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三个侄子,两个是一个母亲,另外一个是个庶子。眼下,由她最小的侄子袭爵这件事情,她多少是满意的。但是,那个庶子侄子也有了爵位,这让她不是很满意。毕竟,眼下她同小侄子的关系还是亲厚。但从官位上来说,一直坚守在军营的史鼐反而比史鼎更有权利一些。日后若是有了军功,必然更受重用。那可是正经武举上去的,同她那两个靠着蒙阴上去的侄子,要有实力的多。在军中,更容易让下面人爱戴。
她这么想着没两天,就从保龄侯府中传出哭声。前保龄侯之妻,伊氏故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她正跟着丫鬟们说笑话。她呆呆地放下茶碗,很多人都认为她是听到消息心情不好。却不知,她想到了那留下来的唯一的女孩儿,史湘云。
“备车,去保龄侯府!”她要趁着史鼐和史鼎的妻室都没缓过来的时候,去将那个女孩儿接过来。
史鼐的妻子坐在正屋,看着前来的贾母顿时心生不安。这个大姑奶奶向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早年她们家老爷是个庶子不被看重。往年的节礼都不曾给过。后来考了武举,有了官身了才开始来往。
“姑奶奶过来,这里一片混乱的倒是不好招待一二。”史鼎的妻子,虽然并不喜欢自家丈夫的兄弟平白得了一个爵位,但到底也是袭承了家族爵位。原本她还担心着,若是大哥战死这爵位该如何,看来倒是皇帝还是明白嫡庶之分的。
“我也是刚得了消息,怎么好端端的就殁了呢?”贾母拿着手帕,擦擦眼角的泪珠看着史鼎媳妇。
“唉!”史鼎妻子坐在一边,低头叹了声气:“大嫂子的身子骨,本身就是不好的。大伯常年在边关,本来这子嗣上就艰难的很。可偏偏又是个喜欢养小姓的人……可这军中,大多也都是如此。可这人一走,本就不好的身子就彻底垮了。原本吗就是靠药撑着的……”说着她面露凄色,她的丈夫也在战场。虽然作为主将,距离战场还有距离。但眼下大伯大嫂的结局,说不定也会是她的。这让她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眼下也只能靠着你了!”贾母也明白这两个侄媳妇的难处,都是男人在外不知生死的。她想了想开口道:“湘云怎么样?”
“让宫里来的嬷嬷接了过去,在偏院里面。只等着葬礼完事,大伯的灵柩运过来合葬回金陵就接近宫去。”说到史湘云这个侄女,史鼐的妻子接了口。她看了自家弟媳妇一眼:“夜里得的消息,本来这几天就担心她想不开,身子会更不好。我们这几天都在这府里,没有走开。今早宫门开了就把消息报了上去,之后皇上那边就来了旨意。说毕竟我们两个,下面孩子也多。大伯就这么一个独女,就派了内府令的过来操办财产顺便照顾。等着事情完了,就送到皇后身边教养。”
说到这个,史鼐的妻子对于日后自己的境遇多少有了放心。她知道,既然皇后那里可以接受一个史湘云。那么自己丈夫过去,自己和儿子的日子也不会糟糕。她本就是小门户出身,当初她嫡母婆婆还在世那怕她相公考了一个武举,还是没有去找什么高门贵女,而是去她这么一个小门小户的提亲。夫妻两个人一路磕磕绊绊的走了过来,日子过得倒是安逸。只是这有了爵位,怕就日后不得安生了。
听到宫里的嬷嬷还有日后要养在皇后身边的话,贾母的心就开始突突。她摸着胸口,就觉得有些难受。两个候夫人也看得出,她身体似乎不是很安泰就留了人,也不敢离开。不过贾母倒是不想在小辈这里丢面子,便自行坐车回家了。
☆、第33章 贾敬出山
前保龄侯夫人伊氏的死亡,让贾敬不得不带着他的妻子;从道观中回来。伊氏是保龄侯夫人伊氏的堂姐;虽然年龄差了一些但到底有着亲戚关系。她第一天回到家中;正好是前保龄侯夫人的头七。京城做丧,一般都会做足一百零八天。她一身素白,带着银色的蝶纹花冠走进保龄侯府;让前来参祭的人都瞪大了眼睛。这位伊家大小姐,宁国公夫人可是已经有好些年景没有出现在人前了。在场相识的人都知道;宁国公后裔贾敬在考中进士甲科。本来好好的高官厚禄不走,却偏偏进了道观做起了长生梦。这很长一阵子,都成了皇城内的笑话。而他的夫人;伊氏则从那之后就托病不再出现人前。很多功勋家庭估计;大概也是羞于露面了。
这一次见到伊氏;虽然已经上了年纪有了霜华。但到底一身气度没变。轻薄的衣服,看着是棉麻混纺的。京城大多数的人不是绫罗绸缎,就是绞纱的,她这一身的素淡反而多了一份不是人间香火的味道。素颜点朱,看起来比较着同龄的,倒是要年轻不少。
“你怎么从观里面过来了?”前来招待伊氏的,是前保龄侯夫人的兄弟媳妇,自家姑子殁了总归是要来的。毕竟,娘家人就在京城。
伊氏握了握她的手:“本来是准备过了十五就从观里出来的,但是她这一走,我就和老爷赶着出来了。老爷后面就来。听说,留了个姐儿要在皇后那儿教养?”
“是这么说的。不然我还真担心呢!”女子拉着伊氏的手走到一边偏房,让人上了温水:“我知道你不喝凉的,说起来这眼下竟然满府里连个茶叶星子都找不到。还是我让人从家里拿了过来。”
“不是还有两家吗?”伊氏闻言,觉得惊奇。这府里得到了什么程度,才会让一个候府连个茶叶星子都看不见。
“唉!”女子弄了一下鬓角:“前侯爷去战场前,偷偷将家产能卖的都卖了,能动用的都动用了还了早年欠的户部的库银。眼下家里的丧事,还是那两房凑钱出来弄得排场。不怕老姐姐笑话,那两家怕是家里也没得什么好东西了。”
“这功勋世家的,早年欠帐都是有的。就是我们家,也是欠了三十六万多两银子。只是老爷辞官回家后,变卖了一些历代主母的嫁妆,加上家里人口少。还了二十多万两,还有将近十万两。是等着我们若是有一日走了,就直接从我的嫁妆中拿出去。眼下若是拿出来,怕是要闹得。”伊氏语气轻柔,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味道。她年轻的时候就是圈子中,性格最为乖柔的。
女子听闻很是惊讶:“这事情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你们又没问,我们说什么?”伊氏抿唇一笑:“家里面可是没的欠款吧!”
“当然没有,我们家都是清贵哪能欠着啊?”女子低头笑笑:“你那个儿子,对你可是孝顺?”她问的是贾珍。
“他是个乖的,他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于贾珍,伊氏没有什么感觉。虽然是妾生的庶子,但是她肚子不给力她男人没有休了她回家,还依然敬重。她就对这些问题不怎么看重了。
“那也要孝顺你就好了!”女子叹了口气,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
贾敬回到家中,原本的正屋一直都没有人住。他走的时候什么样子,依然是什么样子。重新打扫摆上东西,就能够用。
贾母听闻贾敬回来了,很是惊讶。她摆着脸子从自己的屋子里出去,坐上轿子入了宁国府。贾敬在正屋里看着贾母,满脸的不予:“婶子这么热的天过来可有事情?珍哥儿跟我说了,说是将原本就是荣国府的地重新划了过去,我也修书给了恩候。估计,他是不会介意这件事情的。”
贾母闻言,顿时心中一突突。贾敬这个人她一直没有看的明白。当年他老子走之前,整个宁国府大有一副改换门庭的意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四品官不做了,回头带着媳妇去了道观。此时的贾敬,身材消瘦清寡。面色红润,但是双眼眼皮低垂倒是有了一份阴森之意。他声音低沉,没有起伏更是让贾母很不自在。
“大侄子这话说的,我不是听闻侄子回来吗?回来就是好了,好端端的家不住,寻那些的做什么?你父亲若是在世,还不得气个好歹。”她说的言辞切切颇有一副劝解的味道。
贾敬看着她,轻哼出声:“这倒不劳烦婶子惦念了,父亲走的早。若是知道,怕也是日后婶子告诉的。这些年,倒是感激婶子对珍哥儿的照顾。那媳妇听闻也是婶子亲自去给蓉哥儿定的,这也是多谢婶子了。本来我是想着过了十五再动身的好,秋高气爽的也好搬家。但是那保龄侯夫人,怎么也是我家夫人的母家亲戚。所以也就跟着回来了。”
听到贾敬提到秦可卿,贾母明白这事情贾珍定是告诉贾敬了。她笑着道:“这倒也是如何说得好。可卿那孩子,怕是我的那些孙媳妇都是比不上的。当年也是没得法子,珍哥儿身上也没个什么,蓉哥儿找媳妇也是不容易不是。那秦家,怎么也是老门子了。只是身份上欠了些……”贾母摆出一副我不是很清楚内里,只是明白这些的态度。贾敬抿唇一笑:“这倒也是好,眼下能够得到宫里的照佛,也是好事。我已经吩咐珍哥儿,过几日就让蓉哥儿带着他媳妇去他舅舅那里。虽然山东有些远,但到底是学府之地。不求像琏儿那样有出息,能够安身立命也是好。只是婶子可知道,宝玉那身子……”
他嘴慢慢裂开,看得贾母心惊肉跳的吐露出:“不管是临来的,还是果然如此。我只求着婶子看着这贾家百事来门的人命,做事情多想想。”
说完,他看着外面的日头:“这日头也是不高了,婶子家中必然忙碌,还是早早去的好。”
说完,贾敬起身没有看贾母一眼走开。贾母手捏着袖口直哆嗦,她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颤抖慢慢蔓延到全身,最后她挥袖将小茶几上的茶碗扫到地上。清脆的响声,让她长出了口气。
贾敬回到有侧房的书房,坐在书桌前从抽屉中拿出一个用白缎面做封面的折子,慢慢的磨墨润笔开始写折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回避的。当年选择去炼丹搞黄老之说,一方面是他真心喜欢这些东西,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奸相当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公侯子弟,既没有师长帮助又没有足够的人脉资源。宁国府,到底是没落了。看着荣国府的功绩,也不过是给升了爵位。
那时候,他就想了一个法子既能将保全家族的实力同时还能脱开泥潭。他选择突出自己因为父亲过世,跟道士说得来,就辞官入了道观。虽然也不过三四年的光景,闹来闹去真的去了道观也不过是一年多。可是他还是一个进士及第的出身,有着一个武官爵位。而且,因为他考上了进士,甲等的名头,特意让他没有降等袭爵。
可是眼下他走了出来,让妻子正式参加了葬礼。那么就意味着,他必须重新走上朝堂了。
写好折子,他喊了小厮:“被车,去王子腾王大人府。”
王子腾很意外,能够看到贾敬出现。他们不是同批的人,他跟林如海有老皇护着。林如海去了金陵不在朝堂,他去了山东练兵。只有贾敬独自留在朝堂,后来闹出不做臣子做道士的戏路。他觉得,也是情有可原。都是不容易的人,各有各的选择。贾敬是贾家六房的正房嫡支,又是族长。他需要在意的,不是简单的一个自家爵位,还有那居住在附近的百十来口人。
他引了贾敬进入书房坐下:“世兄怎么决定出山了?”
贾敬闻言,眯眼一笑:“托你一件事情,怎么说我们现在也是亲戚关系了。”他从怀里掏出自己写的那封折子,递给王子腾:“我素闻你跟那位关系密切,能否帮我将折子递上去。”
“你这是……”王子腾看着一身风骨俱佳的贾敬,他皱了皱眉心:“准备出世?”
贾敬拿起王子腾桌子上摆的一个小小泥偶一边摩擦一边侧头看着手中玩物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家中子嗣愚笨无知,再这么下去怕是到了死了都不知道如何死的。我是他老子,总不能看着他跳楼不成。”
听他说的满口无奈,王子腾点了点头:“眼下谋出,倒是有着不少职缺。只是……”
“中书省!”贾敬放下泥偶,看着瞪大眼睛的王子腾:“我夫人的兄弟,在中书省任职。很多事情都是明白的。只求着日后王大人能够手下留情的好。”
“你要来兵部?”王子腾本来以为他想谋得是中书省的缺儿。但是没想到,最后却绕到兵部来。
“据我所知,王大人即将高升。担任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后,王大人现在的京畿守备的职位就会让出来。贾家虽然距离败落没有多远,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赦他老子,我那个叔叔走的早。很多人脉关系都在我这里,我相信……我那个儿媳妇哪里,这个位置还是能谋下的。”
他说的慢声细语,王子腾却听了个心境胆颤。他明白,此时的贾敬才是那个有着鬼才之称的人。他眯起眼睛想了想:“这个,怕是要折子上去后才能知晓。世兄这胃口不小啊!”
“没办法啊!”贾敬摇摇头:“若是琏儿没有拜了林如海,那么我继续在观里面呆着也是好的。但是你应该知道,我那个儿子是个不成器的。蓉儿看着,也跟他老子差不了什么。过一阵子,我就让人送他去他舅舅那里,山东学府多少也能改改。既然琏儿要改换门风,单靠他一个人是不成的。再加上,那个老太太……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不是吗?”
王子腾点点头:“世兄这是为了子孙计啊!”他叹了口气,将折子放在一边自己的折子上面。贾敬苦涩的笑笑:“你这话说的倒是我有多么大意凌然了。我能养出那么一个儿子,我是什么德行我自己知道。不过有件事情,私下跟王大人透个底。我还能支撑六年!”
“六年?”王子腾一时间没明白贾敬的意思。
“早年到底因为朝堂那边,年少气盛的伤了身子。这一到寒冬腊月的,就喘不上气来。眼下看着,北面的事情多少会拖上个十年二十年的。我若是入了朝堂,那么多少能够打通一些脉搏。琏儿那边有林如海,倒是不担心。但是我在,多少会给赦弟弟哪里减少一些压力。弄马可不是容易的。他虽然会摆弄一些,到底不是老把式。”
“他真会养马?”王子腾吃惊的看着贾敬,对于贾赦会养马,他一直都不怎么相信。应该说,就是皇帝那边都不相信。或者说,整个京城贾赦会吃喝玩乐,不假。会养马……
“哈哈哈哈……”贾敬开心的笑了起来,他笑够了隔空点了点王子腾:“哎呀……你们啊!”他摇摇头,用手帕捂着嘴咳嗽了一阵子,缓过来才开口:“他总得有些好的地方的。我在京郊有个小马场,里面的马都是他这几年搞过来的。我看,他是从琏儿跟你那闺女定亲后就琢磨了。养的挺好!”
听到这个,王子腾的表情如同吞了一个苍蝇一样。咽不下去,恶心要死。
贾敬最后咳嗽着离开,王子腾坐在椅子上左思右想后,决定进宫一趟。这贾敬浑身透着诡异。他的折子,他又不敢先打开看看。只得拿了进宫,他万分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想些什么。
木承泽看着贾敬德折子,也皱起了眉头。里面没有说什么特别的,很长。但是却在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这些年在道观的成果。他皱眉看向王子腾:“他真的说是给我的?”
“对,臣觉得诡异得很,他看中的是我上任兵部尚书后的京畿守备的职缺。还提醒我,他的舅哥在中书省。”王子腾将下午的对话一一复述给木承泽,听着木承泽也满脑子疑问。他翻来翻去,前前后后的看了那折子很多遍,都没找到什么有用的地方。这事情前前后后的透露着诡异,但是却找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最后,他拿了一边的裁纸刀,破坏性的将整个折子拆了。
王子腾看着木承泽拆着子,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若是让这位爷拆了折子还没找到答案,估计那贾敬就得剥一层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