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医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医馆-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501章 又是长青丹?() 
望着陆寻义背影离去,墨白独自在房内久久不语。

    一直到了深夜时分,他才微微摇头,长长叹了口气。

    说实话,今天陆寻义的主动请辞,他并不意外,只是心底却仍是不免多了几分感慨。

    一直以来他便知道,陆寻义打理偌大个明王府,代表他处理内外事情,威信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即便有时候,陆寻义与他在对待事情的意见并不一样,甚至意见相左,墨白也不会随意决绝镇压,尽量不说重话,以免伤及他的颜面和威信。

    可因为那储君之事,他最终还是对陆寻义发了脾气。

    紧随其后,又重用了杜鹃。

    果然,经过这一番后,陆寻义心中还是起了芥蒂。

    墨白并不怪他,换位思考之下,换了谁也不可能面对这些,心底毫无波澜。

    有情绪是正常的,只是,墨白却不得仔细考虑一下,便只是如今这些事,就已经让陆寻义的反应如此之大,将来又该怎么办?

    方才给陆寻义的那番解释,看似已经让陆寻义心中芥蒂消除了,可实际上,这事却远远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这一会儿,陆寻义或许还没有转过神来,一旦醒过神来,就会立刻发现,墨白方才那番话,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却根本没有提及。

    那便是将来的明王府中,他和杜鹃,究竟孰轻孰重?

    一旦杜鹃携大功归来,除非明王过河拆桥,否则杜鹃上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以陆寻义的心性,能够平静看待杜鹃威胁到自己地位吗?

    “麻烦还在后面啊!”想着这些墨白再次叹了口气,好在还不急于一时,且边走边看吧。

    ………………

    ……

    自林氏遇袭事后,京中又突然奇迹般的恢复了平静。

    再没听说有什么刺客夜袭之类的事发生,一直心绪不宁的人们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当然,朝野之间该有的纷乱却是一点没少。

    要论大事,那这数日里,明面上最大的事,便是那本已尘埃落定的东宫之事再起波澜。

    之所以又生波折,起因自然就是那场东宫宴了。

    东宫宴出事,太子府威严扫地,又加上太子当众失仪,有失储君风范,令国体蒙羞,有朝臣当堂质疑太子无能,附议者众!

    就这些其实已经足够让这屁股都没坐稳的太子朝不保夕了,却又屋漏偏逢连夜雨,又有风声传出,当日庸王与泰王遭刺客袭杀的幕后主使,其实正是太子。

    太子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一番全力反扑自是省不得的。

    能有决定权的定武帝,这一次却似乎也拿不定主意了,这直接导致庸王与泰王方面信心大增,拼尽全力也要掀翻太子。

    就这般,刚刚落定的储君之位,再次动荡不休。

    一直到那百岁前相再临朝堂,向陛下上书,国本既定,若无罪而废,岂不乱了国体?

    听了这话,定武帝才终于下定了决心,太子有错,当闭门读书白日,以思己过。

    朝堂上奋力许久,却只得到这么个结果,庸王泰王一系,又怎能甘心?

    他们不肯罢休,却是惹怒了定武帝,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霹雳手段,拿下了一些“误君祸国之臣”,这才总算结束了太子之争。

    被重重打了板子的庸王、泰王,不得不在定武的怒气之下,慌忙偃旗息鼓,在府中深居简出。

    好不容易才艰难保住了太子之位的平王,自也遵令闭门思过,实际上,他先是挨了明王狠狠一巴掌此番争斗,又被庸王和泰王一顿猛锤,如今已经算是凄惨无比了,哪还有当初刚坐上太子时候的膨胀?

    能够保住太子之位,他就谢天谢地了,如今满腔的怨气,也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以待他日。

    有关储君之位再起波澜的事情,明王府从始至终都无比安静。

    应该说,自从那日明王府遇袭之后,明王府的人就几乎没有再出来走动。

    除了派人参加联合谈判,继续充当“职业观察员”之外,这整个京城,就几乎找不到什么关于明王府的话题。

    当然,总有人不会忘记明王府的。

    …………

    ……

    定武这段时间是很忙的,却不想,今日不知怎的,竟派人过来皇后这边,说是中午要一起用膳!

    不管如何,在这禁宫之中,皇帝始终是天。

    便是皇后与定武已很久不亲近了,他要驾临,依然是要好好准备一番。

    望着满宫里忙来忙去的人,皇后让老嬷嬷陪着她出去走走。

    虽然初夏已至,但平京地处北方,热气倒还没有那么快下来,反而正是户外适宜。

    早在寿宴当日,皇后便已经站起来了,到底是曾有修为在身,底子强过普通人,经过这段时日里的复健,如今走路已看不出多大异常了。

    老嬷嬷陪在她身边,看着她独自行走于花树下,亲自打理花草的模样,心中满是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她如何敢想,皇后竟真还有再能站起来的一日?

    “明王有多久没进宫来了?”正自感慨间,忽然只听皇后的声音响起。

    老嬷嬷收回心神连忙道“东宫宴后来过一次,至今差不多快有十来天了,娘娘,许是这段时日储君的事闹得太凶,殿下为了避嫌才没来见娘娘,如今这事定下来了,想必不出两三日,殿下必定是要来请安的!”

    “嗯!”皇后一面修剪枝叶,一面轻声道“我本来也以为是这样,可今日陛下要来,我却是有些不放心了,你说,他这段时日会不会又做了什么不安分的大事?”

    “娘娘切莫忧心,陛下或许就只是想与娘娘一起吃顿饭,没有其他意思。”老嬷嬷闻言连忙安抚。

    “但愿如此吧!”皇后站直了身,将剪刀递给老嬷嬷,笑了笑,轻声道“如今呐,我也不盼别的了,只要他能平平安安,我就放心了。”

    说罢,便与老嬷嬷一起回了殿内。

    正午时分,定武果然来了。

    自从寿宴之后,皇后便再未与定武相见过。

    这前前后后也不过就是二十来天的光景,再见定武模样,皇后却是不由一呆。

    眼前的定武,相比之前,瘦了也老了。

    面色更是苍白一片,整个人显得形容疲惫,眼里弥留着道道血丝,这短短时间的变化,让皇后心中不由一酸“陛下最近可是身体可有什么不适?”

    “头疼!”定武看了她一眼,背着手简单道。

    说罢,便朝内走去。

    皇后陪在他身边,看着他面色,却是越发担心起来“陛下可曾传过太医?他们怎么说?”

    提起这个定武似乎有些不耐烦“还能说什么?无外乎让朕静养?可这朝堂内外多少事,朕休息了,国家怎么办?”

    说到这里,似乎意识到这是在皇后面前,自己语气不太好,又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朕忙了一上午,传膳吧!”

    皇后看着他的面色气象,确实差的很,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转身对着老嬷嬷道“吩咐传膳吧。”

    两人坐定。

    定武也似乎有心思,只与皇后说了几句话,便沉默下来。

    不过,一桌子菜,也就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皇后不知他来意,也不好问,只得也放下筷子问道“这些,陛下可是没有胃口,想吃什么,我再让他们做!”

    “算了!”定武摇了摇头,站起身来“陪朕过去坐坐吧!”

    皇后自无不肯,两人来到正厅坐下。

    有宫女上茶,定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向皇后的腿道“朕听说明王有些时日没来看你了,这腿疾当真无碍了吗?”

    皇后和她身后老嬷嬷,听到定武突然提到明王,两人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陛下此来,果然事关明王!

    心中所想,却是不露形色,皇后微微笑了笑“皇儿上次来便说过,已经大好了,陛下不用担心。”

    “无碍就好!”定武点点头,又看看皇后气色,脸上多了一丝笑容“你这气色相较从前,也确实好了许多,那长青丹或许当真是有些效用。”

    长青丹?

    皇后心中顿时一紧,微微抬头与老嬷嬷两人对视了一眼,才轻声道“听皇儿说起过,这丹丸确实有养生之效,只是听闻此丹炼制颇为不易。”

    “嗯!”定武点点头,又沉默了下去,过了一会,才再次开口说道“朕听说明王最近又开炉炼丹,或有所成,既然皇后食之有效,那便再多服上一些。”

    说罢,定武站起身来,道“朕还有公务要忙!”

    送走定武,皇后一言不发的走回殿中坐下。

    老嬷嬷屏退了左右,站在皇后一旁,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寿宴之后,陛下从未来看过娘娘一次。

    这次好不容易过来了,却只是为了明王,为了明王的长青丹而已。

    这对娘娘来说,无疑太过伤人。

    “你派人去明王府传个信,让明王下午过来一趟!”皇后沉默了许久,最终轻叹一声,还是说道。

    老嬷嬷躬身“是,老奴这就去办!”

    ps今天停电,就一章!

    。

第502章 我要的,你们给不给。() 
明王府!

    “六爷,皇后娘娘差人过来,请您入宫一趟!”正午时分,墨白正在用午饭时,门外职守的特卫来报。

    “母后?”墨白闻言微顿,随即点点头,问道“可有说是什么事情?”

    “没说什么事,只说要请您入宫一见。”特卫回道。

    “谁来传的信?人还没走吧!”墨白点了点头,没再多问,直接吩咐道。

    “是皇后宫里的人,正在等着殿下回话!”特卫领命退去。

    墨白放下手中筷子,沉声道“将他带过来,我见一见。”

    特卫虽然都是精挑细选,能力出众之辈,但毕竟平时不涉足明王府诸事物,没有陆寻义或者阿九那么周全,显然是听闻皇后要见,便直接来汇报了,并没有了解详细。

    陆寻义今日有事在忙,阿九和墨一等人亦都不在府中,墨白便只有自己问问。

    皇后那边若没什么事,不会急招他入宫觐见的,他总得了解一下,有些准备才好。

    特卫领命离去后,不一会儿,门外就响起了两道脚步声。

    墨白闻声抬头,看向与特卫一起走来的宫中内侍。

    这人他有印象,的确是在皇后宫里伺候的人,待其行过礼后,墨白问道“我记得在母后那儿见过你,却不知怎么称呼?”

    “老奴福安,在娘娘身边当差已经四年了。”这宫人见到墨白,明显有些紧张,额头上有汗迹呈现,听到问话,腰弯的很低。

    “嗯,本王有些日子没有入宫了,母后近来一向可好?”墨白点点头,轻声问道。

    “殿下请放心,娘娘一切安好!”福安低头答道。

    墨白观他神态,虽似有些紧张,但的确没有慌张样,不像是出了什么事,心底便放松许多。

    “无事便好!”又坐了下来,问道“母后差你来找我,可有交代是什么事?”

    “回殿下,娘娘午间陪陛下用过午膳后,便吩咐老奴来请殿下,只说请殿下过去一趟,并未交代其他!”福安闻言,依然低着头道。

    陛下去过母后那儿?

    墨白眼中一闪,立刻明白了,这一趟与陛下有关。

    想到这里,抬头看向那福安,也不再多问了。

    这老奴很懂事,不经意间就将墨白想知道的说了,至于陛下来找皇后究竟什么事,他应该是真不知道了,所以没有多嘴。

    墨白目光又在福安身上定了定,随之,突然对站在门口的特卫,沉声吩咐道“取笔墨纸砚来!”

    “是!”门口答应一声。

    “你回去代本王向母后通秉一声,就说本王稍后便至!”墨白再次看向福安轻声道。

    福安领命,躬身道“是,殿下若没有其他吩咐,老奴便先告退了!”

    “你先等一等!”墨白却抬手压了压,示意他等一会。

    福安听这话还以为墨白有赏,顿时心中一喜,终于抬起头看向了墨白,眼里满是期待“殿下若是不赏银钱,赏些药丹该有多好……”

    然而,他眼巴巴的等了半晌,却始终不见墨白赏赐,便连开口赏些银钱都没动作。

    福安顿时不由有些失望起来,掏出随身携带的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心中苦笑一声,看来是自己想多了“殿下要了纸墨笔砚,怕是要让我带信回去!”

    不提福安想法,却见不一会儿,笔墨纸砚送来,墨白铺开白纸,提笔便书。

    屋内静悄悄的,福安低头等着,也不知道墨白在写什么,却忽然只听墨白的声音传来“观你面色红润,气息匀称,虽有多汗之症,却未见其他明显病态表征,当是先天便如此。”

    福安闻言,微微一怔,待墨白话音落地,他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随之抬起头来,脸色已豁然而变,看着那仍在持笔书墨的墨白,身体不自禁的开始颤抖起来。

    “噗通!”只听一声闷响,其已是跪倒在地,眼神发红,却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嘴唇颤抖的厉害,就是说不出来。

    墨白放下笔,抬手拿起桌上的纸张,吹了吹,才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福安,轻声道“起来吧,这多汗症并非什么大病,只是此症并不常见而已,将我开的方子,拿回去之后连服七剂,便可无碍,今后或三九时节,仍会比他人易汗,但大体上可与常人不显异常。”

    说罢,将药方递给福安。

    福安颤颤巍巍的接过,随之立刻连连叩首,语调颤抖“谢殿下恩典,老奴……”

    “无需如此,治病救人,当属医者分内之事。”墨白摆摆手。

    福安又是连叩三个头,跪在地上,声音发颤“老奴定誓死效忠皇后娘娘!”

    “去吧!”墨白笑了,对特卫点了点头,示意送他离去。

    看着福安千恩万谢离去,墨白轻声一叹,坐下来,正欲考虑一下,陛下为何又惦记上他的事,却见门口陆寻义来了。

    陆寻义站在门口,面上带着几分疑惑之色的看着福安背影,转过头来,见墨白正望着他,便连忙进来,行礼“殿下。”

    “嗯!”墨白点点头,收起桌上的笔墨纸烟。

    “殿下,属下方才见那福安神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可是娘娘那边有什么事?”陆寻义脸色凝重问道。

    “你也认识他?”墨白闻言倒是有些好奇。

    “我在宫里就曾见过他几次,后来皇后那边有事传信,也都是派他过来,便认识了。这些年皇后身边的使唤人等换了好几批,这福安是四年前调过来的,一直当差至今,算是除了皇后身边那位老嬷嬷之外,留下时间最长的一个。”陆寻义点头,正色道。

    “嗯!”墨白闻言,想了想,才将方才的事说了一遍。

    陆寻义听完,这才恍然大悟,却是眸光有些惊奇道“我曾见过他好几次,却也从未觉得他有何异常,是曾发现他有时常擦汗的习惯,却一直以为是他不敢耽搁传令,赶路慌忙。还从没想过这竟然是一种病?殿下是如何一眼就看了出来其中不妥的?”

    “我第一眼见他,也曾以为他只是热或者紧张。可随即便发现不是,他气息均匀,面色也很正常,这不是热或者紧张惶恐的表征。而后我与谈话,也见其思维顺畅,不见慌张模样。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