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在水中如鱼一般,水性极是高明,李宝见此情形,回头望了望周铨,似乎有些无可奈何。

    周铨一笑,没有反对之意,于是李宝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向那个李宝移去。结果才进得两丈,水深就已经到了他脖子,他有些犹豫,似乎不知是该继续前进,还是回岸。

    就在他犹豫之间,那个李宝一头扎入水中,再度消失不见。

    这个动作似乎给李宝下定决心,他开始后退,但只退了两步,脚下被什么东西抓住,直接扯往水中!

    那边李宝的伴当们全都哄笑起来,一个个在水里看热闹,显然,对于自家兄长的水性,他们有绝对的自信。

    但笑了几声,他们就觉得不对了。

    按理说,这边李宝的口音乃是开封界的口音,也是北方人,少有精通水性的,可是这边李宝的同伴,似乎都没有多少惊慌之色,仿佛比他们还要笃定!

    水中浪花翻腾,好一会儿之后,才见两个李宝从水里伸出头来。那边李宝怪叫道:“好家伙,竟通水性,你这貌似憨厚之人,怎么也恁的奸猾!”

    “呸,爷爷在东海都洗过澡,还怕了你这小河沟沟!”这边李宝吼道。

    两人又斗了起来,水性竟然是不分上下!

    周铨有些惊讶了。

    在济州时,考虑到今后时常要在海中,会水能多一分保障,所以李宝被赶得到海里去练水性,跟着张顺等水员,在大海中扑腾。

    而且济州气候适宜,便是冬日,李宝等人也会入海冬泳,可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少说有二百日是泡在海中的,这样几年过来,李宝的水性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那边李宝,乃是本地之人,就在济水里练的水性,却能同在海中练水性的人相提并论,这可就有天赋的关系。

    周铨心中爱才之心顿起,他是在全力培养阵列少年,但也不拒绝别处的人才。

    那边李宝能算计到这边李宝,还有方才在城中救人,晓得调虎离山,又深得伴当们的忠心,分明是有些领导能力与智慧的。

    “行了行了,你们打到如今,也分不出胜负,依我靠,就作平手如何?”待两人再次浮上水面时,周铨笑吟吟道。

    那边李宝也不是真想翻脸,此时自然顺着台阶下:“不曾想你这厮在水中也是条好汉,如今既然晓得我的厉害,又有公子说和,就饶你一回。”

    李宝冷笑了一声:“劝你还是改了名字,免得坏了我名头!”

    他二人嘴中犹自喋喋对骂,周铨笑着劝开,然后盯着那边李宝:“你们既然有意投往徐州,可知我姓名?”

    那边李宝心中一动,原本以为他是梁山寨之人的,现在看来,他竟然与徐州有关?

    他恭声道:“还未请教公子高姓大名。”

    “我姓周,周铨。”

    一听得周铨自报姓名,那边李宝顿时惊骇,他仔细打量了周铨两眼,虽然身还处于水中,忙翻身拜倒,直跪在泥水里:“小人见过周制置……不意冲撞了周制置虎威,小人万死!”

    他一拜倒,其余伴当也跟着拜下,倒让周铨一怔,算是体会到报名之后天下英雄纳头便拜的滋味了。

    “请起,诸位都请起……你们精于水性,去徐州未免大材小用,我有意安排你们去海州,你们意下如何?”

    他表露出招揽之意,那边李宝如何不领会,再次下拜道:“敢不从命!”

    “只不过在我手下,纪律极严,你们要受得了约束才行,受不住约束,不如现在就分道扬镳,免得以后伤了和气。”周铨又徐徐道。

    他目光盯紧了那个李宝,想看对方会作如何反应。。

三零八、大宝二宝() 
“有人追来了!”

    那李宝还没有回应,便听得王启年道。

    周铨回过头去,自他们的来路,烟尘滚滚,人喊马嘶,确实是有大队人马追了过来。

    “我等愿意去海州!”

    那边李宝拜在水中叫道,他此时并不觉得,自己这句话有什么别的意义,在近乎走投无路的情形下,周铨愿意接纳他们,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幸运。

    周铨也不知道,自己招揽来的这个李宝,却是一位水战的天才,原本他会投入岳飞麾下,后来归属韩世忠,以三千水师大破金人六万。

    得此李宝投靠,周铨心中欢喜,连走几步,亲自入水,不顾泥浆,将他从水中扶起:“我身边原有一个李宝,就是这位兄弟,今日又添一李宝,当真是麾下双宝,你二位要多多亲近,一起为这名字争光!”

    那边李宝却是个机灵会来事的:“这位李宝哥哥比我厉害,从今日起,俺就叫李二宝,免得公子唤人时不方便!”

    李宝瞪了他一眼:“那俺就占你的便宜,俺叫李大宝,你以后便是我兄弟了。”

    严格来说,两人年纪相当,还不知谁大谁小,不过李宝的面相,确实比对方要老成一些。

    大宝、二宝,听得这二人这样说话,周铨忍不住乐了起来:“都叫李宝,不过为了区别,唤你们的时候一个李大宝一个李二宝就是……”

    他们说话时,后边的烟尘滚滚已经赶到。若说李二宝刚才还有些担忧,如今就半点都不畏惧。乡下的土财主尚且能包庇几个杀人截道的大盗,周铨的身份,庇护他们放了几把火的,算得了什么大事?

    不等那烟尘滚滚中人到,那边王启年打了个唿哨,跟着周铨的伴当里,立刻有人撑出两面旗帜。

    两旗帜上写着大字,连在一起就是:朝散大夫徐州观察使海州沿海制置使上骑都尉开国子赐紫金鱼袋周。

    此旗一出,那烟尘滚滚顿时止住。

    追来的正是禁军。

    好一会儿,禁军中一军将硬着头皮出来:“前方……前方是周制置么?”

    周铨理都不理他,自有王启年应付:“好笑了,你们气势汹汹而来,一个个杀气腾腾,莫非是要杀官造反么?”

    “对,你们是要杀官造反么?”李二宝性子活泼,听得王启年的话,乐不可支,以前被人这样喝斥时,对这句话是极为痛恨的,但如今这样喝别人,他觉得实在是太快活了。

    “杀官造反,杀官造反,你们这是要杀官造反!”

    他的兄弟在后嚷嚷起来,往日里冲他们横眉竖目的军汉,如今一个个都低声下气,让人实在解气。

    周铨微微一笑,这些家伙,果然还需要用纪律来约束才是。

    不过不急,等到得海州,再往济州扔个半年,他们就会好得多。

    那军将干笑了两声:“不敢,不敢,我等是奉命来此,听闻有乱民,怕惊扰了制置老爷……”

    “废话不用多说,回去告诉你家将主,杜公才算是什么狗东西,在我家制置面前,就是杨戬也得低头做人!你们这些地方上的文武官吏,莫要太过份,残民害民不要良心的事情少做,当心我家制置翻脸,那个时候,不掉几颗脑袋,平不了我家制置心中之怒!”

    “掉脑袋,掉脑袋!”李二宝一伙又嚷道。

    那军将满脸堆着笑:“一定,一定……制置可要小人护送?”

    “用不着,办好你们的事情便行了!”

    听得王启年这话,那军将如释重负,回去喝骂了两声,转眼间,气势汹汹而来的禁军,灰头土脸地跑回。

    路上一小军官愤愤地道:“此事就如此了结?将主可是应下了那杜员外,若此事能成,杜员外愿出五百贯钱犒赏兄弟们呢!”

    “蠢物,你知道那位周制置是谁?那是活财神,便是官家天子,也要靠着他发财的,杜员外在他面前,就象一只狗!我们这等人物,在他面前连狗都不如,若是他肯让我给他当狗,我立刻四肢着头汪汪乱叫……奶奶的,什么贼厮鸟的杜员外,早知是这位,打死我也不来……不对,我早就跑去拍他老人家马屁,谁还理会杜员外?回去之后,将主只会夸我,不会怪我!”

    说到这,那军将又幸灾乐祸地笑道:“那杜员外要倒楣了,在这京东两路地界上,还敢得罪活财神,不用周制置他老人家动手,杨戬杜公才就得将他收拾了,否则那么多棉花卖与谁人?”

    东海商会的棉布专利,使得棉花只能卖给东海商会,虽然商会内部各家也存在竞争,但是谁敢不给周铨面子?

    对周铨来说,那位杜员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他甚至不用自己开口,杨戬和杜公才就会将之处理掉。

    但对岳飞来说,这一路的经历,让他甚为新奇。此前他也曾来回奔波好几次,甚至远赴济州给周铨报信,但都很匆忙,哪里能象这段时日一样,沿途看着百姓是如何被逼得离开土地,又如何被诱骗到工场之中的。

    这一路上,他对这一切的原因也有所了解,可以说,根源就在于周铨一手推动的东海商会。

    他深思周侗曾经说过,担心周铨误入歧途的事情,隐隐明白,为何周侗在最后几年,竭力将一身本领都传授给自己。

    这一路上来,他的心情都很是压抑,直到来到利国监,这才缓了过来。

    “我好象前不久才来通知伯父,怎么才数月之间,这里的情形又不一样了?”望着狄丘镇,他吃惊地向周铨问道。

    周铨笑道:“那是自然,狄丘这边,矿山、场坊和商铺,都得缴税,哪怕是要缴十分之一的税,这些矿山、场坊和商铺,仍然大赚特赚。他们缴的税收,一部分上缴朝廷国库,另一部分便用在各处建设上……”

    官不修衙是传统,但是修桥铺路却是百姓生活所需,狄丘镇恐怕是全大宋路面硬化最多的地方,便是京师、海州和五国城都比不得。

    而且在短短的数年之间,狄丘的人口,就从最初的六千余猛增到如今的五万余,哪怕当初周铨已经做出了种种规划,却也敌不住这人口扩张的规模。

    好在此时的人并不娇嫩,便是十二人挤一间的屋子,他们也能住得。故此那些场坊、矿山,纷纷起了自己的工舍,让职工聚拢住在一处,既便于管理,也节约了大量的上下工时间。

    原本岳飞以为,那些走投无路来到这里的农民,在这儿肯定过着非常紧张的生活,可来到这第一天,他就意识到,自己猜错了。

    当天夜里,周铨就带他去看了一场杂剧。岳飞在乡间长期居住,并未看过这几年盛行于京师的这种表演,纯粹是跟来看新奇的。路上相询,才得知周铨在狄丘建了六个剧场、十二座相扑台、八座足球场,再加上各处勾栏瓦子里的茶楼、酒肆,每日工余,利国监的工人们,既可以来看别人说唱演戏、角抵相扑,也可以自己去球场里踢球嬉戏。

    那杂剧的名字叫“莽林安笑入利国监”,能容纳千余人的剧场里几乎是座无虚席。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叫林安的农夫,只因被豪强朱员外看中了妻子,一怒之下打了豪强,然后摆脱豪强派出的追兵,进入利国监,在此与妻团聚,此后夫妻两个皆在工场里辛勤劳作,赚出一份家当,然后回乡接来老父老母,一家团聚美满。

    此时杂剧方兴,其实还相当粗糙,但这故事说的却是利国监许多工人自己的经历,因此叫好声不绝,便是岳飞,也看得时而担忧里面欢喜,待最后一家团聚之时,也忍不住巴掌拍个不停了。

    “只是未曾多打那朱员外几顿,让人意犹不平!”出来之后,周铨问他感受,他先是夸了几句,然后说道。

    周铨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道:“鹏举是痛快人。”

    “哥哥,那些失地的农夫,到得这边,真能如林安一般,个个美满么?”岳飞跟在他身边走了好一会儿,突然驻足,回头望着周铨,眼睛里闪闪发亮。

    “不能,若是自己好逸恶劳懒惰成性者,恐怕比另处日子更难过。我这边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努力可以获取美满的门路,至于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还在他们自己。鹏举,你是明眼人,接下来时日,你不妨自己到各处去问去看,我不约束你,你好生看看利国监这边的百姓,看看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周铨说到这,有些感慨地道:“说到底,江山社稷的根本,还是百姓,是这些在田野之中在场矿之内辛勤劳作之人。士大夫……若能有益于他们,方可算是士人,只知居高临下盘剥欺凌辈,不过是蛀虫罢了!”

    最后一句话深合岳飞心意,他这一路行来,看到除了宦官之外,一些颇有名声的士大夫同样在欺压百姓,想方设法对百姓剥皮敲髓,其贪婪之相,不逊于赵佶身边的幸进之辈。

    与他们相比,那位砸碎了苏轼黄楼碑的苗仲先,当真是清廉如水了。

    “周制置,周制置!”岳飞才想到苗仲先,就听得这位徐州太守气喘吁吁的声音。

    周铨笑道:“太守这般焦急,莫非是出什么大事了?”

    苗仲先连接顿了几下脚,喘过气来之后,一揖到地:“制置,你可回来了,下官盼你回来,可是如久旱盼甘露啊!”。

三零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几年,苗仲先在徐州,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除了最初时小段时间起了些矛盾之外,后来苗仲先唯周铨马首是瞻,无论是在棉花种植推广上,还是在流民迁入徐州上,他都全力配合,可以说,这贪官一但做起实事来,看在钱的份上,比起清官还能干。

    “大事不好啊,制置,这半年来,进入徐州的流民越来越多,我着人计算过,如今徐州下置各县,除了利国监之外,尚有流民八万余人。下官看到这数字便知道情形不对,再着人去邻近各州打听,发觉京东两路各州,隐隐已有流民蜂起之势,除了海州之外,几乎邻近各州失地的百姓,都有意来徐……制置,这可不是前两年来的那几万人,以下官估算,总数当在三至五十万人,甚至更多……万一有不法之徒,居中高呼,必生大乱!”

    苗仲先说到这,脸色有些发苦,看了周铨一眼:“制置,有老大人在此,平乱不难,但如今局面大好,给这群乱民坏了,下官可是吃罪不起啊。”

    这厮是真慌了。

    这几年间,流入徐州的流民太多了,每年都有数万。这些人大多数被利国监和彭城所吸纳,直接间接为狄丘的工业发展服务。在摊丁入亩之后,人口增加并不意味着要多收赋税,因此苗仲先对此只能说是给予方便,却并不是很热衷。

    如今有更多的流民要涌来,而且他派出的人探明,这些流民背后,隐约似乎有梁山寨在使力气,苗仲先当真慌了。

    在他看来,如今徐州的局面大好,他只要能再任一任,便能给自己攒下一座银山来,再要那么多闲杂人手做干什么!

    “你怕什么,来多少人,我收多少人,你只管接住,莫让他们饥冻而死就行!还是老规矩,来的人,先放在徐州,待我分别选用,你安排好食宿,钱粮不足,来狄丘支取就是!”

    “制置,小爷,那是三五十万,而且百姓心思我再清楚不过,一人为首,众必从之,来得三五十万,跟着可能就来百万,如今两路的情形,小爷你比我清楚,咱们维持住如今局面,再赚个几年安稳钱有何不好,小爷你何必如此勇猛精进?”苗仲先一急之下,把自己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周铨盯着他好一会儿,然后慢慢一笑:“若你不愿意做,我换个人做就是。”

    这一下,苗仲先险些哭了出来。

    他哪里不愿意做,他愿意做得紧!

    且不说在这里,什么玻璃灯、座钟之类的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