?你二人若能从军,一来可以习得经验积累军功,二来也可领得军饷贴补家用。你们以为如何?”刘琦对典韦高顺解释,主要是想说服高顺。开玩笑,不赚钱天下乱了拿什么招兵买马?

    “那……关壮士可愿同往?”高顺对关羽说。

    “……若公子能安置关某妻儿,关某赴汤蹈火无死不辞!”关羽稍微犹豫了一下,站起来对刘琦拱手行礼道。

    这算是诓骗到手吗?幸福来得太突然!堂堂武圣关二爷,为了妻儿放下尊严跟小屁孩浪荡江湖,这小屁孩能不激动吗?从到河东安邑开始,刘琦就一心为了寻得关羽而奔波。过程很曲折,结果很美好!中间还捡了个高顺,当然很美好!

第17章 论边患() 
待关羽回家处理好各种事宜,打点行囊,带着妻儿便来寻刘琦等人。

    “哇!好个可爱的小孩儿!”貂蝉看到鸾姣怀里的孩子跳着蹦着跑了过去,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个可爱的小孩儿。

    关羽带鸾姣向众人行礼,并向众人介绍了鸾姣和儿子关平。刘琦高兴了,看来这关平果然不是关羽义子,而是亲儿子!赚大了!买一送一呀,关平可是能速败丁奉,杀退曹仁,战平庞德的猛人啊!应该是尽得关羽真传的。

    刘琦吩咐高顺再购置了一辆马车以便关羽一家骑乘,貂蝉看到鸾姣一口一个“姐姐”叫的那个甜,直接跑关羽车上逗小关平去了,留着刘琦独守空车!

    由于有刺史张懿的亲批文书,一路行走的比较顺利。经埒县到阴馆,刘琦一行走了十余日。

    到阴馆后,刘琦先安顿好关羽家人和貂蝉,带着典韦高顺来到太守府拜访太守郭缊。

    郭缊出身太原名门,其祖父郭遵,兖州刺史,曾守光禄大夫巡行天下。其父郭全官拜大司农。郭缊年方二十有七,已经官拜雁门太守。这郭缊的儿子郭淮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曾大败姜维,官至车骑将军。不过此时郭淮还未出生。

    郭缊看了张懿的书信,亲自接见了刘琦。

    “刘琦公子到我雁门意欲何为?”

    “琦游历求学至此,想亲身体验一下边土风情。琦演文习武,为将来报效朝庭,琦想趁年少在边关多加历练,增加阅历,将来可为我大汉镇守边关,开疆拓土!”刘琦答道。

    “刘琦公子年少志高,缊佩服!可刘公子出身名门,令尊又是当今名士,缊不明白公子何不在家中好好读书,将来也好谋个更好的出路?何必到这边郡之地受苦?”郭缊道。

    “居庙堂之高,蔫知百姓之苦?居朝堂之远蔫知边境之难?每年冬日多有胡人寇边,哪能等得朝庭决断?谁能理解边关百姓疾苦?”刘琦道。

    “哎,是啊!现在匈奴人还好,可从鲜卑人占了北部草原,又不断派人扰我边境。每年寒冬,鲜卑人都会南下劫掠一番,百姓甚苦啊!朝庭又不增派军队,每年我这小小的一郡守军,根本忙无法守护全境!”郭缊叹声道。

    “琦以为,边关防务乃国之重事,当以重兵把守各关隘,并在边郡各县增强守备,以备小股胡人进城袭扰百姓。”刘琦说。

    “哎,那有这么容易啊!就拿我雁门来说,雁门下辖十四县,全郡官兵不过四千,边境甚长,每名个关隘守军多则一千,少则一二百,哪还有兵丁守备县城?就是如此少的官兵,根本不够用,根本未阻挡不了胡人南下。所以,边境诸城十去五六,胡人抢粮抢钱还抢人,受不了的百姓也纷纷南迁。哎,我无能啊!”郭缊不住叹息,也颇有自责。

    “这非太守之过!郭大人不必自责。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自南匈奴人依附我大汉以来,大汉便降低了边境的防御,裁减兵力,放松警惕。近年来鲜卑崛起,也不曾对我汉土大规模用兵,朝庭不重视,太守纵有天大的才能也难做无米之炊啊!”刘琦安慰道。

    “这我也知道啊!可在其位谋其政,缊做了这雁门太守,自当为雁门百姓谋福!可又实在无能为力啊!”郭缊感觉遇上了知音,满腹牢骚不吐不快。

    ……

    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这要是投机了可就没完没了了,两人整整聊了两个时辰。

    “郭大人,我欲往边城定居,你看去何处为好?”天色渐暗,刘琦看也聊的差不多了,便问道。

    “小友这是为何?若要历练,便在这阴馆住下罢了!还可与缊多些来往。何必要去边城?边城胡人侵扰,实在太过凶险。若小友出了差池,缊有负张刺使所托啊!”郭缊阻止道。

    刘琦:“这个大人不必担心,琦有随从三人,个个武艺出众,护我周全绰绰有余!对了,说起他们,我还想为随我而来的典韦高顺二人在军中向大人讨得一职位,普通士卒便好。不知郭大人可否行个方便?”

    “既然有勇武,进去边军倒是没什么问题。嗯……士卒倒也不必,可从什长做起!”郭缊思索了一下,回答到:“只不过你若执意要去边城,去哪好呢?”

    郭缊摊开一雁门地形图,指给刘琦边看边说:“强阴就别去了,那里匈奴人多过汉人,又接北部草原,鲜卑人常常袭扰,我大汉官署如同虚设。这平城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平城长冯襄去岁被胡人所杀后,至今无人上任,只有县丞陈范一人打点全县事务。不过这平城如今我朝居民被掳的被掳,南迁的南迁,原来的全县人口从几年前的一千二百余户五万多人,减至如今六百余户两万八千余人!唉!……”汉时万户以上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

    “就去平城吧,买间民宅住下再说,有时间我可去帮忙陈县丞处理一些政务,也算是一种历练,对我日后成长有益!”刘琦说:“不过,这还得麻烦郭大人给陈县丞说明一下,给琦一些方便。”

    “哈哈……估计他巴不得你能去帮他呢!前些日子还来书信追问我新任县令县尉何时能到任呢。县长县尉我无权任免,派个助手给他他还不乐坏了?”郭缊笑道。

    “那典韦高顺之事……”刘琦接着问。

    “平城近边关,有驻军一千五百人,有都尉孙信带领,沿长城一带布防。待我书信一封予他,他自会安排。”

    “如此,便劳烦郭大人了!”刘琦施礼道谢。

    “此许小事,何足挂齿!既你不愿留在阴馆我也不强求,能为你提供些许便利,我自不会吝惜。不过你去了那边要多加保重,若事不可为,尽快返回阴馆!”郭缊叮嘱道。

    刘琦再次拜谢:“多谢大人关心,琦必会保全好自己。”

    拿好郭缊给陈范、孙信的书信,辞别郭缊带着典韦高顺回客栈找关羽等人讨论去了。

第18章 安家置业赚家当() 
回到客栈,把关羽叫来,与典韦高顺四个坐下聊聊后面的打算。

    “我已拿到郭缊大人手书,他推荐彐虎、子平二人到平城外边军任职,从什长开始!”刘琦扬了扬手中书信对三人说。

    “是吗?太好了!”高顺难掩喜悦。

    “还有这好事?一来就给个什长干?太好了!可以打仗了!”典韦更是兴奋。

    “恭喜二位!”关羽眼里满是羡慕,心里有些失落。这一路相伴,关羽与典高二人英雄相惜。三人经常切磋演武,高顺勇武略弱,但颇通治军练兵之道。典韦力大无穷,气力绵长,近身而战关羽百余合能与他战平,一百五十合以外败象显露。由于关羽高顺没有称手兵器,一直还没进行过兵器比试。看到二人皆已在军中谋到职位,而自己依然是逃犯之身,心中难免有些难受。

    “关壮士不必介怀,虽说他二人也是亡命之身,但始终没有官府缉文通告,所以琦便于为他们打点。可关壮士的缉拿告示张贴各处,琦不敢任性为之。”刘琦劝了劝关羽。

    “道理我懂,只是有些羡慕罢了!”关羽当然能明白自己的情况,不然也不用到处躲藏了。

    “云长勿恼,待我老典混点出息出来,就招你去我那儿,看谁能奈我何!”典韦也出来安慰关羽“不过我觉得子平可能比我混得更好,嘿嘿……”

    “哈哈……”众人被典韦的憨态逗得一笑。

    关羽也扫走眉头的阴霾,问刘琦:“公子,那我等作何打算?”

    刘琦拿出另一封书信,晃了晃说:“平城没有县长,郭太守让我有空帮帮县丞陈范。我们就去平城,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