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陛下息怒!您最后的那个赌局,这下可是将魏左丞给害惨了!也不知道这两日会不会有人向魏左丞的家里丢石头!扑哧~!”
长孙皇后轻声安慰一句,随后想到了些什么,忍不住掩嘴笑道。
……………………………
第二更!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就职演说!(感谢盟主纪年的万赏!)()
临近傍晚,云山别院。
李泽轩看着手上那一方金黄色的丝绢,无奈地露出了一丝苦笑,只听他喃喃自语道:
“魏征啊魏征,这次不是我要跟你过意不去,是陛下,也是百姓啊!”
说罢,他拿起桌上的纸笔,草草地写了几行字,然后将之装进信封后,起身出了书房,叫来庞非基,道:“非基,速去将这封书信送到工坊,交给马周!”
今天都初七了,工坊那边早就恢复生产了,相应地,《大唐日报》的编辑部,早在两天前便已经开始正常工作,所以一些常年在外地公干的长安人氏,趁着这两天,也算是享受了两回什么叫做“刚出炉”的、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唐日报》。
“是!侯爷~!”
庞非基躬身领命道。
………………………………
“马先生,这是侯爷让庞某交给您的!”
新工坊,《大唐日报》编辑部,经过宋小四通报,庞非基见到了马周,并将李泽轩给的信交了出来。
马周这会儿正在写申请评比教授的材料,今年元宵一过,书院的先生们便会提前开学,新学期的第一件事便是教师职称的评比大会,李泽轩前几天便叮嘱马周开始准备了。
这时,他接过书信,打开一看,顿时愕然,要不是书信上的字迹的确跟李泽轩的一模一样,他都怀疑是庞非基在假传李泽轩的手书了!
“……行了!劳烦告知侯爷,马某这边没问题!”
收起书信,马周面色一阵古怪,随后对庞非基闷声道。
“好!那庞某告辞!”
庞非基见状有些莫名其妙,但他知道有些东西能问,有些东西却不能问,所以他只是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
“唉!真不明白侯爷这是要弄哪一出哦~”
庞非基走后,马周一脸笑意,自顾自地感叹道。
……………………………
第二日。
《大唐日报》的头条新闻,让刚过完年、热闹了好几天的长安城,再次沸腾了起来。
“臣李泽轩听闻陛下欲赐臣蓝田一县之地,臣诚惶诚恐,因以国侯之身,获一县之封地,实属有违常制,亦会惹众同僚非议!但身为陛下臣子,臣愿为陛下分忧,并做出如下承诺:
若臣在三年之内,不能让蓝田县百姓人人穿得起衣,食得起肉,看得起书,臣自愿交出手下所有封地,欢迎大唐所有百姓、官员,对臣以上所述进行监督。
李泽轩,贞观二年正月初八!”
这封短短的通告,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就职演说,但古代人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形式的通告,不由颇觉新鲜,但更让人感兴趣的是通告里面的内容,看意思李二竟然要把蓝田县全部封赏给李泽轩?这可是一个大新闻啊!
“我……我没听错吧?圣上要把蓝天赐给永安侯当封地?”
看到报纸后的百姓们纷纷惊呼出声,尤其是那些家住蓝田县或者有亲戚住在蓝田县的百姓,一个个地激动地都差点要跳起来了。
“这……太好了!圣上英明啊!从今往后,俺也是侯爷封地里的百姓了啊!哈哈!以后俺家娃娃说不好也能上学堂,甚至考上炎黄书院了!”
“哈哈!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俺要回去告诉娃子他娘,中午得好好庆祝庆祝!”
“嘿!老钟,你们这次真的是走运了呀!以前还在说你们距离侯爷的地盘远,成不了侯爷的封地,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哈哈!回头可得去你家蹭酒喝!”
“那没说的!老杨头你啥时候去都有酒喝!咱身为侯爷的庄户,可不能小气!”
“钟叔,这头条新闻好像有些不对劲啊!”
余徳静,之前在“倒崔运动”中担当“急先锋”、被李泽轩救下来的那个读书人,今日正好进城买书,因为他听说奇趣文化这边最近搞了一些“打折促销”的活动,买书会比平时要便宜不少,路上听人在议论报纸上的头条新闻,他索性便也买了一份报纸,然后将报纸上的内容念给了与他一起进城的同村人。村里人听到报纸上的内容都忍不住喜形于色,而他却忍不住皱了起眉头来。
“咋了?小静?这不是好事吗?有啥不对劲儿的?”
余家庄的里正,也就是余徳静口中的钟叔,一脸不解道。
“对啊!余秀才,你书读的多,给咱们分析分析有啥不对劲的?”
同村之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余德静,七嘴八舌道。
看得出来,这个秀才在他们村里很受尊敬。
“钟叔,你们想想,若是圣上真的将蓝田县分给了永安侯,这么大的事情,为何直到现在还没有圣旨发出?而且永安侯也没必要将这番话放在报纸上,我想这背后定有深意!”
余秀才皱着眉头,沉声道。
钟叔闻言,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点头道:
“……唔~!小静你说的有道理!这里面是有些反常啊!但不论怎么说,咱们庄子马上就要并到侯爷的封地里,这可是一件大喜事!”
余徳静摇了摇头,道:“钟叔,事情怕是没有那么简单!您看,侯爷在报纸上说,以国侯之身,获一县之封地,实属有违常制,亦会惹众同僚非议!所以我猜测,应该是有朝臣在反对圣上将蓝田县划给永安侯当作封地!”
“啥?有人反对?谁敢反对?这不是在要咱们的命吗?好不容易有机会成为侯爷的庄户,要是被他们给整没了,那咱们余家庄的人啥时候才能吃得起肉,穿得起衣?”
钟叔闻言,眼睛一瞪,音量都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八度,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钟叔说得对!余秀才,到底是谁反对?这可是咱们庄子大喜事儿,可不能让人给搅黄了!”
庄户们一个个均是义愤填膺,面对着都要到了碗里的幸福,没有人想要眼睁睁地与其失之交臂。
余徳静想了想,道:“究竟是谁想要阻止陛下将蓝田县分给永安侯,咱们分头去打听打听便知!”
………………………
第一更!
感谢盟主纪年的万赏!老朋友好久不见!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人民的祈求!()
不止是余家庄的人,蓝田县内有近百个庄子,今日多多少少都有庄户来长安城,即便是没进城的人,也能通过各种渠道,获知报纸上的消息。
听说整个蓝田县都将成为李泽轩的封地,百姓们无疑是欢欣鼓舞的,但是随着消息的进一步发酵,这则通告背后所潜藏的意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挖掘了出来。
“走走走!刘老七,快去长安城去!听说有人不想让蓝田县成为永安侯的封地!咱们快去长安城看看去!”
“啥?刚刚赵娃子不是说陛下已经下旨让蓝田县成为永安侯的封地了吗?怎么现在又这样说?”
“嗨!那是你没认真看报纸!咱村里的吴先生说了,永安侯的这番话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走走走!快去!”
“行!老王,你等等!要是真有人敢搅黄这事儿,俺刘老七第一个不放过他!”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蓝田县各个村庄,本来没有去赶集的百姓们,此刻纷纷向长安城进发,一股洪流即将席卷而来!
“是魏左丞!余秀才,俺听胡大人家里的一个家奴说了,昨日早朝,就是魏左丞一人在极力反对陛下将蓝田县给永安侯!”
巳时三刻,余家庄先前散出去打探消息的十几个庄户,来到东市口集合,其中一个庄户一脸愤恨的对余徳静说道。
“果然!”
余徳静喃喃自语地念叨一句,随后他看向钟里正,道:“钟叔,现在该怎么办?说实话,若不是生了这件事,魏左丞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楷模。可是将蓝田县其余庄子全并到侯爷封地里,乃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单就国法而言,魏左丞的反对的确无可厚非!可是他却忽略了我们这些平凡庄户的感受!”
钟里正目光一沉,他看了看周围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的余家庄庄户,徐徐开口道:
“魏左丞的确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但是他不能一心只为国法,而却罔顾了我们蓝田县百姓的利益!咱们一起去魏左丞的家,找魏左丞讨个说法!”
“好!去讨说法!去讨说法!”
钟里正话音落罢,立刻得到了庄户们的一致赞同。
以前他们余家庄,不是李泽轩的封地,仍然照样过,可是人这种生物,一旦给了他希望,再让他失望,一般人都会接受不了!余家庄的庄户们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形,他们眼见自己有希望带着家人过上好生活,却被魏征一个人给活生生的搅黄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忍受?
此外,得知魏征乃是背后“推手”后,其他庄子的百姓,纷纷不约而同地朝着永兴坊魏征的家里赶去,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庄子,此刻却有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让魏征屈服,不要在干涉李二封赏李泽轩之事!
“夫人!夫人!不好了!府外聚集了好多百姓!”
魏府的老门房率先发现异常,连忙报给府内的丫鬟,再由府内的丫鬟跑去后院告知家中的主母裴氏!
裴氏闻言诧异道:“府外聚集了许多百姓?老爷一向为官清廉,这些百姓怎么会来咱家闹事?莫不是受了某些小人的指使~?”
裴氏出身名门望族,却愿意嫁给魏家这个破落门户,看重的就是魏征正直清廉、刚正不阿的秉性,虽说婚后生活很是贫苦,但有这样一个品性高洁的丈夫,让她的精神生活一直相当充实!
所以今日听到有百姓聚集在魏府门外,她才会觉得一阵疑惑,因为其他的她可能不敢说,但对于魏征的官品和人品,她觉得还是无可挑剔的。
“夫人!那些百姓倒没有闹事,也没说别的,只说想见老爷,让老爷放他们一马!”
丫鬟福身一礼,回道。
这帮聚集在魏府门前的百姓,相比于去年围聚崔家的那帮百姓来说,可谓是理智、克制的多!
主要还是因为魏征的官声一向极好,绝大多数百姓都觉得他是一个好官,虽然在蓝田县封给李泽轩的这件事情上魏征可能做错了,但是百姓们还是念着魏征以前对他们的好,行为上便克制了许多。
“放他们一马?走!绿荷,我们出去看看!”
裴氏想了想,还是没想明白魏征到底在哪儿得罪这帮百姓了,于是她起身道。
“夫人!别!万万不可啊!府外的百姓太多,万一其中混有什么歹人,出手伤害了您,那可怎么办?夫人您还是等老爷回来再说吧!”
丫鬟闻言,吓了一大跳,连忙阻止道。
这个时辰,魏征应该还在上早朝,所以她才不敢让裴氏出去查探情况。毕竟一个多月前崔家被愤怒的百姓一朝覆灭的事情在许多长安城百姓的眼里还历历在目呢!
“没事!这些百姓既然没有闹事,就肯定不会对我不利!绿荷你快让开!”
裴氏坚持道。
“不让!婢子不能让夫人出去冒险!夫人若想出去,就从婢子的身上踩过去!”
丫鬟毫不退让道。
“魏左丞!魏左丞!求求您放过我们吧!”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喊声,裴氏面色一变,道:“是老爷回来了,咱们去院门后面看看!”
这下,绿荷倒没有再阻拦了,而是随着裴氏,一起朝着前院走去。
“放过你们?老夫何曾做过对你们不利、限制你们自由的事情?”
魏府门前,魏征刚好下了早朝回来,远远地便看见了府门前聚集了许多百姓。他心中一沉,赶忙来到众人跟前,只听百姓们纷纷对他说让其放过他们,这让他不由十分疑惑,然后问道。
“学生余徳静见过魏左丞!”
魏征话音刚落,余徳静便走了出来,朝魏征拱了拱手,然后道:“余某来自余家庄,算是蓝田县最为靠北的一个庄子!去年蓝田县的八个庄子,里面的庄户们各家各户都是应有尽有!如今听闻陛下欲将蓝田县全部赐给永安侯,而魏左丞您却持不同意见,所以我们这些人过来,便是恳请魏左丞能改变注意,支持将整个蓝田县封给永安侯!”
………………………
第二更!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骑虎难下!()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圣上将蓝田一县之地全部封给永安侯,明显不合国法、欲辟西周分封制,此乃乱国之祸患!老夫身为帝国重臣,岂能坐视不理?”
魏府门前,魏征看着眼前气势汹汹的百姓,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他对余德进大义凛然地说道。
余徳静闻言,眉头一皱,沉声道:“魏左丞此言差矣!只是蓝田县一县之地,与西周分封制有何关系?永安侯仁心仁德,其封地百姓个个对他爱戴有加,如今听闻蓝田县其余村庄有机会成为永安侯封地,无数百姓趋之若鹜,此乃民之所向!魏左丞您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国法尊严,但您却罔顾了民心,伤害了蓝田县数万的百姓!”
被一个后进学生这般说道,魏征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他拂了拂衣袖,恼羞成怒道:“竖子糊涂!大唐建国十余年来,对本朝王公贵族的分封一直有颇多限制,老夫从未听过有人能以国侯之身,获得上万户的食邑!此例一开,怕是大唐以后会出现诸多藩王,西汉的“齐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亦不远矣!这种乱国之政,老夫是绝对不会苟同的!”
去年七月的那场分封风波虽然被平息,但魏征一直都在担心李二再次重提,他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按照历史,后来在贞观十三年,李二果然旧制重提,不过当时换了个名字,叫做封建,所谓封建就是像西周时分封诸侯一样,让诸王、功臣永久性在一地担任长官,并可由子孙世袭,此事显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所以,遭到房玄龄、魏徵、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的极力反对。
后来在众臣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还是已为人妇的长乐公主亲自出面劝说,才让李二收回成命的。
分封制,这一制服有其优越性,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正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而引起的政权动荡,使得雄霸世界的大唐王朝,实力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巅峰盛况!
所以分封制到底是好是坏,很难一言以蔽之!
此时,面对昔日的精神偶像,余徳静心里莫名地生出了些许失望,他愤怒道:“魏左丞您难道仅仅为了坚持自己的政见,就视蓝田县上万百姓民生疾苦于不顾吗?如此这般,即便您实现了您的政治抱负,那又有何意义?学生记得永安侯说过,炎黄书院所有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魏左丞您今日作为,不如永安侯远矣~!”
魏征脸色铁青道:“住口!从古至今,只有国家稳定,民生才会繁荣,老夫之政见是为了保我大唐社稷稳固,竖子只看清了眼前利益,却看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