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点。

    原本周铨劝孙诚,将这个儿子打发到哪个最底层的乡镇,好生磨砺几年,可是孙兴才去不久,就受不得苦跑了回来,再也不肯到最底层去,孙诚也只能给他活动了一个闲散职务。

    反正孙诚也有足够的钱给他挥霍。

    孙兴听得父亲训斥,嘿嘿笑了两声,不以为意:“爹,若我有个正式职司,自然不会一天到晚闲逛了……爹,不是我说你,自己儿子都没有个好官职,就算不是书侍郎,总得在哪个部里当个实权的司事,这样在十几年后,便可以也接你的班了!”

    “哼,你爹我这总理之职,到明年就结束了,你还想当总理?老老实实去服兵役,再回你逃走的那延州去干个六年,我保你二十年后有个侍郎之位!”

    “爹,你那是送我去受罪!”

    “皇长子都能去军中服役,你为何不能?”

    “他那是想当皇帝,二皇子说了,他这大哥,最是口是心非……”

    “住口,住口!”孙诚神情微变,厉声喝斥道。

    二皇子是周宙,原本周铨与余里衍之子周寰才是二皇子,惜哉未能长成,这样一来,周宙这老三变成了老二,而周实则成了老三。周宙是梁红玉之子,梁红玉曾经给周铨担任过很长时间的秘书,在官场上也颇有影响,因此,他身边也聚拢了一批人。

    原本孙诚是希望自己儿子孙兴和周宇搭上关系,可惜的是,这两人相互看不上眼,孙兴倒是和周宙交成了朋友。不过孙诚猜得出来,周宙看得上孙兴,只怕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是内阁总理。

    “怕什么,我们经常说的,爹爹你是越老越胆小……”

    孙诚实在拿这个儿子没有办法,抽了一记耳光将之打走之后,叹了口气回到屋里。

    只不过才在屋子里呆了一会儿,便有人使者赶来:“陛下召请总理大臣。”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因此孙诚不以为意,他略一收拾,正要穿正装,却被告知周铨令他穿便服,他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跟着做了。

    一辆马车来接他,马车上没有任何标记,只不过驾车者是孙诚的老熟人李宝。

    孙诚一入马车,便看着周铨笑着起身相迎:“孙卿,这时节还把你请来,尊夫人不会有意见吧?”

    孙诚一笑,口中逊谢,心里却暗暗嘀咕。为了他明年任期到期的事情,他夫人在背后可是发过不少牢骚,另外,当初他与周铨关系亲近,亦师亦友,可现在周铨虽然笑得亲热,他却还是觉得,两人的关系似乎远了一层。

    马车在应天府的街巷中穿行,没多久停了下来,却是一家酒楼。他们都穿着便服,走进去时并未引发注意。

    孙诚心中此时已经觉得不对了。

    他们入座之后,伙计很快上菜,李宝每样都先尝过,周铨才开始动筷。只不过只吃了两三口,周铨就止住不吃,孙诚当然也不会再吃,坐正身子,等待周铨说话。

    “这样的日子,咱们很久没有过了吧?”周铨笑道。

    孙诚点了点头,诚心诚意地道:“当年在五国城时,我们偶尔还会一起溜出去酒楼饮食,到应天之后,这种事情就再没有过了。”

    “我们都是出自市井,故此建立基业之初,我们都知道市井小民的苦楚,一项项国策方略,都会照顾他们。如今咱们都身居高位,离市井太远了,我只怕自己会忘了初心本意,故此还偶尔象这般溜出来,看看民生疾苦。”

    “陛下爱民之心……”孙诚觉得自己背上有些冒汗了。

    “这些年来,市井百姓的生计,比起前宋时要好得多,就算是史书上的盛世,也不过如此,这一切,都离不得孙卿的功劳。”周铨没有理会他的吹捧,缓缓说道。

    孙诚觉得背上的汗更多了,他坐得更正,沉声道:“所有国策,皆由陛下圣裁,臣只是执行者,当不得陛下之赞……”

    他话声未落,却听到隔壁房间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对,我来了,你小子倒是会寻地方,连这样的一座酒楼,你也能找到,你说给我找的乐子呢?”

    这声音,正是他独子孙兴的声音。

    此时孙诚不仅背上冒汗,额头也开始冒汗了。他正想着起身,周铨却摆了摆手,笑着道:“那边似乎是我那侄儿的声音,你不必惊动他,免得有人知道是我们在这里。”

    孙诚只能老老实实坐着,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自己儿子不会说太离谱的事情出来。

    周铨口中没有停,开始和他探讨开发南洋的事宜。孙诚一边应和,一边侧耳听着,越听他就越是心惊,因为在隔壁,他儿子正在与某位豪商秘谋,如何利用他这个内阁总理大臣身份,以低价获取朝廷的资产。

    他几次想要拍案而起,却又不敢,看着周铨的目光里,从惊恐,慢慢变得有些哀求。

    周铨和他讨论南洋的事情,他也免不了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见他这般情形,周铨叹了口气:“你也莫太过责备我那侄儿,这些奸商厉害,无孔不入,他一个年轻人,免不了被人利用。”

    “臣……臣谢过陛下……臣养子不教,有负陛下厚望,臣请辞去总理大臣之职,回家教子!”孙诚全身冒汗地说道。

    “不必如此……善始善终吧。”周铨满怀深意地对孙诚说道。

六一五、血腥之变() 
华夏帝国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孙诚,原本是个精力旺盛、雷厉风行的人,但这段时间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最初时还没有人敢揣测他为何如此,可紧接着,便有小道消息传出,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第二任任期将至,试图连任被周铨所拒而至。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有心人都不免揣摩:陛下周铨提出的任期制竟然是真的,谁会接替孙诚。

    此时还没有人想过,周铨与孙诚的关系出现问题,但紧接着,谏议台开始向弹劾一批官员,这批官员共同的特点,就是和孙诚关系亲近,算是孙诚的死党。到这个时候,众人明白,孙诚只怕已经让周铨失望了。

    孙诚自己也很是惊骇,特别是当他的学生、同时也是他最看中的接班人之一狮子州总督尚俊雄被谏议台派出的人直接带走,紧接着曝露出一件惊天巨案,尚俊雄与不法豪商一起侵吞华夏资产,仅以不过一万圆的价格,生生弄走原价值超过百万圆的宝石矿,同时大肆发放高利贷,令黑恶势力替其收债逼债……最严重的是倒卖军资,将部分军用物资高价出售给金国等敌对国家。

    这案子当中有一条罪名,只有少数人才看到:试图以女色引诱帝国皇长子周宇。至于有没有引诱成功,便是这少数的几人也不知道结果。

    此案牵连甚广,军政两方涉案之人多达三百余位,算得上是宋行风谋逆案之后的又一大案,特别是宋行风谋逆之时,周铨还没有称帝,而此次则是周铨为帝之后曝露出来的最重大案件。

    孙诚因此引绺辞职,却被周铨拒绝,不仅如此,周铨还提议中书院为孙诚寻找合适的爵号孙诚将成为华夏帝国第一位国公爵位的获得者。

    可明白人都知道,孙诚现在,只是维持朝政运转,他想要连任的美梦肯定破灭了。

    此事必然引发了朝局的动荡,好在孙诚自己勉力维持,加上周铨威望压慑,特别是尚俊雄案的警示,让那些心中不满者老实了下去。

    受到影响的就是与金国的决战,因为狮子州乃决战的大后方,包括尚俊雄在内,一共有两百余名官员甚至军方的官员落案,备战受到了影响,决战也只有向后推迟。

    在华夏内部出现这点问题之时,金国内部,也出了问题。

    华夏元宪十一年秋八月,金国治下的波斯设拉子城,几个包着头的波斯人聚在一起,哀声叹气。

    “你们见到了苏丹吗?”年纪最长的一个鹰鼻老人问道。

    “没有,除了那些异族,我们都没有见到苏丹,甚至连大食来的那几位教长,也已经多日没有见到苏丹了。”

    “我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上回觉得不对劲,是大苏丹出事的时候。”那鹰鼻老人喃喃地说道。

    他口中的大苏丹,是塞尔柱帝国苏丹,而不是现在的金国皇帝虽然兀术与完颜亮都自称大金皇帝,但在这些大食教徒眼中,他们只是僭位苏丹。虽然畏于金兵的强势,他们不得不臣服,可私底下里,却还是三心二意。

    “苏丹最近有没有祈祷过?”又一位深目老人问道。

    他们连完颜亮的身都近不了,更不可能知道完颜亮的活动了,以往他们在兀术身边还安排了些人手,可是完颜亮上台之后,将兀术身边之人斩尽杀绝,他们安排的人手也没有例外。

    “那个僭主,明显已经背弃了神教,真神一定会降罪于他的。”最初的鹰鼻老人喃喃地说道,眼中闪动着危险的光芒。

    “阿萨辛派?”深目老人问道。

    山中老人的刺客们如今也大不如前,毕竟在火枪与火炮面前,想要靠着匕首短剑进行刺杀,没有那么容易了。

    “可以……”鹰鼻老人正要再说下去,外头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他们的门被踢开,一大队肤色黝黑的士兵走了进来。

    在场的老人都警惕地看着这群士兵,他们既不是大食人,也不是波斯人,而是天竺人。

    这些天竺人在天竺属于首陀罗,乃是低贱的种姓,仅高于贱民,即使到了兀术手中,也多是承担一些下贱的活儿。可是完颜亮夺位之后,大量地雇用这些人参军,给予他们相对优厚的待遇。而他们又不信大食神教,此事一直被大食人和波斯人诟病。

    “谁是萨迪?”一个天竺人问道。

    “我就是,我是帝国宰相……”

    砰!

    不等这位叫萨迪的鹰鼻老人多说什么,一个拳头就狠狠砸在了他的鼻子上,砸得他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虽然兀术为了招揽人心,滥封官爵,弄出了十几位宰相,可是萨迪因为他在波斯人中的影响力,所以在这十几位宰相中排名靠前,颇有权力。换作以往,这些区区兵卒,哪敢对他无礼,可现在,却是如此!

    他惊怒交加,正要再说什么,那名天竺兵士冷笑道:“都带走,一个不许留下!”

    紧接着刀剑就逼上了脖子,萨迪还欲叫号,出门之后,却发现整个街道之上,到处都是兵卒。

    这些兵卒有天竺人,有花剌子模人,也有汉人、党项人,甚至还有些波斯人,只不过这些波斯人都是拜火教或者其余宗教的信徒,并非大食神教信徒。

    他们布满了街道,这让萨迪意识到极度不妙。

    他们挨家挨户敲门破壁,将宅子里的主人赶了出来,汇聚到街道上。

    最初时百姓只以为这是在搜索奸细,因为华夏的财力,有不少波斯人、大食人暗中为华夏效力。但很快,他们都被赶出了家门,聚集到附近的大食寺庙之中。

    萨迪也被带到了一座寺庙前,此时他完全明白,这将是一场政变,只是还没有想到,这场政变会有多么惨烈。

    才到门口,他就嗅到了血腥气味,还有哭喊之声。他停住脚步,返身怒视着驱赶他的士兵:“我要见苏丹,我是帝国宰相,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那个天竺士兵咧开嘴向他笑了笑:“是,我们知道你是帝国宰相,但给我们下达命令的人是帝国皇帝,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违背皇帝的意志!”

    他的眼中,有着某种狂热,仿佛完颜亮是他所崇拜的神灵。

    看到这一幕,萨迪心完全冷了下去。他突然回想起,当初完颜亮能够发动政变,杀了兀术几个年长的儿子,靠的就这是些平常被他们看不起的各异族士兵。

    很长时间以来,完颜亮就模仿周铨,开办私学,教育他搜罗来的各族少年。他的俸禄和搜刮来的钱财,几乎全都用在了这件事情上,这让完颜亮也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心腹部队。

    “苏丹他究竟要做什么,我们都是他的臣民,我们都在为国尽忠……”萨迪喃喃地说道。

    那名天竺士兵推了他一把,他踉跄走进了庙里。

    然后在他眼前,就全是一片红色。

    那是血,寺庙里积着的血,几乎都能没过人的膝盖,大批大批无头的尸体堆在其中。

    不等萨迪看清楚,他身后的天竺士兵就举起了刀,将他的脑袋剁了下来,使他的鲜血也汇入这一片血湖之中。

    已经与教皇英诺森二世联系上的完颜亮,下令全金国改宗主神教,举起十字旗的同时对大食教举起了屠刀。此刀一举,顿时是人头滚滚,若他还想着在大食、波斯一带维持统治,下手时自然得有点分寸,可是如今他决意西行,生怕大食、波斯如同天竺、蒲甘一般,成为华夏军的大后方,因此禀持的是斩尽杀绝之策:不肯改宗十字主神教者,无论老少,男子尽皆杀灭;被迫改宗者,也必须随军一起西行,不得滞留原地。

    这样做将原本人口不少的波斯、大食,杀得人烟稀少,几乎所有的城镇都被屠戮一空,那些游牧的部族,也被整部屠戮,牛羊马匹被抢走。只有躲入大山荒野中的寥寥人员,才幸免于难。即使如此,他们也将面临着寒冷、饥荒等等,不死在荒僻之所,也只能苟延残喘。

    仅仅是半年时间,完颜亮治下,就已经没有多少活着的大食神教教徒,他杀得是如此彻底,当周铨得到消息时,也不禁为此人的胆大妄为和肆无忌惮而惊讶。甚至有大食人想方设法来到华夏,跪求华夏伸出救助之手,希望能够得到华夏的庇护。

    为此,他们不惜将“哈里发”的尊号也献了出来,只不过他们面对的是周铨,而不是容易被点虚名所打动的好大喜功之辈。

    周铨先是满是同情地安慰了他们,然后将他们运往胡洲那里的矿山太缺劳动力了。紧接着,周铨下令,通过走私渠道,向完颜亮提供一批粮食,弥补他因为人口锐减而造成的粮食产量不足。

    此事让岳飞与韩世忠大为不解,他二人先后询问周铨为何资敌,周铨却是一笑,倒是叶楚,请他二人饮酒时笑道:“有人将陛下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做了,陛下自然要鼓励一下了。”

    叶楚是最明白周铨心意的,周铨未将波斯、大食视为华夏本土,但对波斯湾西岸的大片沙漠却是极感兴趣,这些地方,即使不完全占领辟为国土,也要在上面建立华夏的殖民城市,因此,当地土著被消灭得越干净越好。

六一六、华清号() 


    “华清”号铁甲舰是华夏新一代的铁甲舰,放在前宋之时,它的体积就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全舰长达二百五十六尺,宽三十六尺,舰上标准人员二百一十七人,造它花费了银圆七十万圆,维护它每年还需要花费十万圆,也就是华夏国力鼎盛,所以才能够养着这种战船。

    事实上两院的参政当中,有人就觉得,这种耗资巨大的铁甲舰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蒸汽机加上火炮,华夏的木头战列舰便可以横行于东西南三洋之中,而一艘比“华清”号体积大上一倍的铁肋木质战列舰,可以装上数十门火炮,却只需要花费四十万圆。

    但是周铨在六年前力排众议,宣布朝廷斥巨资研制这种战舰。当时他说服两院支持的理由,就是蒸汽机与火炮并没有太大的秘密可言,金人能学得去,其余国家亦能学去,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之中占据上风,就必须在军备研制之上占据先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年时间,华清号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