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肆虐文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肆虐文娱-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问有什么事吗?”张晓夜停住脚步就问。

    他笑一笑,道:“我就是想跟你们结个伴,毕竟能够在这黄山遇到你可真很难得。”

    “你知道他?”她忍不住就问。

    “哈哈,本来还不确定,不过一首同桌的你就能确定了。”他笑了笑,道:“被开除的高中生,还有如此的音乐造诣,不是最近传得火热的夜破晓还能有谁。全国媒体都在找你又找不到,会在黄山出现也就情有可原了。”

    张晓夜摸摸下巴,“这种被人认出来的感觉很奇妙呢,有种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感觉。”

    “本来也是如此。”他忍不住又哈哈笑了几声,然后道:“认识一下,我叫李宗翰。”

    “李宗翰?”听到这个名字张晓夜忍不住又打量了他一遍,道:“华语音乐教父李宗翰,你不说我想不到,听了这名字再仔细一看,果然是你啊。那我昨晚不就是班门弄斧了?”

    张晓夜汗颜,李宗翰出于生五十年代,现在不是五十多岁,是四十多岁,因为泛白的胡茬和头发太有欺骗性,张晓夜完全错估了他的年龄。

    李宗翰中专肆意之后走入歌坛,是炎华帝国最早的一批流行音乐人,不止是个歌手,同时还是话语乐坛最著名的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而去还精通乐器制作,是一个制琴师。

    他发行过唱片,曾经以歌手的身份红极一时,但现在最广为人家的还是词曲作家和制作人的身份,几乎给每一个炎华帝国的歌手写个歌,创作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手,捧红过好几位歌手明星。

    他获得过的奖项跟他创作出来的经典歌曲一样多,不花点时间都统计不出来一个具体的数字,一切的一切让他成为了华语乐坛的教父级人物,只不过这两年属于半退隐的状态,偶尔才给人写首歌,很少能够看到他抛头露面了。

    张晓夜一直关注着当今帝国的歌坛,也了解过帝国流行乐的发展史,不可能不知道他,只不过现在他和海报、新闻上看到的差别很大,所以才一时间没能认出来。

    这个名字说出来,她也觉得很意外,李宗翰就笑了笑道:“教父什么的可不敢当,而且你张晓夜说班门弄斧这句话可也不合适,太过谦虚了。”

    张晓夜笑了笑,转而道:“既然遇到了李老师,肯定要跟你结伴而行,我们就一起吧,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跟你请教呢。”

    “千万别叫我老师,还是叫哥吧。”李宗翰一直微笑着,道:“这里不是索道的方向吧,你们准备走着下山?”

    娱乐圈里,年龄什么的其实很无所谓,不管大了多少都可以叫哥,像原本时空里的成龙,六十多了别人一样是叫他大哥。

    张晓夜顿了顿就道:“倒也不是非得走着下去不可,李哥,要不我们去做缆车吧?”

    “别,那就走走吧,我这把老骨头也跟你们年轻人学学。”李宗翰摇摇头,然后就道:“你怎么想起跑到黄山来的?看你装备还这么齐全,专门准备的吧?”

    “反正左右没事,所以就到处玩到处看咯,李哥你也知道我现在已经被开除了,有的是时间。倒是李哥你,怎么也到黄山来了,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嫂子都没带。”

    李宗翰自然是已经结了婚,而且一娶就是俩,其中一个比他小八岁,可以说是他的学生,在娱乐圈也是一段佳(ba)话(gua)。

    “我是来采风的。”李宗翰就说道:“这两年我作品越来越少,其实不是我想退隐,而且感觉已经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所以你嫂子建议我出来走走,也许能够得到灵感也不一定。”

    “想必李哥已经有所收获了吧?”

    “除了很享受黄山的风景,感觉心情轻松愉悦之外还真没什么灵感。”李宗翰无奈的摊摊手,道:“不过昨天那个唱黄梅戏的女孩子给了我点启发,我突然对这很感兴趣,所以回到市区后准备去看看,你们要不要一起?”

    “好啊,我也很感兴趣。”张晓夜点点头。

    李宗翰就笑道:“我倒是忘了,据报纸上说你平时对戏曲也挺有兴趣的,那怎们也算是志趣相投了。”

    “要说志趣相投,显然说流行乐方面更合适吧你们两个。”

    她看着李宗翰和张晓夜两人觉得有趣,也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第十三章 折子戏() 
要说黄梅戏最著名的剧目,当然是非《天仙配》莫属,就算完全不知道这个戏种的人也听说过几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张晓夜三人买了票进入剧院,距离开场还有五分来钟剧院里已经做了不少人,李宗翰看看周围就道:“虽然我听说现在戏曲无人问津,都处于频临灭亡的边缘,不过上座率还很高啊,将近六成也不错了,外界是不是传说得夸张了一些?”

    “六成的上座率是不低,可谁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单位的赠票?”张晓夜翻看着介绍黄梅戏的小册子,道:“像我们这种自己买票来的人并不多,剧团没有观众,只能大肆送票,如果演一场之后零零星星几个人那就尴尬了。”

    李宗翰苦笑了一下,道:“倒是可以看出来。”

    他们这些自己买票来的,和那些单位组织来的完全不一样,很容易看出来,如果把这些观众给除开,还真就没几个人了。

    她轻轻皱皱眉,道:“剧院本身就不大,真正买票来的根本没有几个人,那他们怎么赚钱?”

    “这种演出都是演一场赔一场的,可是又不能不演,要不然怎么会说是频率灭亡呢?”张晓夜他们聊了几句,演出就已经开始。

    那些单位组织来的,本来对戏曲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听得认真,整个剧院能够坐下将近一百人,真正认真听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就连她也是听得皱眉。

    现在不管是什么戏曲,一般都不会演本戏(全本),都是演折子戏,也就是一本剧目中的一折(一出),本戏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没几个观众能够有耐心从头看到尾,特别是在这样戏剧已经落寞的时代。

    折子戏就是将剧目中最精彩的段落单独拿出来演,《天仙配》中,最经典的一段就是《鹊桥》,演出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一折,今天同样如此。

    即使只是其中一折,演出时间也不算短,他们本来就花了不少时间下山,等看完戏之后已经是到了吃饭时间,李宗翰就道:“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喝上一杯。”

    张晓夜点点头,而她则是一言不发默默跟上。

    也不讲究,随便找了个人多的小饭馆点菜上酒,主动要求做东的李宗翰也不问他们到底能不能喝,就给每人倒了一杯白酒。

    拧上酒瓶他才说道:“以前我没有接触过戏曲,今天看了这一出黄梅戏后才发现,其实还挺好听的,为什么越来越没人喜欢了呢?”

    “李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你给的会比我专业。”李宗翰是音乐教父,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戏曲,但眼光本身还是有的,而且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很强,这方面的见地自然也要比张晓夜更强。

    把后世看过的解析拿出来,他倒是可以和李宗翰侃侃,如果只靠他自己的理解,那也深刻不到哪里去。

    李宗翰笑了笑,就道:“如果让你给出出主意,怎么才能挽救戏曲,你觉得应该如何?”

    “李哥,你这可就为难我了,我哪有这本事。”张晓夜看了她一眼,道:“其实我觉得任何东西都会从辉煌走向落寞,戏曲当然也不例外,这点她肯定最有见地。”

    李宗翰有笑了笑,看着她道:“其实第一眼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你很特别,或者说你们都很特别。”

    她本来一直都是个旁观者,只是看着张晓夜接触形形色色的任何事而已,这也是她现在唯一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很少开口。

    李宗翰主动开口,她才说道:“之前我就跟他说过,任何事物最终走向的都是同一个结果,现在你们感慨戏曲的落寞,谁能保证流行音乐不会如此呢?”

    “这点我同意,流行音乐这个范围太广先不说,但就因为范围太广所以有不同的分类和风格,而在风格类型上确实迭代很快,滑落下来之后不说灭亡,至少也是变得很少人还会关注,我进入乐坛二十多年,也算是司空见惯了。”

    李宗翰感慨了一下道:“其实现在的音乐人幸福多了,我们出道那时候,流行音乐还被认为是靡靡之音,永昭二年我写了一首军营夜幕还被批判格调不高,当然也是承受了很多压力。”

    “那时候立宪才第二年,以时代来说也不难理解,还要谢谢你们这些前辈开拓进取。李哥,我敬你一杯。”差不多七钱容量的小酒杯,张晓夜举起来一饮而尽。

    干了一杯,李宗翰才道:“其实我们也没有想过要怎么伟大,只是恰好赶上了时代而已,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说起来,你无论是唱是写都不比我差,有没有想过出唱片?”

    张晓夜给他忙上酒,道:“当然想过啊,都已经规划好了,等我去到京城就会加入唱片公司,反正现在也没书可念了,不唱歌我还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我还以为你对此没有兴趣呢,你可还顶着诗人和作家的头衔,我还真猜不到诗人的想法。”提起诗人,李宗翰都是很前佩的表情,张晓夜的年龄虽然小了他一辈,但同样如此。

    顿了顿,他接着就说道:“有这个想法就好,要不然就太遗憾了,既然都已经规划好了,是不是已经联系好了唱片公司,要不要我帮你引荐一下?”

    李宗翰这样的存在,跟国内所有唱片公司肯定都能说得上话,他一句话基本上就等同于是所有唱片公司都随便可以挑了。

    不过也没有必要挑挑拣拣,某种程度来说其实所有唱片公司第一样,于是张晓夜就道:“谢谢你啊李哥,不过不用了,虽然我还没有跟哪家公司达成协议,之前也跟秋爽约定过,所以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去风华唱片。”

    “风华啊,那是滚石在帝国的全资子公司,各方面都是一流的,确实不错。”李宗翰点点头,笑道:“只是没想到你还认识秋爽,听说她现在也在筹备新专辑了,之前还跟我邀过歌,可我自己都愁得直抓头呢,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现在似乎是得好好考虑一下。”

    张晓夜也笑了笑,道:“李哥,听了一出戏终于有灵感了?你可是将近两年没有作品了,要是出手可不得了。”

    “得了吧,既然你认识秋爽,我就不信这次她的新专辑没有你的歌。”李宗翰笑骂一句,道:“而且要说灵感其实也还是一头雾水,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法保证一定能够写出来。”

    “灵感这种东西,本身就很玄,说不定多喝两杯就有了呢。”张晓夜又举起杯,道:“李哥,我再敬你一杯。”

第十四章 秋爽的意外() 
锦绣翩翩凤冠霞衣,你的秀发微微盘,花腔主调情绪递进。

    像设计好了的情节,这一出折子戏,我该陪你怎么演。

    ……

    京城,风华唱片。

    秋爽正在和制作人梁华奇挑歌,她的新专辑已经到了选歌的最后阶段,这时候助理小莫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兴奋的喊道:“爽姐,李宗翰老师给你寄歌来了。”

    秋爽一听却是一愣,道:“李老师给我寄来了歌?他之前根本就没理我啊,就连谷唯嬅他都拒绝了,怎么会给我写歌?”

    “是真的,你看。”小莫忙不迭的递了过来,连梁华奇也忍不住凑过来一看,果然没错,李宗翰果然给秋爽写了一首歌寄过来。

    “折子戏?这名字有点意思。”三人忍不住一起看了起来。

    这应该算是一首苦情歌,歌者将一段感情比喻成了一出戏,同时也将日渐受冷落的戏曲比作自己,一次来传达失落悲切的心情。

    梁华奇看着忍不住直点头,道:“李老师果然出手不凡,这首歌绝对也是经典水准,而且他已经连编曲都给准备好了,说明本身也很重视。能够将这首歌给你,说明李老师也是很看重你。”

    小莫忍不住就说道:“间奏的时候还加入了黄梅戏的唱段,这会不会很怪?”

    “小丫头,这才是点睛之笔。”梁华奇就说道:“总之这绝对是一首好歌,李老师已经两年没有新作品了,就凭这就很值。有了这首歌,专辑的曲目也刚好是十首,马上就可以实质的进行录制了。”

    秋爽的新专辑原本已经定好了九首歌,最后一首却陷入了僵局,怎么看现有可选的歌都不合适,正纠结着呢,李宗翰就雪中送炭来了。

    梁华奇和小莫都是喜出望外,秋爽却是皱着眉头道:“歌是好歌没错,可风格也不太适合我啊。我在奇怪,本来歌曲跟我就不太契合,李老师之前也明确的拒绝了,怎么突然又寄一首歌过来?”

    秋爽死活想不通这个问题,本来李宗翰也不是随便就能请得动的,以她现在根本还不足以被看在眼里,别说李宗翰已经两年没有新作品,就算是创作高峰期,秋爽也未必能够得到他的歌。

    之所以会跟李宗翰邀歌,主要还是占着风华唱片这块牌子的关系,而且她这边也只能说是顺带着,公司主要还是给同时在筹备新专辑得谷唯嬅邀,顺便将她也提了出去而已。

    谷唯嬅是风华唱片的一姐,放在整个华语乐坛也是顶尖的歌手,只不过红了将近五年的她已经有跌落的迹象,之前发行两张专辑都遭遇了滑铁卢,现在也就是靠着昔日积攒下来的人气在支撑。

    即使如此,谷唯嬅的地位也不是现在的秋爽能比的,就连她被都李宗翰给拒绝了,秋爽会被无视连她自己都不觉得意外。

    被无视不意外,突然寄来一首歌来,而且曲风并不契合,这就让人意外了。

    梁华奇摇摇头,道:“从风格上来看,这首歌更适合嬅姐,我都忍不住要以为这是搞错了,不过李老师不可能放这种错误,里面也写得更清楚,这就是给你的。”

    “所以我才奇怪啊。”秋爽摇摇头。

    小莫就道:“爽姐,既然是李老师给你的你就唱呗,有什么可奇怪的,你连追梦人都唱得好,这首折子戏的感觉也差不多,肯定也能唱好的。”

    “什么折子戏?”小莫的话音才落,风华唱片经理刘文祥就推门走了进来。

    “刘经理,你看,李宗翰老师给爽姐写歌了,刚刚才寄来的。”小莫像献宝一样,刘文祥看后一惊,跟之前秋爽的反应完全一样,道:“李老师之前连谷唯嬅都拒绝了,怎么突然给你写了歌?”

    “我也一头雾水呢。”秋爽根本无法想象是怎么一回事儿,不过小莫说得也没错,反正这不是坏事,既然给自己送来了,那就唱呗。

    她就接着说道:“经理,加上李老师这首折子戏,我已经凑够十首歌了,马上可以开始录制。”

    “嗯。”刘文祥轻轻点点头,想了想却是说道:“秋爽,我看你也别太着急,歌曲可以再选选。这样吧,既然李老师都给你写歌了,那你把追梦人这首歌让出来给谷唯嬅,你看怎么样?”

    梁华奇和小莫一听脸色都不好看,秋爽更是直接黑了脸,道:“经理,你这是什么意思?”

    刘文祥就说道:“秋爽,谷唯嬅她正在筹备新专辑你也知道,她已经连续两张专辑失败了,如果这次再失败可能就会直接跌落谷底,急需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所以她都盯上了我的歌?”秋爽冷声质疑,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