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流闲人- 第1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颜敬嘱咐过这件信物要在自己有困难后向致远堂求助用,但闻敖仲达却有自己的打算。在他看来,要是事情真的恶化到他也感觉到困难的时候,即便这信物交给致远堂也不一定有用,而且一味的将希望押在别人身上,不是他的性格,所以他干脆让趁着现在这个时机将这信物当作让帝王谷融入外门灵山的敲门砖。他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外门灵山三大势力的高层,也能够借此机会让帝王谷获得一个能够稳定发展的靠山。

    随着徐长青的放权和这些天对帝王谷的治理,初掌大权、品尝到权力滋味的闻敖仲达已经将帝王谷当作了自己的基业,如何让帝王谷变得越来越强盛已经成了他每天想得最多的事情。

    在第二天,闻敖仲达专门从库房中挑出几件徐长青炼制的法宝,这些法宝是专门为闻敖仲达及其手下准备的,他们这些人都身怀法力,也在颜敬的教导下懂得如何使用法宝,用来伪装成昆仑三界的仙妖佛魔是最合适不过了。那几件法宝论价值而言最多只能算是中品法宝,算不得什么重礼,但徐长青在锻造法宝的时候用了一些圣墟锻造神器的手法,有别于昆仑三界的锻造手法,也算得上是特别之物。

    闻敖仲达并没有带任何人一同前往会面地点,但为了安全起见,他身上还是带了徐长青留给他的保命法宝,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惊涛大圣选择的会面地点正好就在骨雷堂的骨灵殿中。

    自从常家兄弟前往魔界之后,骨雷堂的事务都交给了他的门人,但坐镇此地的人却是惊涛大圣。经过常阴的同意,除了骨灵殿后面的墓冢以外,惊涛大圣可以在骨雷堂其他地方任意行走。这对骨雷堂的弟子而言,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惊涛大圣很自觉的没有插手骨雷堂的任何事务,但他在骨雷堂内行走的时候,还是给这些门人弟子们的声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即便如此,骨雷堂的弟子也没有表示过不愿惊涛大圣经常来骨雷堂的意思,因为惊涛大圣经常的到访,将常家兄弟离开的影响减到了最低,震慑住了一些窥伺骨雷堂的宵小。

    。。。

第九百八十四章 认祖归宗(中)() 
“你就是那水晶森林的主人?”看着骨雷堂的人将闻敖仲达引领进来,立足殿内的惊涛大圣有些惊讶的看着闻敖仲达,问道。

    惊涛大圣会如此惊讶是因为闻敖仲达实在太年轻了。在之前惊涛大圣潜入帝王谷时,闻敖仲达曾与之隔空交手过一次,惊涛大圣吃了一记小亏。虽然惊涛大圣吃亏的原因,绝大部分要归于帝王谷水晶森林对他实力的压制,帝王谷内阵法的强大,但作为阵法操控者的闻敖仲达也非常了得,竟然将出手的时机把握得那样精准,正好打在了他前力消散,后力不济的七寸要害上。也因为对方出手时机选择得如此精准,使得他认为那个掌控水晶森林的儒家隐修门人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儒仙。

    “不是。”闻敖仲达摇摇头,在惊涛大圣的神情恢复之前,又补充道:“我只是个临时掌管者,那个山谷的中的一切属于另外一个人。”

    “森林中的法阵也是那人布置的。”惊涛大圣迫不及待的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知道的问题。水晶森林中除了那种能够压制所有闯入者修为法力的特殊树木以外,最吸引惊涛大圣的就是密布在水晶森林中的那些法阵,他能够感受到那些法阵要是完全运转起来的话,自己陷落进去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是的。”闻敖仲达没有隐瞒,让惊涛大圣等人知道帝王谷内还隐藏了一个强大的存在,也可以让苦药仙宗不敢小看帝王谷。

    惊涛大圣的确对此特别上心,沉默了一下,问道:“我想要见见他,尊驾是否能够代为安排?”

    闻敖仲达愣了一下,如实道:“这件事不是我能够做决定的。不过我可以将尊驾的想法告诉给上峰。”

    “嗯!也可。”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惊涛大圣似乎失去了交谈的兴趣,转头朝一旁始终打量着闻敖仲达的儒仙谋士。说道:“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决定你替我做就可以了。”

    说完。不等自己的谋士回答,也不顾和闻敖仲达会面的目的,便转身离开了骨灵殿,将所有的事情都丢给了自己的谋士。

    “他做事一直都这么随心所欲吗?”闻敖仲达被惊涛大圣莫名其妙的离开之举弄得愣了半天,最终才朝一旁的儒仙谋士说道。

    “见谅!”那儒仙谋士淡然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便自我介绍道:“致远堂古志道。”

    “闻敖仲达。”闻敖仲达还礼道。

    “闻敖?”谋士古志道皱了皱眉头,对闻敖这个姓氏感觉到极为陌生。从刚才捡到闻敖仲达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股极为浓厚的文卷之气,这股文卷之气已经堪比大儒,而且隐隐有凝聚道理镇器的迹象,由此可见闻敖仲达所修儒法乃是极为正宗的儒法。

    在昆仑三界,儒家法门虽然比不上道家法门那样繁多,但数量也不少,而且无论是修行出世法的隐修儒、还是修行入世法的尘世儒大多都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传承。可无论是哪一家的儒法在凝聚道理镇器等法门上面都有所缺漏,只有和致远堂关系极为密切的几个儒道世家还保存了与之所修儒法相对应的道理镇器凝聚法门。至于保存此类法门最完整的就只有儒家致远堂,这些法门中既有以道为主的大道镇器,也有以理为主的锦绣山河。

    然而。在古志道的记忆之中,无论是致远堂山门内,还是那些拥有凝聚道理镇器的儒家大族都没有一个以闻敖为姓的。甚至将整个昆仑三界的儒家各个宗门世家之中也没有一个姓闻敖的。

    古志道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闻敖仲达很轻易的就能够猜出对方的心思,并释疑道:“家母姓颜。”

    “姓颜!”古志道虽然心境修为很高,但依然对闻敖仲达的答案为之一惊。

    致远堂颜家传承自世俗人间的儒家颜子,乃是儒门诸子世家中最顶端的存在,只不过颜家历代子嗣不旺,所以他们很少直接参与到致远堂的事务之中去,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类似精神领袖一般的存在,族人中真正直接在致远堂内任职的人则极为稀少。也正是因为子嗣不旺。所以颜家对自己每一个子嗣都非常看重,从出生开始就会有一本书册专门记载这名子嗣的一生。哪怕这名子嗣乃是旁支外戚,只要在五服之内都会有这样一本子嗣册。

    虽然颜家的子嗣册乃是颜家的私典。但在致远堂的藏书阁却留有一套记录不算完整的副本,并且由致远堂任命了五名实力强大的儒仙充当看经人。恰好古志道在成为惊涛大圣的谋士之前就是五个看经人之一,并且他也曾因为无书可读,将这些子嗣册当作四书之类的书籍通读了一遍。在他的记忆之中,子嗣册中的记载并没有提及过一个颜家女子嫁给过一个姓闻敖的人,只是颜家的女子也有一些因为各种事故失踪很长时间,而被定义为死亡的例子,其中未尝某有颜家女子还活着,并且嫁给一名姓闻敖的人。

    “难怪你有这件信物。”古志道将之前随拜帖一同送到邪魔堂的致远堂信物拿了出来,朝闻敖仲达递了过去,道:“此物最好不要轻易拿出来,要是门中那些大儒们知道你竟然敢用这东西来充当一封拜帖的陪衬,恐怕他们会一个个从山门跑出来,好好的责罚你一顿。”

    “家母将此物交给我的时候,并未明言此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只是此物乃是致远堂儒仙信物。”闻敖仲达撒了一个小谎,接过信物,看了看这块外表普普通通、其内没有任何力量的令牌,又问道:“此物到底是什么来历?”

    闻敖仲达在接过信物的时候,信物表面的道理二字随着他的手指触碰微微泛起了一阵光芒。这阵微弱的光芒的出现并没有让闻敖仲达感到任何意外,在颜敬将这信物交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信物在他本人接触的时候就会泛光。

    一旁的古志道在捡到信物泛光后,原本挂在脸上、略显虚假的笑容变得真诚了不少,暗中藏在袖中的手也松开了准备施法的法印和攥在手中的法宝。

    “此物名为宗家令,乃是致远堂专门为那些诸子世家设立的信物,每一个修为达到知天命的宗家大儒都会发出一块这样的信物,只有此名宗家大儒的直系血脉才能激发此物中暗藏的血印。”变得和善不少的古志道详细的给闻敖仲达介绍这块信物的来历,道:“因为儒门诸子宗家没落,此信物发出去的数量有限,算上你现在这一块,还留在外面的宗家令只有十一块。”

    “原来还有这样的来历!”闻敖仲达略微感叹了一下,心中也留有余悸,他现在才知道刚才古志道看似将信物交还的平常举动其实暗藏杀机。如果信物没有在他的手中泛光的话,那么就证明这件信物并不是属于他,如此他所要面对的恐怕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到那时他能否安全的从这里逃出去还算其次,重要的是他到此地会面苦药仙宗的重要目的也会因此失败,而且甚至可能会变得更糟,成为苦药仙宗或者更正确的来说是致远堂的死敌。

    这件事也让闻敖仲达明白昆仑三界的儒仙的心计非同寻常,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对方布下的陷阱之中,为此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留意对方所言所行,以免再次落入对方的圈套之中。

    察言观色乃是致远堂儒仙的入门要诀,虽然很多时候面对那些将心境修炼得坚固如铁的人时没有什么用处,但面对像闻敖仲达这样初出茅庐者却有着比法术还要好的效果。

    虽然闻敖仲达压制住了自己的心境变化,无法从身上的气息感觉到他任何一丝异常,但脸上一些不受控制的细微表情变化已经将他现在微微戒备的心境告诉给了古志道。

    对此,古志道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如果闻敖仲达一点戒备都没有的话,反倒会让他看轻,而现在看来闻敖仲达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儒。

    古志道没有等闻敖仲达开口询问,便主动将对方心中想要知道的事情,说出来道:“此物的作用对一般人而言就是能够在必要时利用致远堂的力量做一件事,这件事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够有违儒道,不能够损害致远堂本身的利益。只不过,此物如果这样用的话,就有些暴殄天物了。此物在致远堂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那就是持有此物的诸子宗家后人能够进入致远堂的藏书阁秘殿阅读诸子圣贤的锦绣文章。”

    “诸子圣贤的锦绣文章!”闻敖仲达闻言,即便再怎么压制心境,也难掩激动,呼吸更是急促了不少。他在修炼儒家仙法有成,并且凝聚出文卷之气后,其母颜敬曾说过,要是他能够进入秘殿阅读诸子圣贤的锦绣文章,那么他最终凝聚道理镇器的机会会远远超出一般的儒家仙人,甚至这个道理镇器还是最符合儒家本源的圣道镇器。

    一想到这里,闻敖仲达就不由得将手中的信物握紧了几分。

    。。。

第九百八十四章 认祖归宗(下)() 
古志道很满意闻敖仲达的举动,在他看来这个举动是对这件信物的尊重,而之前将这信物当作拜帖的陪衬,简直就是对这信物的侮辱。所幸,惊涛大圣并不知道这个信物的来历,只是将其当作是一般致远堂真传弟子的身份信物,否则的话,定然会拿这件事嘲笑他很长一段时间。

    古志道继续说道:“此信物关系到了诸子宗家的后人,不是我能够随意决定的,我已经将此物印模,送去致远堂山门,交给门中大儒处理,相信再过几日就能有消息了。如果,你的上峰是想要借用这层关系和苦药仙宗做什么事的话,最好等到门中大儒确认你的身份后再来和我们商谈,有致远堂这一层身份,惊涛大圣也不会对合作条件故意刁难。”

    “不、不!阁下误会了,虽然我这次下拜帖的确怀着合作的打算,但我却并没有打算用和致远堂的关系,在商谈中获得什么更好的条件。”闻敖仲达连连摇头,否认了古志道的猜测,说道:“我只是多年修炼儒家仙法,也经常听到家母提及致远堂,所以心存神往。听闻致远堂结盟苦药仙宗,并且派出大量弟子在苦药仙宗各部任职,所以才会将信物连同拜帖一同送过去,看是否能够见到同修之士。今日见到阁下,并且从阁下口中知道了致远堂的一些事情和这信物的重要,就已经不虚此行了,至于其余事情若是能够谈成,就算额外的收获了。”

    听到闻敖仲达的话,古志道对其顿生好感。整个昆仑三界提及致远堂和苦药仙宗都是以归附而论,虽然实质上两者的关系更像是结盟或者联合,但最终双方都每有对此传闻做出任何解释。从某一方面而言倒更像是默认了归附之说。也因为这归附之说无形中贬低了致远堂的地位,令到这个屹立昆仑仙境万年之久的大宗门声望大跌,这也是致远堂加入苦药仙宗后。不少弟子离开的主要原因。

    现在闻敖仲达对这关系却以结盟而论,虽然其中略带谄媚之意。但却也让致远堂的门人听后感到舒心不少。而且不难从闻敖仲达的语气和言谈中,看得出与致远堂有关的事情在闻敖仲达的心目中乃是第一等的大事,至于其他事情都是附带的,无论这话是真是假,都将两者的关系再拉近了不少。

    只不过,好感归好感,古志道却也不会因私往公,即便闻敖仲达言谈中对合作一事何等的不在意。他也不会完全当真。只是,他也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既然能够拉近两人关系,自然也就没有错过的道理,于是便看到他顺着闻敖仲达递过来的杆子爬上来,一脸和善的说道:“其他的虚言不必多说,你既然是致远堂宗家的后人,你我也算是一门中人,不必什么阁下、阁上的称呼我,我应该痴长你几岁。若你不嫌弃可以兄称之,我就稍显无礼,称你为弟。可否?”

    “这当然很好,正合我意。”闻敖仲达见到古志道主动拉近两人关系,自然不会推辞,整理了一下衣冠,按照其母传的礼仪,朝古志道行礼,道:“仲达见过志道兄。”

    “仲达弟无需多礼。”古志道也以礼回敬,然后将闻敖仲达虚手托起,见时机不错便一改往日迂回的做事手法。直截了当的说道:“既然你我也是同门兄弟,你的事情自然也不能等闲视之。依我之见。你还是直接说出你见惊涛大圣的目的是什么,我也可以合计一下。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合作方法,以免因为这些俗务坏了我们同门的感情。”

    不得不说,古志道的纵横之学的确要比闻敖仲达老道得多,三言两语之下,便占据了主动,而且让闻敖仲达无法拒绝,同时也打乱了闻敖仲达的谈判节奏,让其无形之中处于下风。

    闻敖仲达自然也感觉到了自己已经被置于下风,但他事先所预估的情况并没有现在这一种,这也使得他没有合适的应对之策,而这种临机应变之道也非他所长,从而没有一点翻身的机会。按照现在的情况,他最稳妥的应对之策是暂时退去,等下一次再正式来和惊涛大圣去谈,从而避开深通入世儒学的古志道。

    可是,闻敖仲达也很清楚,以惊涛大圣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即便是下一次恐怕也不会与之商谈什么,只有徐长青的到来才可能提起对方的兴趣,最终两地合作等事务还是要落在他和古志道的身上。

    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只有面对,闻敖仲达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