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如今全落到了宋人手中。
这件事情,只要提起,拓俊京就想到当初自己弃刃投降时的羞惭。
“住嘴!几百具甲兵算得了什么,便是武装了几百人,也不是朝廷十余万大军之敌!”
拓俊京喝斥了一声,见这位星主一副呆呆傻傻模样,他又道:“宋人上回内讧,一派头领杀了另一派头领,底下肯定还有人不服气,你让你的族人打听一番,若有可能,不妨拉拢其中一些!”
“是,是,将军,朝廷援军何时能到,总不能一直看着这些宋人在我的耽罗搜刮啊……”耽罗星主问道。
黎清商人出身,可没有什么恻隐之心,仁慈之念,得了周铨授权,他对当地土人的态度就是一个词:横征暴敛。
特别是总督府控制区域外的地方,按照此时宋辽间相互打草谷的经验,黎清时不时就派人出去搜刮,既获取粮食财物,又给部队一些经验。那些梁山寨出身的人,在这里当真是快活,因为他们现在代表的是总督府——也就是官府,可以合法抢劫,一路抢过去,少不得要杀上几个人立立威。
除了****是严禁之举外,杀戮、劫掠,总督府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倒不是周铨的意思,本来周铨还是想好生经营,多用怀柔手段的,可是黎清觉得,这样来钱来得快。
事实上若不是周铨严令禁止****之事,恐怕连这个都会放开来。
耽罗星主倒不怕宋人****杀戮,可对于宋人劫掠搜刮之事,却是义愤填膺。
这么赚钱的买卖……我才有资格来做,你宋人凭什么来?
“快了,快了,最多一个月,就是决战之日!”拓俊京敷衍了几句。
高丽人的援国即将抵达,济州总督府也知道,高丽人并不是铁板一块,耽罗土人中,更有带路党,得了总督府的好处,铁了心要帮助总督府的。
故此,黎清此时心中也是惶惶不安。
“何兄弟,你觉得……咱们守得住么?”
这日,他将何顺召到总督府中,屏退左右,小声问道。
何顺满脸都是挤出来的皱纹,他哪里知道能不能守住,毕竟他也不是正经军官出身,原本只是梁山寨的一个头领罢了。
他手下现在倒是有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另外,周铨从辽国调来的一千辽军,也归他管——名义上如此,实际上他只能管对方的吃喝拉撒,这些辽人每日就是饮酒作乐,在何顺看来,不是请来了一群雇用兵,而是搬来了一群大爷。
“原本我想要调这些契丹人先将高丽人先锋赶走,可是他们不听,那为首的耶律勃鲁,还对我说了好些难听的话……黎总督,你问我,我问谁?”何顺抱怨了一番。
黎清盯着他,看得何顺有些不自在,然后悻悻地道:“我只能说,若是高丽人来攻五国城,我唯死而已!”
他二人的亲族都在利国监,甚至总督府中高层的家人,基本都在周铨控制之下,因此,反叛之类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做的,但以他们的能力,想要扛住高丽一国之压,确实是艰难了些。
“我听闻高丽人动员了十五万大军,咱们若是全部动员起来,能调动多少人?”黎清又问道。
“辽国来的人,跟咱们是一条心的,衙内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如今他们已经开始半工半军了,每日训练半天,连港口的进度都停了下来,这里就有三千青壮。原来梁山寨咱们的人,真正听咱们的,一千多,加上契丹人,又是一千多,可战之力,有五千多接近六千。”何顺说到这,又忍不住想要抱怨契丹人不听从他命令了。
有六千人,以契丹人为主力,他完全可以将那两千多高丽前锋赶入海里,拔掉高丽人的登陆踞点。
“这等话就不必说了,何顺,咱们都是一般的情形,咱们没有办法,衙内肯定有办法……故此,咱们第一要务,就是守住五国城,衙内来时,无论是搬来了大宋的官兵,还是有别的什么打算,这五国城都至关重要!”黎清道。
看到黎清这神情,何顺心中一动:“总督,你是不知道什么……何不说出来,安安兄弟之心?”
二二二、应对(百张月票加更)()
黎清知道的比何顺要多些。
周铨离开时早有预案,他们这些人,按照预案做好自己的事情,周铨自然会亲自来收拾局面。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五国城能不能撑到周铨到来。
这个担心,随着青鸟号的再次到来而放下了。
“衙内,你可来了!”
在码头上,黎清还没有说话,何顺两步迈出去,泪水哗哗流了出来。看他这模样,黎清除了暗叫一声佩服之外,没有别的话可说。
“辛苦你了,黎总督,辛苦!”周铨将拜下的何顺扶起,然后拍了拍他的肩,接着和黎清见礼。
礼毕之后,周铨却没有问情形如何——五国城如今除了戒备森严之外,并没有什么异样,故此他知道,情形尚未严重到支撑不住的地步。
“我给你们带来了家书,另外,船上还带了些中原物产,过会儿你们自己去拿啊。”周铨轻松地笑道:“唯一没有给你们带来的,就是来自京师的厨子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黎清与何顺二人原本非常紧张的心情,也瞬间平复了。
然后他们注意到,从青鸟号上,又下来了两个人。
这二人年纪比周铨要大,都接近三十,肯定不是阵列少年。他们穿着的服饰,证明他们是读书人,或许是不习惯海上生活的缘故,这二人上来之后,明显脚上发软。
周铨没有将白先锋、董长青介绍给黎、何二人,白、董二人缓过神后,依旧是满眼不敢置信之色。
“东海商会……竟然已经有这样一份基业,而且是从高丽手中夺来?”
“我听闻高丽也是海东大国,明公他这样做……是想以一人敌一国?”
无论什么语言都无法描绘二人心中的震惊。
此时他们设想过,周铨肯定在海外做过许多无法无天的事情,拿到大宋本土,可能片刻间就能擒去法场。
但是现在,他们才意识到,周铨在海外做的事情,比起他们想到的最疯狂的还要疯狂!
但是……
却没有任何可以攻击周铨的地方!
根据周铨的介绍,这个名为济州的岛屿,由一位总督控制,那位总督早就投靠了梁山贼,故此在大宋,他是不法之徒,朝廷追究不得。
总督手下的两位助手,一位是总捕何顺,也是梁山贼出身,另一位余阳,仍然是梁山贼出身。而他们背后,却是将蔡京、梁师成等人都联系在一起的东海商会,实际上就连天子赵佶,也默认了这个商会的存在——只要商会能带来皇帝所需要的铜与金银等贵金属。
“不过,越是如此,就越大有可为,我方才见那位总督黎清言谈,不过中人之资,只是胆气大点罢了,你我满腹学问,在此又没有拘束,正合一展身手。”董长青嘀咕地对白先锋说道。
白先锋是陕人,乘船乘的少,此时还没有缓过劲来,只能勉强一笑。
他的目光投到周铨身上,心中隐隐觉得,自己跟随的这位主公,只怕要做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的事情。
一时间,他心中患得患失起来。
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周铨才召集众人,在总督府中进行军议。
被召集的不仅仅有总督府三大头领,还包括他们所任命的中层,周铨一进来时,就发觉气氛十分沉郁,很明显,在座众人都没有信心。
甚至总督府的三位头领,也是如此。
黎清不通军事,何顺一头雾水,余阳半桶水晃荡,他三人虽然与周铨一起坐在上首,但是都心知肚明,如何应对,还是周铨一群亲信的事情。
不过他们想闲着,周铨却不放过:“还请黎总督说一说如今的情形。”
黎清咳了一声,未语先笑:“这可是一场大买卖,小人……我还未曾经历过,心里原是惴惴不安的,不过衙内来了就好了……如今情形尚可,高丽人两千余兵马,在瓮浦登陆,不过后继兵马有十五万……”
只听得十五万这个数字,在场人大半脸上变色,就是白先锋与董长青二人,原本是想着在此大展身手的,此时也骇然。
“土人星主,纠合了两万余人,屯于巢谷,每日出山骚扰……”
两万土人,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但数量太多,打起顺风仗来还是可以的。
“我方如今有民两万余,其中汉人六千余,土人一万四千,可征募青壮为七千人,汉人四千,土人三千。”
这里的六千多汉人,大都是从武清运来的移民,好在能逃到武清的,大多都是青壮,再加上梁山寨来的两千余人,可以凑足四千汉兵。
自从去岁周铨离开时开始,这四千汉兵就在不停地操演训练,周铨甚至留下了贺途、陆海二人,让他们按照阵列少年的操典,操练这些汉兵。
经过小半年训练,虽然还谈不上令行禁止,但至少这些汉兵知道如何列阵和基本的战场命令了。
当然,这是贺途、陆海二人的说法,事实上,这二人在阵列少年中,仅次于叶楚与李宝,他们花了小半年练兵,虽然还比不得周铨亲自练出来的阵列少年,但其中精锐,用曾经和官兵交过手的梁山寨之人来说,就是“已胜官兵精锐矣”。
但这样的精锐不多,总共也只有八百余人。
见众人没有什么说的,周铨开口道:“好吧,我来总结一下,如今我们面临的几大难题。第一是兵械不足,虽然能凑出五千兵来,但军械却只有不足三千件,不少人只能用木棍当刀枪。至于铠甲,更是短缺,只有五百具,而且残缺不全。”
“其二是战心不坚,许多人都很是畏惧,不知为何要在这打仗,更有些人觉得,与其在此打仗,还不如回中原去。”
“其三是敌强我弱,我们孤悬海外,大宋能够给我们的支持不多,而高丽却是倾巢来战,我方一败则是全军覆没,高丽败一场,马上就会派更多的兵来。”
周铨伸出一只手,其一其二其三地讲来,说得众人面色都渐渐难看起来。见此情形,周铨一笑:“诸位,此三者,虽是我们的劣处,但是不是就无法弥补?我看未必,而且,若能操持得当,劣处反而可以变为优处!”
“其一,兵械不足不必担心了,我此次来,带了五百具甲,六千件兵刃,唯一所缺,弓箭罢了,但我亦有策,可以弥补。兵甲军械之上,大伙放心,我们不但不惧敌手,更远胜过他们……稍后,我便请诸位随我一起去看军械操演。”
“其二,汉人战心不坚缺乏斗志之事,黎总督,你可以贴出告示,东海商会决定,将济州岛上土地拨出一些,凡参战将士,可任意获取土地百亩,若立有功勋,还有加赏。所得土地,五年之内免交赋税,若有家人要接来济州者,东海商会负担往来盘缠伙食品店”
这第二条一出来,别人还没有回过神,就听得叭的一声响。
却是坐在下首处的董长青,忍不住鼓起掌来。
白先锋还有些不解,董长青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面色微窘,拱手道:“因为听得明公妙策,忍不住击节赞叹。昔日强秦可横卷六国,所倚者军功授田耳!”
见众人中大半还是一脸迷糊的模样,白先锋才想起,这里面许多人不是商贾就是农夫,甚至是山贼出身,哪里懂什么强秦横卷六国。他心念一转,只要周铨懂就行了,因此他又道:“学生有一策,可为明公拾遗。”
“请说。”周铨心里也是一动,这个董长青,看来还能运筹帷幄一番。
“战殁者其田,授予其子或父母,若无子者,则为其择一族人承嗣,以奉香火!”
其实周铨的计划中有这一条,不过董长青听了前半能补上后半来,也是不错了。周铨想到当初他临时加入,却将李邦彦折腾得要命之事,笑着道:“董先生果然有才,便补上这一条!”
董长青略有些得意地坐下去,周铨又开始说第三个劣势:“东海商会与高丽比,自然是高丽大,但高丽亦有强敌,且不说大辽,就是女真,与高丽颇有怨仇。我早有安排,高丽人只要抽调其边军,女真人必然会大举南下,到那时,高丽只能回军!”
原本众人担心的就是这个,现在一听,他们神情都轻松了。
也是,高丽若真调十五万兵马来打济州,被辽国逼得紧的女真人,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此时辽国因为榷城盟约,不但缓和了同宋朝的关系,从而可以从南面调齐大军,而且还通过榷城每年得到两三百万贯的收入,极大弥补了它虚弱的财政。再加上女真比历史上发动得要早,其酋长还是乌雅束,直到去年乌雅束病亡,阿骨打才执掌大权,因此,女真人此时面临的压力极大。
柿子要捡软的捏,在暂时奈何不得辽国的情况下,向东向南,对高丽扩张就成了女真人的首选。
周铨自然有办法将高丽人的消息送到女真那边去。
他将这些应对方略一一说出,原本还十分紧张的众人,顿时都觉得安心,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一般。。
二二三、李资谦(第三更,九千字)()
大宋政和四年四月二十日下午,济州岛瓮浦川,数以百计的大小舰船,密密麻麻出现在海面上。
这是高丽人的水师,因为面临日本威胁,又是一个半岛国家,所以高丽非常重视水师。此次再征耽罗,他们调动了大半水师力量,甚至可以说,连渔船都用上了。
拓俊京看到这支舰队时松了口气,总督府那边压力大,他这边压力也不小,毕竟只带了两千人,想要占稳一个据点不容易。
特别是前些日子,土人来禀,五国城那边的宋人来了援军,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一件件兵刃与一袋袋粮食运了下来,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什。土人只被允许运兵刃、粮食,那些稀奇古怪的物什,却连碰都不准他们碰。
当时拓俊京就有些慌了,生怕得了援军之后的宋人立刻发动进攻,同时他也有些怀疑,这些所谓的宋人“山贼”,是真的得罪了大宋朝廷无处立足,还是大宋朝廷放出来的家伙。
不过好在,宋人虽然来了增援,却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若说有,就是在距离瓮浦川约二十里处,占据了土人称为涯月山的山口,并于设置了一座营寨。
当看到李资谦从小船上登岸,拓俊京吃了一惊:“郡公,你如何亲自来了?”
这位郡公李资谦,乃是高丽当朝国王的皇亲国戚,在朝廷之中权倾一时,也是拓俊京的投靠对象。
李资谦笑着道:“耽罗之事,干系重大,事关国本,不能不来……俊京,情形如何?”
拓俊京心念一转,便猜出他来的原因。
这些年,为了争夺女真之地,高丽与女真人打过许多仗,败多胜少。李资谦以外戚身份执政,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位置,打不过女真,不敢打辽国,那么夺占耽罗的这群宋国山贼,就成了立威的对象。
“宋贼有增援,不过人数并不多,他们在距离瓮浦川二十里外立寨,似乎是准备在这附近与我决战。”
“区区数千人,与我十万大军决战?”李资谦听得大笑了几声。
“卑职也觉得可笑,不过卑职如今手中兵力不足,土人又不可靠,故此畏曾退敌。”
“不必了,速战速决,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多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