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兴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亮兴汉-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到众人皆是惊奇地望着自己,张亮立刻明白对方心中所想。未等众人开口相问,他便自行笑着言道:“不用怀疑,我说的就是三万!我就是要用三万骑兵,破它临江王十万兵马!!”(。)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缺的东西() 
张子房决意双将领军,汉中王忧虑攻韩楚军!

    刘邦等人在听到张亮自行确认之后,均是沉默不语。虽然大家见过也经历过一些以少胜多的战斗,可他们均是知道这种胜利困难重重,除了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以外,运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天时可以预测,地利可以观察,而人和则是可以调整与创造的。但唯独这运,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虚无飘渺之物。。。。。。

    “子房,我相信你的能力与计谋。不过这以三万骑兵敌一国之举,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虽然当日韩信曾用两万兵马破赵,但那是被逼无奈。可我们不同啊,我们手中都有兵马,既然要打,便索性稳扎稳打,只有保证胜利,对我们才是最为有利的。否则,我们会陷入被动的。”

    刘邦认为没有必要冒险,但张亮却表现的很是无奈。在听完对方的话语之后,他便立刻应声释道:“汉王,我也想多派兵马,但这根本行不通。一旦我们大兵压境,那临江王只会畏惧死守等待项羽进兵,到时我们很有可能与对方形成拉锯战与消耗战。估计这种局面,我们谁也不愿看到!而且一旦我们将大军调出,项羽很有可能不等准备就绪,便直接进攻,到时我们便真的是首尾难顾了。所以,我才提议只用三万骑兵攻击,一来便于机动,速度上有优势。二来可以麻痹临江王,使其轻敌。至于这第三,则是为了留下有生力量应对楚军。”

    听完张亮的解释,刘邦等人方才释然。但是对于三万战十万,他们始终忧心忡忡。

    “韩王,如您所言,我们似乎真的别无选择。可这以少胜多需要胆量和谋略,如今纵观我两军之中,有此才能之人屈指可数。难不成您要亲征临江王不成?”

    萧何的疑问也是刘邦的困惑。他也认为这领兵之人极为重要,而且他唯一觉得能担此重任者,只有张亮。

    见萧何以为自己要亲征,张亮赶紧予以否认。而看到对方并打算亲自出手之后,刘邦顿时头大了起来。

    “汉王,老萧!我的两个媳妇儿即将临盆,我可不想这种时候还到处闲逛!再说我心中早有合适的人选,只要他们二个主将联手,相信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闻得张亮已经有了人选,刘邦顿时大喜。可听得有两名主将,他又再度皱起了眉头。

    “子房,自古领兵只有一名主将。为何你说要两人联手?!若是真的如你所说,那岂不是乱了吗?”

    刘邦本以为张亮是口误,故而用提问的方式予以纠正。可张亮在听完刘邦的问题后,却丝毫没有更改之意。仿佛他就是要让两名主将领军!

    “汉王,运用两名主将,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需要各司其职,分开行动。”

    闻听要让两人分开行动,刘邦已是彻底懵圈了。因为他实在无法想象三万人马再分的话,将要如何战斗。

    就在刘邦疑惑不解之时,卢绾和白元却突然来到了韩宫。而张亮在见到他二人之后,立刻高兴的喊道:“行了!两位主将到了!我们可以安排了!”

    得知张亮口中的主将是卢绾与白元,众人皆是有些吃惊。虽然大家认同白元的军士能力,但卢绾却是他们所担心的。

    “子房,你不会是在说笑吧?这白元是你的弟子,我对他的能力没有怀疑。可卢绾我是知道的呀!让他守城夹击,或是断后都不是问题。可要说到让他以如此少的兵马去迎战敌方,似乎有些难为他了。需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可千万莫要儿戏,这可是关系到他的性命!”

    卢绾在听到刘邦之言后,心中略微有些不适。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并非是白元和韩信那般杰出的军事人才,但终究不愿被别人言及自己不行。可是当他得知刘邦是担心他的安危,不想让他赴险之时,心中却又甚为感动。。。。。。

    面对刘邦的焦急,张亮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而就在刘邦打算继续劝说之时,张亮却突然开口释道:“汉王你说的没错。尺有长;寸有短!而我就是要发挥他二人的长处,来打赢这场看似不可能的战斗。”

    听到张亮自信的言语,刘邦很是惊奇。而张亮在微微停顿片刻之后,便继续接道:“根据我的情报,那临江王有两个特点,一是胆小谨慎,且心胸狭隘,极易动怒。而另一个就是吝啬无比,十分抠门!汉王你可能还不知道吧?!那临江王虽然手中握有十万兵马,可真正的战力却是极低。其原因不在军士,而是在军士的兵刃与护甲之上。”

    闻得临江王战力极低,众人均是瞪大了双眼,显得异常兴奋。而张亮在见到众人来了兴趣之后,便再次接道:“那临江王军士手中的兵刃与护甲皆是烂的不能再烂的物品。有一些甚至还是从昔日战场的死人堆里扒出来的。这护甲兵刃可以说是将士的生命,可他临江王却因吝惜钱财,不愿进行更新替换。我看他是吧护甲当了古董,以为约旧便约好!穿着这种护甲,如何能够保证将士的生命安全?而将士们一旦失去了保障,又有谁会拼命作战呢?!本来我以为那临江王的抠门只在衣食住行之上。可万没料到他连守疆护土的军士也这般的糊弄,若说他不打败仗,只怕是没有天理了。”

    听完张亮之言,刘邦这才稍稍安心,但此刻的他却仍有顾虑,因为毕竟对方还是有人数优势的。

    “子房啊,既然你认为我们能够胜过敌军,为何还要两名主将。而且你刚才言及还要分兵,究竟是意欲何为啊?”

    闻得刘邦开始打听具体的作战方略,张亮随及微微一笑。但此时的他并未急于回答对方,而是先行在卢绾的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

    卢绾在听完张亮的耳语后,立刻示意自己明白。在向刘邦和张亮施了礼后,便自顾自的转身离去了。

    刘邦一见卢绾居然自行离去,顿时费解的望着对方的背影。待到他回神打算叫住对方之时,却被亮开口所阻。

    “汉王,您不必叫了!我已经自作主张给卢大人安排了任务了。此刻,宫门之外有满满一车的竹简,而竹简之上全是控诉临江王苛刻吝啬,以及欺骗百姓的恶行!虽然当中有一些杜撰和夸大其词,但不会影响它的效果。此次,白元和卢绾大人打入临江王领地后,我便要让卢大人到处去散播这些竹简,不仅如此,我还要借用卢大人的好口才,来将这竹简的内容进行扩散和渲染。”

    刘邦此时渐渐明白了张亮的意思,不过有些细节,他依旧有些不解。为了能够彻底搞懂张亮的计谋,他便只得急声追问道:“子房,你这渲染和扩散虽好,但只怕效果甚微。就算百姓真的不满临江王,想来也不会轻易加入我们的。到时,我们又如何能战胜地方呢?”

    “汉王,这扩散并非针对的是百姓,而是针对他临江王的!适才我曾说过,此人胆小谨慎,因此很难诱他全面出击。但此人又心胸狭隘,且容易动怒。这就给了我们绝好的机会!一旦那些负面言论传到了他的耳中,我料定他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且想要尽快消除这些有影响的流言。所以,我还安排了卢绾进行诱敌,让他将卢绾的军队当作是专门散播谣言的小股部队,只要对方中计,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消灭卢绾的五千骑兵。而卢绾此时就成了真正的绝佳诱饵,可以将他诱入白元的伏击圈里!”

    张亮轻描淡写的道出了自己全盘计划,可刘邦此刻却是异常的惊讶。除了惊叹张亮对敌人的了解之外,还赞叹他能够将对方弱点巧妙的加以利用。。。。。。

    “子房!若真是能如你所说,那此战可成。不过击败临江王后,你又打算如何对付项羽呢?你要忘记,他的军力可是我们的两倍啊!”

    见到刘邦已经认可了自己的方案,张亮很是高兴。可闻得刘邦问及应对项羽大军之法,他却不由得轻叹了一声。而未等他开口答话,突然有一名侍女跑了过来,在见到张亮之后,便立刻急声报道:“大王,芝王妃想吃你做的糕点!敏王妃想喝您熬的蜜汁!还有淑王妃和阿穆尔王妃,皆是想要让您为她们准备膳食。最后是婉王妃,她正在和月公主学习针灸,希望您忙完之后去助她一助。。。。。。”

    听完侍女之言,张亮赶紧命她先行回去,同时让对方转告自己爱妻们,说是他马上就去。

    刘邦与萧何等人在看到此番情形之后,已是彻底僵在了当场。而张亮此刻却回身向着他们施了一礼,随后无奈的言道:“汉王,您也看到了,我实在是分身乏术啊。不过您放心,这破楚之法我一定会想到的,您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吧!”

    张亮言罢之后,便立刻满怀歉意的离去了。而刘邦在闻得对方需要时间之后,立刻仰天苦笑道:“时间?子房你还真是会要啊!这玩意儿正好是我们最缺的东西。”(。)

第四百三十四章 翁婿同心() 
九江王得悉岳父向韩,衡山王道出心中之念。

    刘邦在感叹时间无多的同时,楚国正在紧锣密鼓的为进攻韩国做着准备,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让九江王英布重新归附。

    项羽的本意是派出特使,然后带着他的王命勒令对方此次必须出兵。但范增却认为此法效果甚微。

    “亚父,若不派特使的话,如何能让英布出兵?总不能指望他自己行动吧?”

    项羽此时显得有些极不耐烦,可范增却依旧信心满满。仿佛他早已有了打算一样。

    “羽儿,若想让英布真正出兵,需要彻底制约于他。否则即便他派出兵士,也只会是阳奉阴违的做做样子罢了。此事,你就交给老夫吧。我已经命周易前往英布之处,相信很快便有结果了。”

    得知范增已经有所安排,项羽方才安心,但他对于范增的方式却十分好奇。

    “亚父,您究竟打算如何制约他英布?难不成还要用义帝之事来要挟他吗?”

    听得项羽之问,范增却只是微笑不语。而项羽在看到他的神情后,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就在项羽和范增进行商议之时,周易已经抵达了英布的都城。但此时的他并未前往英布的宫中,而是选择了耐心的等待与潜伏。。。。。。

    英布此时已经得知了西楚要二次伐韩的消息,因此变得有些焦虑。除了不知自己该如何抉择以外,更多的是担心西楚对自己的态度。

    而见到英布整日愁眉不展,最为焦急的便是他的王妃吴姜了。

    “大王,为何这几日总是见您心事重重?难道是西楚伐韩的消息让您心烦吗?”

    闻得自己的夫人相问,英布微微叹息了一声。待到他的心绪稍稍稳定了一些之后,便缓缓的回道:“夫人,你有所不知。上一次西楚伐韩之时,本王推说国中有事,未曾出兵助楚。可这一次,只怕那范增和项羽不会那么轻易的让我置身事外了。”

    吴姜王妃在听完自己夫君的话语后,表现的甚为无奈。但转瞬之后,她便提试探性的提议道:“大王,您与韩王交好,故而不愿进兵。不过长此下去,一定会被项羽所恼。既然此次避无可避,不如就此作出一个选择。也免得整日被夹在韩楚之间,让您进退两难!”

    闻得自己夫人之言,英布顿时陷入了沉思。此刻的他亦是不想继续摇摆不定,但如何选择却让他十分的头疼。

    “夫人,自从刘邦出蜀以来,天下的势力便基本已是一分为二了。项羽虽然残暴,但其势最大。而韩汉虽已联手,但终究不及西楚强大。其实我也想要有所选择,可奈何局势不够明朗,故而我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英布的话说得极为实在。毕竟这个选择不是买菜,错了可以重买。一旦选择错了势力,只怕自己会万劫不复的。

    虽然英布此时显得很是无助,但他的夫人吴姜却好像并未因此事而苦恼。在将英布劝扶到座位之后,她便缓缓言道:“大王,您莫怪妾身直言。我猜您的心中早已有了决定。只是您害怕承认,故而才犹豫不决。”

    闻得爱妻好像看穿了自己的心事,英布很是吃惊。微微审视了对方片刻之后,他便赶紧沉声问道:“夫人,你知我心?!那你不妨就说说看,若是对了,你就在帮本王分析一番,正好帮我解了心结。”

    吴姜王妃见到夫君向她请教,立刻先行为他斟了一杯酒,其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身心,同时缓和一下自己的心绪。

    “大王,您的心里其实想的是韩王。这原因妾身不知,不过您的行动却已是实实在在地出卖了您。倘若您心向项羽,那第一次伐韩之时,你就会出手相助了。需知韩王一直是霸王项羽的心头大患,如果您能帮霸王灭了韩国,这份功劳自然是无人能比的。而您的位置也会更加稳固。可您并未这么做,反而找了一个由头,来了个两不相帮,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您这已是帮了韩国了。而那霸王只怕也早已看透,只是如今他不便与您翻脸,故而未曾点破罢了!还有,妾身自嫁给大王以来,每每听到那西楚来的使者,均是言辞嚣张跋扈的丝毫没有给您留过任何情面。与其说是协商,不如说是严令更为恰当。虽说诸侯王位是他项羽分封,但他也只是诸侯之一。可他的这般行径,简直就是把大王您当作了他的楚臣!如此对待于您,连妾身都看不过去,想必大王就更是难以忍受了。”

    吴姜之言,句句都说到了英布的软肋与痛点。此时若说他无动于衷,只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看到自己的夫君似乎有所触动,吴姜便放下了所有戒心。此时的她已是毫不在乎,因此言辞也越来越激烈。

    “还有,妾身若没记错。当日韩楚签订盟约之后,范增却命您率兵直逼韩国。这毁约无德之事暂且不表,单就范增那特使的态度就让人无法忍受。妾身虽不知您有何把柄落在他的手中,但他居然是以胁迫之语命您发兵。这已不是单纯把您当作楚臣了,简直就是把您当作了家。。。。。。”

    吴姜王妃说到此时突然急忙收声,因为她知道自己这脱口而出的话语是对自己夫君的不敬。而英布在见到自己夫人的惊慌之态后,却只是苦笑着接道:“夫人怎么不说了?!是不是怕我动怒啊?!夫人不必担心,本王不会怨恼于你。因为你所说的都是事实。你若是怕说出口,那本王替你好了。我英布在他范增眼中,分明就是一个家奴!!这家奴一称怕都是好的。也许他只当我是一条狗!!!”

    闻得英布之言,他的爱妻赶忙上前用手捂住他的双唇。虽然动作极为轻盈,但却可以看出她心疼自己的夫君。而且此时她的眼中,已经闪烁着委屈的泪光了。

    “大王,您切莫这么说。您可知道,妾身听了有多痛心吗?既然他项羽和范增这般的欺辱我们。那我们索性就跟了韩王,即便是死,也可以不必再仰人鼻息,受人之辱。更何况,我父王也十分看好韩王,而且还曾有心要与韩王结交呢!”

    英布的王妃吴姜乃是衡山王吴芮之女。得知了自己的岳父也是心向韩王,英布不由得欣喜若狂。

    “夫人,你说的是真的吗?!不瞒你说,我之所以有所犹豫,除了惧怕那项羽痛下杀手以外,最担心的便是岳父大人不能与我同心了。万一我若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