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渔妇-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呐!难道,难道萧成宇是这个人的儿子?

林雪漫不敢往下想了。

有猫闻到鱼腥味,从墙头跳下来,看见院里有人,又喵呜一声,蹦上了屋顶。

“哎呀,院子里还晒着鱼呢!”杨氏听见猫叫,急急地走出来。

林雪漫听见脚步声,也慌忙退了回去。

杨氏在院子里环视了一圈,没看见猫的影子,才又进了屋。

林雪漫这才推开木门,走了进去。

“裁好衣裳了?”杨氏站在灶间,低着头,往锅里添水。

“还没,我回来拿成宇的衣裳。”林雪漫也不敢看她,一溜烟进了屋。

“你是找成宇成亲的那件衣裳吧?”杨氏也跟着走进来,“我捎过去吧!我回老屋做饭去了,你先在这里照看着,给他烧点水洗漱用。”

“好的,我这就把衣裳找出来。”林雪漫手忙脚乱地打开衣柜,拿出衣裳递给她。

直到杨氏拿着衣裳走了,林雪漫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太令人意外了,这个萧成宇难道不是公公的亲生儿子?

还是自己听错了?

她狐疑地坐在灶间烧着火,敲打着地面,心里胡思乱想着。

过了一会儿,她听见炕上的人下炕的声音。

“这样麻烦你们,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王庆年推开门走出来,似是碰到了胳膊,又是一阵呲牙咧嘴。

“您没事吧!”林雪漫急忙站起来扶住他,“您需要什么尽管对我说。”

“没事,你忙,我就是想看看你晒得这些鱼。”他冲她笑了笑,走到院子里,仔细地端详着那些半干的小鱼,“你是想晒干了自己吃,还是想去卖?”

“自己吃不了,想去卖,可是鱼太小,怕是没人要。”林雪漫悄然打量着他,实在看不出,萧成宇跟这个人哪个地方相像。

相比这个人而言,萧成宇更像是萧景之的儿子!

“这里鱼多,这里的小鱼自然没人要,可是要是送到京城,不愁卖!只是价格的问题而已!”王庆年拿起一条小鱼,闻了闻。

“不知道京城人的口味如何?”林雪漫闻言心里突然一动,若是做成前世那样的鱼罐头,会不会好卖一些?

“那边人的口味比较重,喜欢吃辣。”他和蔼地看着她,“怎么这么问?”

“大叔,如果我把这些鱼腌制好,运到京城的话,你说会不会好卖一些?”

“腌制?你是说像腌咸菜那样?”他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是的,如果放上调料腌起来,能放很长时间,口味也不错。”林雪漫看着面前这个男人,顿时感到很亲切,对他脸上的那道刀疤也不再感到触目惊心了!

“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真能像干鱼那样放很长时间,那就没有问题。”王庆年很痛快地应道,“这样,你多备点货,等明年正月底,我还是要去京城的,到时候,路过你们这里,就给你捎上卖卖看,反正我还要到你们龙潭镇上备货的。”

“那就谢谢大叔了。”林雪漫见他这样热心,忙谢道,看来他并没有拿自己当外人啊!

只是,萧成宇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吗?

她心里又疑惑起来。。。。。。。

第三十一章 干煸小黄鱼

更新时间2013…10…28 9:00:39  字数:2653

随后这两天,都是杨氏和萧景之在新房这边进进出出地照顾那个王庆年,林雪漫一直没有过去,万一,听见了自己不该听见的话,总是不好的,有些事情知道了还不如不知道!

小年这天,萧景之的私塾才放了年假,他回来后,便过来喊王庆年去老屋那边坐,语气里满是浓浓的同乡之情!

难道公公不知道这个王庆年跟婆婆的关系不一般?

他们三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林雪漫摆弄着院子里的那些小鱼,一边听着老屋传来的笑声,一边思忖着。

“三嫂,娘说让王大叔在老屋那边吃饭,那边的灶头老是呛烟,让我们来你这里把饭热热。”晌午的时候,萧云手里端着一盘包子和几个玉米饼,拉着萧晴,满面春风地从小木门里走进来。

萧晴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点笑容,她手里还拿着萧云给她裁好的衣裳,她虽然性格有些孤僻,但毕竟还是个半大孩子!

“快进来,这些小鱼已经半干了,我正想着怎么做才好吃呢!”林雪漫兴冲冲地端着盆子进了屋。

“怎么做啊!我来给你烧火。”萧云把手里的盘子一放,挽挽袖子,去院子里拿柴火。

“干煸!”林雪漫冲两人一笑,思忖着,你们虽然在海边长大,但论起做鱼,也许并不我懂得多。

前世,每当放暑假的时候,她都会到表哥开的海鲜城里去帮忙,什么鱼没见过?

这样的小鱼以前虽然没怎么吃过,但是好好想想,就知道该怎么做。

“干煸小黄鱼?想想就好吃!”萧云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唾沫,笑嘻嘻地蹲在灶间烧起了火。

萧晴也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看着手忙脚乱地两个人,这样的事情,她从来都不插手,她怕弄糙了她的手,为了那个人!

烧干锅后,林雪漫拿着一片姜片,把锅擦了一圈,以防止小鱼粘在锅上,然后小心地沿着锅边一边转圈一边慢慢地往锅里倒了一点油,她没舍得多放,只是润润了锅,再把上了盐的小鱼一条条地放在油里,蹲下来看了看灶里的火,便让萧云停了火。

这个灶里的火不比天然气灶,很不好把握,底火太旺,搞不好就糊了!

不一会儿,锅里的小鱼冒出了香味,再用铲子小心地翻个了身,靠锅的那边已经变成了金灿灿的黄色,有的还形成了一层焦糊的鱼锅巴,看上去很诱人。

又等了片刻,直到另一面也被煸得焦黄,然后再用铲子小心地铲到盘子里。

干煸小黄鱼大功告成!

看上去黄灿灿的,像是用油炸了一遍似的。

林雪漫用筷子夹起一条小鱼,尝了尝,香脆脆的,味道不错,连刺全都酥了。

干煸小黄鱼,吃着玉米饼,就算在前世,这也是很独特的风味小吃了!

姑嫂三人索性把饭送到老屋那边,又起火做了一盘干煸小黄鱼,留下了几个玉米饼,在新房这边吃了个痛快,过了一把嘴瘾。

吃过美食,三人又各自拿起手里的针线活,倚在床边上,忙活起来,话匣子渐渐打开了。

她们心照不宣地回避着赵子良的话题,只是讨论着绣什么样的花色好看,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萧晴的脸也彻底放晴了!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赵子良,这姑娘也不会这么魔怔!林雪漫心情复杂地看着萧晴那如花的笑颜。

老屋这边,萧景之夹了一条焦黄的干煸小黄鱼,吃在嘴里,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三媳妇是个会做饭的,这样的小鱼也做得这么香,是个会过日子的,她做的饭,还真对我的口味!”

“可不是,这些小鱼收拾起来可费劲呢!真是个有耐心的。”杨氏边说边看了看坐在炕边的萧成宇,“这媳妇真的不错,说起来,咱们家赚了,谁知道,原来那个会不会这样过日子呢!”

萧成宇淡淡一笑,没有吱声!

看来,这个女人在这个家里的地位渐渐稳固了,先是收服了大妹,后又用紫菜蛋花汤和干煸小黄鱼打动了爹娘的心,有点意思!

王庆年自然不知道杨氏到底在说什么,只是也夹了一条小鱼放在嘴里慢慢嚼着,赞道:“味道不错,很好吃。”

他坐在炕上,不时悄然打量着萧成宇,二十年了,这孩子都成亲了,长得这么好,对人也很热心,看来萧景之也是费了心思地来栽培这个孩子!

当年的事情又一幕幕地涌上心头,他的眼里差点有了泪,便慌忙用袖子擦了擦,道:“那啥,我不放心我的船,一会儿就回海边看看,反正最近海上平静了,那些海盗也没有再露面,我们该走了!”

“忙啥!多年未见,这次就多住几天,过了小年,离祭海也没几天了,你们还是等祭完了海再走吧!这方圆十里的,就数龙潭村的祭海最为隆重,你们常年在海上奔波,正好趁此机会拜拜龙王爷,讨个彩头,反正年前你们是去不成京城了,横竖也不差这几天,一会儿让成宇把那仨个老乡也叫来,都在家里住下,有什么事,慢慢解决。”萧景之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说道。

“这次就真的不住了,我们打算明天就回去,家里若是听说了这事,还指不定怎么担心呢!等过了年我们去京城的时候,再来叨扰。”王庆年连连推辞。

萧景之见他执意要走,也就不再挽留。

到了晚上,杨氏包了饺子,王庆年船上的那三个人也纷纷来到家里过小年,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汉,老屋里很是拥挤。

家里人多,林雪漫和两个小姑子都没有露面,只是按萧景之的吩咐在新房里又做了紫菜蛋花汤和干煸小黄鱼端了过去,也算是给席面上凑了两个菜。

客人们也都对这家新媳妇做的这一菜一汤赞不绝口。

这让萧景之很高兴,说以后若是路过这里,就尽管到家里来吃饭,虽然老屋这边没有人出海,但是这紫菜和小黄鱼还是有的,靠海吃海嘛!

几个人连声答应,气氛也变得融洽起来,不时地传出爽朗的笑声,美食,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和享受。。。。。。。

萧成宇见他爹跟那几人谈得投机,便下了炕,见他娘坐在灶间发呆,问道:“娘,您怎么了?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没怎么,只是见了家乡人,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有些伤感而已。”杨氏抬眼看着他,莞尔一笑,“成宇,最近海上没再出什么事吧?”

“没有,一直很平静,也没有见什么可疑的船出没,估计上次是个意外。”

“那就好,我还真怕再出什么事,成宇,这几天,娘看出来了,你媳妇是个明事理的,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愿家里人闹得不痛快,听娘的话,跟人家好好过日子,不要冷着脸了,明天我让大妹陪着你媳妇去镇上转转,给她扯上身新衣裳,总不能让她穿着那件嫁衣过年吧!”

“我知道了,娘!”萧成宇轻声应道。

新房那边,不断传来女子的欢笑声。

姑嫂三人倚在床上坐着针线活,说说笑笑地,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

第二天天刚亮,王庆年等人便从家里离开了,林雪漫这几天一直在老屋跟大妹一起睡,她听见公公婆婆跟他们在门口话别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回屋。

真是搞不懂他们的关系!林雪漫见天色亮了,便匆匆起身,客人走了,她还要回新房那边收拾屋子。

第三十二章 静心茶馆

更新时间2013…10…29 9:01:00  字数:3065

村里离龙潭镇,隔着不过四五里地,林雪漫和萧云一路说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镇上。

镇子很大,规划得很工整,镇中的一条宽宽的十字街把龙潭镇分为了四个区域,沿街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店铺,街上的人川流不息的走来走去,每个店的门口都聚满了人,生意很是火爆。

“这里生意这么好?”林雪漫有些不可思议望着这个繁华的古代小镇,太夸张了吧?

“平日里没这么多人,只是快过年了,人们都出来转转,采购一些年货,加上今天天气又好,所以买东西的才格外得多。”萧云亲昵地挽着她的手,笑着解释道。

叫卖声喧哗声嬉笑声交织在一起,汇集成一曲闹市乐曲,以往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的人物猛地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令人有些应接不瑕。

走路的,乘车的,还有骑马的,从两人身边缓缓擦肩而过,冷不丁从一旁窜出一条狗,在人群里不急不徐地穿梭着,一切都是那么鲜活而又真实。

林雪漫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看着四下里陌生的环境,突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的感觉,如果不是穿越,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世人不知道的这个时空里,还会有这么一群人在这样热闹地活着……。

去绣品店送完绣品,林雪漫提议去海货市场转转,了解一下这边的行情。

萧云自然欣然答应,一拍即合!

海货市场被单独设在东镇区的一片空地上,地上湿漉漉的,散着鱼腥味,各种各样的鱼或多或少地摆在箩筐里,有的还活着,一跳一跳的,做着最后的挣扎,有的早已挺尸,被整齐地摆在一堆,待价而沽。

卖鱼的大都是一些妇人,男人出海回来后,便会在家歇息,他们的女人会推着各自男人们打上来的鱼,到这里来卖。

若是家里没有人出海,也可以去别人船上批发点鱼,拿到这里来卖,只不过挣的要少一些罢了!

渔妇们穿戴得破破烂烂的,满身都是泥浆,说话粗声粗气的,女人所有的风情,都在跟人讨价还价的呐喊声中,一一流逝,若是卖上了个好价钱,便会手舞足蹈一番,若是卖得不好,则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看谁都不顺眼。

林雪川常常跟着她娘来镇上逛,一定是她见了镇上的这些渔妇的装扮,而吓得悔了婚,她比自己大半岁,自幼娇生惯养,哪里能做了这样的粗活。

相比而言,林家洼在镇子的另一端,离海比较远,平日里靠种田打工为生,虽说也清贫,但骨子里却瞧不起出海打渔的人,有道是,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说的不就是这个理吗?

干鱼市场在鲜鱼市的尽头,里面人也不少,但相对安静一些,也比较干净,腥味也更浓一些,各种各样的干鱼都整整齐齐地盛在布袋里,上面泛着一层白白的盐霜。

跟这些鱼相比,林雪漫也觉得自己昨天晒得那些鱼太小了,若是拿到这里来卖,怕是不会有人买,怪不得当地人都拿来喂牲口呢!

林雪漫看了一圈,心里也有了一点谱,整个龙潭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子靠海,像林家洼那样的村,因为不靠海,若是吃鱼,就得到镇上来买,其他不靠海的村子,自然也是,也就是说卖海货还是很有潜力的。

目前来说,关键是怎么才能从众多的卖海货的渔家中脱颖而出,这才是问题的重点,自家没有渔船,卖鲜鱼是不太可能的,那只有从干货方面入手了。

说起干货,那么紫菜是自己最拿手的了,做生意,自然得先从自己最熟悉的入手,目前来说,这市场上还没有卖紫菜的,大概是受那个传言的影响吧!

但要打破那个海头发的传言,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想就是困难重重,人们臆想之中的神圣,岂能是自己一个人能轻易改变的。。。。。。。

“三嫂,咱们去那边茶馆坐坐,喝口茶,暖暖身子再走吧!”两人转了一会儿,萧云轻轻地摇晃着她的胳膊,打断了她的沉思,轻笑道,“我请客。”

“那,咱们走吧!”算了,先不想了,慢慢来!

静心茶馆是龙潭镇唯一的茶馆,店面分上下两层,楼上雅间,楼下大厅里招待过往的散客,时值前晌,大厅里人不多,只有七八个人的样子。

一阵阵悦耳的琴声从楼上缓缓地流淌下来,如轻轻滴落的泉水般的清脆。

姑嫂俩人找了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

“两位喝什么茶?”眼尖的茶馆伙计,迅速地闪了过来,肩上搭了个白色的布子,十足的小二装扮。

“大碗茶,不用续水的那种。”萧云看样子是这里的常客。

不用续水,说明坐坐就走,一个铜板就行了,续水的那种,则需要两个铜板,这个帐,萧云算得很精细。

突然,咣的一声,大厅里响起一声敲锣的声音,余音悠长,震耳欲聋。

嘈杂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

“各位客官,今儿大家都有福了,适才有位贵人包下了小店二楼,连你们的茶钱也都包了,大家尽情地开喝吧!全都免单。”茶馆老板高高瘦瘦的,满脸和善。

大厅里,一片欢呼。大家都伸直了脖子向楼上望去,却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阵阵琴声轻柔地传来,看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