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扬赶着去律师事务所的时候,路过路边的一个咖啡厅,里面袁明致在和人谈话。
站在路边百无聊赖的等着,直到两人谈话结束,沈扬迫不及待坐下。
“袁叔叔?你知道我开了公司,现在需要一名法律稽查方便的专家,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袁明致在法律界认识的人非常多,他可以说得上是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最早的一批专业律师了。
“常亚轩,他非常适合。”袁明致喝一口咖啡,他对沈扬开公司的事早就知道,并不感到意外,不过真实的内幕并不知道。
沈扬挑了挑眉,常亚轩在昨天晚上签约之后,就说过自己想过来帮忙,沈扬当时答应了,不过没有说具体职位。
“他很有实力,最精通的还是商业诉讼,从大学毕业之后一直留在事务所,每一件案子做得非常出色,但是现在因为私人的原因,他留在这里前途不大。”
袁明致感到很痛心,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一件私事。
常亚轩和事务所大股东的女儿在谈恋爱,但是这件事遭到大股东的反对,就这样简单的事,事情从私事牵扯到公事上了,常亚轩很久都没有接到案子了。
双方一个是他的老朋友,同时还是合伙人,另一个是他的得意弟子,袁明致夹在中间根本没法做,现在很为难。
“好吧。”沈扬点点头,他不想刨根问底,只要知道这个人有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就可以了。
离开咖啡厅,沈扬立即给常亚轩打了一个电话。
“常先生,欢迎就任法律稽查部经理,我代表全体公司员工欢迎你。”
挂断电话,又有一个部门负责人找到了,沈扬松一口气,还有两个部门,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这两个部门没有负责人。
更多的,包括财务管理、项目发展、法律稽查,五个部门现在没有一名办事员,明天才会开始招聘,这件事是罗志文负责。
沈扬这次去北京,当然是去中关村寻找好的投资项目的,等到公司一开张,总不能只做一个苏蔓的餐饮店项目吧。
正想着天天餐饮,后续的七十万投资马上就要打入账上,刚刚租用写字楼押三付一已经花去一部分,现在又到花钱的时候了,很是花钱如流水。
正在这个时候,手机再一次响起,沈扬看着来电显示,苏蔓,很显然来者不善。
那边,苏蔓本来心情很不错,不料现在看到高颖的辞呈,立刻整个人都不好了。
天天餐饮才要展露锋芒,正是在忙碌的关头,可是竟然离职了,苏蔓压住心里的愤怒,给高颖打去一个电话。
高颖的解释很简单,可是却让苏蔓感到猝不及防,自从咖啡厅盘过来之后,高颖一直负责财务工作,尽管她是函授专业毕业,但是这不能否定她的能力。
这几天,苏蔓都习惯了高颖的存在,她很喜欢这个努力的女孩子,但是这一刻突然辞职了,苏蔓如何能接受。
“抱歉,我需要高颖,高颖她的选择也不是天天餐饮,之前没跟你说我感到很抱歉,我会尽力为你寻找到一名财务。”
听着电话里的解释,沈扬没有多费口舌,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就保持着沉默,苏蔓一下子也失去指责他的理由。
“你真是个混蛋,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不需要你的帮忙,尽快把后续投资打入账上吧。”
嘟嘟嘟,听着那边的忙音,沈扬缓缓吐出一口气。
()
NO。28。I:从北京中关村开始()
当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的时候,沈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海淀区的中关村。om
人尽管在首都机场,但是沈扬的心已经飞到中国的硅谷。
至于萧慕他比较麻烦,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次一定不会有多顺利,家里的阻拦会让他焦头烂额,但是这一步总要踏出。
“我先回去了。”一向嘻哈的萧慕,现在脸色都充满了凝重,之前的电话里他可是遭遇了一番暴风疾雨。
“嗯嗯,有事call我。”沈扬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两人就分开了。
萧慕没有说让沈扬也一去去,所以沈扬也就没有说,如果真需要帮助的话,沈扬会以最快的时间赶到。
在这场抉择中,沈扬尽管怀有私心想让萧慕留下,但只能想一想无法付诸于口,他不能代替萧慕做决定,也不能给他压力。
拦过一辆的士,沈扬直接前往中关村。
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自然很多人都知道,未来纵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就是在这里起家的。
比如说联想公司和柳传志,百度公司和李彦宏,搜狐公司和张朝阳,金山软件、小米科技和雷军,新东方教育和俞敏洪。
中关村从最早的电子一条街起家,做到现在国内高新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确实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更容易成为一群向往成功的创业者的偶像。而中关村,则是这群创业者的集散地。
北京的的哥听着电台广播,广播里放的是最近的消息。六月十六号,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是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沈扬有些恍然,腾讯就这么上市了,他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在香港什么消息都没有听到。
信息太过匮乏,沈扬突然发觉这一点,任何知名投资公司都有自己信息来源的渠道,相比于成名已久的idg,中盛银投还有很多路要走。
是时候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了,要不然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信息空白错过很多投资机会,这是一个立志做大的投资公司必须克服的。
这次过来没有任何准备,准确的说是没有人准备,公司还在组建阶段,信息太过匮乏,什么都没走上正轨。
不过沈扬等不及了,公司开张必须要有事做,要不然就是人心离散,门前冷落的下场,最终的结果难以想象。
就比如一方面,04年上海hr外企员工的平均年薪在十四万,沈扬暂定的员工有一百人,如果按照这个程度支付薪酬,一年就是一千四百万人民币,口袋里的钱几乎都没有了。
当然,沈扬是不可能这样大方的,如果可能,沈扬希望三分之一的员工,全部选用重点大学大三大四的学生来做实习生,这样的话人力成本就会降三分之一。
另外,薪酬也要下调,毕竟是一个新生的投资公司,它很弱小,没有什么实力,薪酬当然不可能和hr看齐。
因此,必须要有项目做,不仅如此,还要找回报率高的项目,不然就完蛋了。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沈扬就抵达这里,04年北京雾霾并不是很重,但依然让人有点难以忍受,沈扬甚至有种戴上口罩的冲动。
中关村不是村,沈扬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产生的就是和小岗村华西村一样的印象,被人笑话的很长时间。
七月的天,下午两点多还十分炎热,出租车直接开到220米的创业大街上,大老远就看到矗立在街道上的三个大字,中关村熠熠生辉。
在这块创业者的根据地,创新被激发,脑子被转动,连行人形色也变得匆匆,没错,当沈扬下车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中关村那条220米的创业大街被围观、被热闹、被泡沫,演绎着一副众生态。
当然,融资也有春风来临之际,不乏也有寒冬侵袭之时,创业大街的咖啡温度从热变凉,这是很正常的事。
没有东西会永久灿烂下去,即使太阳也不过是一百亿年的寿命。
沈扬后世后世并没有来过中关村,因此这一次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就像一个莫名闯入的陌生人,开始了谨慎而探知的旅程。
鼎好大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里,作为电子一条街的区域,还是一朵花,中关村在线,这估计是沈扬唯一知道不多的网站了。
那个以电子产品报价、评测等为主的it网站――中关村在线,也随着电子一条街光环的褪去而日渐衰微,后世几乎很没有存在感了。
旁边是理想国际大厦,从大厦外面,就能看到醒目的新浪logo,这家以一个入驻理想国际大厦的公司,是最早成立的互联网企业。
对了,新浪微博还要到09年才会开始上线,现在最具优势的,不过还是它无线增值服务领域,王志东还是那么不帅。
看着这边,沈扬莫名想到了很多,95年号称中国互联网元年,但是互联网公司大爆发还是在98年,在那个互联网经济泡沫时代。
后世耳闻能详的互联网巨头,搜狐网易新浪两千年就上市了,刚刚不久腾讯也上市了,最帅的李彦宏2000年创建百度,到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在纳斯达克上市。
说起来,最厉害的阿里巴巴上市最迟,这个建立于99年的公司,似乎是后起之秀的电子商务领域霸主,会在后来一一反超众多互联网前辈。
尽管提醒自己不能眼高手低,不要将全部的目光放在这里,不过沈扬还是不由被他们吸引,作为最瞩目的公司,想要不吸引人实在是难。
沈扬突然发现,自己虽然先知先觉,但是信息实在是过于零散,如果尽快把团队整合,记忆中的东西得到公司系统开发,这才能转化为实在的价值。
总结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沈扬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多,但是几乎没什么作用,知道并不等于可以行动,行动之后才能收获。
下午的阳光依然猛烈,阳光近乎以垂直的方式洒进创业大街这家咖啡厅,一个衣服说不上整洁的人走了进去,沈扬也跟着进去了。
就像是后海酒吧或者三里屯一样,中关村也是一个创业者的朝圣地,这里的人几乎都在高谈阔论,讲台上的人在挥洒热情,下面的人有的听得满腹热情,有的在小声交谈。
沈扬的到来没有引起一点波动,即使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正装,也依然没人注意他,在这里他只是个普通人,即使已经拥有一千多万的投资公司。
如果是idg,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强者才能得到尊敬。
()
NO。28。II:站在巨人的肩上()
这里的咖啡厅环境并不高雅,装修也不精致,因为里面人多,看起来有些乱糟糟的,是的,车库咖啡,能有多精致呢。
车库咖啡,这听起来跟美国创业者的车库类似,一个既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又能找到赏识他的伯乐的地方。
这里的人传的并不光鲜亮丽,相反看起来都比较落魄,大多脸色苍白,更有甚者脚步虚浮,几乎没有红光满面的人。
就像有人说的一样,创业是因为没钱所以才会创业,但这并不等于想办法拿到尽可能多的融资。
就像台前的人,现在正热情澎湃的讲着他的创业计划,几乎没有策划书,就像希特勒一样的在演讲,但他又没有让人感到狂热,因此应者寥寥无几。
沈扬也没有被他打动,他说的虽然是比较成功的互联网运作模式,但是既然已经有人做了,杀进这样比较成熟的市场,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现在比较成功的,还是门户网站,也就是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等,而他提出来的东西是做游戏,现在的游戏市场都是pc端,要么是单机版要么是网游版,他提出的是做网游。
网游好啊,谁不知道游戏是互联网企业的现金奶牛,后世游戏可是有堪比毒品的利润,然而现实很残酷。
现在还没有游戏平台,也就是说游戏公司要自己添置服务器,就好像facebook上线时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在线,维持运营的服务器几乎令人感到奔溃。
如果游戏做得好在线人数比较多,这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前,还会有很多风险投资,但是现在,风险投资几乎是一片荒漠。
互联网泡沫不仅让市场变得虚浮,产生非理性繁荣,而在泡沫蒸发后,互联网寒冬到来,一直影响到现在。
沈扬听了前面的家伙讲着,内容空洞宽泛,看不到一点可操作性,心里不免感到失望,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看来这次来的性急了。om
创业者很多,但是能拿到风险投资的永远是少数,而能坚持到公司上市的,那显然更少了,互联网泡沫带来的伤害显然不是一星半点。
后世,沈扬对互联网做过一定的了解,对此不是很陌生,但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他知道的和大部分人相同,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那几个企业。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都是依托于pc端,中国从95年接入互联网,pc市场一直在不断成熟,直到苹果公司智能机开发出来,这才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那才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移动端市场可是pc端的好几倍,现在的投资项目显然不可能很多,但是只要积累资金,到那时就可以大放光彩了。
08年的iphone3g,沈扬默默地记住这个信息。
突然,就在沈扬沉思的时候,一个人一屁股坐到他身边。
好吧,这里的咖啡厅不同于其他,若是别的咖啡厅要保持安静的话,这里从来都不是这样,每个人可以随意的坐一个位置,然后或者兜售自己的创业计划,或者是寻求合伙人,也或许是寻找风险投资。
沈扬的到来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因为他穿着正装,明显就不是创业者,手上没有拿一份策划书,创业者明显就不是这样的。
“哥们,你也是来创业的?我叫左佑,你叫什么?”
左佑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手上手里拿着一份a4纸文件,穿着一身并不新颖的衬衣,头领的扣子解下来。
“我叫沈扬。”
沈扬没有多说,说出名字后就不再开口。两个人并没有握手,也没有肢体接触,就这样坐着。
“哥们你看吗,玩游戏吗,看电影漫画吗?”左佑看到沈扬这才偏过头来,眼中有着疑惑,便立即解释着。
“我说的是网络,游戏是网络游戏,电影漫画,反正就是之间可以互相改编的衍生品,你能理解吗?”
左佑很年轻,应该是大学毕业不久,和后来的宅男很像,脸色苍白,一副吊丝的样子,此刻他有点焦急想解释出来,但又不知道怎么用词,一下子陷入窘境之中。
“ip!”沈扬嘴里轻飘飘吐出这个词语。
后世的大ip时代,只要是那个时代的关注这方面消息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和沈扬提起这个,他显然是找对了人,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左佑能知道这一点,显然也是平时很喜欢思考,甚至于幻想的人,但是幻想之所以是幻想,就是因为没有实现的基础,左佑并没有实现的能力。
“什么?”左佑并没有听清楚。
“你说的,就是网络可以改编为网络游戏,可以像日漫一样改编为动漫,可以像dc漫威那样改编为电影,是吧。”
沈扬想起香港见到蔡晓萱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说唐人仙剑奇侠传正在筹备,而游戏公司正是大宇通讯。
仙剑奇侠传虽然是游戏先行,电视剧改编,但是这毫不掩饰它的价值,即使并不是网络文学的ip,而是游戏的ip。
“对对对!”左佑一副欣喜交加的样子,仿佛遇见了知己。
“你知道幻剑书盟吧,网络文学虽然已经开始盈利了,但是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开发完全,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在里面。”
左佑喋喋不休地说着他的见解,但沈扬毫不犹豫的打断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