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醉-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仁轨致仕,姜恪病亡,朝中两大人物先后去职,所有人都知道,朝中官员又将临大的变动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天冷,我们抱团取暖

…………………………

不过朝中发生再大的事,百姓却并不太受影响,他们依然热热闹闹地过年。

年关未至时候,整个长安城已经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到东、西两市购买年货的人可以用“潮涌”来形容,人多的把市坊间的通道都挤的水泄不通,特别是西市,在那里买东西简直可以用争抢来比喻,像是不要钱可以白拿般。各商铺间、商铺内全都是人,人多的让人转个身都难,你要是行走在过道上,不需要挪步,密集的人流可以推着你前行,哭爹喊娘的叫声让市坊间更多了些热闹。而卖东西的商户,则一个劲地扯着喉咙吆喝叫卖,想趁这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光,狠狠地赚一笔回家,给家中老小添一些新衣服,购一些家什之类,甚至来年修葺一下房舍等。

国富民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市场上热闹程度上,各地的市坊热闹繁华,百姓有购买能力,这个时代的人一定过的比较富足。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志,特别是这些年一系列新政的施行,百姓已经不愁吃穿,每年所产的富余还可以兑换不少的钱财,补贴家用绰绰有余,在满足一家温饱之余,还可以添置许多以往不敢想的家什,每年给家人扯几件新衣早就不是梦想。百姓购买力大幅度提升,经济贸易铁定繁荣起来。在年节时候,百姓的购买力尤为集中表现出来,使的各市坊内到处都是买东西的人流,而看着这一切的各地方官员。无不乐呵呵的,这是他们的政绩啊,谁都喜欢自己治下的百姓富足安乐,在向朝廷上呈的奏报中狠狠地书写一笔,这也是他们得到升迁的资本之一,要是哪个官员治下百姓到了过年时候也没能力买东西,市场凋零,那此人的命运注定好不了的。

朝中人事即将迎来变动,许多渴望有所为的官员眼睛都盯在这一点上,并不时地相互打听点什么。但年到了。这点心思还是暂时放下,一年辛苦下来,平时忙于朝事,过年了,才有闲心多陪陪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像陈易这样事不关已的家伙尤其如此。乐的有个能完全放松自己的假期。什么事都不去管,什么人也不接待,就躲在府中陪妻儿们玩乐。

过年前的几天时候,武则天曾找他讨论过刘仁轨致仕及姜恪不幸病亡后朝中人事变动的情况,可能武则天想来想去想法又有所改变,期望陈易能代姜恪主领兵部事务。表示这一二年以后,兵制改革的事大多都由他负责,相对于姜恪,他更熟悉兵部事务。这些年做出的成就不少,颇有威望,深得兵部官员及许多军中将领的敬仰,即使年轻些,去任此职也是没问题的。

但陈易依旧推辞,而且非常坚决,表示现在如他这样年轻,又没太多奖励,无论如何都不能去掌领兵部,那会弊远大于利,他希望武则天不要做出这样拔苗助长的决定,并向武则天推荐了另外那名侍郎岑长倩,认为以岑长倩来担任此职更合适,当然他也列举了其他一些军功卓著,谋略也出色的如薛仁贵、高侃等人,最终让武则天收回成命,表示尊重陈易的决定,也认为陈易的说是正确的,也会有另外的选择的。

与武则天这番话后,陈易知道朝中高层官员的变动和任命已经和他无关,在宰相级人事的任免上,他也不能左右武则天的心思,至多只是讲了一点他对几个官员的态度,也就罢休。事不关已,省心省事,陈易也有机会和心思在府中好好陪妻儿们过年了。

穿越来大唐好些年了,妻妾儿女成群,身心早已经融入这个时代去,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唐人,一名位高权重的大唐官员,这种佳节时候,对后世的怀念早已经淡去,在面对一群美丽的妻妾,还有大小各异,都异常活泼可爱的儿子、女儿时候,还一个劲地庆幸,也只有在古代才有这样的福气,后世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时代,想拥有面前这一切,无异于白日做梦,光就生一堆小孩子这一点,可恶的计生政策就可以把你罚的倾家荡产。

陈易难得连续几天在府中陪伴他们,不只贺兰敏月等妻妾们很欣喜,儿子女儿们也高兴的不得了,无论是大一点的陈吟、陈怀,还是小一点刚刚学会走路的陈怡、陈衾,都喜欢沾在他身边,听他讲趣事,陪他们玩耍,最小的那些更是学着猴子样,要是陈易躺着,肯定爬在他身上,要是陈易坐着,在他怀中、背上搂爬都有。虽然经常被儿子女儿们的吵闹声折腾的耳膜嗡嗡,身上的衣服也大部时分都是歪歪斜斜,甚至有被扯破的时候,但陈易依然很是开心,除了为自己强大的生育能力自傲,生下了这么一堆儿子女儿得意外,也为能得儿女们如何喜欢,能和他们一道享受难得的温馨而高兴。

贺兰敏之等妻妾看到陈易不厌其烦地与儿子女儿们闹腾,甚至表现的与小东西们一样顽皮而开心。因为陈易要忙的事太多,寻常时候在府中可没这么多时间可呆,儿子女儿们又要忙着学功课,能这般热闹玩耍的时间真的不多。这是她们最渴望的生活,最感觉甜蜜的时候。

大年除夕夜,在子时过后,贺兰敏月强令着一群还知疲倦的“猴子猴女”们去睡觉后,陈易才最终属于她们几个妻妾。

一妻三妾围着陈易而坐,将所有下人都屏退,享受着属于夫妻间的温馨。武团儿过年时候呆在宫中陪武则天,并没得机会入陈易的府,与其他人一道欢庆新年。没有这个让妻妾们难过的人在侧,一家子还是挺觉得温情的。已经打赏过府中那些操劳的下人,听着他们很开心地在院子里燃着爆竹,年的滋味充盈着每个人的心头。

盛妆打扮的贺兰敏月盈盈地走到陈易面前,依着他坐下,很是体贴地说道:“夫君,这一年你辛苦了,整天忙着事儿,姨母交御你的事太多了,看把你忙的都瘦了很多,新的一年,希望你能少忙一些事,多在府中陪伴我们几个,还有我们的儿子女儿们!”

其他几个,包括频儿、宁青、小燕全都以热切的眼光看着陈易,感受着妻妾们的温情和热烈,陈易心里暖暖的,拉住贺兰敏月的手,笑道:“其实为夫这般做事,并不辛苦,所做都是为夫喜欢做的事,看到天下的黎民百姓因为夫所献之计而改善了生活,家中富足,在过年时候不再为吃穿发愁,为夫心里就很高兴,唉。。。。。来大唐。。。。长安几年了,能为大唐做出这样的贡献,为夫再苦再累也是无怨无悔的!”虽然说开始时候是调笑的味道,但说到后来,陈易自己也动容了,确实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样,穿越来到了大唐,凭借自己的先知先觉,还有后世所学那些历史积累的知识,为大唐做出了贡献,让这个时代发生了很多改变,大唐更加富强,无人可以匹敌,百姓也因此得了实惠,贫穷与饥荒离他们远去,还有什么比这些成果更让人有成就感的?

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一个时代,这是多大的成就?他初步做到了,他也期望着能为这个他喜欢、热爱的时代做出更多的改变,他也有更多的梦乡想去实现,他也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的!

“夫君的大义,真的让妾身甚是感动!”频儿也走到陈易身边,在另一侧坐下,和贺兰敏月一道挽着陈易的手,笑着称赞道:“夫君,你在朝中这么几年,就得了这些殊荣,妾身们可是甚为你自傲!对了,敏月姐姐和我们几个姐妹正商量着,过了年该为你做点什么事呢!”

“为我做点什么事?”陈易一愣,满脸的疑惑上来,不解地看向贺兰敏月:“敏月,你们又在密谋着什么事?”

“夫君,别这么紧张么,我们又不会做坏事!”贺兰敏月笑着靠到陈易的身上,不避讳地将饱满的胸部挤在他的肩膀上,满脸得意地说道:“夫君,你这些年所作的诗妾身们都帮着留着,你写的那些利国利民的策略也给你留存了底稿,妾身们准备在过了年后,替你好好整理一下,将各种文赋整理成册,再让人去刊印一些,可以放着送赠你的朋友同僚么,也可以放在店里出售,扬你名声,你说这个主意好不好?”

“自然是好,那就随你们处理吧,为夫不干涉,不过要是你们觉得为夫的诗作不够多,到时可以向我索要哟!嘿嘿!”陈易说着,借着身体的动作扭了一下手臂,让自己的肩膀与贺兰敏月的胸部来了个更直接的接触,在贺兰敏月的嗔怪和欣喜眼神中,起了身,对诸女淫笑道:“如此良宵时刻,就这样坐着可是很浪费的,天寒冷啊,要不我们一道躺到被窝里去说事吧,让为夫和你们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细细说说体贴话!”

“啊?!”陈易的提议让众女大惊失色,旋即都被羞红了脸,有人想起身逃离,但马上被眼疾手快的陈易拉住,哪里逃的出去。

“天冷,我们抱团取暖去!”陈易左拥右抱着诸女,在她们的欲拒还迎中,往内室走去!

第三百二十四章提醒

(新的一天第一更!)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除夕夜是很温馨和睦的,对于陈易和他的妻妾们来说,则是充满激情的。一妻四妾都先后享受了陈易对她们的宠爱,只可怜其中有两个人因为身体不方便,只能做一些相对不激烈的亲密事,最实质性的动作她们没办法享受了,也幸好是这样,不然肯定要把陈易累死。

正当年华的妻妾们对这些事的需求可远比武则天、武顺那样的老女人强烈的多,要让她们满足所付出的体力要多上很多,陈易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因此在自己的府上不敢太逞能,也不敢太过于荒唐。当然除夕晚上是个例外,年节交替的时候,该激动一把么。

反正大年初一的元日大朝会上,他是一副无精打采的疲惫神色的!

除夕过后没几天,年的味道还很重的时候,孙思邈带着几个弟子到长安城里来了。

每年孙思邈都会来长安几次,相对于以前,自宁青入陈易府后,他来长安的次数更多了,这当然与孙老道对这位最小的女弟子关爱有关。

经常来长安转转,到陈易府中住一段时间,和宁青拉拉家常,感觉也是挺温馨的。孙思邈一直以来都把宁青当作自己的女儿般看待,给予了她远比几位男弟子更多的关爱,连她怀孕时候都会时常过来关心,几次生产前生产后也差不多都会呆在陈易府中,帮忙照顾,这让陈易和宁青都挺感动。

当然孙思邈来长安,很多时候也是为了与陈易进一步讨论医理。这些年他一直在研读陈易所书的那些以后世现代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对疾病机理的论述和治疗方法,还有许多药理等,总有很多地方弄不明白。或者不能理解,无法接受的,遇到这些,他都会积下来,寻一时候与陈易好好讨论。

每遇到孙思邈找他讨论医理,陈易也都会尽量抽出时间,陪孙老道好好讨论。这样表现孙思邈也很满意,也会在聊医理之余和陈易说一些其他方面的事。

对于这位在他心目中半人半仙级的人物所给的任何意见,陈易从来不敢无视,都会认真琢磨一番。有时候也会拿一些事问询于他,讨要主意。大多时候孙思邈都会分析上一二,甚至给出意见的。这对于一向漠于朝事的孙老道来说,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

这次孙思邈来府中小住,陈易依然给予了最高礼待。弄了单独一个院子给他们师徒住。

孙思邈是个性情中人,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数次请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一些达官贵人家里请他去诊病。并愿意支付高额诊金,但他不为所动,要是他欣赏之人才会欣然前往,但哪个人想请孙思邈到府上长住,那就基本没有可能,除非像陈易这样亲近的关系。孙思邈会主动要求来住一段时间的例外,要吃要喝提很多要求也不定。

陈易喜欢这种性格的人!

一个温暖的午后,没有风,阳光照射之下让人很觉得舒服。陈易伴着孙思邈在后院中说话,宁青相陪。院子里腊梅和各色梅花正自盛开,满院都是醉人的清鲜。坐在花间,一杯清茶,晒着太阳说说话,也算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至少陈易和孙思邈很享受这种氛围,两人说的很投机,宁青也在一边帮和。说了一会话后,孙思邈让宁青自去忙事,他要与陈易单独聊会天,宁青会意,自己自己的师父要和陈易说一些利害关系比较大的话,也知趣地离去,并将侍候在边上的下人们全都喝退了。

“子应,这些年朝中波澜不断啊!”孙思邈呷了口茶后,淡淡地说道。

孙思邈以这样的话作为说正事的开场白,陈易并没什么奇怪,也很随意地应和着:“是啊!道长说的不错,这些年朝中乱事不断,幸好有皇后娘娘及一众大臣们兢兢业业做事,才没让朝政起乱,反而先后施行了一系列新政,还东征高丽与倭国、西征青海吐蕃,俱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如今的大唐,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四夷臣服,大治之象啊,无论何方面都远胜贞观时候!”

孙思邈想不到自己提头的一句话让陈易发了这么一通感叹,拿着茶杯瞅了几眼一脸感慨陈易后,依然慢条斯理地说道:“说的不错,如今的大唐,国力确实比前些年提升了不少,外敌越来越少,这是大治之象,呵呵,这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朝中事务,却是有紊乱之像,总让人忍不住担心啊!”孙思邈虽然一再谢绝数任皇帝入朝为官的邀请,但这并不妨碍他关心朝事,这些年更因为陈易和宁青的缘故,对朝中情况的变化越加的关注,他阅历非常人可比,年纪虽然大了,但神智依然清楚,对凡事的判断力也非一般人可以相比,许多时候在看问题上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所在。不过这类事他极少与人交流,与几个弟子从没说过这类事,唯一会说的对象就是陈易。以往时候说过几次,这次他更加想与陈易详说!

“原闻其详!”陈易收住了刚才的神态,以请教的口吻对孙思邈说道:“在下知道孙道长对朝中发生的一定有许多见解,还请道长赐者!”

孙思邈瞄瞄陈易,看看四周没有任何闲人,也没犹豫,压低声音说道:“子应,你难道认为陛下的情况真的是因为重病所致的?”

陈易心里一惊,但脸上不露声色,同样轻声地反问道:“道长的意思是,陛下的病并不是因为当初重病所致,而是有另外的隐情?”

孙思邈微微地点点头,“如果单以陛下身体的情况判断,那只能说陛下是因得重度风寒,侵及脑袋,才导致这样,但贫道觉得事情定非这样简单,应该是有人做了手脚!”孙思邈说着,闪着精光的眼睛盯着陈易,再一字一句地说道:“想必子应你是知道情况的,对吗?”

虽然从李治的体征上看不出来太多的异样,像是得了重病后伤着了脑袋,因为无力救治才陷入长久的昏睡,但孙思邈自最早入宫为李治诊治时候就有另外的念头起来,那就是李治得了这样的重病,并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是人力而为的,并非重病就可以所致。李弘、李贤的暴病而亡及同得重病也是如此,只是因为利害关系,他一直不表示这样的怀疑。不过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今天他想与陈易说说这件事,并给予忠告。

陈易有点顶不住孙思邈的目光,借喝茶的功夫加在遮掩,也不忘反问一句:“孙道长为何如此说?依在下所查,陛下、先太子、沛王殿下的病应该是重度风寒所致,这种在医书上被称为脑膜炎的疾病确实很凶险,要是自身抵抗力不强,暴发情况下失了性命,或者失去意识,并非没有可能!”

“话是这样说,但贫道却是相信,这其中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