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添哪里还有不懂的?这些人都是慕着峥嵘的名儿来的。

    一个世家公子哥儿打扮的人,走上前来,明明是四月的天,偏偏还要拿一把扇子装酷。

    峥嵘在心底里给这人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但来者是客,她作为东家,万没有把客人往出赶的道理,更何况看样子这人也是个不好得罪的。

    这人问道,“你就是李家二少爷?”

    说着目光从头到脚的将峥嵘扫了一遍,让峥嵘格外的不快,仿佛她是待价而沽的货物一般。她皱了皱眉,回答道,“正是,不知您是哪家的公子?”

    听了峥嵘这么说,那人瞪大了眼睛,仿佛峥嵘说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一般,“你竟然不认识我?”

    峥嵘看着他,鼻孔都快要仰到天上去了,心中也很无奈,我有必要认识你吗?不过既然能够说出这话,想来也不是无名之辈,峥嵘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唇角弯起八度,说道,“还请公子恕罪,我来京城时日尚短,还真的不知道!”

    一群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在一旁打趣道,“卫风,看来你的名号不是多响亮啊!这京城里还真有不知道你的名号的。”

    说完一群人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卫风脸上挂不住了,冷哼一声,“真是孤陋寡闻,也不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沓来的乡下人,竟然连我卫少爷的大名都没有听说过,我父是当朝吏部尚书卫清明,我乃卫府的二少爷。”

    峥嵘听完,额角留下三道黑线,这句话忽然让她想起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我爸是李刚。

    不过峥嵘还真是不知道!他来京城时日尚短,京中有哪些大臣?吏部尚书是谁她都没听过,如何能够听说他公子的名号?不过峥嵘还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她的表情取悦了卫风,“记住了,以后本公子来乖乖将你们家的酒奉上,还想着让本公子出钱。”

    峥嵘在商场上也混迹了这么多年,什么人没有见过?瞧着卫风,不过是一个纨绔官二代,被家里宠坏了,看着也没有多少心眼儿。

    峥嵘就说道,“看卫少爷这装扮,也不差这点钱呀!”

    卫风扬起头,“那是自然,本少爷自然是不差这点儿钱,不过这满京城的大小商家都不愿收本公子的钱,本少爷怎么也不能在你这里破例不是?”

    峥嵘看着他,一脸不可一世的表情,依旧没有动怒,仅仅说了一句,“卫少爷,请随我来。”

    卫风不知她卖的是什么关子?但托宋子洲的福,她李峥嵘现在在京城大小也是个名人了,该不会是想要****他吧!

    卫风一阵恶寒,虽然他承认这里像二少爷长得着实不差,但他可没有这么重的口味儿。

    他平日里再怎么闹也不敢有这嗜好,他爹知道了绝对会打断他的腿!

    与他一道来到狐朋狗友,又开始瞎起哄了。

    “既然李二少爷相邀,你何不前去一看?”

    “是呀!也不知我等能不能跟着前去。”

    “看来卫少爷也艳福不浅呀!”

    。。。。。。

    峥嵘的脸黑了,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大家想跟着,也一并跟着来吧!”

    此话一出,有人给卫风作证保他清白,他胆子也大了,“装神弄鬼,爷就跟着你前去瞧瞧。”

    周遭都是些爱起哄的人,也就都跟着他前去看看了,其实倒也没有几步路,一行人不过是朝内堂走了走。

    峥嵘在内堂门外停住了脚,指了指挂在门外的牌匾,“这牌匾,不知卫少爷可有耳闻?”

    卫风不想她竟领了自己来看皇上的御赐牌匾,接不上话来,皇上吃他们家的酒都要派人排队买来,他一个尚书家的公子,难不成还能越过皇上去?

    都怪方才那些人瞎起哄,卫风也有些恼怒,若不是他们撺掇,自己怎么会来找李家的茬儿。

    峥嵘见他久久不曾有话,也不能任人就这么尴尬下去,善解人意的搭话,“卫少爷方才一定是在开玩笑的,想来是二少爷喜欢这酒。不过这只是些普通的酒,等过阵子十年五粮液酿好了,一定给位少爷送去尝尝。”

    卫少爷见峥嵘给他递了台阶,也觉得这人识趣儿,喜欢这酒也没什么,说出去他爹也不会怪他,毕竟这酒可是连皇上都喜欢的。

    依旧是一副傲娇脸,“算你识相,银子本少爷是一分不会少你的,到时候尽管送来便是。”(。)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你抱我一下() 
听了这话,峥嵘倒是乐了,瞧这样又是一个被惯坏的小孩子。

    她13的心理年龄当这些孩子的娘都绰绰有余了,也就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冲着卫风笑了笑,“今后还望卫少爷多多关照我们家的生意。”

    卫风被这一笑晃了眼,好似三月里的娇嫩桃花,仿佛一阵风吹过,就会被吹得落英缤纷,花瓣如雨,让人惊艳。

    卫风心跳漏了一拍,却又连忙反应过来,一挥手,豪气万丈的说道,“这有何难?赶明我们家再买酒就都让来你们这儿买。”

    “那可就多谢卫二少爷了。”

    峥嵘恭恭敬敬的给卫风行了一礼,“时辰不早了,我如今住在牛台山别院,再不走天黑了就要赶夜路了,就先告辞了。”

    卫风还在思考他方才的异样,见峥嵘要走,哪里还会阻拦。

    “走吧,记着少爷我的十年佳酿。”

    峥嵘又行了一礼,“放心,我这儿都记着呢!”

    一众狐朋狗友看着峥嵘的马车走远了,一窝蜂的挤到卫风跟前。

    徐大学士府中的二公子先打趣道,“卫二,怎么今晚你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了?该不会也是被他的美色所迷了吧!还答应照顾他的生意,这可不像你啊!”

    卫风方才被他们怂恿,差点儿下不来台,此时正要找他们算账,他们自己倒是先闹开了,“你们倒是好算计,怎么不自己出头?站在御赐的牌匾下,若是你,你能不放过他吗?”

    说着盯上了徐二公子,徐二公子与他也是多年的交情了。所谓损友大抵如此,徐二见卫风怒了,胳膊搭上了他的肩,“你也别恼,我瞧着这李家二少爷也是个可交的,进退有度,还是个大方的,他要是送了十年佳酿给你,少不了要请兄弟们来尝尝。”

    卫风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自己方才答应李家二少爷的事情,若是送坛十年佳酿来,自己一文钱都不会少他夫人。

    可是若是他没记错的话,这十年佳酿可是要五十金一坛,自己每个月的月钱不过才十两银子,而且这点钱每个月不到月底就花光,他哪里还有闲钱?

    到时候可不就要出洋相了?

    卫风发愁了,这说出去的话,有如泼出去的水,哪里还有收回来的道理?

    眼珠子一转,将主意打到了自己这些兄弟身上,也一把搂着自己好兄弟的肩,不怀好意的笑道,“到时这十年佳酿送来了,可得每人给我凑点银子出来,大家一块儿尝尝,这被皇上封为天下第一酒的十年佳酿,到底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永安侯家的五少爷开口了,“兄弟们给你凑银子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咱们这些人你也是知道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手中也没多少银钱。若是可以与这里家二少爷结交,咱们今后喝酒,岂不是就有着落了么?”

    诸位少爷一想,这倒是个好法子,“卫二,你如今已经与他搭上话了?就先与他搞好关系,回头再将我们介绍给他,争取将这李家少爷拉拢过来!。”

    卫风自己听了这话,却拧起了眉,想起自己方才心跳漏了一拍,到现在也还苦恼着,他该不会本质上也是个断袖吧!

    想到这,卫风忽然抬头,看着徐家二少爷,对他说,“你抱我一下。”

    徐家二少爷先是一愣,接着也是一阵恶寒,假意搓了搓胳膊,“别呀!这断袖难道还传染了吗?不过是刚刚与那李家二少爷说了几句话,你就来祸害我们这些从小长大的兄弟了?”

    卫风也知道这样不妥,但若不是亲自验证一下,他今夜怕是要睡不着了,“你废什么话,让你抱你就抱!兄弟之间,用得着这么啰嗦吗?”

    徐家二少爷被他这么一喊,强忍住心中的恶寒,骂骂咧咧地上前抱了他一下。

    只见卫风一把推开他,也搓了搓自己的胳膊,一阵哆嗦,“还真是够恶心的。”

    。。。。。。

    徐家二少爷脸黑了。

    “滚,今后兄弟我要跟你割袍断义!”

    卫风嬉皮笑脸搭上他的肩,“别呀,我只是想向你证明一下,我真不是断袖。”

    说着爽朗的笑了开来,心中却有几分疑惑,明明徐二抱自己的时候,自己心中只觉得恶寒。但是那李家二少爷仅仅是看了自己一眼,却叫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卫风甩了甩了头,勾肩搭背地与自己的狐朋狗友赴下一个场子。

    安定伯家的三公子,凑到卫风跟前,挤眉弄眼的说道,“下回你与那李家二少爷搞好了关系,问问他与楚亲王是否真有那回事儿?”

    却被卫风一把捂住嘴,“皇家的事莫要乱说。”

    他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担心他们多嘴,惹了皇上不快,还是不愿这些人这么猜想李峥嵘。

    安定伯家三公子撇了撇嘴,不甚在意的说道,“这事儿满京城都传遍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卫风低声劝道,“那些议论的都是些平民百姓,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说一说皇上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咱们这些人可不一样了,家中不是有爵位,就是有官职的。若是有了皇上的不快,撸了你家的爵位,看伯爷会不会扒掉你两层皮。”

    安定伯三公子一个哆嗦,觉得卫风说的在理,比了个闭嘴的手势,“还是你说的对,莫言皇家之事,走,咱们喝酒去。”

    宋子洲可不知道,峥嵘着又招惹了一朵桃花。他此时正惬意的躺在榻上,心想这偶尔关关禁闭还是蛮不错的,至少没有那么多公务要办。

    忽然,门外传来三顺子的声音,“王爷,奴才有要事禀报。”

    “进来吧!”

    三顺子看见自家王爷躺在榻上风流倜傥的样子,哪里还有平时的威严感?

    宋子洲一个眼神瞥过来,“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事实证明,在温顺的狮子他也是狮子,仅仅这一个眼神就让三顺子直冒虚汗。

    三顺子顶着压力连忙禀报,“禀王爷,凌云今天见了一个人。”(。)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双绣花鞋() 
宋子洲抬起了眸子,问道,“哦?他今天见了谁?”

    “是杨柳村13戏班子的班主。”三顺子回答道。

    “你且细细说来。”宋子洲说道。

    三顺子应了一声,解释道,“今日一早,凌云就出了府,并没有让府中的下人跟上。但是我们暗中的人,悄悄的跟去瞧了瞧,才发现他在明镜茶楼里,见了杨柳村的班主。不过离得远,并未听清他们说了什么,只瞧见凌云将一个包裹给了杨柳村的班主,看着沉甸甸的。”

    宋子洲思考了一番,当日派人去查杨柳村的时候,只说凌云是杨柳村的班主凌兰君收养的孤儿,二人之间也不是很亲厚。如今他来了府中,自己可并未见他一面也从未赏赐过任何东西,他鬼鬼祟祟送去的会是什么呢?

    “派人盯着杨柳村的班主,看看他这些日子见过什么人?也将凌云送给他的那个包袱,查探清楚了究竟是什么?我我倒要看看,他们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还能耍得了什么花招!”

    “是,王爷!奴才一早就派人盯着了。”三顺子答道。

    宋子洲满意的点了点头,“下去候着吧!”

    杨柳村的班主凌兰君,揣着凌云送他的包裹,兴冲冲地回到自己家中。

    这凌云原本是他们的台柱子,没想到却被孙右相看中,花了好一笔银子,给他赎了身,将她送进楚亲王府中。

    凌云本就是一副狐媚子相,料想比那李家二少爷,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如今他刚进府不久,就先给自己送了东西出来,看来也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

    从外边摸着像是一个小匣子,分量也不轻,裹得严严实实的。也不知是什么好东西,料想楚亲王赏赐的东西应该不会差!

    回到自己家中,凌兰君将自己的徒子徒孙们都挡在门外。

    都说戏子无义,这杨柳村中可就净是些无情无义之徒了。

    凌云的师姐蒋兰,抱着胳膊倚在门框上,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但眼神中的贪婪,却暴露无遗,“师傅还真是小气,也不知拿了什么好东西回来,竟连瞧都不肯让咱们瞧一眼。”

    凌云的师兄花好月,斜着眼睛看了自己这师妹一眼,“就算有什么好东西,你当还能轮到你。”

    这一句话惹怒了蒋兰,蒋兰也是个暴脾气,冷嘲热讽的说道,“轮不到我就能轮到你了,咱们这师傅是什么性情你还不知道!怕是他死了,也是会想办法将这些东西带走的。”

    这话正好让凌兰君听个正着,不待花好月反驳,他自个儿一把推开门,冲几个徒儿说道,“吵吵什么吵吵?!还敢编排师傅了?一人在院子里翻十个来回跟头,再来见我!”

    说完“啪”的一声关上了门,门外的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都带着责备,他们虽然敢说自家师傅,但到底是命不可违,冷哼了一声,散了开来。

    凌兰君来到圆桌前,将包裹放在桌上,按捺不住心中的喜色,搓了搓手,将盒子取了出来。

    匣子瞧着像是柏木,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但是,说不定是凌云不想引起别人的重视呢!

    他派人传话,将自己叫到明镜茶楼见一面,还点的是明镜茶楼里最好的茶,午子千豪,若是不送点儿好的,何必费这么大事儿呢!

    这么一想,凌兰君眼中迸发出一抹贪婪,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将盒子打了开来。

    当盒子里的东西映入眼帘,凌兰君神色一变,气得腮帮子鼓了起来,这小子就是这般给老子送礼的吗?!袖子一挥,匣子掉在了地上,发出一阵儿声响,盒子也摔成了两半儿。

    可看清了那东西,神色又是一滞。

    外边正在翻跟头的花好月与蒋兰一听,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讽刺的神色。就知道凌云不会给这老家伙送什么好东西,也就这老家伙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偏偏还自取其辱。

    而在屋顶上的青木,看到了从匣子里掉落出来的东西,也是一愣,翻身离去。

    楚亲王府,翠竹轩内。

    宋子洲正翻看着一本杂书,说是杂书,其实也不尽然。主要是针对于他平日里看的功法、兵书而言是本杂书,因为这书是讲农业的。

    青木来到门前,按照往日的规矩,敲了敲门,三急一缓。

    宋子洲神色一变,将书放了下来,冲门外扬声说道,“进来吧!”

    青木闻声推门而入,“禀王爷,你让查的事有眉目了!”

    宋子洲一挑眉,问道,“那包裹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青木拧着眉,将自己刚才看到的,告诉了宋子洲,“王爷,那杨柳村的班主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将匣子摔到了地上,属下这才看得一清二楚,从匣子里掉出来的,赫然是一双绣花鞋!”

    “绣花鞋?”宋子舟蹙了蹙眉,“你可瞧好了?那凌兰君有没有在途中偷梁换柱?”

    青木抱拳,“并没有!属下跟了他一路,还探了他所坐的马车,并没有其他东西。”

    可是这凌云为什么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