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剑-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宗训只觉得手头一凉,鲜血朝天喷出——他的双手竟然同时被剑气洞穿,眨眼之后才惨叫出声。紧接着双膝又是一疼,膝盖骨已被剑气搅了个粉碎。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一剑之威竟然犀利如斯!

    卢宗训软绵绵地萎顿在地,面如金纸,籁籁颤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而张如晦尚在四下搜寻着那个所谓的洞口,口中还在嘟囔着:“四野盗贼横行,连阴神出游的鬼仙都敢截,这什么世道啊……”

第123章 军荼利() 
地道高有三人,和外层的黄土不同,到了这处地界,已经变成了厚厚的山岩。(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而偏生就有人在这山石之中,硬生生的凿开了一条密道!

    一只穿着长靴的脚坚定地踏在地上,惊得生在岩洞中的虫豸鼠蚁四下乱窜。由于长期无人走过,地道内早就生出了青苔,湿滑无比。这只脚的主人却走得迅捷无比,在地道内完全化成一道黑影,显见得下盘功夫了得。

    虽然在挖这条密道的时候就已经要考虑如何逃脱,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能用得上。就不知是何方高人破了我的宝瓶气,使得计划功亏一篑,甚至还不小心还将气息泄漏了出去。要不是自己以牢精功德相奋力掘地而走,只怕岳鹏举早就一枪挑死自己……算了,这次行动失败,自己的潜伏也该结束了,之后再如何已经不是自己能够考虑的了。

    奇怪?怎么起雾了?

    密道内漆黑无光,在此人眼中却是分毫毕现。洞顶上的青苔、石棱尖上缓缓聚集的水滴、四下乱爬的蝼蚁……只是洞内虽然潮湿,却也不至于到生雾的地步。

    黑影的视线在洞内缓缓扫过,目力可及之处却找不到一星半点的裂隙。怀着谨慎的心理,黑影取出了武器,小心翼翼的朝着雾中踏出了第一步。

    两步、三步、四步……黑影向内走的越来越深,雾气也越来越浓重,从一开始的稀薄变到了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忽然,黑影的心头突地一跳,抬头看向前方。只见一道巨大的灰影在雾中浮现,并朝着自己不断接近。灰影每前进一步,身形就变大一分,黑影原本身材高大,在这道灰影面前赫然都变成了侏儒。随着灰影的一步步前进,整个岩洞仿佛都开始发出隐隐颤动——可这并不是真正的颤动,只是由于其本身的气势而使人产生了地动山摇的错觉。

    轰地一声,地面上下震荡。面对不住逼近的灰影,黑影不退反进,重重踏出一步。他的双手拇指压小手,剩余三指呈三钴形,以右压左:“唵,婀密哩帝,吽,颇吒!”

    如火如电的根性种子在黑影心口一闪而过,瞬间化作蛇形气息流遍全身。黑影的武器顿时转金,巨大的气流就在武器的震颤下爆发而出,就好像一头巨牛在密道内怒吼一样!

    刹那间,千百道金芒轻而易举的撕裂了雾气,化作无数条小蛇朝黑影噬去。

    “好,军荼利真言。”

    雾中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叹息声后却是一阵惊天也似的剑吟,将黑影念动的真言牛鸣都完全盖了过去,震得岩壁上的青苔甚至都噗噗下落。一柄方方正正的宝剑破雾而出,那些小金蛇一瞬间甚至都停止了运动,随后化为金粉,散落在雾气之中。

    “居然是你?”黑影这才认出来者是谁——能使出仁剑之人,不是张如晦还能是谁?只是这般冠冕堂皇的样子他却是没见识过的。

    而张如晦也看清了面前的黑影是谁。(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他紧紧闭上了双眼,深深呼出一口气——尽管阴神是不用呼吸的:“程兄,为何……是你?”

    张如晦在以智剑破敌之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地上的那个大洞。随后他飞遁入洞,沿着地道一路追去。这条地道的长度超乎想象,张如晦一路从地下追到了山中,黄土都变成了青石还没追到。好在玄裳发现了就近有水源,他抄了近道水遁而行,这才抢在了佛国奸细之前。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那名佛国的奸细居然是程鹏!

    程鹏在道****中效力已有十三年,从陪戎副卫一直干到了如今的游骑将军。据背嵬军中人所说,每每需要陷阵杀敌之时,他总是一马当先杀入敌阵,还多次独力断后阻拦敌军,军中兵士乃至将领欠他性命的都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人说忠可能不大恰当,可称一声仁义之士绝对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是佛国的奸细?

    可是方才的军荼利真言张如晦听得是明明白白。所谓军荼利明王乃是南方密宗五大明王之一,为南方宝生佛的教令轮身。所谓“军荼利”可译为“瓶”,可同样却也是密宗六种成就法中拙火定的梵语,而拙火定的基础正是宝瓶气!

    而且程鹏自十三年前投军,十二年前韩良臣战死之时他就在身边。倘若说是他做了手脚……时间地点完全相合!

    被张如晦迎面截住,程鹏并未惊惶失措,反倒平静的问道:“为何不能是我?”

    “我所见过的阎浮提中人也有不少,有为财的,有为利的,还有为报恩的,有被要挟的。只是我却想不通,程兄不爱财也不求利,更不像是被小节束缚之人。那么,为何你要加入阎浮提?”张如晦问道。

    听到张如晦的话,程鹏忽的哈哈大笑了起来:“居然是因为这个……在你眼中,难道就只有这几种原因?”

    “难道不是么?”张如晦疑惑的说道。

    “为什么我就一定要是道国汉人?”程鹏眉毛一扬,昂首问道,“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天竺人?”

    “可是你看起来……”张如晦把话说了一半突然停住,他发现自己从始至终都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佛国每次入侵均要在九州上烧杀抢掠一番,这四样中最后一样“掠”可不光单单只是掠夺金银财宝,同样还有人口。他们从神州大地上掳走大量的人口带回佛国,打入贱民籍,作为奴隶使唤。

    也就是说,就算是佛国,也一样有汉人存在。而几百年下来,这些人是否将自己视为汉人还不好说。

    不过这些人用于陷阵杀敌效果恐怕一般,潜入道国搞破坏传递情报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所以自然也算是“阎浮提”中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非小节而是大义!程某既然身为佛门中人,自当竭诚尽忠,为国效力!”程鹏大枪一摆,遥遥指向了张如晦,一道寒意不由得就向张如晦弥漫而去。

    “那么十二年前韩良臣……”

    “不用问了,是我做的。”程鹏说道,“还有什么要问的,一并问出来吧。”

    不可能——张如晦在心中暗暗说道。慈航愿力和宝瓶气几乎都不是一种成就法,程鹏本身更是一位先天武者。宝瓶气是他的不假,以慈航愿力施下法术的一定另有其人。此人居然能让程鹏甘愿自己来背这个黑锅,想来一定依然潜伏在道国之中。

    可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程鹏口中套出来话……张如晦面不改色,淡然问道:“刚才那一招——叫什么?在对付鼍龙时你似乎用的也是这一招。”

    程鹏沉默了一下,答道:“金蛇啸雨。”

    “有蛇二色,如黄领蛇,赤黑相间——欲雨之时,作牛吼声,中人亦死?”军荼利明王的象征为蛇,身上有一对赤黑相间的黄领蛇,每逢下雨的时候便发出牛吼般的声音,中者立死。

    “是。”

    “好个金蛇啸雨!”

    张如晦的阴神自原地一闪而逝,万千雾气顿化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剑,学着方才程鹏的样子****而出。由于是法术而非武功的关系,这些小剑的致密程度远胜方才程鹏的金蛇十倍、百倍!

    就算长期潜伏,一个人的性格也是不会改的。程鹏这样的人物心智之坚忍超乎常人想象,口头说服根本不会起到半分作用,更不要想从他口中问出什么情报来。这也正是岳鹏举告诉张如晦“打死勿论”的原因所在。

    而张如晦也正准备这样做。

    面对张如晦的法术,程鹏只是一抡大枪。枪杆方才沾染的金色尚未褪去,此番却又迅速由于先天真气而变为红色。长枪向前一刺,顿时就化作一条粗大无比的赤蛇,咆哮着将一方雾剑吞没。

    然而张如晦的阴神却闪电般出现在程鹏的右侧,又是一记仁剑向程鹏打出。

    程鹏招式已经用老,来不及变招。眼看仁剑就要击中他的身体,枪杆两尺处忽的又有第二杆血色长枪破影而出,朝着反方向右前冲去,正好对上张如晦的仁剑。乍一看去,程鹏仿佛生了四条手臂一般,两只手各持一条赤蛇向前奋勇冲锋!

    军荼利·赤蛇双流!

    原来程鹏在刺出第一枪之时,先天真气已然传遍长枪全身,凝成一线破枪而出,看上去和长枪别无二致。之后在张如晦出现后,程鹏才见招拆招长枪右刺,原先的先天真气却沿着既定轨迹左刺,看上去就像是手持双枪一般。

    先天真气原本就可以离体成形,不过远近因人而异,张如晦的先天真气便能离体一尺,而岳银瓶的先天真气……还没见过她有离体的用法。而程鹏这番举动无异于让先天真气离体了少说七八尺的距离,足见造诣之深。

    仁剑硬撼赤蛇,最终还是天下所归的仁道占了上风。可惜这一剑只是张如晦观想而出,并非法剑,所以铁枪只是被崩开而并非被切断。张如晦再一催剑气,正准备一剑将程鹏斩为两段,忽的看见程鹏松开了一只拿枪的手,转而攒成了一个坚实的拳头。

    仅仅一生灭的时间,程鹏全身上下由正常的肤色专为纯青色。两道裂痕一横一竖,正将他的皮肤分为四瓣。而他的身上模模糊糊出现了一个四面四臂的虚像,右手金刚杵,左手满愿印,其余两手手印无法看清。身佩光焰光住月轮中,座下青莲色石座熠熠生光。

    四面稍一旋转,右第二面的忿怒相瞬间与程鹏的面容相合。

    此为军荼利四面四臂像,表示降服第七末那识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

    程鹏的右拳和虚像右臂重合,紧握着那仅存于心中的金刚杵朝着张如晦迎头打去。拳头还未及体,寒意抢先打到,张如晦只觉得自己的剑气仿佛都迟缓了几分。

    这种感觉和红莲剑极为相似,张如晦略一思索便明白,这是八寒地狱中的第六狱·青莲地狱,梵语名为优钵罗。其刑罚较之红莲地狱要轻了二十倍,其中罪人皮肤冻成青色,裂为四瓣。

    没想到……青莲剑居然在他的手中。

    然后程鹏的拳头才打到仁剑上。

    一瞬间,张如晦只觉得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不约而同的恍惚起来,连带着第七识末那识竟然都产生了滞待。第七识末那识又称“我识”、“分别识”,可分别前六识而取舍,为意识之根本。程鹏这一拳打上却是同时动摇了张如晦七识,眼难观、耳难听、鼻难闻、舌难尝、身难感、意难缘、“我”难存。

    此乃军荼利明王拳,军荼利为第七识之象征,军荼利明王拳便能一拳七识俱伤!

    仁剑就像水面上的泡沫一样瞬间化为飞烟,程鹏的拳头结结实实的打在了张如晦的阴神上。虽无半点声响发出,虚空中却好像有无数波纹涟漪散开,张如晦向后倒飞而出,迅速栽入岩壁之中。倘若不是张如晦乃阴神化身,这一撞非得将石壁撞出丈余的大坑出来。

    一拳击退张如晦,程鹏不敢松懈,双手重新紧握长枪·青莲,紧张的警惕四周。方才的雾气此时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岩洞内重新恢复了刚才的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只是在那些平静的岩石之下,仿佛正有一条怒龙在飞速游走。

    由于修炼拙火定的缘故,程鹏的六识较之寻常先天武者要灵敏上许多。上面、右下、左边、右边、转身、抬头……程鹏的视线追溯着感应到的气息不住移动。忽然,他只觉得脚下一颤,好像隐隐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似的。他连忙向后一跳,长枪也不由自主的对准了方才脚下的地方。

    然而就在此时,他头顶上的石壁忽然“轰”的一声发出了惊天雷鸣。无数乱石四下迸溅,朝着程鹏当头砸下!

第124章 因为……梁红玉在哭啊() 
天空阴云密布,看上去灰沉沉的。一道火线自空中划过,所到之处云层立分,看上去就像一只赤红色的大剪刀将厚厚的阴云硬生生给剪开了一样。

    那道火线不是别的,正是飞速遁逃当中的金毛犼。云作为雨的征兆,向来和布雨的龙相联系。金毛犼作为龙的敌裔,身上所带的焦旱之气轻而易举的便能将云朵驱逐的无影无踪。

    金毛犼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往哪里去,它只是下意识随便选了个方向就跑。至于之后如何、该怎么样,它根本没有想过——不。与其说是没有想过,不如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

    尽管有着相当人仙境界的修为,可金毛犼本身的意识依然是混混沌沌一片。这说起来似乎有些令人费解,可实际上却并不矛盾。孟轲于离娄下一篇中便曾经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何为赤子?无非人的心灵善良、纯洁,有如初生之婴儿。同样的道理道祖也在《道德经》中说过:“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到了那等境界,不去患得患失想个不停才是正经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金毛犼真的就到了道祖和孟轲口中的那等境界,它只是由于慈航愿力的作用而被强行压制了意识。这就好比是一稚童怀揣千金,最易被人利用。倘若稚童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千金连同稚童本身能否被拍花子的哄骗到手可就另说了。

    于是它才要逃跑,要躲避那个正在身后对自己紧追不舍的家伙。

    “呼”的一声,金毛犼只觉得身后风云涌动,好似正有一条巨龙穿云破雾般向自己飞来。明明金毛犼是能与龙搏斗的猛兽,此时意识又是混沌一片,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何自己却会由衷的生出一股恐惧之情、一心只想着逃跑?

    唯一的解释便是,对手实在比自己强大太多,强大到自己根本不敢起半点反击的心理。

    说时迟那时快,身后正在咆哮翻卷的巨龙已经追了上来。金毛犼奋力一拧身,向右下方窜去,这才间不容发的躲开了那条巨龙。只是当它侧眼向巨龙看去想要看清这个对自己穷追不舍的敌手究竟生的何等模样的时候,它却愣住了。

    那只不过是一条大枪罢了。

    这就是将自己追的一路飞窜的敌手?

    金毛犼几乎一度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它试图冲上前去攻击那杆枪,以撕咬来发泄心中的不忿。谁知道刚一靠近大枪,枪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浩然无匹的威势,就要硬生生的压着金毛犼落下地去。

    那种感觉……就好像九重天穹都要一齐向下塌陷和大地重归混沌一般!

    金毛犼终于体会到了当初忧天杞人的感觉,它头也不回的向下飞去,试图躲避正在不断下落的苍天。(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谁知道大枪的枪势此时却也正好飞到了尽头,枪头由上扬变成了下垂,化作一道火线就跟在金毛犼的身后继续穷追不舍。

    “轰”的一声,土地上烟尘四起,地陷数十丈方圆。金毛犼畏惧的趴在坑内,想要利用尘土掩盖住自己的身形。可那股天倾之势根本不曾为之蒙蔽,仅仅在一个眨眼的工夫后就冲入了陷坑。

    又是“呼”的一声,原本腾起四五丈高的烟尘被大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