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风暴-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甫一出城,就听到背后又是一声惊天的大响。

“贼人竟然有炮!”史可法闻声大惊,贼人有炮,攻城极易,何况其细作已经混入城中,石敬岩等人前去阻拦,岂不是自寻死路?

石敬岩座下的战马,在炮声响后,却速度不减,相反兴奋地长嘶了一声。就是石敬岩自己,在新襄的那段时间里,几乎天天听着水师的炮手练炮的声音,对此也无甚畏惧。

他的马好,可包文达与赵英的马就比不上了,因此闻炮声有些逡巡。而城中百姓,更是乱成一团,哭爹喊娘者四处皆是。

石敬岩纵马顺街往北,迎面就看到两骑贼人,一手执旗,另一手持刀,狂笑着纵骑逼近。凡其所过之处,有避之不及者,必然劈刀剁下,身首顿时异处。两处所过处,血染长街,这一幕看得石敬岩睚眦俱裂,他叫道:“常熟石电在此,狗贼授死!”

他的马快,迎面突过,长槊左右各晃一下,那两名贼人身体几乎同时翻起,连惨叫都没有发出,在空中已然毙命!

不等石敬岩缓一口气,就听得迎面又是马蹄声响,紧接着又是五骑出现在他面前!

这五骑手中各执刀兵,迎着石敬岩奔突而来,口中怪叫纷纷,石敬岩仍是不惧,夹紧马腹,那马又加快了几分速度。当石敬岩与敌交会之时,他猛然藏身于马腹,避开左边一贼人的长枪,同时挑起右边贼人。马交错之后,他又迅速坐起,回手一槊,将左边那贼人的后脑击得粉碎。

他连击杀四人,贼人另三骑见状,不由向两边散开,避他锋芒,冲向了他之后。石敬岩转马回追,恰与包文达、赵英合击,将这三骑又刺死于马下。

但这几贼才灭,在他们面前,又是五骑贼人出现了,而且这五骑身边,大队贼人的步卒跟随,一眼望去,竟然数不出有多少流贼!

包文达略有些紧张,石敬岩却笑道:“诸位且看我杀贼!”

话说完,他足尖轻踢马腹,那马打了声响鼻,向着贼众冲了过去。街道原本不宽,贼人五骑并排而驰,已经将街道占了大半,石敬岩如风掠至,长槊左挑右扫,转眼之间,便又是两敌落马,而其余贼人,一时胆怯,竟然止步不敢向前!

石敬岩大感痛快,他心中知道,若不是俞国振赠他好马、好槊,靠着张国维、史可法发的那些朽甲烂戈,哪里有这等战果!就是他腰间的刀,也是俞国振所赠,是自海寇手中夺来的上好倭刀!

“朝中衮衮诸公,眼光能力,尚不及俞小官人十分之一,便是在东林中有清名的张国维、史可法,也不过如是,若是他们有俞小官人一半能力,国事如何败坏如是!”石敬岩心中暗想:“只可惜,小官人屡立功劳,却被这些当官的吞没,如今还是个白身!”

这念头电转而过,他挺槊再刺,又刺落一人,见后边的流寇已经反应过来,而且开始嚷嚷着弯弓搭箭,他一拨马头,马槊在几个贼人头上敲过,吓得那些流贼惨叫后退,挤成了一团。

然而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有人大呼:“石翁,助我!”

他回头一看,只见不知何时,两边巷子里冲出数百人,他们看打扮,不是贩商挑夫,就是医卜僧道,各执兵刃,正向众人围攻。而跟随他们来的苏州卫官兵,久疏阵战,向少训练,被敌一袭,顿时乱成一团。赵英骑着苏州卫提供的一匹驽马,虽然他的身手也是极佳,只是稍逊石敬岩,可奈何那马不争气,甫一交兵,那马竟然自己仆倒在地,赵英仗着身手敏捷才未曾被马压住,但也已经陷入重围之中。

他背抵一墙,左支右撑,已经身被十余创。张国维发的那破甲,根本无法对他形成有效保护,这个时候,他才绝望,大呼向石敬岩求救。

石敬岩调头催马,那马是俞国振精心挑出的,在襄安别院也是数一数二,石敬岩虽是六十岁的老翁,却仍然勇不可当,大喝一声,如同炮声响起,然后纵马泼辣一下突击,马槊所过之处,化妆潜入城中的流寇顿时如波浪般翻滚。

他突至赵英处,马猛然回旋,马蹄将一贼人踏倒,石敬岩长槊也因之一旋,便将围攻赵英的贼人尽数驱开!

“那老儿好生英勇!”贼人已经大举入城,但见石敬岩往来突击,如入无人之境,一时之间,都是惊骇欲绝,纷纷避让。

“贼人势众,包指挥,你带队突围,我们且战且退!”

这样往来突击,石敬岩体力消耗也是极大,他终究是六十岁的老人,因此喘着气道。

“石翁中箭了?”被他护着回到己方阵中的赵杰看到石敬岩身后插着数枝箭,惊问道。

石敬岩掀起自己的外袍,在外衣之下,是一套锁甲,那箭虽然穿甲而入,但却入肉不深。他慨然笑道:“若非俞小官人赠我甲兵战马,今日必是凶多吉少!”

他们且战且退,贼人入城之后一心劫掠,又畏于石敬岩勇武,因此追得不是很急,偶尔有胆壮的冲上来,石敬岩便回头突击,将之斩杀,他们一行便如此退出了巢县城。

饶是如此,原本有百人的队伍,如今也折损得只余五十余人。

巢县城在他们背后,已经化成了一片火海。

贼人来速奇快,而且不仅是陆路,水路上竟然也有,他们沿途劫掠渔船充为战船,竟也纠集了百只,舟轻速快,又乘着北风,竟然在离巢县城南濡须口处追上了史可法一行。

史可法身边,只有两百余人,见贼势大,不得不弃舟登岸。此时天色已渐黑,他回头看着濡须水,只见江面上星星点点,尽是贼人渔船上的灯火之光,四周一片,都是喊杀之声。

史可法一声长叹,不禁泪如雨下:“可法无能,损兵折将,竟至于此!”

在他想来,贼人既然追到这里,那么前去阻拦的包文达、石敬岩必然已经兵败殉国了。

“史参议,快走啊,贼人势众,非战之罪!”巢县知县严觉竟然奇迹般跟着他逃了过来,见史可法驻足回望,忍不住大叫道。

“此为何地?”史可法问道。

“此处为西关,前面之山岭,名为七宝山,这边江水,即是濡须水。”严觉急道:“史参议,此处距无为不过三十里,还请速行!”

史可法听到“濡须水”,悚然而惊:“三国之际,儒须口之战便是在此?”

他此际还有闲情关心这个,别的人却已经忍不住,众人已经听到,江面上的贼船里传来呼喊:“休要走了史可法!”

因此,几将簇拥而上,夹着史可法便向南奔逃。但夜色之中,他们哪里逃得快,史可法虽是有马,却也不敢在这黑暗中纵驰,故此才逃出四五里,便被追敌赶上!

“史可法是谁,史可法是谁?”

原本史可法还想死战一场,可发觉自己带来的苏州府兵丁纷纷跪降,几个稍有胆气的,也被砍倒在地,众贼纷纷叫嚷,向着史可法这边奔来!

史可法长叹一声:“史可法在此,我不受贼辱,诸位谁杀我以全我为臣之节?”

第四卷一九八、碧血染巢湖(四)

如今已经是退无可退了,不仅如此,史可法带来的原是苏州府的援军精锐,便是号称精锐,也如此不堪一战,这让史可法心中满是绝望。

他为大臣,自不肯从贼,也不愿意落入贼手中受辱,故此向左右求死。

左右惶惶然,依言而行也不是,不依言而行同样不是!

就在这时,他们身侧又是一阵大喊,史可法回声望去,只见数艘大船,正好靠上了岸,不等它们停稳,已经有人手擎火把跳上岸来。

而且岸边上,也有一道火把的长龙,蜿蜒而来,看数量,也不知有多少。

“襄安俞国振在此!”

一声大喝,震得史可法耳畔有如雷鸣。方才的绝望,顿时变成了兴奋,他几乎痛哭流涕。而不等他做出反应,他身边的官兵已经大喜,尖声叫道:“史参议在此,史参议在此,速来救援!”

船上下来的人顿时聚拢,排成一条线向这围了过来,而原本充械欲降的官兵,也拾起了武器,将史可法护在中间。

贼人知道,不击退援军,一时半会奈何不了重拾斗志的官兵,因此绕过史可法诸人,分出两百多与船上来的援者交战。在贼人看来,他们自南下之后,除在庐州攻坚城小挫之外,几乎都是战无不胜,官兵根本不敢与他们正面接斗。故此,贼焰高炽,山呼海啸般冲向援军。

双方原是相距有两百余步,片刻便至,但当贼众近至百步时,那边的援军突然速度放缓,至五十步时,援军中亮起了数十个忽明忽灭的火点。

“鸟铳,当心!”

贼人与官兵交战久了,自然知道这是什么,贼兵中也有使用火铳的,只不过像眼前这样,突然出现数十杆鸟铳密集使用,却是不多见!

当贼人反应过来时,已经是轰的响声一片,贼人的呼喊声被火铳的射击声压住,暗夜之中,只看到一排火光腾起,然后流贼冲锋的势头便因此一遏。

紧接着,便是一片流贼栽倒,这个时候,惨呼声、呻吟声才充盈入耳。

排队枪毙!

史可法突然脑子里想起这个词,这个词是他与张溥在参观俞国振练兵时,俞国振曾经提到过的。当时他听不懂这个词是何意,如今,却总算明白了。

细柳别院家卫使用的特殊哨子的声音响了起来,然后史可法看到那些家卫的身影似乎开始前进,大约前进七步之后,他们又止住,然后,又是一排忽明忽暗的火点。

第二排枪的声音,并没有第一排时那么响亮,但收割的性命,丝毫不比第二排枪时少。贼人原本被第一排枪打得乱了,勇猛者还欲向前,胆怯者却要后退,而这一排,正是将那些少数勇猛者击倒。

流贼惯打顺风仗,稍有不顺,顿时气沮。此际便是如此,这两排火枪射击,枪声响在一处,慌乱中,流贼几乎没办法判断,援兵手中究竟是多少杆火枪。然后当他们看到火枪队的两侧冲出两队枪兵,而这两队枪兵冲锋时竟然是一声不发,接着便恶狠狠贯入他们的队伍之中时,整个流贼队伍顿时崩溃了。

“点子扎手!”

“快逃,是关宁兵!”

如是喊声,从不只一处传来,流贼形成的浪潮顿时倒卷,然后散开、四溅,在短短的片刻功夫里,就漫山遍野都是。

史可法身边的护兵此时也有了勇气,这些失去斗志的贼人是什么,那可是军功!

而且这些贼人从皇陵一直劫掠至此,身上还不知有多少金银!

因此护兵们兴奋起来,他们嗷嗷叫着,爆发出此前史可法从未见到过的勇气,同样四散追逃。有成功者,也有为流寇反噬者,史可法顾不得在乎他们,他转过脸,看着拥上来的援军。

因为天色暗,所以看不大清人脸,他能看到的,只有一个巨大的身影,看到这身影,史可法便知道,无为幼虎必在不远。

“史参议何在?”果然,他听到了这个声音。

此前史可法想过很多次,当自己再听到这个声音时,会如何发作。是声然俱厉地斥责此人奸诈狡猾,还是愤怒至极地大骂其人坏自己声名,但从来没有想到过,两人再次见面,竟然是此等模样。

“史参议在哪,史参议在哪?”又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竟然是……张溥张天如!

史可法这个时候完全糊涂了,俞国振来救他,倒可以说是此人心胸广大,不以私怨坏国事,可张溥在苏州突然失踪,此际怎么又与俞国振搅在了一起?

他没有答话,旁边的知县严觉却喝道:“史参议在此,尔等何人,还不速速来拜见?”

张溥的声音顿时喜极而泣:“道邻兄,道邻兄可曾受伤?”

史可法勉强道:“还好,还好,张天如,你如何在此?”

不等张溥答话,俞国振的声音又响起:“史参议,听闻石敬岩殿后,他人在何处?”

史可法顿时又尴尬起来,他们出城之后便是一路奔逃,先是上了船,然后弃船登岸,谁知道石敬岩人在何处?

“大约……可能……或许……尚在巢县城中吧。”他只能如此回答。

“这个石翁!”俞国振埋怨了一声,然后大声道:“大柱!”

“在!”俞国振身后的另一个高大身影应道。

“咱们突击巢县,贼人乍破县城,自以为胜,必不防备,咱们一击溃敌,立刻回转,你传令下去,叫大伙注意一下,看看能否问到石翁的消息!”

“是!”

“嘘——嘘!”那哨声又响了起来,紧接着,是哒哒嘀的锁呐声,俞国振也不与史可法相见,他的人很快聚在一处,紧接着又上了船。

眼见俞国振等人上船要离开,严觉顿时慌了:“大胆,尔等如何敢擅自行事,史参议在此,速来护卫!”

“贼众已散,史参议收拢好护卫,我给你们留下两艘船,你们往无为退去或者入江皆可。”俞国振的声音从船上传来:“我们走,小心些,莫搁浅了!”

“好大的胆子,竟然弃史参议于不顾,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他嚷成一片的时候,旁边张溥不耐了:“方才未听清楚么,他便是无为幼虎俞国振……道邻,此为何人?”

“这便是玩忽职守失了巢县的巢县知县严觉。”史可法也冷涩地道:“天如,你……如何与俞国振又在一处了。”

“那日见到《风暴集》新一期之后,我便立刻动身,赶回襄安,向俞济民赔罪了。”张溥回应道:“此事是小弟之错,累及道邻兄,故此小弟不敢与道邻兄相商,想着先争得俞济民恕过。幸得俞济民大度,答应再在下一期中,为我二人辩解。”

“分明是他……终得还须我二人低头。”史可法闻此语忍不住长叹:“此人狡黠,实非我辈之友,天如,小心小心!”

“小弟知道。”张溥也是甚有感慨地叹了口气。

俞国振的船队继续前行,此时周围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光,也不知是贼人,还是逃难的难民。俞国振在船上四顾,微微叹了口气,从今以后,巢湖之地,也将陷入战火之中了。

他并不知道,历史已经为他所改变,因为急着与他交手,所以张可望并未狂攻庐州七日,二大王张进嘉也就没有在庐州被炮炸死,他与混天王为先,老回回为中军,张献忠自己为后,正在迅速逼近巢县。

从追击史可法的流贼形态,俞国振判断,流贼战力并不强,只是倚仗人多,而且几无军纪,因此给了他可乘之机。他原本是想接应到石敬岩后便回无为踞城而守,现在却改了主意,要乘着贼人立足未稳,先给贼人迎头一击,迫使其不敢立刻南下。

此时天色已近凌晨,船队正在接近巢县,俞国振虽是一夜未歇,却不觉半点疲倦,船行之中,见水边一队流贼正在汲水,俞国振指着道:“靠岸,抓着他们,问问如今情形!”

这队流贼见船靠岸,船上的人穿的不是官兵服饰,只道是自己人,还向他们挥手笑骂。齐牛带着教导队一个冲锋,便将他们杀灭一半,剩余一半,见逃无可逃,顿时举手投降了。

“大柱,你去问问,情形如何。”俞国振听得这些人中有关陕一带腔调,便向高大柱道。

流寇可没有什么军纪,三两下子,便将自己所知都吐了出来,高大柱很快回报:“小官人,这伙流寇是贼首二大王张进嘉部下,听他们说,昨夜张进嘉入巢县城,在城中为人所阻,伤亡甚大,张进嘉得到消息大怒,故此连夜追击,将阻击者困在前方那座山上。因为被困者凶猛,武艺高强,又有快马好甲,夜间不好上攻,故此迁延至今,准备日出后再攻!”

“好,石翁尚在,太好了!”听得这个消息,俞国振心中既是欢喜又是庆幸,沿途他们抓了好几拨贼人,如今终于问到了消息。他远眺那座小山,那山约是一百五六十米高,周围尽是平地,距离水岸有近三里,正位于巢县东南郊。

他并不知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