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都需要试一试才知道……
冲车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砍伐些树木回来,吊上就可以了。直接用辎重车的前后拆掉,加固支架,然后便将草草砍伐下来的树木放到中间吊起来,再用木板钉上作为顶棚,便是一个略微具备防护能力的冲车了。
忙碌了半天之后,伴随这杨俊一声令下,战鼓声轰隆隆的响起,两翼的已经列队好的弓箭手便在刀盾手的掩护下,往前缓缓推进,便准备往潼关城头上吊射,以掩护中央冲车的前进。
两翼刀盾手和弓箭手混合编队,往前近了一些,又近了一些。
“止!”
在阵前的校尉大声号令道。
刀盾手弓箭手都停了下来,刀盾手将盾牌列成一排,然后弓箭手就缩在刀盾手的身后……
“上箭!举弓!准……”
还没有等校尉将话喊完,就听到潼关城头之上的战鼓又是猛然响起,顿时无数的黑线从城墙上飞了出来!
“盾!举盾!”
校尉连忙喊道,然后自己也缩到了盾牌之下。
“嗡!”
居高临下的箭雨覆盖而来,顿时就射中不少来不及躲避的弓箭手和露出了破绽的刀盾手,阵型顿时就像是被耙子扒拉了一下一般,在血光和惨叫当中显得有些散乱。
杨进看着阵前的血肉狼藉,心中却不免有些欢喜起来,因为他看到虽然两翼略有死伤,但是实际上从城头上飞下来的箭矢数量,并不多!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潼关当中的兵力并不多!
“擂鼓!继续进攻!”杨俊大声下令道。
阵前的常校尉,听闻后方的鼓声,心中也没有多少的不满或是意外,因为战阵之上,人命就跟蝼蚁一样,没有多少区别。更何况,不管怎么说,既然上前列阵,又做了这些准备,自然就没有在一番箭雨之下就立刻退却的道理……
“举弓!掩护射击!”常校尉趁着潼关城头上的弓箭间隙,大声的吼道。
“别他娘的看地上!都给我盯着城头!”在队列当中的射声军候大声的吼道,“手脚都利索些!要是谁动不了直接讲,老子给他一刀帮他上路!”
躲在盾牌后面的弓箭手,心惊胆战的听到了号令,虽然方才被射中的倒霉蛋就死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一些没有死透的在惨嚎不已,但是军令一下,又有军侯带着老兵在后面督战,提着明晃晃的刀子十分的渗人,因此也就吞口唾沫,抑制住胆怯的心思,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潼关上面来。
“射!”
校尉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嗡!”
弓箭手终于将第一列反击的箭矢射向潼关的城头……
伴随着这一批箭雨升空,潼关城头上哗啦啦一阵响,顿时举起了整整齐齐一排的盾牌,仿佛城墙突然高了一截似的,将城垛之间都封了一个严实,箭矢落在其上,或者被弹开,或者扎在盾牌之上,就像是浪花扑在岩石之上,虽然好看,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
看到这个情景,杨俊不由得暗自叹惜一声。
征西将军的兵卒,果然是强悍无比……
对于守城的部队来说,比盾牌更加坚硬的,就是土砖结构的城垛了,因此在敌方箭矢来临的时候,为了躲避箭雨覆盖,常见的躲避方法,便是缩回城垛后方去,利用城垛来抵抗箭矢的攻击。
但是这样的选择,却会失去战场的视野,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场上的心理。一旦退缩回去,下一次要再出来,就需要比原先还要更大的勇气!
而稍有迟疑,不仅会破坏整体的协作性,更会导致士气的下跌,一个两个人的退缩,有可能就会积累成为更多的人的退缩的举动……
用盾牌来挡箭,当然不如用城墙来挡箭安全,但是,这样的举动确实全体一致的行为,当给与了身边战友协同的勇气的时候,战友同样也在支持着自己,阵型便不会乱!
这便是冒着风险也绝不后退的意义。
在迎接完了箭雨之后,盾牌便骤然分开,然后又是一阵箭雨抛射下来,扑向城下的弓箭手阵地。
长箭划空而过,然后便是扎在盾牌上的声音,射入血肉躯体的声音,受伤兵卒的惨叫声音,又再一次纷乱的响起。
守城方居高临下,射程和劲道都会强于攻城方,即使有盾牌掩护,潼关城下的列阵的弓箭手还是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一名名中箭的兵卒或者一头栽倒,或者向后抛跌,而其他的人却尽可能忘却死神的来临,只是呆滞的,将手中的箭矢尽可能的射出去,因为如果不射出去,不能拖延对方节奏,那么之前死去的兵卒就毫无意义……
在两侧弓箭手和刀盾手努力支撑的时候,校尉大吼一声:“冲车上前!攻击城门!”
阵列当中的刀盾手竖立盾牌,相互搭在一起,掩护着推车的同伴,然后尽可能迅速的接近城门。
潼关原本是有壕沟的,也是有护城河的,但是之前皇甫嵩攻击潼关的时候,基本上都填了,因此当下的潼关,也就没有了这样的守城便利,只能是任由杨俊直冲城下。
当由辎重车改装而来的冲车临近潼关的时候,城头之上的弓箭手也渐渐将目标集中在了辎重车之上,虽然有刀盾手护卫,但是依旧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在露出的缝隙当中被射中,惨叫着倒地……
“快!快!”校尉撑着盾牌,大声吼道,然后敦促着周边的兵卒加快速度。
在吼声中,士卒们推着越来越快的冲车,向潼关城门冲去!
“轰!”
摆动起来的简陋树木做出来的巨大撞锤撞上了城门,出了一声震耳欲袭的巨响。在这一刻,潼关城门似乎都向后晃了一下,甚至都可以看见城门缝隙当中露出的那一道光……
常校尉就像是看见希望之光一样,大声吼叫让兵卒再次撞击城门!
潼关撞击城门的轰然的声响传了过来,杨俊不由得一喜,眉头也舒展开了,顿时感觉身上的压力减少好多。正常来说,城门便是一个城池最大的弱点,撞开城门之后,对于双方而言,士气几乎就是逆转,守城一方也会迅速的陷入被动的局面。
而且杨俊知道,潼关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之前的瓮城大部分都已经坍塌,所以如果这个城门被撞开,也就基本上是等于可以破关而入了!
“中军准备!”杨俊高声喊道,“上前接……”
还没有等杨俊将“接应”两个字说全,就猛然见潼关城门下火光一亮!
“呼”的一声响,一团巨大的火焰从潼关城下暴开,顿时将辎重车改装的冲城车和周边的兵卒全数都吞没在其中!
火焰腾空,映照着杨俊的脸色大变,原本有些兴奋的血色一下便成了惨白。
几名兵卒带着一身的火,踉踉跄跄的冲了出了,他们捂着脸,大声的惨嚎着,在地上打着滚,却依旧扑不灭身上的火焰,很快就悄无声息的倒在了地上,人已经死去,但是躯体腿脚却在火焰灼烧之下,还依旧不断的在抽搐着扭曲着,然后便渐渐的蜷缩成了一团变成焦炭……
潼关城下的空气当中,除了原本的血腥味之外,又加进去了阵阵焦香味……
杨俊头皮阵阵发麻,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仿佛这一团火焰就烧到了他身上一般,原本准备下的命令也吞了回去。
城门口的火焰也完全破坏了进攻的节奏,在火焰没有熄灭之前,便是谁也无法靠近城门,两翼的弓箭手也就失去了掩护的意义,便在号令当中忙不跌的退了回来,留下东一具西一具的尸首。
看着常校尉退了下来,杨俊勉强抑制住脸上不安的神色,强作镇静的询问道:“如何?”
校尉将头盔取下,纵然是冬日,依旧一头的汗水,顺着脸庞发角便往下流淌,“杨从曹,仅从城门的防守来看,潼关早有防备……若是再冲槌城门,恐怕也是……”。。
校尉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还要攻城,便只能蚁附了……根据方才的反击来看,城头上至少有一千以上的守军,若是要蚁附,我们这些人手恐怕还是不够,还是需要另调援军才是……之前皇甫将军蚁附攻城,动用民夫无数,还损伤了数千兵卒……若不是当时西凉兵无援军,恐怕……”
杨俊闻言,看着眼前的潼关,虽然城墙破旧,还有的地方在上一次大战的时候留下的残破还没有完全修补好,但是却不损潼关的威猛。就像是一只凶兽,身上纵然伤痕累累,却依旧威风凛凛。
“……来人!速将此事上报杨公!”杨俊沉默思索良久,然后说道,“全军!后退五里结寨!”
校尉说的也是实情,自己虽然有几千兵马,但是在潼关面前,依旧不够看,因此既然自己力有未逮,那么就让杨彪来判断是进是退吧……
第1115章 实践出真知()
『3¥3小说网更新最快→』﹃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說阅读网
战马确实是太稀缺了。
斐潜到现在,还不能完全一骑双马,顶多只能是勉勉强强只有最优秀的那些骑兵,也就是重甲骑兵,才配备了双马,而绝大多数的骑兵还是处于只是大概准备十分之一的备用马的状态。
按照斐潜的观念来看,战马和骑兵的比例最好是要三比一!
重甲骑兵甚至达到要一比四!
也就是说,如果斐潜要养出一万的骑兵,战马的数量至少要有三万……
这个数值是极为庞大的,但是也就基本上到了极限了,其余的兵卒,斐潜觉得只能基本上都是要依靠步卒来补足了。
原本中原也是有不少战马,但是很可惜的是中原一直在消耗,从秦朝开始直到现在的汉朝,都是在不断的消耗,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增加过。而且还有一点是因为汉武帝的马政,导致民间痛苦不堪,当然,痛苦的依旧是最为基层的百姓,所以在汉朝后期,马政就成为了弊政,遭到了众多人员的口诛笔伐,也就渐渐的消失了。
汉灵帝时期,西北羌人战乱,不断消耗战马,而中原的养马地就剩下冀州和幽州小部分,也就是现在袁绍和公孙瓒的区域,其余的地方么……
也就那样了。
所以一方面依靠并北的区域养马,一方面再通过羌人沟通西凉采购战马,就成为了斐潜要组建大规模骑兵的重要举措,而一个可控的关中,就有助于西凉这条线的稳定。
这自然就是最好的局面。
正当斐潜在琢磨着如何将手头上的骑兵战马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的时候,庞统和贾诩到了……
庞统有些气呼呼的走在前面,甩着袖子,呼呼生风,见到了斐潜就跳着脚,说道:“今日某受辱了!真真气煞某也!”
斐潜张大了嘴,有些惊讶,说道:“何人胆敢如此?”
庞统弯弯腰,拱拱手,算是和斐潜见过了礼,却气哼哼的不说话,只是走到了一旁的席子上坐下。
跟在后面的贾诩笑眯眯的说道:“启禀君侯,只不过方才交割粮草,短了数十石……故而被雕阴仓令,斥令士元写明经过原由,签字画押入册方得放行……”
庞统在一旁叫道:“短失粮草,说明缘由也是正理,某亦非不满此事,此人尽职亦无可厚非……只不过……”说了一半,却气哼哼的不说了。
贾诩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关中之人,嗓门粗大,耿直性情……向来便是如此,士元也休要在意……”
斐潜越听越是糊涂,仔细问了贾诩,才算是搞明白前因后果。
运输总是有损耗,不管是动用兵卒,或是民夫,亦或是苦役来运输,这些都不是机器,都是需要吃饭的,所以自然就要有消耗的数量,而且这个消耗还不少,再加上转运的时候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些事情,比如侧翻,倾洒什么的,就可能会损失得更多……
从北屈营地之中将粮草兵械,中转而来也大都是山路,这段时间山间偶尔会飘些小雨,则是更加湿滑几分,辎重车为了运输更多的粮草器物,是比一般的马车来的更长更大一些,并且有挡板和支柱,因此在山间转弯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有些意外情况发生也就是正常不过了。
不过呢,庞统毕竟年轻,然后之前也没有从事过相关的事务,所以当运送到了雕阴之后便以为完事了,就甩手给雕阴仓令不管了,然后转身便要走,却就被管理雕阴仓禀的一把楸抓住,一顿嚷嚷……
其实也不算是嚷嚷……
主要是关中人讲话都是大嗓门,两个人站在一起聊天都能像是吵架一样,这让从荆襄过来的庞统如何能够习惯?
都是细声细气,慢条斯理讲话的南方人,却猛然间遇到关中这样的讲话模式,庞统就自然以为是仓令有意如此。
再加上庞统的自尊心么,比起一般人要强得很多,所以便多少有些不爽。
而作为贾诩的个性么,自然在这个时候袖着手,在一旁看热闹的心情居多,当戏看够了才会出场伸伸手……
庞统说被欺负了,其实也多少有这个意思在内。
斐潜听完,哈哈大笑,然后唤来了黄旭,说道:“给士元拿军例过来!”
黄旭也是笑,然后取了军例的竹简递给了庞统。
“士元莫要气恼,”斐潜说道,“军中均无小事,刑罚最重,动辄便是鞭、斩,更何况律法之事,便是为了律法森严,治军理民,扬善去恶,并非针对士元一人……此军例,士元可是要好好看看……这也怪某,没有早些将这些交代清楚……”
庞统伸手接过,不过嘴上还是说道:“不过六韬旧事尔,亦有何难……”
斐潜笑道:“六韬乃春秋之时所制,虽说军制详细,不过至今也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某也有些变动……士元不妨详细看看,若有不妥亦可指正一二……”
庞统听了,才闭口不言。
这个心高气傲的庞统啊……
斐潜笑笑。
历史上庞统是先到了东吴?
然后被碧眼给看轻了,所以最后才找得刘备?
大概吧。不过现在的庞统应该比历史上去东吴的时候还更为年轻,所以有些年轻气盛也是正常。
庞统重要的职能还是在大战略上面,整体的谋划和布局倒是很强,但是细节上面就难免有些需要低下执行的人员进行补足。并且庞统年轻,一直以来都是在鹿山之下修学,并没有一些相关军旅当中的生活经历,因此在具体事务上面的经验略有些欠缺,也就自然是在所难免了。
不过么,有利有弊,在庞统的优势的方面,也是很强的。
像这一次的取左冯翊的建议,也是庞统强调提出来的,并且还制定出了相关的计划方案,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
或许是知道自己有些不对,亦或是就那一会儿的气消了,庞统拿到了军例之后,也没当即展开就看,而是问道:“不知粟邑动向如何?”
斐潜说道:“昨日张校尉派人传报,说粟邑亦被占据……如今张校尉正在粟邑左近游弋,截杀斥候……”
庞统听了,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如此说来,真如某所料,已入瓮中矣!”
斐潜点点头说道:“正是,等二日后,某便领军南下扎营,逼迫粟邑……不过元直那面么,暂且没有什么消息……”
庞统说道:“某深知元直,此刻若无消息,便是无甚变故!”
“啊哈!如此左冯翊已初定矣……”庞统呼了一口气,说道,“某也可休息两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