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诡三国-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算是刘氏宗亲,但是已经是属于旁支的旁支。

    刘秀长大了到了婚嫁的年龄,白富美送上门——阴丽华。李太白称赞阴丽华的美貌是“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当然除了绝代娇艳的美貌之外,阴丽华还是真正富豪世家的千金……

    除此之外,刘秀还蹲过监狱,别人蹲监狱不死也扒层皮,刘秀啥事没有,出狱之后不仅没有被成功改造,而且是立刻造反了……

    当时一个大造反派是赤眉军,一个小的是绿林军,刘秀参加了小的,结果没有刘秀的大造反派赤眉军的被王莽轻而易举的打得哭爹喊娘不要不要的……

    随后当王莽手下的各地郡军和中央禁军的堂堂之师碰到刘秀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就这样生了,四十万正规军对抗二万地方乡勇和土匪,不仅没能赢,而且还被打得大败,王莽四十万大军仅剩三千逃回……

    具体当时生了什么仅仅依靠书简中只言片语是无法完全复原的,但是也可以窥得一斑,走着王道走得正顺利的王莽,就这样在刘秀这颗石头上绊倒了,一蹶不振,英雄纳特奈尔的新朝代被终结了,历史依旧走向了封建社会的轨道。

    所以李儒越看越是心悸,越了解过去的历史就越对自己原定的计划产生不安。李儒原来计划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来给董卓做铺垫,树建人望,深扎基础,但是当他看到王莽刘秀旧事的时候,他现他再做也不可能做的比王莽好,可是王莽都诡异的失败了,他能保证将来走王道的时候不再出现第二个刘秀?

    王道慢,霸道快,如果走霸道路线,李儒预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只需要三年,他就可以把天下反对他的势力虽然说不一定能全部摆平,但至少能干掉大部分,剩下的那些边边角角就不足为虑了,当然,前提是先扛住这三年一并爆出来的风险。

    李儒叫贾诩过来很重要的就是想听听贾诩的意见,所以当他把书简给贾诩看过之后,就静静看着贾诩,等待着。

    贾诩当然知道李儒想问什么,可是这让他怎么说呢?是选择长期稳健展,先处理小问题,但是未来可能会被人力无法解决的大麻烦所打到;还是选择另外一边,就是现在就会有一些大麻烦,但是这些大麻烦还是可以依靠人力智慧可能解决的,一旦处理好了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自身势力膨胀到最大,在未来的那个无解来临之前完成蜕变获得新生。

    贾诩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的念念有词,纵然是以他的才智也一时之间没办法立刻衡量出两条路的利弊。

    这可不是选择今天吃面还是吃米饭这么简单,选择了那一条路,就意味着未来将面对什么,付出的代价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个人生死这么简单,更有甚者将是成千上万跟随者的身家性命……

    难啊,贾诩想的脑袋都热起来,不由得拿抓肉的油油的手指头扣了扣头皮。

    李儒眼角又抽搐了一下,有时候真的要不是看在同门师兄弟的份上,真的对这个不修边幅的贾诩难以忍受。

    此次有一家仆垂手来到堂下,递上一个名刺,说是郎官斐潜应邀前来,问李儒是见还是不见。

    “带他到偏厅候着。”李儒吩咐道,然后看了看贾诩,“也不急于一时半会,还有点时间,和不妨好好斟酌一二。”

    贾诩翻翻眼皮,“不急于一时你会叫我来?哼,你预估还有多少时间?呀,真是窝心,现在看来那条路都不好走啊……”现在就处于王道和霸道岔道口,想走哪条暂时在这个时间段是可以随时选,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想再换条路就不仅仅是走个回头路那么简单,更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有甚者会直接动摇根基。

    “至少十日吧。”李儒知道贾诩问的时间指的是什么,于是便回答道。如今朝廷刚刚经历过动荡,这个时间点都在观望相互之间的立场和态度,重新洗牌选择队伍,也都在等待手握兵权的董卓表明态度方向,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李儒预估的时间差不多就是最大限度了。

    “才十天啊!”贾诩抱着脑袋道,“这么多要重新推到演算的,十天哪里够啊?怎么看你还一副根本不着急的样子?啊,你要干嘛去?”

    李儒起身往外走,淡淡的说道:“去见一个故人。”

    “你在洛阳还有故人?等等,我也一起去见识一下。”

    斐潜颇有些忐忑不安,自己怎么跟董卓的头号军师李儒扯上关系了?虽然说此次邀请因该是吉大于凶,因为如果是真要对付想自己这样的预备役官员,何须用羽林郎来请,随便派个掾吏来,斐潜也吃不消,但是话说回来也不完全确保不出现万一是吧?

    斐潜可以说是第一次和三国里面的知名人物打交道,这心里的小鼓也是敲个不停,好歹李儒也是一手把董卓从一个地方性小军官拉扯成为此时此刻权掌朝政的顶级军阀的智者啊。

    正当斐潜心中七上八下的时候,眼角瞅见一人从后堂进来,便连忙站起垂眉肃立一旁,趁着人影目光没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迅微微抬眼扫了一下,只见来人峨冠博带,清隽不俗。

    此人就是李儒?

    真是完全颠覆斐潜的三观,之前在后世看到的什么电影电视剧中的李儒都是长的一副要多挫就有多挫,不仅猥琐还带着一脸的便秘的样子,那里能和眼前的三十多岁的帅哥能够联系得起来?

    其实斐潜并不是完全了解,古代一直以来对于官员在相貌上的要求都是蛮高的,虽然不一定那种长的动人心魄惊天动地的美貌,但是至少也要和光伟正靠点边,至于不幸长得有点糟心的就不怎么招人待见了,如果是再惨点属于灭绝人寰的那种相貌,基本上还是趁早断了公务员的心思吧。

    因此李儒不仅没有长的和后世的电视电影作品中的一脸猥琐,反倒是因为身处西凉多年,手下还有一批羌人,在肉食上的摄取比中原人相比还是多一点,因此身体还颇为健硕,不像有的人好像风一来就要乘风归去的样子。

    李儒待端正的跪坐席上,示意斐潜不必拘礼,斐潜谢过,随之默然而坐。

    李儒静静的打量着斐潜,没有说话。

    斐潜也四平八稳的跪坐着,像这种场合,只有李儒先开口的权利,如果斐潜先说话,就是违礼了。

    李儒看着斐潜的面庞轮廓,依稀和二十年前的那个印象中的人渐渐吻合起来,“汝今年年方二十?”

    “正是。”

    “汝生辰是十一月廿六?”

    “正是。”斐潜虽然不清楚李儒为何问这些个人问题,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李儒点点头,那就没错了,“汝现任郎官,可有拜授实职?”

    “尚未有职。”斐潜只是朝廷众多的预备役官员而已,还没有被朝廷正式授予具体负责那项事物的官职。汉代郎官最多的时候达到五千多人,所以虽然郎官也马马虎虎可以称“官”,但实际上这些没有实职的郎官也仅仅是个好听一点的称号而已,甚至比起一些大的官员手下的掾吏也是不如。

    李儒理了理胡须,对斐潜说道:“如此,今有将军府从事一职尚缺,汝可愿任之?”

    斐潜听完,心中直接如同千万只草泥马崩腾而过,这个是什么回事?李儒居然要封我官职?将军府从事,实际上就是给李儒这个将军府长史打下手的官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现在董卓风头正盛,更别说将来董卓还要把刘辩伏上位后荣登相国,那手下的官员自然都水涨船高——

    这个官职看起来很美妙,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斐潜心中清楚,按照他所知道的,董卓最终也是没啥好下场,那么跟着董卓混的能会有多大的前途?搞不好过几年就要被咔嚓掉了……

    那如果拒绝李儒的邀请呢?

    现在这个阶段董卓可是说一不二的主,斐潜记得朝中有几个大官好像顶撞董卓,直接就被当场拿下,现场一刀解决,连个秋后问斩都没有,虽然说现在只是李儒在询问自己的意见,可是难保万一惹怒了李儒,让李儒觉得自己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可就不妙了……

    那拖一拖?斐潜突然觉得自己现在连拖一拖的借口都不好找,要是其他人还可以托词说此事甚大,需回家和父母商量商量再说,可斐潜父母都亡故了,又是旁支,家中又没有什么长辈,你说回去找人商量,谁信啊?

    这可如何是好?斐潜急得汗都快下来了。

第十八章 向前走便是前方() 
怎么办?斐潜心中迅盘算。

    在这个讲究出身讲究身份的年代,一旦被打上某些烙印是很难得被清除的,想想吕布武力值天下第一,可惜被张飞一嗓子碎嘴喊出一个三性家奴的外号,竟然这个外号一直伴随到死也没办摆脱。

    加入董卓军?

    斐潜衡量再三,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要直接拒绝,这也是一件难事,搞不好人家恼羞成怒,要砍脑袋就真刀真枪的说砍就砍的!

    斐潜拱手为礼,说道:“小子有一事,还肯请长史解惑。”

    “可是为何授官与你?”李儒说道,“廿年前,汝父对吾有恩。当时儒曾言,日后必有回报,可惜如今汝父玉折,天意弄人莫过于此。”

    斐潜听完李儒的解释,吊起的心中才算是落下一半,原先他想着按照后世的观念来说,莫名其妙的天上掉馅饼这种事情,一般来说不是骗人就是坑人,现在听李儒原来是报恩而来,虽说不清楚便宜父亲究竟是怎样给自己结下这个善缘,但总归是事出有因了。

    “小子谢过长史厚爱。家严自幼教导,事事但求无愧,不求回报,想必若是家严仍在,也定不敢受,请恕小子放肆,但请长史收回成命。”斐潜说罢便拜倒在地。

    李儒沉默了一会儿,便让斐潜起身,说道:“既如此,也罢。汝可有何心愿,不妨大胆直言,否则儒心中难安。”——官你可以不做,但是你必须要给我个报恩方法,我可不想再欠人情。

    斐潜再拜:“小子深感浅薄,唯愿游学荆襄,已于前日得家主肯。”——那朝那代对于愿意学习知识的人都不会有太大反感的,这个理由也算是够充分的了。

    “甚好。”李儒点点头,既然不愿为官只愿求学,那么就从这个方面帮个忙就是了,但此时李儒却也没在和斐潜直说准备帮些他什么,而是示意斐潜谈话结束可以退下了。

    斐潜心领神会,便向李儒拱手告辞,刚往外走了两步,忽然又被李儒叫住。

    李儒忽然想听听斐潜这个局外人关于道路的意见,便说道:“其路有二,均荆棘遍地极易迷失难以行进,但大体一先易后难,另一先难后易,若汝前行,作何择选?”

    斐潜想了想,回答道:“前路漫漫,唯奋力而行,皆为正途。”——明显的两难选择题嘛,选哪一个肯定都是错的,干脆都不选。

    李儒平淡的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便让斐潜退下了。

    贾诩从堂后的屏风之处转了出来,说道:“这个原来就是你说过的二十年前雪夜收留过你的那家之子?”

    李儒仰着头仿佛陷入了回忆,嗯了一声,便算是应了一下,过了许久才说:“廿年前,恰逢此子降生百日,其父宴请乡邻,见吾父与某窘迫……”

    李儒摇摇头,不愿再说下去,显然这段回忆不是很美好。

    贾诩哦了一声,看见李儒陷于伤心往事,便打岔道:“啊,行了,就我们两个,就别说官话了,累人,对了,你让他做官他还不愿意,是不是不看好我们啊?”论起察言观色,贾诩若称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想一想在历史上贾诩投奔过的人,死死伤伤的,全军覆没的都有,但贾诩每次都屁事没有,都能轻易脱身,这也多亏了他的这项乎常人的本领。

    像斐潜自以为掩饰的挺好,但是在贾诩眼里还是露出点破绽。

    李儒不可置否,说道:“应该是一半一半吧,主公出身有点低微,不被看好很正常。不过,我记得其父亲倒也是个求学若渴之士,此子再他父亲熏陶之下,求学之说估计也不完全是托词。嗯,现如今可以称得上真正饱学之士的……”

    李儒盘算着几个享有盛名的几个大学士,司徒王允虽然是掌管教化的全国一把手,但是论起学问来未必第一,诗书世家么,荀家陈家都是针对自家子弟基本不对外传授的,然后在野的几个大学士……对了,或许有一个人虽然有点迂腐,但仍可称君子,而且学识过人,不妨就是他了……

    贾诩看着李儒在盘算的样子,直接就说:“现如今显世的大都是些儒家人物,我看也未必了了,我看此子也算聪慧,不妨你收他做弟子呗,我们的绝学也不会比那些儒家差多少。”

    李儒摇摇头,“此时哪有心思收弟子啊,还是帮他举荐一二便算了了一番心事。对了,和,我拜托你一事如何?”

    贾诩一愣,问道:“你要拜托我什么事?”

    “来洛阳之前,我将家传绝学封存于家中地窖内,现在我担心受潮损坏,想请你先回去帮我处理收藏一下可好?”

    贾诩听李儒说完,正容道:“别开玩笑,封存的好好的哪有那么容易受潮,你这是要赶我走啊……难道你决定了?”

    李儒微微点点头,重复了斐潜刚刚说的那句话:“前路漫漫,唯奋力而行,皆为正途。需尽人事,方有可能不听天命!”

    “那你就更不能赶我走啊,这么好玩的事情我怎么能在旁边光看着?”

    “不赶你走,你我都在这里,万一失败身陨,断了传承怎么办?还是你有更好办法,不妨说来听听。”

    “可以让他人代我俩传承啊,比如……比如……这个……嗯……”贾诩扳着手指,比如了半天还是说不出来。隐学就是这点不好,不如显世之学传人众多。

    “身陨是小,断了传承是大,你我各司其职,与这老天搏上一搏!”李儒忽然就像放下所有包袱一样,拍了拍贾诩肩膀,展颜而笑,“和,事不宜迟,你便动身吧,我就不送你了,如果一切顺利,相信不久我们就能再重聚。”

    “……师兄,不论如何,你一定要给自己备条后路,要知道你家的书太多,靠我一人可是搬不动的,万一不小心丢了一两卷的可别怪我,还有——你可别让我今后没肉可吃,你家的肉特别好吃,别家的肉我都吃不惯……”

    “行了,我知道啦。”李儒摇摇手,往后堂走去,显然是不准备送贾诩了。

    贾诩默然半响,向李儒走的方向拱手一拜,便毅然转身离去。

    在后堂窗后,李儒也肃然向贾诩一拜,良久方才直起身来。

第十九章 记名弟子() 
几日之后,斐潜真没想到,李儒竟然将其推荐给了蔡邕。

    说起蔡邕来,真的是人中的牛人,单单是挂在身上的光环,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闪瞎普通人的眼睛。

    东汉大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这么多的几个大家下来,真的怀疑蔡邕是不是正常人类。

    在学方面,蔡邕最著名的就是给后世留下了《熹平石经》。

    当时尚在灵帝时期,蔡邕认为当时的儒家一些经籍中,存在许多穿凿附会,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特奏请正定这些经。上诏允后,蔡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一共46块,这些碑被统称为《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