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还是各家的家长拧着自家娃的耳朵拎回家的。

    死小子!玩撒野了不着家也就算了,还把家里囤着过年的零嘴儿偷渡出来。看不回去很抽你一顿!

    不过临走前,三胞胎满足了这帮大孩子们的意愿——小心翼翼捧着玩具,答应给他们每人摸一把。盈芳则往孩子们衣兜里塞了不少奶糖、饼干、炒瓜子儿做回礼,免得这帮孩子回家挨训。

    打那之后,村民们都知道盈芳家不仅有个高级军官退下来的爷爷,还有个特别宠三胞胎的干爷爷。更加坚信: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盈芳家。

    ……

    一过腊八,过年的气氛就浓了。

    先是轮流借公社的石臼搡年糕,再是开启磨坊轮流磨豆汁、点豆腐。

    去年磨豆腐,燕子还是公社聘请来的编外人员,今年嫁了向九,成了公社一份子,磨豆腐更加少不了她。

    这不腊八刚过,书记就找她商量磨豆腐的事了。

    向荣新这个书记,为了公社也真的操碎了心。既要防着不能触高压线,又希望能给社员多弄些福利。

    想到沿江公社凭那么个破鱼塘,都能让社员过个好年,自己公社人才那么多,还能比不过他们?

    “燕子啊!你辛苦些,回头我给你记工分。”

    燕子笑眯眯地说:“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替书记分担、给咱公社服务,是我的荣幸。”

    向荣新笑不可仰:“城里姑娘就是会说话。”瞧这漂亮话说的,让人想不高兴都难。

    “成!那我就宣布出去了,一斤豆子换两斤豆腐。想要豆腐的,都拿豆子来换。”

    正常来讲,一斤豆子能磨三斤豆腐。燕子做豆腐的技术是豆腐厂里正儿八经学来的,一斤豆子做四五斤豆腐也是常有的事儿。这么一来,两斤豆子,其中一斤就是收益。

    一般人家,过年不可能只要两斤豆腐。一来豆腐是祭祖不可或缺的食材;二来,除了猪肉,豆腐是其次受欢迎的。冻豆腐埋在雪地里,能吃到正月。白菜豆腐炖粉条、豆腐咸菜汤、猪血豆腐羹……各种菜肴都离不开豆腐。

    果然,雁栖公社豆腐坊对外开放这个消息一传开,江北一带的人家,都扒开自家的黄豆袋称黄豆。

    不需要豆腐票就能吃到新鲜的嫩豆腐,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啊!

    至于一斤豆子换两斤豆腐这个交换是否有失公允,说实话,不知内情的人,还觉得划算呢。要知道,菜场里的豆腐,不仅要票,而且比这还贵。咪咪小一块,就要两分、五分。再还有,菜场的豆腐谁知道是今天刚做的,还是昨天卖剩的。雁栖公社的豆腐坊,那绝壁是新鲜豆腐。拿到手还热乎乎的呢。有馋嘴的媳妇儿,仗着肚子里怀着婆家的宝贝金孙,当场捧着碗舀着吃的都有。

    至于知内情的本社社员(去年拿豆子磨过豆腐,知晓个中比例),因书记事先做妥了安抚工作——挣得的豆子,回头按户头分下去,保证把你们失去的追回来还有的多,不至于傻乎乎地往外捅实话。这件事上,社员们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

    就这么,雁栖公社的磨坊门口呼啦啦地排起了长龙。

    本地社员倒是没那么着急,急的是其他公社的社员,一大早就背着箩筐、挎着篮子走远路来排队了。

    足头足脑排了三天。

    到第四天时,雁栖公社的社员也开始陆续来排队了。不排不行啊,快小年了。豆腐坊只做到小年前一天。

    盈芳家去排队磨豆腐的是小李。正好,山上派了春妹来换豆腐,姜心柔便让小李和春妹一块儿去,顺便照应她一二。

    春妹这是受罚后第一次出现在大伙儿的视野里。

    有知青看到她,差点认不出来。并不是因为在山上风吹日晒开荒种地有些晒黑了,而是因为长高了、鹅蛋脸更红润了。

    “春妹你吃啥了呀?才几个月,都快和我一样高了。”以前和她一个房间睡觉的女知青咋呼道,“气色也好多了,刚来那会儿,你脸色白的跟鬼似的。”

    哪有这么形容人的。

    小李站在后面皱皱眉。

    春妹腼腆一笑:“我也不晓得,我姑说可能是发育还没完,每年还能再长点儿。脸色好那是因为病好了,刚来那会儿可能有些水土不服。”

    那知青撇撇嘴:“都来潮了,再长还能长到哪儿去。不是我说,你姑那是纯粹安慰你呢吧。”

    “我看春妹不仅高了,胸也大了,莫不是真的还在发育?”另一个女知青凑过来,细细打量春妹的变化,又看到排在春妹后头的小李,脸颊一红,拿胳膊肘撞撞同伴,“哎,你看那人,不是春妹发烧那天抱她去卫生院的解放军么?看上去和春妹很熟,别不是……”

    “切!什么解放军!叫得好听,其实就是给人端茶倒水的。”心高气傲的女知青不以为然。

    想起县里往山上部队送锦旗那天看到的年轻男人,心说那才是真正的解放军,找对象就该找那样的。

    “你想啥呢?脸这么红,不会是思春了吧?”旁边的同伴推推她。

    “你才思春呢!”

    两人嘻嘻哈哈,不再搭理春妹。

    春妹百无聊赖,垂着眼睑看自个的鞋面。

    小李轻咳一声,问她:“听李嫂子说,你这段时间天天开夜工?”

    “哦,我跟李嫂子学纳鞋底呢,白天抽不出时间,也就晚上能坐下来纳一点。”春妹转头朝小李笑笑,“对了小李哥,你鞋子穿多大?等我学会了,帮你也纳一双。”

    小李见她笑起来眉眼弯弯、贝齿露了两颗,说不出的可爱,不觉也跟着笑了:“怎么?想拿我试手呀?”

    “才不是。”春妹红着脸解释,“我先给自己纳,等熟练了再给大家纳。你帮了我那么多,我没啥好回报的……”

    小李心说:有啊!以身相许。

    转念掐住心底小人儿的脖子,狠狠摇了摇。胡思乱想什么呀!人多大的姑娘,你下得去手!

    冷静了片刻,小李才斟酌着开口:“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放在心上的。”

    “可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忙啦。”春妹再次冲他露齿笑。

    小李使劲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才没让自己晃神。

    这时,队伍往前挪了几尺,马上要轮到他们了。话题到这儿打住。

第638章 四年~() 
    总的来说,运气还算好的——豆腐坊关门这天,天空才飘起轻盈的雪花。

    到傍晚时,雪越飘越大,形容为鹅毛大雪一点不夸张。

    一夜寂静无声地飘落,第二天推开门,满目都是洁白的世界。

    下雪对农村来说,既好又不好。

    好处是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庄稼地冻一冻,明年收成更好;其次为过年做准备的吃食不怕放坏了,像刚磨的豆腐,盖层布放屋后水缸旁的荫蔽处,俨然一处天然大冰柜。

    坏处不用说,冰天雪地的,出个门都不方便,更何况是上山砍柴;冻死害虫的同时,各家自留地的菜也冻得够呛;个别人家的房顶被压塌、水缸被冻裂……

    好在手脚头勤快的人家趁天好那几天已经上屋顶检查过了。虫蛀的梁添了辅助梁柱加固;破碎的瓦片换新,没有新瓦片就扎一捆茅草覆盖;村道边的电线杆也挨个检查过了,有瞅着不那么结实的,四周钉一排木桩加固。

    盈芳起来觉得有点冷,从箱子里翻出向刚托人从军工厂买的军大衣,穿上后果然暖和多了。

    院子里传来唰唰的笤帚擦地声,家里人已经在扫雪了。隔壁院子的牛棚,驯服的野母牛不时哞哞叫。

    萧三爷拎着一小桶冒着热气的牛乳回来,吆喝道:“乖囡醒了吗?不是说要用新鲜牛乳做吃的?”

    对!她昨儿看医书,翻到一篇专门讲牛乳的药用价值,还举了几则例子。想着家里新鲜牛乳不缺,不如挑几则简单的配方试试?

    最简单的当属姜汁撞奶。盈芳记熟了步骤,开始动手做。

    姜汁撞奶只需要两种食材,一是姜、二是奶。

    姜盈芳家有种,起地后,连泥一块儿堆在仓房角落,有生姜在,屋里虫子什么的也少很多。

    挑了一块表皮相对不那么坑坑洼洼的姜,去皮洗干净后,切成颗粒放小臼里捣成泥,然后转移到干净纱布里,捏出汁水。第一步姜汁完成。

    接着煮牛乳。煮开后加适量白糖,熄火后还要不停搅动,直到牛乳温度降到七十度左右。

    然后快速将牛乳倒到盛有姜汁的碗中,过个几分钟就凝固成姜汁撞奶了。

    盈芳把一大碗姜汁撞奶分到几个小碗里,让大伙儿都尝尝。

    萧三爷第一个点评:“姜的味道再浓些就更好了。”

    老爷子也给了个好评:“不错不错,比光牛奶好喝多了。”

    盈芳笑着道:“爷爷,你要喜欢,以后每天给你冲一杯。医书上说这样喝,有温胃、健中、散寒、安神的疗效,比直接喝牛乳要好得多。”

    “你不怕麻烦就行。”老爷子笑呵呵地表示没意见。

    其他人也都说好喝,盈芳决定,以后每天早上都给家人来一杯姜汁撞奶。

    “宝贝蛋们能喝吗?”姜心柔问。

    “稍微喂两勺没事儿。”

    “那我喂他们去。”姜心柔喜滋滋地捧着小碗和外孙们分享去了。

    盈芳继续捣鼓鲜奶点心。

    这时,外面传来热闹的说笑声。

    小李迎着一大波客人走进来。

    原来是萧大、萧二两家到了。

    说说两家,老大家其实就萧大一个,老二家倒是祖孙三代齐活,连盈芳不曾谋面的二堂姐萧敏姝这次来了。

    老爷子见儿子们都来了,心里高兴,嘴上却依然硬邦邦的:“咋这时候来?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萧二伯娘哪能不知道公公的脾气,笑呵呵地解释:“这不想给爸一个惊喜嘛。而且老三在信里画了路线图,下了船没怎么费劲就找到了。”

    “爷爷,您在这儿待了一年,瞅着气色好多了。”萧敏姝见过长辈,屋里屋外转了一圈,饶富兴致地提议,“看来这地方风水好,要不我年后多待几天?好好陪陪爷爷。”

    “工作呢?工作不管了?”老爷子瞪眼道。

    “这不才出任务回来,上头批了半个月假,初十回去都来得及。您看去年我小叔小婶和堂妹相认、堂妹生娃、出月子啥的我都没能赶回来,今年难得请到了半个月长假,爷爷你总不至于撵我走吧?”

    “随你。”老爷子摆摆手,蹦出两字。

    唯有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的弧度泄露了他此刻很高兴的事实。

    方周珍俩口子一来就找三胞胎,还带来了很多吃的、玩的。

    倒是他们儿子帅帅,在盈芳这喝了一碗姜汁撞奶,就此成了盈芳的小跟班。

    京都的客人是腊月廿六到的,再三天过大年,一行人到了之后,分配好住处、归置好行李,就马不停蹄地忙活开了。

    过年人多,不仅热闹,做的菜有人吃,备起蛋饺、豆腐卷、肉丸子、鱼丸子等佐料也有滋有味。

    炸个猪油,喷香酥脆的猪油渣一捞起来,就被大伙儿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光了。

    包个蛋饺,四周围拢好奇又好吃的熊孩子,包颗肉少的小蛋饺送到他们嘴里,蛋香弥漫整个灶房。

    男人们扫雪、劈柴、杀鸡鸭;女人们拔鸡毛、包饺子、切年糕丝;三胞胎坐在竹车里,听帅帅小盆友给他们讲故事。

    帅帅端坐小椅子上,膝盖上放一碗炒栗子,一边费劲地剥栗子,一边给三胞胎讲故事。栗子肉终于剥出来了,他自己尝了一丢丢,然后掰了一小粒给阳阳,又掰一小粒给暖暖,剩下一小粒给晏晏。

    三胞胎高兴地拍小手。

    帅帅小盆友接着剥栗子、讲故事。

    说不清是栗子的诱惑大,还是故事的诱惑大,但效果挺不错就是了。

    到大年这天,向刚也从山上回来了,同时接来了老金爷俩、金毛、金橘、小金。

    没错,小金终于在大家跟前露脸了。

    其他四金是萧老爷子等人主动要求带回来过年的,说是天冷了山里找不到吃食怪可怜的,家里人多,一人一餐省下几口,够几只小家伙饱餐一顿的了。

    虽说动物界不存在除夕团聚的习俗,可徒留小金在山里,向刚觉得挺过意不去。

    建立了革命感情,向刚已把它当战友了。

    想着四只是带,五只也是带,干脆造了个不算蹩脚的理由,把小金也带来了。

    作为一条不需要冬眠的蛇,又是在边境辅助华夏立下大功的蛇,大伙儿对它不可谓不好奇、不敬畏。

    好奇是出于“蛇不是冷血动物吗?居然还有不冬眠的?”

    敬畏是因为这是一条竹叶青!再通灵性再爱国它也是一条毒蛇啊!被咬到很可能一命呜呼的。

    所以好奇归好奇,一时间,没人敢靠近。胆子最大的倒反而是四个熊孩子。

    帅帅捏着剥了老半天才攒起来的一点栗子肉,胳膊伸得长长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问小金:“小蛇小蛇,给你!这是我剥的栗子肉,可好吃了。前面剥的都喂弟弟妹妹了,还剩这么多,你喜不喜欢?我喂你啊……”

    “哎哟我的小祖宗!这是蛇,不是猫猫狗狗。”萧二伯娘吓得心跳漏了一拍,一把将他抄走,碎碎念地灌输起安全意识。

    老金和喵大爷齐齐抖了抖耳朵,猫猫狗狗怎么了?碍着人类了?

    至于金牙,一来就和三胞胎玩上了。老金对这个贪玩的儿子表示彻底没脾气。

    金毛似乎还认识萧二一家,谁让以前从他们手里骗过不少吃的呢。这次也不例外,挠头搔耳做了几个搞笑动作,成功骗到一堆水果后,心满意足地蹲在角落放开肚皮吃了起来。

    小金吐了吐蛇信,在众人谨慎又防备的眼神中,大摇大摆出了屋,随即钻入雪堆,转瞬消失在大伙儿的视线里。

    除了向刚和盈芳,确知它藏匿在东屋房梁上睡大觉,其他人都啧啧称奇。

    “大概这是一条喜欢寒冷、讨厌暖和的蛇吧。”

    “那为什么还会去南境?那里不是很潮湿很热的吗?”

    “呃……”

    “行了,我说两句。”老爷子打断小辈们的七嘴八舌,“这蛇没准是来认识咱们的,认识完就走也没啥奇怪的。以后看到它,知道它是咱们华夏的盟友、是咱家的朋友,别伤害它,能给方便给方便。大自然千奇百怪,别咋咋呼呼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老头子,小金出现那会儿,好像你不吃惊似的。”萧三爷不遗余力拆自家老爹的台。

    老爷子吹吹胡子:“我吃惊……我吃惊那是因为老子活到这把岁数,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蛇。对!就是漂亮,不信乖囡你说,那蛇碧绿碧绿的,像不像一块上好的翡翠宝石?”

    众人一阵沉默。

    半晌,别过头抖着肩膀闷声偷笑。

    萧三爷拱手朝自个老爹拜拜:“论拍马屁的功力,我确实不如您。佩服佩服!甘拜下风!”

    “滚!”

    “哈哈哈哈……”

    ……

    七二年的除夕仿佛还历历在目,这就迎来七六年除夕了。

    弹指间,四年过去。

    雁栖江大桥过了年就要通行了。六对粗壮的桥墩,仿若一个个蹲在江里的巨人,肩膀撑起宏伟、宽阔的桥面。

    宁和县上上下下,尤其是江北的父老乡亲,望穿秋水地盼大桥早日开通。

    离大桥不远,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