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人物-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宁看了一眼张宝儿,摇着头对李隆基道:“郡王,我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这不是我愿意来的,而是张公子逼我来的!”

    “逼你?张公子他是怎么逼你的?”李隆基想不明白,张宝儿怎么能逼着宋宁与他的手下前来赴宴。

    宋宁苦笑道:“张公子派人,当着我的手下人的面许诺,燕雀帮的人若由我出面组织来参加今天的宴席,不仅饭菜全免,而且来的人每人发二十两银子。郡王,您是知道的,燕雀帮都是些苦哈哈出身,听了这消息哪还能坐的住,纷纷来找我报名参加,您让我怎么办?”

    李隆基听了差点没笑出声来,张宝儿这手真叫绝,以利引诱燕雀帮众人,让他们倒逼宋宁,宋宁也可能不考虑帮众的利益,就算违心也得来赴宴,难怪他说是被张宝儿逼的。

    姚崇听了却是另一番心情,在他看来,张宝儿心思缜密,考虑问题一环套着一环,光是让燕雀帮来赴宴便要花去近万两银子,这种大手笔,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燕雀帮众人坐定后,宋宁朝着众人大声道:“各位兄弟,我可把话说到头里,我们燕雀帮是冲着张公子的银子才来的,没有与任何人交好的意思,更没有与任何人做对的意思。吃了饭,领了银子,都给我立马走人,谁若不听招呼,莫怪我宋宁翻脸不认人。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燕雀帮帮众齐声应诺。

    姚崇忍不住摇头叹气,他知道,宋宁说这话是想把自己与燕雀帮摘干净,声明自己不是与梁德全做对才来的。可是,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既然上了这条船,再想下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想到这里,姚崇忍不住看向张宝儿,张宝儿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姚崇心中暗忖:这是个不好对付的主,或许他还真能与梁德全斗一斗呢!

    “哎哟!白二爷,您老人家也来了?”门口突然传来了小二惊诧的声音。

    “我难道就不能来?怎么,永和楼不欢迎我?”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

    李隆基忍不住皱起眉头,他向张宝儿看去,张宝儿却似没听见一般,正与柳举人有说有笑。

    “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您老人家能来,小的高兴还来不及呢!白二爷,里面请!”

    门口小二的话音刚落,众人便看到一个身影趾高气扬走了进来,原来竟然是白宗远的管家白二,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家丁。

    白二进了门,四下环顾了一圈,便大声嚷嚷道:“你们永和楼就是这么待客的么?客人来了,也没个人招呼?”

    王蕙看不惯白二目空一切的嘴脸,正要冷语相讥,却被李隆基用眼色止住了。

    王蕙不解,李隆基朝着一旁努努嘴。

    王蕙顺着看去,却见张宝儿已经向白二走去。

    “原来是白管家呀!”张宝儿淡淡道:“白管家可是为你家主子打前站的?不知你家主子什么时候能来?”

    张宝儿故意将主子两字咬得很重,言下之意很明白,你白二只是个奴才,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白二何尝听不出张宝儿话中之意,一张脸臊得红一阵白一阵的,却无法反驳。白二在潞州城说起来也算是号人物了,谁不得给他几份薄面,可白宗远毕竟是他的主人,张宝儿这话说得刻薄,却也没错。

    “白大善人不来了!”白二阴沉着脸对张宝儿道:“由我代表他来参加永和楼的开业。”

    “哦!白大善人不来了!”张宝儿微微点点头:“我还给白大善人留了雅间呢!”

    白二冷哼道:“白大善人也不是谁想请就能请得动的!”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上菜() 
张宝儿却并不生气,只是淡淡道:“烦请白管家辛苦一趟,回去告诉白大善人,我这给他留着坐呢!柳家姜家还有燕雀帮的老少爷们都看着呢,若是白大善人不来,恐怕面子上过不去吧?”

    白二听了张宝儿的话,有些踌躇,不知是该走还是该留。

    “混帐奴才,白跟了大善人这么多年,难道不知大善人是最重颜面的吗?”张宝儿见状脸色突然一变,指着白二便怒斥道:“白大善人与我有赌约在前,今日若是不来,岂不让这些看客误会,以为他是不敢来了。我都提醒过你了,居然还在这里磨磨蹭蹭,难道让大善人颜面尽失你就高兴了?你究竟是何居心?”

    众人听了张宝儿这一番丝毫不留情面的话,目瞪口呆,齐齐把目光投向了白二。

    白二脸色变得煞白,张宝儿虽然对自己呵来斥去,但他的话却不是没有道理。白宗远的确很重面子,若真因此事颜面丢尽,恐怕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里,白二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赶忙换上一副献谄的嘴脸,朝着张宝儿一躬道:“张公子说的是,小的这就去请大善人!”

    “要去赶紧去,晚了莫怪我直接开席了!”张宝儿不耐烦地挥挥手道。

    白二与两个家丁一溜烟便不见了。

    张宝儿将平日里喝五吆六的白大管家训得像孙子一样,这让燕雀帮众人看了不禁啧啧称奇,周围响起了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想必过不了今日,这事便能传遍整个潞州城。

    姚崇悄悄对李隆基道:“这一石三鸟之计使得妙,郡王,此子不可小觑,说不定潞州今后的局面,真会因此子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呢!”

    李隆基若有所思,轻轻点了点头。

    不一会,白宗远果然来到了永和楼,白二与两个家丁跟在他的身后。白宗远的脸色并不好看。

    想想也是,本来白宗远不想来永和楼,可被张宝儿一番话挤兑的不得不来,换作谁心里也不会爽。

    张宝儿满脸笑容,朝着白宗远抱拳道:“感谢白大善人的光临,走,二楼雅间请!”

    “不必了!”白宗远四下打量了一番道:“临淄郡王、柳家家主、姜家家主都在这大厅坐着,我怎好意思去雅间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吧,这样热闹些!”

    宋宁很有眼色,赶忙将李隆基旁边的一张桌子腾了出来,把自己的手下赶上了二楼。

    宋宁恭敬地对白宗远道:“白大善人,您这里坐!”

    白宗远盯着宋宁皮笑肉不笑道:“看来宋帮主很在雅兴嘛,居然能抽得出空来赴宴,不错,不错!”

    宋宁此举本是向白宗远示好,谁知拍马屁没拍上,却拍在了马蹄子上,他嘴角抖动了两下,强笑道:“白大善人说笑了,我这也是不得已,请白大善人见谅!”

    白宗远不再理会宋宁,径自坐了下来。张宝儿笑了笑,也跟着与白宗远坐在了一张桌上。

    张宝儿朝着陈松喊道:“义父,可以开席了!”

    “好咧!”陈松应了一声,朝伙计做了个手势。

    只见几十名伙计,井然有序,穿插着端着各色菜肴,依次向各桌上菜。

    仅一刻钟工夫,每桌四凉六热十个菜便上齐了。

    这楼上楼下算来怎么也有三四十桌,永和楼这么一会便将菜上齐了,有的菜还在冒着热气,显然是刚出锅,这让白宗远很是诧异,单凭着这一点,后来居便赶不上永和楼。

    陈松笑呵呵朝着众人道:“放开吃吧,菜吃完了还可以再加,今日管够!”

    “多谢掌柜了!”燕雀帮众人听了顿时喝起彩来。

    招呼完众人,陈松又来到了白宗远这桌,对白宗远客气道:“招待的不周,请白大善人见谅。”

    白宗远知道陈松是张宝儿的义父,也不好说什么过分的话,只是好奇地问道:“这几十桌菜,片刻就上齐了,不知陈掌柜是如何做到的?”

    “这有何难?”陈松垂手含笑道:“只要传菜的小二与后堂的厨子足够多,这很容易做到的!”

    “陈掌柜,不知永和楼有多少小二与厨师?”白宗远又问道。

    “传菜打杂的小二堂倌共有四十三人,后堂的厨子有二十八人!”

    白宗远听了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他彻底被惊呆了。

    在永和楼未开张之前,后来居是潞州城最大的酒楼,可算下来也就十几名小二和七个后堂厨子,永和楼用的这些人,至少是后来居的三四倍,后来居与永和楼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想到这里,白宗远心中不由地笼上一丝阴霾。

    “白大善人,不知您还想用些什么?”陈松客气地问道。

    白宗远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随口道:“上几道永和楼的特色菜吧!”

    陈松答应一声,正要转身离去,却被王蕙叫住了。

    “不知君王妃有何吩咐?”陈松笑容可掬地问道。

    王蕙理直气壮道:“陈掌柜,你要一视同仁,给他那桌上什么,给我们这桌也上什么,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李隆基脸上不由泛起了苦意,王蕙这哪有点王妃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吃货,碍于周围人多耳杂,李隆基也不好提醒王蕙。

    “郡王妃,您放心,绝不会亏待了您这一桌!”陈松笑着答应了,转身而去。

    不一会,陈松引着小二端着两盘菜,在李隆基与白宗远每桌放了一盘。

    “这是本店的卤糟牛肉!”陈松介绍道。

    “糟牛肉?”王蕙还是第一次听说,她忍不住问道:“什么叫糟牛肉?”

    “把牛买回来,用做白酒、黄酒过滤下的酒糟拌上榨完糖的渣滓喂上几个月,待牛长的半大杀了,这样的牛肉就叫“糟牛肉”,这种牛肉的口感比普通牛肉要香嫩。诸位可以尝尝!”

    “不错,不错!”李隆基与王蕙哪曾吃得这等美食?不自觉间,便纷纷道出了一声好来,风卷残叶般,一盘菜便见了底。

    白宗远尝了菜,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心中也明了,这菜后来居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第二百九十三章 绝活() 
没过多久,又有小二送上菜来。

    “这是本店的特色烤鸭,十分考究的。”

    “怎么个考究法?”王蕙从来没像今日这么好奇过。

    陈松如数家珍般介绍道:“烤鸭要经过选鸭,选料,填料的过程。特别是填鸭工序,更需精心料理。它要在一个特别的专用木笼里填喂一个多月,而这木笼,绝对不容鸭子有站立活动的自由。每次填喂时,是把预先备好的高粱面团和高粱颗粒,搓成条捋着鸭子的嗉囊,一点一点地填进去的。为了达到皮酥里嫩的效果,填鸭师傅还须运用针先把白条鸭的皮挑起晾干,不惜费时费力。在烤制时,还要在吊炉上方备好杏木烧好的荤油,如此精工细作,最终才能将烤成一只色香味俱全的烤鸭。”

    紧接着,陈松又介绍起了下一道菜:“这是八宝头脑。把榨过黄酒的新鲜糟粕用井水淘成为乳色质放入碗中,然后放肥山羊肉两块、毕克齐的长山药两节,另加葱花、白葡萄、鸡蛋薄饼和适量的白面小疙瘩。您闻闻,这八宝头脑有浓郁的酒香味,但却没有酒劲,多吃几份也不会醉,堪称一绝……”

    少时,李隆基与白宗远面前便端上了好几道菜,满满一桌,有枞树菌炖腊肉,有魔芋豆腐炖仔鸭,有野板栗炖乌鸡等等。

    他们几人都没见过这等搭配的吃法,再观那色泽,搭配协调,闻那味道,清香扑鼻,就不由得馋虫蜂拥,口中生津,便立时饕餮起来。

    白二见白宗远一脸的不高兴,眼珠一转,便想到了一个刁难陈松的法子。

    “陈掌柜,你这酒楼可否能做面食,要知道我们潞州人最喜面食了。”白二假惺惺问道。

    白宗远见白二突然说话了,颇觉得诧异,旋即一想,心中顿时明了,便也不言语了,只是静观其变。

    “当然没问题!”陈松满口答应道。

    陈松吩咐下去,不大一会便传上几盘包子、馒头、花卷之类的吃食来。

    看着这些吃食,白二摇头叹了口气道:“我只好一口粉丝细的拉面,有劳陈掌柜了!”。

    说毕,白二朝同来的两名家丁施了个眼色。

    二人会意,其中一人道:“别的都无所谓,要是有一碗刀削面就好了”。

    另一名家丁也道:“我呢,就请做一碗七彩刀切面算了。”

    言罢,三人诡秘地一笑,齐齐地看向了陈松。

    白二明显是在为难陈松,一旁的王蕙早已是怒不可遏,甚至开始摩拳擦掌了。若不是李隆基拉着,她早就上去教训白二了。

    不仅是王蕙,就是那些燕雀帮众,也把不屑的目光射向了白二。

    谁知陈松却丝毫不在意,他微笑着点点头道:“不就几碗面条么,请稍候!”

    陈松还未来得及转身,白二却又说话了:“我虽然不懂得吃,但却也容不得敷衍,见不得肮脏东西的,陈掌柜可否让厨师将炉具搬至这大堂,当众煮制,也好让我放心。

    白二这也太过分了,众人都顾不上吃饭了,他们都被这厮气饱了。

    陈松轻蔑一笑,点头离去。

    不一会,陈松领着一名厨师来了,另外几个小二将那一应器具及原料搬了出来。

    众人知道,这是准备当堂演示了。

    来的厨师不是别人,正是张堂。

    张堂先是朝着张宝儿恭恭敬敬施了一礼:“见过张公子!”

    张宝儿对张堂笑了笑道:“张大哥,说实话,我也没看过你的绝技,你就放开手脚吧,让我一睹为快!”

    “放心吧!张公子,不会让你失望!”张堂自信满满。

    说罢,张堂在一旁的盆里洗了手,用一条白毛巾将手揩尽,他做的很仔细,也很慢。众人不由地摒住了呼吸,静静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在众人的目光中,张堂开始了他的演示。

    筛粉揉面间,一旁煮面的水也就烧开了。待碗排好,作料放齐,便开始了做面的程序。

    先做的是拉面,张堂从那已揉好的面团中切下一坨,再行揉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那面团搓成长条,接着,便是两手握了两端,如跳绳般甩了起来。甩了一会,撒些面粉,又将其折叠起来,再甩。如此反复。其间,那速度由慢而快,由快而疾,先时倒还能让人观其一二,到后来却只见一团白影在上下翻飞,飞速地旋转,着实叫人眼花缭乱了。

    正值众人目不暇接之时,但听一声闷响,面已拉成,长长地卧于案板上。

    众人靠近一看,却见那面细若蚕丝,岂是粉丝比得?

    白二看得呆了,久久地无话可说。

    吃饭的众人哪曾知晓面条还有这等制法?在呆立一时之后,就齐齐地发出一声好来,那掌声瞬时却是严动。

    看看那面,再瞅瞅白二,张宝儿脸上露出了促狭的笑意。

    张堂却是十分地平淡,只顾着不停地忙活,将那拉好的面抖散开来撒于翻滚着的水中,再用筷子翻动几下,便是熟了,也不见他动用漏瓢,只有那双筷子疾疾地飞舞着。少倾,不知怎地,那面已蛇样盘蜷于碗中,撒上些葱花胡椒,淋上些香油,浇上些臊子,面便成了,其色饱眼,其香诱鼻,端的是不由得让人食欲大振。

    白二扯双筷子便吃,却被张堂止住了:“在下做的拉面乃一根面条团成,中间是不曾断得的,食法也就自然有别于其他面条了。你不见那中端处蛇头样立着根面头子么?就从此处开始用吧!”

    说罢,张堂也不顾众人的满脸惊奇,又去制作刀削面去了。

    刀削面的制作也是尤其的别致。

    潞州城的刀削面,无非是将那面搓成圆柱状,再左手执了,右手飞刀削于沸水中,待面块浮于水上,便可舀来食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