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道贩子康采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刚才那是一般的官员吗?他当然不是,他是一个在20世纪经历过40年打拼的人,官员们有多么厚颜无耻,他这个从乡间严打时代熬过来的人,又曾经建设过内陆严打时代的人,怎么可能毫无所知呢?

    因此他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他那些所谓的陷阱,更不需要别人提点他什么样的规则,规则是有实力的人定制的,而陷阱,只要对方有心要收拾你,那就比比皆是。

    至于皇帝的心思,他看反应也并非全然没有了解所以这位朝廷重臣所传达的意思,在康采恩看来实际上是屁意思也没有,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对方认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对康采恩来说应该是极其重要的,要不然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说出口,这样以来,或许意味着某些风声传到了此人的耳中,以至于让他感受到了某些与众不同的信号,所以才过来稍加提醒。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变多和变少的问题。

    这样的话,那倒是的确应该引起康采恩的重视。

    于是康采恩还是为对方送上了一个非常温暖的笑容,这个笑容充满少年的阳光让对方第一时间没有看出来,这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的心理变化。

    之后,周围的几个人也上来拜会了康采恩,但只有一个叫做石介这家伙引起了康采恩的注意,既然此人已经来到了京城,不管他究竟是为了什么,都意味着新的一场变革即将兴起。

    这个人是个很自负才学的家伙,他属于那种喜欢在文字上卖弄风骚的古典学霸如果不在这方面展现一番的话,恐怕他就会寝食难安。

    因此他对于大宋王朝就有文风的变革,也很快的以失败而告终倒不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跟不上她的那种诡异文风,事实上在那种艰涩文风盛行的时代里坡出现了几个才华横溢的家伙,但是,他最不应该的是卷进了一场即将兴起的政治变革当中。

    那场变革虽然是由皇帝酝酿发起的,但是,最终的代价却是所有的年轻臣子都不得不被贬谪到外地人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一蹶不振。

    而这位施某人便是这个有的人当中的一个,她的下场极其悲惨,直接丢掉了自己的小命,而且罪名还非常严重,勾结北朝契丹人,要知道在这个大宋风雨飘摇的时代里,皇帝最为忌惮的就是与外国的暗通款曲。

    因此他的这个罪名非常严重,即便皇帝非常疑心其中的真假,但最终还是没能算计过那些久居官场的老狐狸不过既然康采恩还能见到活生生的她,就说明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至少看他这副动不动洋洋得意的样子,便可以知道他还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沉淀。

第481章 你好,李元昊—5() 
康采恩对此人可谓是殊无好感,但是当着在场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不给这家伙留些颜面。

    因此双方简单的客套了几句之后,便各自陷入了沉默之中,好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嗓音。

    一位宫里的大貂铛,手捧着一件黄色的圣谕快步艰难的挤过了人群,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在场之人好像早有准备,一般,不知从哪里排出了一张香案来,然后朝着康采恩父子连连打出手势,让他们恭领圣谕。

    两人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便准备跪下接旨,却不料那位宫中太监迅速的走到他们面前,将他们搀扶起来,并低声对康采恩说道:“只是陛下手书,不需行此大礼。陛下听闻你回来,便想着与你一见。”

    刚才闻听此言,这才想起来,如今所身处的场景,并不是后世常见的清宫剧之中,而是被很多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宋王朝,在这里民主的光辉已经初来乍到,虽然最终没能酝酿出任何东西,但他还是为华夏历史留下了别具风采的一页。

    倘若用一句戏言来形容康采恩如今所处的状况的话,那么不应该是大庆已经亡了,而应该是大清还没有下生呢!

    所以他也便入乡随俗的答应一声,然后询问道:“何时入宫比较适宜?”

    “自然是现在就随咱家走。”

    这宦官铿锵有力的说完这句话,却突然又贴到康采恩的耳朵旁边续道,“这些人都是令尊好不容易请来的老夫子,但却也都是些道学先生,我们跟人家当时就说了,这些人与你是相处不到一起的,刚才,咱家也看到你和那个叫做石介的家伙,分明就不是一路人。所以,你还是赶紧随咱家进宫吧。”

    说完,这位宦官便嘻嘻的笑了起来,而周围的那群人看到他们两个这副窃窃私语的样子,其实早就看到了他们这番话当中的大概意思。

    不过康采恩的脸上早就挂出了一副欣然的表情,仿佛是在说,你们这群老家伙的确不合我的口味,这样一来周围的这群老家伙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静静的目送他们两个人结伴离开。

    其实在北宋一场截教中官是非常大的机会,但是康婷毕竟年龄幼小,而且皇帝对她特别照顾,而皇权在皇宫之外的延伸方式都是通过太监来完成的,因此,康采恩在无形之中便获得了与太监们亲近的机会。

    不过皇帝对于康采恩的关心方式,显然会让朝臣们觉得意外。因为等康采恩到达皇宫之后,却惊讶的发现皇帝接见他们的方式,竟然还和上次一模一样,而且就连理由也懒得更换。

    “陛下伤风未愈,体质虚弱见不得风,所以还是要隔着这道珠帘,与康承制您对话。”

    这番交代来源于带领康采恩进攻的那名宦官原本他在交代完之后是准备溜之大吉的,但是来自他身后的珠帘之中却传来了几声连续不断的咳嗽。

    那棵树显然提醒了太监什么,于是他转身走回来,再一次向康采恩嘱咐道:“哦,对了,陛下的喉咙还很干涩,张不开嘴也说不得话,因此,还需要咱家为你转达。”

    说着他便快步走进了中年之中,准备完成上次由王中正完成的工作。

    于是珠帘里的咳嗽声再次清脆的响了起来,这标志着他们两人的对话正式开始。

    而康采恩却只觉得皇帝陛下的刻度上铿锵而又有力,怎么着也不像是个因为患病而显得身体羸弱的人发出的。

    而他的言语当中,更是充满了掩饰不住的豪迈气息。

    “陛下说,卿家经营海外不足一年,便能够给寡人带回数万精锐之士,寡人甚是欣慰。”

    “多谢陛下夸赞!”除了这句话长谈,也实在想不出在这个时候应该说些什么呢。这一路上林涛到这里的那个死太监也没有交代以下这次召见的具体背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银子给的少了。

    听说老妈在汴京城里的这些时间没少和权贵们打交道,他又是那种来自后世香江的人,平等的观点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就算是没有这份概念,投机取巧的意思,他总是应该有的,所以说,与太监之间的交往应该是老猫的工作重点之一,可是为什么这个家伙偏偏没有帮助自己的意思呢?

    不过就在他决定与这位太监好好结交一番的时候,皇帝的第二句话却清晰的传入到了他的耳中,这句话带给他的震撼力不至于一道晴天霹雳。

    “你的确得谢谢寡人,要知道,满朝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朕的海外政策,要不是寡人给你扛着,恐怕你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说起来寡人也是觉得特别委屈呀,所以才在你这里炫耀一番功绩,不过那些个文臣武将和宗室贵官们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

    要说上一句话,康采恩还知道该怎样应对,那么这一句,他恐怕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在,皇帝陛下似乎也没有听他回话的意思,平时的他的的确确是受了不少委屈,只听他大吐苦水一般的说道:“你知道那些家伙都找了些什么借口,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反对寡人的海外计划的,他们认为所谓的海报闹出了太大的动静,而且花费不可能太小,毕竟要前往如此遥远的地方,所以要求寡人在这个边事紧张的时候,放弃这一句话这件事情想必你还是有印象的,好在我们准备的还算充分不但清楚的告诉他们,只需要4000名禁军士兵和就可以开展这个计划,其他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你们父子二人承担,因此我们的这个计划才得以顺利的执行下去。”

    “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当你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不但把海外商品的销售扩及到汴京之外的许多地方,还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海报集团,这让他们的心中开始不平衡起来,许多宗室外戚都在这个时候,找我索要海报集团的股份他们知道以他们挥霍无度所残留下来的身家,根本不可能在海贸集团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别想着假借朝廷的名义,管理我所认购的那些股份。美其名曰替寡人在那里看个场子,毕竟寡人国事繁忙。”

    康采恩这才知道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不过那个时候的她好像远在福建路,所以并不清楚其中的猫腻。

    但是如今回想起来,恐怕皇帝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同意将手中的股份交给三司去打理的吧?

    文臣集团本来就是克制外戚势力,宦官势力和武将势力的重要法宝,在这一点运用上宋朝的皇帝可谓是登峰造极。甚至有可能皇帝赵祯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虑,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不过突然知道这样的隐秘事情,康采恩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活力,好在这个时候的赵峥依旧沉浸在大吐苦水的节奏之中。

    “寡人嫌他们吵吵个没完,就把手里的股份交给了三四去打理这才让他们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可是很快文官当中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此庞大的一个机构。还牵涉到每年都能够带来不少收益的是博士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机构,像这样重要的部门,怎么能够交给一个十岁的孩子去打理呢?所以他们认为应该由朝廷的三司负责管理那个海报集团。”

    赵真的话说到这里,康采恩的冷笑就爬到了脸庞上朝廷里的文官们不是不懂得世间经济之道,相反宋朝的这些所谓文人们但凡是能够在朝堂之上做出一定成就的,绝对都非常了解世间的这些贸易手段,他们并不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杂粮的废物,就算是苏轼那样的大文豪,也能够发现宋朝与高丽之间贸易逆差的问题,试想一下,他们不了解股份合作商号的概率有多少?

    趋近于零!

    这是康采恩给出的答案。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家伙依然想要凭借行政上的蛮狠的座位,直接掌握海贸集团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是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吗?他们肯定是懂得的,只是他们现在又不想懂得的,因为其中牵涉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们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先用朝廷的名义拿下这个庞大的黑猫集团,然后再将其中的利益一点一点的吃进他们自己的腰包里,这是文官集团贪腐的经典模式。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皇帝就到了十分被动的地步了要知道自从宋朝的皇帝们加强了文官的权力之后,他们自身的皇权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那些相对跋扈的臣子们,甚至公然指出皇帝是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来自文臣集团的指责,毫无疑问将会给赵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不过幸运的是奏折,却为赵祯带来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第482章 你好,李元昊—6() 
那个时候的康采恩,也误打误撞的想起要组建个有名分的官府机构,那样才好方便他纠集众诚内部的各种力量,向所谓的海外之地进行输出。

    所以他便在奏折里也提出了海外置制司的构想,并且在奏折当中当即指出,由于海外的情况与大宋境内有着许多不同,所以能够在这其中工作的人员,应该经过特别的考试选拔及考试内容自然应该是关于海外各领地的基本情况,以及海外贸易当中包括财会在内的基本技能。

    结果皇帝赵祯看到之后立即喜不自胜,有一个单独的衙门之后。其他部门想要进行干预的路子便被基本上堵死了,而这个新衙门所用的人才竟然要通过专门的方式进行选拔,如此以来,任何想要通过官职调度来混进这个衙门的想法,也被彻底的堵死了。

    总之一句话,其他衙门的命令,这个衙门可以不听,其他衙门的人员这个衙门可以不要,如此以来谁还能够混得进去呢?

    与此同时,康采恩还在奏折当中表示,市舶司一九划归海外制置司领导、统辖。

    而那个看起来像是庞然大物的海报集团,只不过是民间的一个商号罢了。他将和其他的海商一样,服从海外制置司管理,遵从他们在产业布局上的指导意见,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使用自己招募的武力,共同捍卫大宋海商在海洋上的航行自由之权利。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的印度洋上,有那么一群不像话的海盗,经常活跃的宋朝海商来往的线路附近。

    保护自家的国民当然是朝廷和官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在宋朝之前的时候,这种责任执行得并不彻底,甚至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绝大部分军队,在交战的时候都不会顾及百姓的安全。

    但是康采恩却用这一招将应该归他管理的海商,彻彻底底的绑缚在海外制置司这条大船上。

    而这条大船的控制权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掌握在他的手中。

    这就意味着在此向体制刚刚推出的这几年里,它将以制度上的排它以否定其他人干涉他海外经营的策略。而他为海商们提供的安全保障,也将在第一时间内占据很多人的人心,让其他的世家大族们无法通过底层渗透的方式,摧毁它的管理体系。

    如此一套完整而又独立的纵向体系,彻底搭建起来。

    只不过皇帝关心的只是如何阻挡文官们汇景海贸政策的执行机构而已,至于底层的海上美是不是也要摆出一番防守姿态,那与他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直接联系,底层的斗争往往是纷繁复杂的,像他这样高高在上的人,没有那个耐心耗费在这些小事上面。

    但即便他只做到这两点也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帮助他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他当然不可能是平白无故帮助康采恩的,他要做的是要向全天下的百姓以及自己的列祖列宗们证明,他不是一个懦夫,不是一个因为西夏的反叛而显得一无是处的皇帝。

    所以他要给予康采恩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的是康采恩的实力竟然壮大的如此之快,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弥补方案。

    在此之前,海外贸易和西夏相比较,看上去只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即便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海贸已经取得了相当傲人的成就。今晚也只不过认为皇帝终于为他遭到背叛的事情找到了一块相当结实的遮羞布。

    再怎么说。皇帝在海贸政策上的成功,也不可能彻底掩盖过去他遭到背叛的事实。

    除非他的这个成功,狠狠的粉碎了这个事实。

    而现在刚才竟然真的准备带领着他经营不到一年的军队,要去和那个残酷的事实做斗争了。

    倘若能够赢下来,那么大宋朝得到的边境安稳,则几乎要全部归功于康采恩的海贸政策。

    所以在这一刻,他和康采恩之间的同盟关系,毫无疑问的得到了加强。

    就连龙座上那位心思看似有些迟钝,以至于经常给人留下软弱可欺印象的皇帝,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