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非基抱拳道:“是!侯爷!”
说罢,他带着十几个亲卫,骑马奔下云山了!
庞非基走后不久,一个妇人来到了云山别院前,说是要求见李泽轩。
李泽轩带着韩雨惜出门迎见,这才得知这妇人是柯世清的母亲,她是来给李泽轩传信的,说是柯世清中午的时候,便已经动身前往巴蜀了,而柯世清的父亲,因为不放心也跟着一同前往了!
李泽轩和韩雨惜夫妇二人安慰了一番柯母,告诉她柯世清到了那边,会得到高士廉的照拂。
柯母在云山上待了片刻,便离开了,背影看上去很是萧索,毕竟丈夫跟儿子都出远门了,而且说不定还会遇到危险,他心里当然担心了!
“相公,你把你的学生派去那么远,就不担心他们遇到危险吗?”
回到屋内,韩雨惜看向李泽轩,问道。
李泽轩一怔,随即长叹一口气,道:“当然担心,不过担心又有什么用?这些孩子总要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东西,有些事情他们不经历,就永远不会成长!”
。。。。。。。。。。。。。。。。。。。。。。。。。。。。
傍晚,甘露殿。
“。。。。。。。李泽轩真是这么说的?”
李承乾将他下午在云山上的所见、所闻全部与李二说了一遍,李二难掩震惊地向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拱手道:“千真万确!父皇,李泽轩亲口所说,若是用了他那种营养钵的种植方法,一亩地能节省三倍以上的种子,收成也能增加三成以上!”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他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如果这种方法真的那么神奇的话,那一斤的种子,将能多收获近四倍的白叠子花絮!这个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啊,这时直接就解决了白叠子花难存货、产量低的关键性问题!
“就先让李泽轩先试试,若是他的方法真能有所成,那咱们大唐的百姓,以后就能穿得起用白叠子花絮做的衣服了!此事先到此为止,承乾你不必关心这个了!”
“是!父皇!”
李承乾拱了拱手,恭声道。
就在这时,赵松急冲冲地从殿外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出事了!”
李二脸色一肃,问道:“什么事?”
赵松回道:“陛下,突利可汗派遣来使,请求归降大唐,现在使者已经被安排在鸿胪寺的驿馆之中,明日早朝,他们将会朝觐陛下!”
“什么?突利遣使入朝?”
李二面色猛地一变,他沉声问道:“突厥那边生了什么事端?竟让突利敢公然反叛颉利,想要投降我大唐?”
李承乾的脸色也高度紧张了起来,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赵松。
赵松微微欠身道:“回陛下,据探子来报,今年年初,颉利骤然向突利可汗征兵,由于之前突利可汗讨伐薛延陀、奚、霫等部不利,遭受到颉利可汗的囚禁鞭打,突利怀恨在心,所以这次便没有借兵给颉利,颉利可汗得知消息大怒,直接发兵攻打突利可汗,突利可汗实力不济,眼看王庭岌岌可危,这才遣使向我大唐求援!突利的儿子阿史那贺逻鹘也在使团之中!”
李二眸光一闪,脸色逐渐缓和了起来,他低声叹道:“突厥竟然生了内乱?真乃天赐良机啊!”
随即,他看向赵松,吩咐道:“明日早朝,让突利使者入朝觐见!”
“是!陛下!”
赵松应了一声,然后又道:“陛下,今日炎黄书院一学生出了京师,是要动身前往巴蜀!”
“巴蜀?”
李二心中一动,接着笑道:“这学生去巴蜀应该是跟李泽轩在那儿的钒矿有关系吧?不必管他们,李泽轩的学生总能给朕带来惊喜,上次是孟文浩跟韩立,这次看看这孩子能给朕带来什么惊喜?哦,对了,即刻派人通知李泽轩参加明日朝会!”
“喏~!”
。。。。。。。。。。。。。。。。。。。。。。。
“唉!你说这陛下好端端的为什么又要让为夫上朝呢?啧啧,不知道本侯住得远吗?今儿又得披星戴月了啊!”
第二日清晨,还不到卯时,李泽轩就已经在韩雨惜的侍候下穿衣洗漱了,虽然不怎么困,但这天都没亮就要出门,让李泽轩还是忍不住小声抱怨道。
“扑哧!”
韩雨惜闻言,忍不住“扑哧”一笑,她一边帮李泽轩梳着头发,一边笑道:”相公,这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就是盼着有朝一日能够位列朝堂,可是您怎么一听到要上早朝,就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呢?“
李泽轩捏了捏韩雨惜的葱白手指,坏笑道:“有句诗是怎么说来着?哦,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从此君王不早朝!而你相公呢,只需要娘子你一人,就懒得去上早朝了!那些功名利禄,哪有怀中的娘子重要?娘子,你说是也不是?”
韩雨惜的嫩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她连忙甩掉李泽轩的大手,嗔道:“相公你又说浑话!快别动,让妾身赶快帮您梳好头,可别误了时辰~!”
“好好好!听娘子的!”
李泽轩知道韩雨惜不禁逗,口花花了一句,便不再“调皮”了!
这时,韩雨惜忽然又说道:“相公,您应该这么想,依您现在的品级和地位,本就应该每天都上早朝的,是陛下见您身兼数职,而且所住的云山别院距离皇宫颇远,这才特地准许您不必每日临朝的!所以,您应该感激圣上呢!”
“诶?娘子说的有道理啊!”
李泽轩眼睛一亮,笑道:“照这么说的话,为夫这顿时就有动力上早朝了!孔子他老人家说的果然不错,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好女人~!”
韩雨惜拍了一下李泽轩的后背,没好气道:“相公你又胡说,孔子何曾说过这般话?好了!相公你的头发梳好了,快去吃些饭食吧!不然在朝堂上站那么久肯定会饿!”
“嗯!哈哈!还是娘子体贴!”
。。。。。。。。。。。。。。。。。。。。。。。。。。。
从“温柔乡”出来,李泽轩带着庞非基双人双骑,成了一对难兄难弟,打着火把,赶起了夜路!
哦,严格来说这不叫夜路,或许应该叫“凌晨路”,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
所幸现在云山到长安官道的这一段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要不然就以前那种崎岖的山路,任何人纵然马术再好,也不敢抹黑骑马赶路啊!要不然非得栽倒在山沟里!
紧赶慢赶,终于赶在了城门开启前赶到了长安城东面城楼下。
主仆二人在城门外等了不到一刻钟,城门守卫便打开了城门,李泽轩和庞非基连忙打马进去,然后直朝皇宫奔去。
“哟~!小轩,你今日怎么来上早朝了?”
进入皇宫,来到太极殿前,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包括程咬金、秦琼等人!见到李泽轩这个“稀客”,程咬金一脸惊喜地走了过来,并拍着李泽轩的肩膀,大笑道。
话说老程现在上朝能来这么早,完全归功于自行车啊!程咬金现在也算是“车中高手”了,都会单手骑自行车了,有时候甚至可以双手脱离车把,简直秀的一批!而且程咬金飚起车来,甚至比“飚马”都狠,人见人怕!
其实不止他是骑自行车,文武百官中,家境稍微富裕一些的,几乎都买了自行车,毕竟这玩意儿比马车要快,也要方便,两脚一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还不用给马儿喂草。
值得一提的是,皇宫现在也与时俱进,专门在宫门处给大臣们修建了一处“停车场”,李泽轩得知后,非常有成就感地乐了好久!因为他又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一点改变!
“程伯伯早~!”
李泽轩给程咬金问了一句好,然后答道:“昨日陛下派人去云山通知小侄务必参与今日的朝会,小侄不敢不来啊~!”
“哦~?是陛下派人通知的?”
程咬金目光一闪,神情一肃,问道。
李泽轩点头道:“是啊!哦,对了,程伯伯,是不是这两天朝中有大事发生,所以陛下才叫小侄来的?您给小侄说说,朝中到底发生了啥大事儿啊~!”
程咬金面色犹豫道:“既算是好事儿,也算是坏事儿!唉,你还是问秦二哥吧!”
李泽轩一脸的莫名其妙,他扭头看向秦琼,问道:“秦伯伯,到底生了何事?程伯伯怎么还神神秘秘的?”
秦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颉利可汗发兵攻打突利,突利来使,请求大唐出兵援助,并且他愿意归降我大唐!”
李泽轩闻言一愣,大为不解道:“那。。。那这不是好事儿吗?为什么程伯伯说既算是好事儿,也算是坏事儿!”
。。。。。。。。。。。。。。。。。
。。妙书屋。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为元素猫的万赏加更)()
“小轩,这突利可汗,是当年的始毕可汗之子,号称东突厥小可汗。但他这个可汗也就是个名头,实力根本不强,大权一直都在他父亲和叔叔手里。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病逝,即位的不是突利,而是突利的叔父俟利弗设即位,即处罗可汗。
武德四年,处罗可汗去世,突利的另外一位叔父咄苾继位,就是现在的颉利可汗。颉利任命突利为小可汗,主管契丹、靺鞨等部,其牙廷南接幽州。
因为突利可汗对下属征税无定规,因此下属有怨心。很多部落因此归附大唐,比如说薛延陀、奚、霫等部早就归附了我大唐。颉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去讨伐这些部落,突利可汗大败,其兵众骚乱离散,据说颉利可汗因此大怒,将他囚禁鞭打,很久才将其释放。突利受了这种奇耻大辱,自然是对颉利怀恨在心!
从那以后,这东突厥的叔侄二人便进入了明争暗斗的状态,此番突利忽然遣使入朝,向我大唐乞和,定是招架不住颉利的攻势了,想让我大唐出兵帮他解围呢!
可是这种情况下我大唐若是贸然出兵,就意味着跟颉利全面宣战,东突厥此刻正处于国力大鼎盛之时,拥有控弦之士百万,大唐若想与其全面宣战、并且攻而胜之谈何容易?必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开启这场国战!不然,必败无疑!
不过留给我大唐的时间不多了,今日突利遣使入朝,证明他的势力已经完全抵挡不住颉利可汗的进攻,被覆灭、吞并那是早晚的事情,而我大唐又不能坐视突利被这样吞并,不然颉利的实力将会更加强大!所以,难啊!难啊!就看今日陛下会作何决断了~!”
太极宫前,秦琼估摸着距离上朝还有一段时间,便将这次突利遣使入朝的前因后果跟李泽轩讲了一遍。
“哦!原来如此!”
李泽轩听罢,这才对当前北方东突厥的局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讲真,在此之前他甚至连突利可汗是谁、属于哪方势力他都不清楚,他只知道颉利可汗,没办法,谁让这家伙的名声大呢!
现在听秦琼前前后后一讲,他心里才把当前的局势给理了个七七八八。
东突厥生了内乱,但大唐现在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与之全面开战!而突利可汗,在颉利可汗面前只是一只小蚂蚱,根本抵挡不了多久!
“上朝~!文武百官,入朝觐见~!”
就在这时,一个老太监站在台阶上尖着嗓子,高喊一声,道。
台阶下的文武百官立即安静了下来,纷纷正了正衣冠,抱着朝笏,拾阶而上,朝着太极殿走去。
进入太极殿,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一名突厥人越众而出,朝李二躬身道:“大唐皇帝陛下,颉利可汗不顾先汗之情,不顾叔侄情谊,公然派兵攻打我父汗,还请大唐皇帝陛下能够发兵援助我父汗,届时,我父汗定会归降朝廷,向大唐皇帝陛下拱手称臣!阿史那伊罕德居长安为质”
闻听此言,文武百官顿时面面相觑,李二沉声问道:“你就是突利可汗的次子?”
那名突厥人抱拳道:“回禀大唐皇帝陛下,在下正是父汗之子,这次来大唐求援请降,为表我父汗诚意,阿史那贺逻鹘愿意留在长安为质,以示我父汗归降大唐之诚心!”
遣子入朝做人质!
文武百官,无不倒抽一口凉气,暗道突利这回是真的下血本了啊!同时这也说明,如今的突利可汗已经被颉利给逼得走投无路了,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孤注一掷,全心全意归降大唐!
大殿之内安静了片刻之后,李二出声道:“朕登基以来,以仁义治国,而且善待友邦,质子之说,阿史那贺逻鹘你毋须再提,我大唐不需要任何人做人质,这实在有损我华夏之威仪!而且昔日朕与突利也算是有些交情,如今怎可趁火打劫,扣押其子作为人质?”
话说这阿史那贺逻鹘也是个直脑筋,哪有当着皇帝的面说“我是来给你当人质”的?一般这种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不会有人直接挂在嘴边的,人家老李身为华夏之主,不要面子的吗?
不过李二说与突利可汗有些交情,这倒也是事实,武德七年,突厥大可汗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顷其全部人马,入侵大唐边境,时大唐皇帝李渊于闰七月二十一日派遣李二出豳州道抵御突厥。八月十二,双方在五陇坂交锋,史称五陇坂之战。李世民用反间计,联合突利可汗离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结为香火兄弟,使突厥退兵。
不论李二与突利相交是碍于形势、虚与委蛇,还是因为利益、真心结交,但最后他们二人结为香火兄弟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这种事情听起来都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听闻李二此言,阿史那贺逻鹘先是懵逼了一下,然后他立即想要开口反驳,毕竟他离开突厥的时候,他老爹就是这么吩咐他的啊!他必须完成他老爹交给他的任务!
谁知,李二好像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似的,抢先一步,开口道:“阿史那贺逻鹘你无需多言,朕是不会拿你当人质的!不过你若是喜欢长安城的繁华,想在长安小住一段时日,朕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阿史那贺逻鹘的榆木脑袋,此刻终于反应了过来,他连忙抱拳道:“多谢大唐皇帝陛下收留,阿史那贺逻鹘愿意在长安住上一段时日,只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够派兵出征,营救我父汗,到时候我父汗定会感念陛下的情义,率领部众,归降大唐,并入朝向陛下拱手称臣啊!”
李二目光一凝,沉声道:“突厥以前内乱纷纷,靠着前隋的力量才安定下来,颉利可汗却不知道珍惜先辈留下的局面,反而依仗自己的力量,放纵自己的欲望,荒淫横暴,叔侄相残,实在是有违人伦天道,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朕自然会派兵讨伐!
不过出兵突厥,事关重大,朕需与朝堂百官商议一番,才能再下决定!阿史那贺逻鹘,你从突厥一路远道而来,想必早已身心疲惫,不如先回驿馆休息一番,待朕与满朝文武商议出结果之后,再派人告知与你!”
阿史那贺逻鹘闻言,认真地想了想,终于还是抱拳道:“是,陛下!阿史那贺逻鹘告退!”
说罢,他握拳于胸前,给李二行了一礼,然后带着两名突厥使者,退出了殿外!
阿史那贺逻鹘离开之后,李二目光一沉,看向堂下的文武百官,问道:“众位爱卿以为,我大唐该不该出兵援助突利?”
话说对于突利的求援,李二自己是“且喜且惧”。他喜的是东突厥的内斗使大唐的西北边境出现了难得的安定;惧的是万一突利被灭,颉利一家独大,那以后的大唐想要平灭突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