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夜行- 第7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丐帮……

    感谢骆驼提供第一个闲人群:240094376(现在没人)

    最后,关关继续热烈地求月票、推荐票!

    !@#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第993章 乱纷纭

    【网 】第993章luàn纷纭

    万世域一听大喜道:“国公回来了?”

    国公回来了,自然就是平安无事,而夏浔的到来,更为他焦头烂额的处境解了围,万世域自然更加欢喜。'本章由网友为您提供更新'那些书生儒士们一听也是欣喜,他们的口诛笔伐,已经叫万世域毫无招架之力了,可万世域说不过他们,却也不肯听他们的劝告。

    辅国公在辽东威望甚高,他既然到了,如果能说服他,这件大德行、大善行,不就可以得以实施了吗?因此上,双方是皆大欢喜,一起赶出营去,迎接辅国公大驾。

    一路走去,瞧那些书生儒士们兴冲冲地样子,万世域便心中暗笑。他是个读书人,圣人教训他是不敢辩驳的,虽然对鞑靼人讲仁慈颇有点与虎谋皮的味道,万世域根本不以为然,可对方口口声声都是圣人训示,他便没有勇气驳斥。

    可夏浔不同,万世域同夏浔共事许久,深知他的为人。这位国公虽然曾经中过秀才,身上却没有一个文人的气质,反而像个赳赳武夫。他做事也只重实质,从不在意虚名。这些人徒逞口舌之利,压得自己无言以对,可是在辅国公面前,他们还能讨得了好去?

    “嘿嘿!驱狼斗虎之计本就出自国公之手,眼下鞑靼人和瓦剌人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本就是国公拟定的计划,你们想碰钉子,那就去吧!”憋了一肚子恶气的万世域幸灾乐祸地领着众多夫子迎出大寨,这时夏浔和丁宇一行人堪堪赶到辕mén前面。

    “带小樱姑娘先去休息!”

    进了大寨,夏浔便吩咐了一声,万世域马上叫人把小樱请了下去。进入鞑靼领地之后,一路过来,小樱兴致都不高,虽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一路眼见得牧人们的凄惨,叫她如何高兴得起来?夏浔了解她的心情,所以一进大营,先叫人把她带了下去。

    进了万世域的大帐后,夏浔在上首坐定,笑问道:“张俊呢?”

    万世域道:“如今鞑靼诸部常生纠葛,内luàn不止,又有一些部落走投无路,常常夜袭我贮粮大营,试图掠取粮草,张大人调兵遣将,一面打击匪盗,一面与和宁王协商调停,制止与瓦剌再战,军务繁忙,如今不在营中。下官方才已使人去通知张大人了!”

    万世域话音刚落,人群中便跳出一人,高声道:“国公,如今鞑靼诸部húnluàn,征战不休,罪魁祸首,正是万世域!”

    夏浔把眼一瞧,见这人五旬上下,三绺长髯,面目清瞿,道貌岸然,身穿一件儒袍,外边还套着棉坎肩儿,便道:“你是何人,为何说如今鞑靼húnluàn局面,万大人乃是祸首?”

    那人揖道:“老夫乃亭山书院山长柳敬亭,万世域他……”

    柳敬亭滔滔不绝,将如今鞑靼各部惨状向夏浔说了一遍,直说的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柳敬亭双目含泪,哽咽地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yù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行善举而得来的好处,君子不取!这种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如何做得?万世域不听规劝,倒行逆施,还请国公为鞑靼无数枉死的百姓作主啊!”

    万世域一听就火了,先前他们怎么说都罢了,可也没有说的这么难听,眼下不但说的难听,而且是当着辅国公的面告他黑状,是可忍孰不可忍?

    万世域愤然道:“亚圣孟子曾拜孔子之孙孔伋为师,请教治理之道。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不解,说:“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呢?”孔伋说:“仁义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用利益安顿人心,以弘扬道德,有什么不对?”

    又一位夫子傲然而冷,冷笑道:“万大人,学生倒想问问,万大人所作所为,天怒人怨,何曾惠恩于百姓?利也好,仁也罢,却是体现在哪里呢?”

    万世域大怒,道:“陶闻杰,你是沈阳府学教授,朝廷官员,怎么也跟柳敬亭一个鼻孔出气?”

    陶闻杰晒然道:“义之所在!难道叫陶某人与你为伍,遗臭万年吗?”

    一时间,众夫子教授七嘴八舌又是一番控诉,把个万世域骂得体无完肤,万世域气得浑身哆嗦,大声道:“一群只会夸夸其谈的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总要叫你们如那汉博士狄山一般下场,死到临头,方才明白!”

    众夫子大怒,更是群起而攻之。

    这汉博士狄山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位官员,那是匈奴屡屡犯边侵掠,汉武有意征伐,狄山却夸夸其谈,大谈不兴刀兵,免百姓疾苦,应以仁义治天下,感化野蛮,方能叫匈奴臣服。汉武帝听了不置可否,只叫他去边郡治理一城,正与匈奴接壤,叫他以仁义去治理百姓,感化匈奴。狄山走马上任,一个月后,匈奴来犯,把他杀了。

    万世域嘲讽他们如狄山一般愚不可及,他们如何忍得,这七嘴八舌,又是个个能说会道,万世域就是浑身长了七八张嘴,也辩不过来,登时连连败退。

    “统统住口!”

    夏浔拍案一声大喝,帐中顿时静了下来。

    夏浔目中喷火,怒气勃然,他没想到,干实事的人为了本国人民呕心沥血,居然还有这么一帮闲得蛋疼的脑残说出这么一番歪理来。关键时刻,竟然是自己人来扯后tuǐ。

    夏浔徐徐站起,沉声喝道:“万大人、诸位教授、夫子留下,其他人等退下!”

    那些shì卫、杂役、书办、学生,一干人等纷纷退了出去,被轰得远远儿的,mén口只留丁宇率几个亲信人等把守,夏浔突然把脸一沉,伸手一指柳敬亭,厉声喝道:“罪魁祸首?你说,谁受了罪?谁得了益?你是哪儿的人?吃的谁种的米?你的屁股是坐在哪一边的?”

    “啊?”柳夫子一愣,对夏浔的疾声厉sè一时反应不过来,呆呆地站在那儿,竟然答不上话来。

    夏浔又一指陶闻杰:“天怒人怨?谁的天怒了?谁的人怨了?”

    陶闻杰素有文名,所以敢在万世域面前摆威风,但是见国公大怒,到底有些胆怯,吃吃地道:“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放屁!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臭不可闻!”

    陶闻杰涨红了脸道:“国公……怎可如此侮辱斯文?”

    夏浔厉声道:“侮辱你的斯文这都是轻的,就凭你们这些hún账言论,本国公就该治你们一个通敌卖国之罪!”

    夏浔在帐中大步踱着,声如雷霆:“你们都是宋襄公转世怎地?仁义慈悲都放到敌人身上了!孔子说,管仲尊王攘夷,就是仁义,墨子说,大禹征讨有苗,就是兼爱!攘夷有没有打仗?征讨有苗,有没有杀戮,怎么这两位提倡仁义、非攻的圣人大贤,没像你们一样义愤填膺,反而赞誉有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墨子讲兼爱非攻,那也是在周王朝内部诸候之间呐,什么时候连四夷也囊括在内了?这个世界,本就是弱ròu强食,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本族人的生存环境!无数将士在前方流血牺牲,你们这些人两片嘴chún上下一掀,就慷起国人之慨来了?

    圣人尚且不把仁义和兼爱推及到其他国家和民族,你们打着仁义旗号倒是振振有词!你们比圣人更圣明,还是根本就没nòng明白圣人的意思?

    一次又一次,为了一个虚妄的名声,虚耗国力,攘助外邦,反叫自己的百姓勒紧了kù腰带,打肿脸充胖子!结果人家一句口头上的臣服钦仰,便换去莫大利益,等人家养féi了、变壮了,马上就翻脸不认人,跟白眼狼似的狠狠咬你一口,这种蠢事以前干的还少吗?

    今天我就对你们说清楚了,仁义道德,那是对自己人讲的,等敌人变成了自己人,我们一样对他们讲仁义道德,而在此之前,谁的屁股坐不正,吃着咱们百姓种的米、穿着咱们百姓织的衣,一心一意为外人打算,就是hún帐加三级的王八蛋!人人得而诛之!”

    众儒士夫子们被夏浔给骂得呆住了,一个个站在那儿,作声不得。

    夏浔撸着袖子一个个点过去,厉声喝道:“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对,我们没用刀枪,可这也是一场战争!用刀枪作战,敌人死伤遍地,我们的将士同样流血牺牲,叫他们的父母妻儿失去自己的亲人,你们就觉得死得其所了?不算惨忍了?仁义了、道德了?

    怎么用粮米作战,叫咱们的子弟少一些伤亡,你们就坐不住了?就良心不安了?就爱心泛滥了?漫说这粮食没有一颗是你们种的,就算是你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种出来的,谁敢送出去一粒试试!老子就敢把你当卖国贼抓起来砍头!”

    你们仁义!你们道德!没有我们的将士守在那儿,还用你送吗?人家自己就来抢了,抢完了粮,吃饱了肚子,攒足了力气,就该杀你爹娘、yín你妻nv了!你们说,你们谁敢拍着xiōng脯说,不用编他们的民户,不用拆他们的部落,尽管把粮食无偿地送出去,就能用仁义道德感化了他们?一群不知所谓的狗东西!”

    万世域解了气,心化怒放,心中只想:“国公国公老而弥姜,比以前更厉害了!不对啊,国公现在也不老啊……”

    丁宇站在mén口,心中也想:“国公xìng情比当年更火爆十分,官升脾气涨,这些不开眼的读书人,这回可捅了马蜂窝喽!”

    帐中,夏浔还在咆哮:“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尽说些不咸不淡的屁话!你们谁敢打这个保证,本国公马上开仓放粮,奏请皇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戍边将士统统解甲归田!谁敢?谁敢打这个保证,先把你的九族挪到咱辽东边墙之外,要死先死你全家!谁敢,站出来!”

    满堂儒士被骂了个狗血喷头,面如土sè,一个个呆若木jī,尽无一言!

    p:诚求月票推荐票!

    !@#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第994章 发飙

    【网 】第994章发飙

    草原上,数千人在hún战,人如虎、马如龙,厮杀作一团。由网友上传==仔细看的话,总人数应该在两千人左右,这些人杀成了一锅粥,果真敌我难分。

    夏浔注意到,丁宇领着几个人已经下了高坡,停在那些人两箭距离之外的地方,由于他只带了几个人,所以并没有对hún战的双方产生什么影响,双方依旧在亡命地厮杀。

    渐渐的,hún战的人群开始分出了胜负,先是有一方渐渐退缩,使得旁观者用ròu眼就可以轻易区分出他们隶属两大阵营,但是他们毫无标志的衣服和完全不存在的旗帜,令旁观者还是无法区分他们分别属于谁。

    紧接着,落了下风的一方开始撤退,他们纷纷策马转向,在雪原上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般滚滚逃向远方,蹄声如雷。另外一方因为被打luàn了阵形,需要利用胜利的短暂间隙重新整理一下队伍,所以直等他们开始逃跑,另一方才突然发动,展开了追击。

    追杀的队伍分成三路,一路自后面直接追击,另外两路向左右远端弧线包抄过去,看样子似想以两曲一直三条线路的汇合点作为歼灭敌人的预定地点。本来,在这样的追杀中,很难一切尽如己愿,不过双方一跑起来,这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逃跑的一方很少有魁健的骏骑,甚至有些骑士连马鞍都没有,而追兵一方不但鞍鞯齐全,而且马匹雄俊,奔跑有力,看这样子,他们未必就不能对敌人实施合击。

    战胜一方的首领明显是在后方押阵的,当三路大军追出去的时候,原地还剩下几百人,其中有不少人向这边张望,他们看到了丁宇,也看到了伫马立于高坡之上的夏浔,已经有几十名骑士策马向丁宇等人包抄过来,但是他们的首领似乎也不想节外生枝,看清丁宇等人的明军服饰后,又看到远处高坡上还有人,突然把他们唤了回去。

    这些人很快跟在那些追兵后边离开了,夏浔看到丁宇站在那儿与几名shì卫商量了一阵什么,然后就纵马奔向战场。战场上狼籍一片,人尸马尸,鲜血四溅,犹如桃huā处处。被马蹄践踏的雪地很多地方已没了积雪,lù出黑sè的地面,斑驳一片。

    夏浔看到时丁宇在战场上搜寻了很久,看那样子是在找寻幸存的战士,过了段时间,丁宇带着shì卫在战场上停住了,似乎找到了伤而不死的战士,又过了一会儿,丁宇带着人奔回来,远远望去,却没看见他带人回来。

    夏浔一磕马镫,向坡下迎上去。

    “怎么回事?”

    “国公,是鞑靼的汪古部落和齐木德部落在打仗,败的一方是齐木德。”

    “都是鞑靼的人?为什么自相残杀?”

    丁宇嘿嘿一笑,说道:“因为没有粮食吃,他们的首领又不肯放弃权力、接收我大明的编户和安置,只好大鱼吃小鱼喽!”

    夏浔这才明白,目光微微闪烁,道:“很好,看来万世域干得相当不错!那伤兵……”

    “断了一tuǐ,xiōng腑处挨了一刀,我也没细看,叫人宰了,反正留着也是làng费粮食。”

    “……走吧!”

    一场虚惊之后,队伍继续启程,一路下去,厮杀而死的尸体、冻饿而死的尸体,雪原上经常可以见到,因为天气寒冷,人一倒毙没多久就冻得**的,所以被野兽蚕食的不多,尸体得以保留下来,半掩在雪中,令人不忍卒睹。

    距辽东派来赈济的队伍驻地还有半天距离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一场厮杀,箭雨汇聚,划空厉啸,鞑靼骑士们前赴后继,如làngcháo一般涌上去,拼命厮杀着。双方用的都是凿穿战术,穿透对方的阵势,一个漂亮的弧形反冲,再次发动凿穿攻势,双方就这么不断地凿来凿去,每一次对冲都有无数的人倒下,可是浑战的局面却未停止。

    这一次,夏浔他们没有停下来,眼看双方已经杀红了眼,他们很聪明地避开了厮杀的战场,绕向赈灾的营地,结果半路上碰到一些也仓惶逃向赈灾大营的鞑靼牧民,把他们叫到近前一问,才知道方才那杀得不共戴天的两支队伍居然是同族,都是布里雅特一族的人。

    他们自相残杀的原因也是因为粮草消耗殆尽。鞑靼部落在迁徙过程中损失巨大,阿鲁台屯积的粮草一被烧掉,他们就彻底陷入了绝境。以往遇到这种缺粮的情况,他们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全族迁徙,凭借武力和别的部族争夺有限的避冬牧场,抢夺对方的粮食。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突骑掳掠,跑去汉人的地方“打草谷”,可是现在是什么形势?“打草谷”?跟瓦剌拼了这么久,拼得元气大伤,张俊带着辽东大军就驻扎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你想‘打草谷’,那还不如直接抹脖子来的痛快。

    毫无办法之下,随着冻死饿死的人越来越多,牧民们心中的积怨越来越重,首领们的威信越来越低,可他们又不甘心接受辽东都司的安置。首领们暂时还活得下去,普通的族人却支撑不住了,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决定自行离开部落去投奔辽东都司,首领们怎能允许这样的行为?于是一场自相残杀就开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