蓗?”
王仁表皱了皱眉头,李泽轩提的这个要求可一点都不简单啊~!茫茫大海上,他去哪儿打探消息去~?
“我会尽量想办法帮你弄到消息的,小轩你等我两天~!”
王仁表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道。
事情虽然困难,但对于王家来说,未必不可行~!
“呵呵~!那有劳仁表你了~!”
李泽轩笑了笑,然后起身准备告辞,有时候多一个朋友,办起事来会方便不少,想当初他与太原王家,也是差点成了敌人,不过还好,最终他们成了友军,
“客气客气~!”
“哈哈~!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书院那边还有事,我就先走了~!仁表你若是有消息了,可以直接来炎黄书院找我~!”
……………………
迟到的第二更!
凌晨三点半,累了一天,终于可以睡觉了,求不要再骂了~!侠客不想因为自己,使某些人变成没有素质的人!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很有素质的~!
(本章完)
第725章 兵锋降临!()
“阿爹,快看,海上来了好多只大船啊~!”
倭国,本州岛,金泽海港。
临近中午,岸边的渔民开始收拾小船准备回家,七八个梳着左右小髻的稚童,在沙滩上捡着贝壳或互相追逐,其中一个孩童忽然看见海面上遮天蔽日的船只,顿时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开心大叫道。
孩童不远处有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渔夫,听到自家孩子地呼声,他下意识地就笑道:“那不过是官府的海船……”
说到一半,他的声音陡然顿住,却是他抬头随意一扫,瞥见了那漫无边际的海船,显然这种规模的船队,不可能是地方官府能拥有的。
“这……这难道是朝廷的海船~?”
其他渔民也发现了异状,他们开始猜测道。
“不~!不是朝廷的海船,那不是朝廷的海船!是唐国的,唐国军队打来了~!快跑啊~!”
一个眼尖的渔民,发现了海船风帆上那个大大的“唐”字后,他顿时满脸惊恐,拉过自己的孩子就往回跑。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倭国,用的虽然是跟汉字形似的文字,但发音用的却是自己国家的发音,而且很多人都认识一些汉字)
“真的是唐国大军,天呐~!我们倭国做错了什么?居然引来了这么多唐军~!”
“快跑吧~!再不跑就跑不了了~!”
转眼之间,海岸上的人群全部四散而逃,有些人连自家渔船上的渔具都顾不上拿就跑了。
“呜~~!”
伴随着一阵号角,庞大的船队开始靠岸,李啸在前面开道,待李孝恭下船后,他连忙躬身道:
“王爷,从此处向东八十里,就能抵达倭国的国都飞鸟京,只是咱们这么多人,在路上肯定会遇到倭国各郡县的地方军~!”
李孝恭嗤笑道:“哼~!螳臂挡车,何足道哉~!吴迪休息的怎么样了~?”
“回王爷,末将没事~!”
吴迪连忙跑过来,抱拳道。
“嗯~!本王给你留下八千精锐,在港口看守船只,船上的若有任何差池,军法从事~!”
李孝恭板着脸,郑重地吩咐道。
他这次带领大军前来倭国,除了有可能会去后会被弹劾外,他还冒着其他风险,因为现在的船队是携带者大量物资的,这里面有大唐未来的救命粮食,若是被人给抢了,那这次以举国之力促成的船队南下,将是真正的一无所获,这种情况,李孝恭绝对是无法容忍。
“末将遵令~!请王爷放心,末将誓死抱拳船上物资~!只是,末将觉得只需五千大军就够了,王爷千金之躯,身临倭国,不得不小心~!”
被安排在后方看守船队,吴迪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抱拳领命道。
李孝恭摆了摆手道:“八千就八千,本王就算是不带一兵一卒,看他倭国敢对本王动刀兵吗~?你只需要带着大军在此看守船上物资就好~!”
说罢,他看向李啸,沉声吩咐道:“整顿大军,兵发飞鸟京~!”
“末将领命~!”
“三军将士全部集合~!”
………………………
日本的都城建设,始自飞鸟时代。推古天皇时,定都飞鸟京,位置在奈良盆地南部。天智天皇时移都大津京,处于飞鸟京正北约四十公里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壬申之乱中,大津京毁于战火,片瓦无存。
持统天皇在位时,迁都藤原京,位置也在奈良盆地,由大和三山包围。藤原京首次采用中国古城类似棋盘格子的街坊结构,被认为是日本史上“最初的”都城。
后世许多学者将藤原京称作日本最初的都城,并不是因为之前的城市“皇宫周围都是荒野”,只是因为藤原京首度采纳了中国城市棋盘结构的街坊制度而已,唐风影响的结果。
此时的日本,哦,不,是倭国,正处于飞鸟时代,正处于推古天皇当政,她是倭国第一位女天皇!同时还是倭国第三十三代天皇!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至第十四代仲哀天皇,这十四位天皇在历史中无法确认,应该是《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为了完成从神代到人代的过渡而虚构出来的人物,而在仲哀天皇与应神天皇中间填充长达七十年历史的神功皇后,也不能说是实际的存在。因此,有着比较真实的存在依据的第十五代应神天皇,应该是号称“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此外,严格来说,之前的天皇只能算是国王,天皇一称始于此时推古朝的圣德太子提出)
“王爷~!前方有马蹄声~!”
大军行进大概十里左右,李啸面色一变,连忙顿住脚步,对李孝恭说道。
“嗯~!”
李孝恭看着前方,眼睛微眯,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吩咐道:“列方阵,准备迎敌~!”
“诺~!”
李啸应了一声,转身吼道:“列方阵,准备迎敌~!”
“轰~!”
大军轰然散开,士兵们纷纷拔出陌刀,一脸凶悍地盯着前方,在海上漂了好几个月,他们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咚咚咚~!”
没过一会儿,马蹄声越来越近,极目眺望,可见一支上千人的骑兵,向这边狂奔而来。
“弹丸小国居然也有骑兵~?有点意思~!”
一般来说,步兵面对骑兵是具有天然劣势的,但此刻的李孝恭,脸上不仅没有一点紧张,反而还有工夫说闲话,让人感觉他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看风景的。
“哈哈~!不过是一群虾兵蟹将,怎么可能是唐军的对手~?”
虬髯客手握三尺长、形状有点类似于青龙偃月刀的大刀,哈哈大笑道。
……………………
第一更!
(本章完)
第726章 首次交锋!()
“唏律律~!”
“本官是石川县县主日野赤井,敢问上国将军来石川县意欲何为~?”
千余骑兵呼啸而来,接着一个身穿官服的小胡子倭国男人,从马上跳了下来,他见李孝恭应该是大军的首领,便过来抱拳道。
李孝恭眯着眼睛,听完下属翻译过后,他淡淡道:“本王乃是大唐河间郡王,有事想和推古女王商量商量,尔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主,也妄想横加阻拦吗?”
倭国这边一县的长官叫做县主,跟唐朝这边的县令有点相似。
十几年前,在圣德太子的主张下,倭国臣民已经开始称呼他们的统治者为天皇了,此刻听到李孝恭说的是推古女王,而不是推古天皇,日野赤井面色一变,他咬了咬牙,上前道:
“原来是上国郡王当面,下官失敬失敬。不过王爷若是想见天皇陛下,烦请您让这些士兵就在此驻扎,下官亲自带兵护送您去飞鸟京!”
“哼~!混账东西~!本王做事需要你一个县主来教~?还有,谁允许你们国王自称天皇的?”
李孝恭大怒,厉声训斥道。
“这……”
日野赤井张了张嘴,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端地是羞怒交加,最终,他使劲攥了攥拳头,道:“倭国年年向大唐称臣纳贡,王爷带着数万大军来此,怕是于理不合~!”
李孝恭负着双手,面无表情地看着日野赤井,片刻后,他沉声道:
“这么说,你是想要阻拦本王~?”
一言既出,他身后的一万多士兵,立刻握紧了手中的陌刀,场中形势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王爷,此乃下官职责所在,不能让您带如此规模的大军穿过石川县~!”
日野赤井硬着头皮,弯腰道。
“呵呵~!你是觉得你这点老弱病残能拦得住本王吗~?”
李孝恭怒极反笑,他指了指日野赤井身后的军队,嘲讽道。
日野赤井正想反驳两句,以此挽回面子,却见李孝恭直接挥了挥手,然后吩咐道:
“继续行军,本王奉的是圣命,谁敢阻拦,杀!无!赦!”
“杀!杀!杀!”
大军突然前进三步,并发出了三声喊杀,杀气弥漫,气势如虹。
“你……”
日野赤井忍不住后退三步,不仅是他,连他后面的骑兵,也在向后退,准确地说,是骑兵胯下的战马被喊杀声给惊住了。
“本王最后再问你一句,让也不让~?”
李孝恭神色阴冷地问道。
其实他不想在这群虾兵蟹将面前浪费时间,所以才再三给日野赤井机会。
但日野赤井却是以为李孝恭怕了,刚刚那样只是为了吓唬他,他咽了咽唾沫,梗着脖子道:“下官职责所在,不能………”
“铿~!唰~!”
说到一半,李孝恭已经失去了耐心,直接拔出腰间常见,砍下了日野赤井的脑袋,倭国军队大惊,一个稍微矮小的将官哆哆嗦嗦地指着李孝恭,道:“你…你…你……”
李孝恭大怒,“李啸,本王给你八百人,杀过去~!”
“诺~!”
李啸兴奋地应了一声,然后点了一队人,直接向前冲去,他同样也没把眼前这些矮小的倭人放在眼里。
“八嘎!为…县主报仇!杀~!”
将官拔出倭刀,一边喊,一边催动胯下战马,向唐军冲了过来。
“斩马腿~!”
其实日野赤井带来的这些骑兵,他们所骑的战马全是老马,速度和冲击力,根本与突厥的狼骑有着地与天的差别,李啸大吼一声,挥舞着陌刀,犹如闪电一般,斩向那将官胯下的战马。
“嘶~!”
战马发出一声哀鸣,向前栽倒,那将官大惊,一个翻身连忙下马,还没站稳身形,李啸的陌刀就已经朝他的脖子上砍了过来!
差距!
这就是实力差距!
双方军队刚一交手,高下立判,松松垮垮的倭军纵然是有着战马的优势,也远远不是训练有素的唐军对手,别说八百唐军,就算只有五百唐军,也足以将倭国的千余军队打的落荒而逃。
“饶命……呃……”
日野赤井的将官,生死关头急忙求饶,可惜李啸根本听不懂,陌刀仍然毫不留情地砍掉了他的脑袋。
与此同时,李啸身后的八百唐军,也挥舞着陌刀,不断地收割着生命。
骑兵骑兵,相比于步兵,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个交锋时的冲击力~!
这队倭国骑兵,若是以冲锋的形势直接冲杀过来,或许还会给唐军造成一点麻烦,可是日野赤井刚刚特地将骑兵停在了李孝恭身前,想要谈判,现在倭国骑兵若是想重新发起冲锋,无异于痴人说梦。
加之李啸他们已经把他们的阵型给冲散,现在的倭军已经全部乱了阵脚,一个个的反而成了骑在马上的待宰羔羊,想还手,但他们在力气和速度上,根本拼不过唐军。
“快逃啊!唐军杀人不眨眼啊~!”
短短不到一刻钟时间,倭军就已经伤亡过半,而李啸带领的八百唐军,只有几人受了轻伤,有些倭军被吓得胆寒,急忙调转马头,开始逃命!
这些逃跑的士兵,仿佛为其他倭军打开了一道天窗一样,残余倭军顿时四散而逃,这一刻,他们的骑兵优势终于体现了出来——逃命起来跑的更快啊!
“不必追了~!”
见李啸他们还欲再追,李孝恭连忙制止,吩咐道:“穷寇莫追,立刻清点伤亡,修整一会儿,继续向飞鸟京进军~!”
“诺~!”
李啸抱拳领命。
“王爷,这倭国官员似乎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啊~!”
虬髯客咧了咧嘴,饶有深意道。
李孝恭想了想,点头道:“本王前些年还见过倭国使者,他们一个个地都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今日的倭人的确与以前不同,本王这次倒要好生瞧瞧,这些倭人究竟是从何处来的底气,胆敢对本王、对大唐不敬~!”
李孝恭的意思很简单,他对日野赤井的态度很不满,他要看看倭人为什么会突然膨胀了!
………………………
补昨晚的!昨晚写着写着睡着了,今天不是很忙,肯定早早地将更新搞定!
(本章完)
第727章 倭国反应!(感谢鸥。的六万豪赏!)()
唐军在石川县大败日野赤井的消息,因为那些逃兵,很快地就散播了出去,一时之间,石川县附近的其他几县,全部人心惶惶!
虽然日野赤井只带了一千多人,唐军有上万人,但是真正参与战争的唐军只有八百人,并且倭国军队都是骑兵,这种情况下居然只坚持了不到两刻钟,唐军的恐怖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再加上逃窜的士兵为了洗清逃兵之罪,当然会尽量把唐军的凶悍勇猛往大了说,口口相传之下,李孝恭成了身高八尺,拿着数百斤巨剑的金甲将军,唐军则成了一个个身披铁甲、力大无穷、刀枪不入的地狱恶魔,沿途各县百姓纷纷闭门不出,地方县官也都逃离县府,更别说组织军队与唐军对抗了。
所以李孝恭带领的这支大军竟然一路长驱直入,畅通无阻,在傍晚时分,就抵达至倭国的都城——飞鸟京城下。
不要怀疑军队的行军速度问题,李孝恭他们用了半日多的时间,急行军八十余里,这个就算是放进唐代之前的行军记录里面,也不算是顶尖的。
《魏书·夏侯渊传》中:“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这个应该是步兵,平均一天可以达到一百六十七里!
这里的一天当然指的是白天,不包含夜晚。
所以李孝恭他们用了半天多的时间,行军八十里,并算不上是惊世骇俗。
“令三军将士埋锅造饭,并就地安营扎寨,倭国女王若是不出来见本王,明日就攻进城去~!”
大军抵达飞鸟京外的畝傍山,李孝恭看了看下方那跟长安的皇城有三分相似的宫殿群,然后对身后的李啸吩咐道。
(畝,通亩,后文中就直接用亩代替了)
急行军八十里,士兵们现在多多少少都有些疲惫,加之天色马上就要黑了,有着丰富战阵经验的李孝恭,当然不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