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仙途-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小贞看着它那副滑稽模样,怒火顿时消去大半,哭笑不得起来,瞧瞧它那样儿!哪儿像是天命神兽!

    无奈,叶小贞只得又进了空间,这次干脆,直接捞了一大桶,活蹦乱跳的就拿了出来,让林三牛清洗一下,直接扔锅里开煮。

    直煮了三大锅才煮完,取了五个大号的盆子才装下,一溜儿摆在桌子上,叶小贞狠狠的瞪着火火,吃,让你再吃,撑不死你!

    叶小贞将其余两个锅并架上的猪肉上都放了盐,才坐下来,招呼林三牛来一起吃,而火火虽一开始有些难为情,但见了这一桌子东西便把什么面子啊尊严啊啥的全放下了。哪东西能顶饭吃不?

    取出两瓶灵果酒,给火火和林三牛一人一瓶,她自己则拿出一瓶灵果汁,现在她神识不继,可受不住那酒力,还是来点果汁稳妥。

    不过这次叶小贞可记住了,让林三牛先设下了结界。免得再招来什么不愉快的事。

    过了半个时辰。那鱼香已飘出来,叶小贞随手从间中找出几个大盘子,扔给林三牛。让他去盛鱼,看得火火一阵眼皮跳,你这样把师弟当奴隶使,真的好吗?

    不过林三牛却是笑呵呵的跑去大锅前盛了两大盘子鱼。见锅里还有不少的鱼汤,便问:“师姐。这锅里的鱼汤还要不?”

    叶小贞走过去一看,这鱼汤已经所剩不多,但味道却极为鲜美,转了转脑筋。从空间里拔了颗大白菜出来,把菜帮子一剥,直接上手往锅里撕白菜。看得林三牛一阵眼晕。

    “师姐,这是啥吃法儿?”

    “好吃法儿。跟着师姐混,你就等着吃好的吧!”

    叶小贞手上不停,剩了个白菜根,让林三牛用灵力刷刷几下片成片也扔锅里了,又取出些灵泉水加到锅里,盖上锅盖,便不去管它了。

    走到火堆前把那猪肉又翻了个个儿,又撒上些盐,又刷了些油,拿出小刀从肉上一划,见里面已经熟透,嫩嫩的正冒着热气。

    瞬间,一股松香味儿混和着蜂蜜的味道和猪肉的香味飘了出来,叶小贞干脆划下一片,送进嘴里,嗯……味道真是美极了!

    从空间中取出瓶瓶罐罐,往上面不断撒着什么胡椒粉、辣椒粉,想了想还又拔了两颗白菜,让林三牛洗净将嫩叶子摘成两大盘子放在旁边。又找了两个葱头,让林三牛切成细末儿。

    林三牛不知这是啥玩儿,也没做防备,倒把他熏得两眼流泪,直叫中了毒。

    叶小贞笑了好一阵,递给林三牛一张手帕,让他用灵泉水敷眼,不一会儿便好了,惹得林三牛对这洋葱感觉怪怪的。

    将洋葱末儿撒在烤肉上,再加上之前撒上的诸多调料,现在这肉已不是简单的好吃所能形容了。

    连一直在吃鱼虾的火火都跑了来,眼巴巴的瞅着叶小贞,盼着开吃呢!

    叶小贞看着它那馋样儿,暗笑两声,干脆那出一张四方炕桌,就摆在火堆前,取出两个草编的垫子,将那鱼、虾、蟹分别端来一些放在上面,又取了一个空盘子,将那肉挪近了些,一边用小刀片肉一边放在空盘子上。

    许是这肉太好吃了,叶小贞片肉的速度远远敢不上火火吃的速度,林三牛见叶小贞劳累半天,却不好意思先吃,直把叶小贞手中的小刀拿过来,他的速度就快了许多,有灵力和神识,一会儿便片了一大盘。其实要灵力施个什么金刃术,这块肉片成片儿也只是分分钟的事,只不过叶小贞这不是想追求感觉嘛,一边儿片一边吃和直接吃一大盘子肉完全两个概念,相信吃过烤肉的人都懂。

    吃吃喝喝间,肉也没了,鱼也没了,虾蟹更没有了。

    林三牛便盛来几碗大骨汤,乳白色的大骨汤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儿,让本来吃的饱饱的几人忍不住又将那锅汤喝了个底儿朝天。

    “呃……撑死本神兽了……”火火直接摊倒在桌子上,肚皮朝天,只见那小肚皮鼓起来好大一块儿,果然是吃多了。

    叶小贞坏心眼儿的伸出食指戳戳火火的小肚皮,悄声道:“火火……”

    “嗯?”

    “你说你这里不会是有了吧?”

    “有了?有啥啊?”

    “呃……哈哈哈哈……”

    叶小贞一阵暴笑,火火还在那莫名其妙,看向林三牛,却见林三牛正老老实实的坐在火堆旁边随意的拔弄着柴火,表情看似平静,只肩膀好像在不断抖动……

    月朗星稀,这深山之隅却格外温馨。

    叶小贞神识受损,绝非打坐修炼便能恢复的,按火火的说法儿,也只能慢慢儿的养回来。这个养,要不就是吃什么高阶的丹药,要么就像个凡人似的,不动灵力不动神识,还得保持心情愉快,慢慢儿的,这神也就养回来了。

    若是别的元婴修士受这么个伤一定得郁闷的要死要死的,但叶小贞可正向往凡人生活呢,有火火在有林三牛在,她的人身安全可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现在他们还要等待山谷老人恢复伤势,她可没忘了,那老人可是个高阶炼丹师呢,就她这炼丹术,也是老人传给她的。当然,有了混天炉之后,她这点炼丹术便不用提了。

    第二天,风云突变,从一早天空中便阴沉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竟开始掉起雨点儿,慢慢的就变成了雨丝。修士们自是不怕风吹雨打的,有灵力护身,这点儿雨可淋不到他们身上。可叶小贞现在是能不用灵力便不用灵力,干脆打了把竹伞,穿上木屐,更像一个灵气逼人的凡间少女了。

    林三牛干脆也撤伞和一双木屐,也扮成一个凡间少年,在雨中慢慢下山,特意让火火带着他们去了叶小贞家的院前。

    细雨斜织春色渐,叶小贞在雨中撑着伞,缓缓走过那大湖边,脑海中却映出七年前那个小小的身影拿着水桶在雨中飞奔着来湖边取水的情形,嘴上含了一抹笑,这一切竟如昨日。

    叶小贞走到自家院前,却发现,在在自院旁偏后的位置竟盖了三间青砖房,同样是篱笆院,不过大小却比自家小了些。

    叶小贞不禁有些纳闷,这是谁家?正在犹疑间,那青砖房家出来人,是一个妇人,约有三十上下,穿得平平常常,遥遥的见这边站着两个人,便一边撑起伞出来一边问道:“那边是谁?要做什么?”

    叶小贞听这声音有些熟悉,便向那边走了几步,不多时,那人也到了近前,叶小贞一看,正是李庆生的妻子柳氏。

    叶小贞心里一阵激动,张口便喊道:“婶婶!”

    柳氏听得这人叫人,忙上前一打量,却是一个穿着浅粉色衣衫的少女,看着有些面熟,却不敢认。(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回家() 
“你是……”

    “婶婶,我是小贞啊!”

    “小贞?”柳氏一愣,下意识再打量两眼,“小贞!”

    柳氏将眼前这个少女与多年前那个小姑娘的影像重叠,不由激动的扔了伞,上前一把拉住叶小贞的手,一边还回头不住的嚷道:“他爹!他爹!你快出来!小贞回来了!小贞回来了!”

    一面又上上下下的看着叶小贞,嘴上直道:“真是小贞,真是小贞,和小时候一个样子……”

    叶小贞忙一手任柳氏拉着,一手将伞撑在柳氏身上,而身旁的林三牛自然的把伞往叶小贞这边遮了遮。

    这边儿正说着,李庆生已经跑了出来,他在屋里并没有听清自家媳妇在喊什么,只是声音急促,别是出了什么事吧?这雨天儿路可是滑得很!

    待他跑出来,见媳妇正在雨中拉着一个姑娘不停的说话,李庆生一时闹不清这是什么情况,气喘吁吁的跑过来问着:“他娘,咋了咋了?”

    柳氏回过头拉过叶小贞让李庆生看,“他爹,你看看,这是谁?”

    李庆生被柳氏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边顺着媳妇的意向那姑娘看去,一边心里想着,是谁呀?难不成是家里的什么亲戚?

    由于对方是个年轻姑娘,李庆生也不好多做打量,只大致看了两眼,只觉这姑娘长相极为秀美,一双大眼睛正含笑望着他,独有一股清灵之气——却没想出是谁。

    嘴上只道:“瞧我这眼拙的,这位姑娘是……”

    叶小贞不等柳氏说明,微微上前一步,笑道:“叔叔,我是小贞啊!”

    “小……小贞?”李庆生一愣,却直直向叶小贞看去。

    此时李庆生已是三十来岁的人了,在古时,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已是人到中年了。不过许是生活过的并不艰难,李庆生和柳氏变化并不大,也不怎么显老。

    叶小贞笑着道:“是呀!我是小贞,叔叔。我回来了!”

    李庆生看了看媳妇,发现自家媳妇正激动的眼中含泪,手还拉住这姑娘的手不撒,再看看那样貌,竟是像先前的叶大哥多几分(叶爹爹也很帅的)。还有什么不明白,一时也激动的不知怎么才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庆生夫妻激动好半晌,方想起来他们现在还站在外面,而且还在雨中。

    “瞧我,光顾说话了,小贞啊,你快进家,快进家……”

    柳氏热情的拉着叶小贞往那几间砖房走。

    叶小贞一愣,看向自家那几间房。柳氏这人颇为通透,一看叶小贞的面色,便知她在想什么,不由笑道:“我和你叔没在你家住,你先跟我来,这下着雨,风也凉,别着了凉,一会儿咱们进屋慢慢儿说。”

    叶小贞便不迟疑的跟着柳氏和李庆生往这边的青砖房而来。

    一边儿走,柳氏还悄悄的看着林三牛问叶小贞:“小贞哪。这小伙子是谁啊?”

    叶小贞一看她那好奇的神情便知她想差了,笑着拉过林三牛跟李庆生和柳氏介绍道:“叔叔婶婶,忘了跟你们介绍,这是我的师弟林三牛。也是咱们元朝人,不过他家在墉州,跟我一同拜入师门的,这次回来正好顺路,我们便一起回来了。”

    哦……柳氏一听是这么回事儿,便有些恍然大悟。不过还有点儿可惜,这小伙子长得虽平常些,但看起来踏踏实实,是个好的,原来只是师弟呀……

    若是叶小贞知道现在柳氏心中所想,不知道会不会再吐上回血呢?

    林三牛倒是泰然自若,任由李庆生和柳氏偷偷打量,听叶小贞说起他,便向柳氏和李庆生见礼并道了好。

    李庆生和柳氏连连摆手称使不得,又一路往家里让。

    一会儿便进了屋。

    叶小贞见这房屋三间,虽是青砖所建,但也只是是结实、整洁,格局却不大,被柳氏布置的简洁大方还很温馨,也足够一家三口住了。

    四人在厅堂坐下,柳氏忙忙活活的烧水上了茶,便坐在叶小贞旁边,将这些年的事情一一说起。

    原来,自那日叶小贞走后,虽说让李庆生和柳氏一家住到叶家,但两人都是感恩的,俱都想着给叶小贞看着房子留下个念想儿,便在叶家旁边搭了两间茅草屋,住了大半年,才拿出叶小贞留下的一部分财物出来盖了这三间青砖房,对外也没说是叶小贞留下的,只说李庆生进山采着了好药材,因此倒也没引起村里人的注意,只羡慕他家的好运气。

    李庆生一家只住在自己家里,但柳氏每日里都是要把叶小贞家打扫一遍的,当初叶小贞留下的大件儿东西他们也没用,只归置好了摆放在叶家,那屋子长久不住人,总有些损坏,每年李庆生都要检修一遍,因此这房子倒显得格外的新,一如有人在家一般。

    叶小贞一边听着一边感叹李庆生一家做人朴实厚道,最重要的是没有为金钱迷花了眼睛。想当初叶小贞走时可是给他们留下了万余两银子啊!有了这些银子,别说在李家村,就是到了兴源城,也能过得起呼来喝去颐指气使的日子了,可他们却依旧守在这个小山村,穿着平常农家的衣服,住着不太大的房子,过着简简单单的日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心呢?

    叶小贞又问起村里其他人,柳氏叹息一声,看了一眼李庆生,才道:“小贞你是不知道,你走后第二年村子里就开始闹灾了,从三月就一个劲儿的下雨,一直到八月,就没大停过,村子里种的粮食啥的全泡没了,这一年大家伙儿靠着之前的积粮,亲戚邻居间的帮衬也就凑和过去了。可到了下一年,又开始大旱,一夏天就没下过两场雨,乡亲们从牙缝儿里存下来的种子全都绝收了,那年景儿,比你摔伤那一年还惨……想想,从你摔伤那一年,就没啥好年景儿。不是旱就是涝,村子里也走了不少人家儿,都到外边逃生去了……也有那祖祖辈辈儿都在这儿的,不想走的。到最后就开始死人了,你叔就和我商量着,拿着你当年留下的那些银子,再叫上村儿里仅剩的十来个个壮的,出了李家村儿。从兴源城坐船到祁州——那里没受什么灾,把那些银子全买了粮食,为怕遭劫还捐给官府了一半儿,让官府护送着回了村子,救下了不少人,后来朝廷里的人也赈灾了,这灾年也就过去了……近几年年景儿到还好,也算是风调雨顺,这才缓过来了……”

    叶小贞听完,颇为感慨。她常向往田园生活,可没有绝对的实力,田园生活又岂是好过的?没有银子,没有能力,一切全都要靠天吃饭,这凡人的苦,也不是好受的,要不怎么人人都盼着做神仙呢!

    只是叶小贞此时也就是一听,她根本没想到,当年她留下的那些银子能救了那许多人的性命。而这些,冥冥中终究还是要记在她的身上一笔的。

    这些年过去,当年叶小贞见过的几位老人,那仗义直言的六叔公已然去了。而村长,这两的身子骨儿也大不如前,在五年前已经把村长让给了别人,到了镇子上和儿子孙子去享天伦之乐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庆生的爹娘一家,这一家子因为叶小贞给的那两千两银子,整日里争吵不休。老两口尚在时便分了家,每家都分得了几百两银子,不过都不往来了,搬家的搬家盖房的盖房,后来灾年一到,更是拿着银子就都走了,话说手里有银子,谁愿意在这里等死呢?那些人压根儿就没人搭理李庆生和柳氏——他们并不知道叶小贞当年曾给他俩一家留下上万两银子,而李庆生和柳氏又都不好张扬,看着就像个没钱的,更是没人搭理,倒落得清静。

    “永安呢?”叶小贞看了看,并没发现当年那个给她送水的小家伙儿的身影。

    柳氏一笑,道:“你弟现在在镇子里读书呢!”

    李庆生和柳氏虽然生活上节俭,但却知道这没权没势的人家儿想要出头还得要靠读书,只有读书,哪怕只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何况李庆生和柳氏其实并不缺钱。没算考不中,读过几年书的人,也比一般的人家儿要尊贵些。

    看柳氏满足和自豪的样子,叶小贞便知现下她家的生活是极好的,不由放下了心,也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一说便说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外面的雨还是没有停,柳氏便催促着让李庆生去村子里买些肉菜来,叶小贞好不容易回来,又还有客人在,怎么着也要整治些好吃的才是。

    李庆生连连答应着,就要出门,却被叶小贞拦住了,只道:“叔叔婶婶不必去买了,这些我都带了,还有好些给你们的礼物。”

    “带了?”李庆生愣了,眼睛不由向外望了望,他明明只看到叶小贞的人,也没看见马车啥的呀!

    叶小贞知他心中所想,轻轻一笑,挥手间,堂屋的地上便多了一大堆东西。

    五条近二尺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