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等各自做好出击的准备,准备宋军受箭之后,立即变随他冲出去,拦腰截断宋军,杀他们个人仰马翻。
宋军似乎毫无准备,就这么缓步朝着林子走来,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有何异样之处,冯大壮于是心中狂喜了起来,在他看来这一场伏击战铁定是已经胜了,宋军如此大大咧咧,毫无一点警惕之心,突然遭到袭击,想不乱的话除非他们个个都是神仙,于是他抓紧了手中的铁槊,两眼盯着宋军的距离,随时都准备好了下令放箭。
第676章 黄雀在后()
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当这支宋军就快要路过林子的时候,忽然间前列的那个将官一举手中大枪,宋军忽然间便停了下来,随即一排排盾牌从队中推了出来,紧接着宋军之中便响起了一片准备的命令。
冯大壮这帮北军顿时有些疑惑了起来,他们也不知道宋军突然间停下来是何故,有人开始觉得有点不太对头了,正待向冯大壮进言,告诉他可能是宋军已经发现他们的时候,宋军之中已经列成了御守阵型,以盾牌手和长枪兵在外围排布成了枪林盾墙,随即宋军大阵之中便腾起了一片乌云。
只是这片乌云明显有别于天空中的乌云,而是由一片箭支形成的乌云,更诡异的是所有箭支在飞起来之后,都在空中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烟迹。
“遭了!火箭!”冯大壮一下就懵了,宋军突然之间停下来,朝着林子之中释放了一大堆的火箭,这一下事情闹大了!
宋军其实并没有看到埋伏在林中的北军,但是情报已经让他们得知,北军就藏身在这片林子之中,所以李孝天想出了一个损招,就是在他们抵达的时候,突然朝林子里面任意释放火箭,现在刚刚立春,虽然树木花草已经开始萌动,但是林子之中还是有许多去年的枯草,这段时间尚未进入雨季,林中相对还比较干燥,可以说遇火就着,故此他们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损招。
不待林中的北军明白过来,这些火箭便嗖嗖嗖的从天空落了下来,纷纷钉在了林间的草丛之中,每支火箭杆上都绑着一块沾满了火油的油布,火苗一下变将北军藏身的草丛给点燃了起来,偏偏这天还刮着一阵北风,火借风势腾的一下就在林中烧了起来。
而这些北军正藏身在这些草丛之中,当时便被大火给卷了进去,直烧的这些北军嗷嗷直叫,再也顾不得什么命令不命令了,呼呼啦啦的带着身上的火苗子便从林子里冲了出来,连冯大壮也被一支火箭落在身边,燃起的大火将他的胡子都给烧光了,就这么冯大壮自己也被烧的拍打着脸上的火星子,破口大骂着从林中逃了出来。
现在他们算是明白了,他们的行踪早已被人家宋军发现,本来是他们给人家设了一个套等着人家宋军来钻,现在反过来人家倒是先下手为强,用火箭将他们赶了出来。
大批北军带着烟火嗷嗷叫着逃出了林子,此时的他们早已乱的不成了样子,哪儿还有一点阵型呀!兵将都在忙活着拍打自己身上的火苗,不少人慌得连手里面的家伙都给丢到了林子里面。
宋军盾牌一分,随即一列列弩兵便出列,将手中的弩对准了这些逃出林子的北军,在军官一声令下,纷纷扳动了弩机,弩箭随即便在弩弦的巨大作用力下,嗖嗖嗖的飞了出去,直奔那些逃出林子的北军而去。
北军先是被烧,接着逃出火场就迎面挨了一从弩箭,当场便被射翻了一片,而宋军可不给他们客气,随即两翼快速展开,立即变将这帮狼狈不堪的北军围在了中间,堵在了林子边缘。
一时间弩箭如同飞蝗一般的在北军人群之中穿行,一个个北军哀号着中箭飞跌出去,又重重的落在地上,立即便死伤惨重,溃不成军了。
冯大壮这个恼呀!他看不起的宋军今天却使劲的给他来了这么一下,打他了个措手不及,眼看一场伏击战,却成了被人家屠杀,冯大壮也吓的不轻,但是这厮果真算是个疯子,慌乱了一下之后,一把拉过来身边一个中箭正在惨叫却未倒下的手下,用他的身体替自己挡住了如雨一般的箭支,狂吼着将已经被射死的这个手下推倒在地,挥舞着手中的铁槊大叫道:“弟兄们跟着老子杀呀!在这里是等死,还不如杀过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呢!给我上呀!”
可惜的是北军这会儿已经被彻底打懵了,不少兵卒都被吓得趴在的地上避箭,只有少数一些不怕死的听到了冯大壮的呼声,跟着冯大壮叫嚣着抄家伙朝宋军扑了过去。
一箭地虽说只有百步左右,但是却对冯大壮他们这些人来说,是如此的漫长,宋军的箭支一刻不停的射向他们,冯大壮领着这些手下发动了反扑之后,一个个的被射杀在了前进的道路上。
冯大壮虽然骁勇异常,但是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他的行动立即招致了宋军的注意,不少弓弩手都立即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身上,纷纷朝着他释放箭支,而冯大壮使的又是双手兵器,一杆大槊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却无法做到灵动,去格挡如蝗一般的羽箭,不待他冲到宋军之中,身上便被射成了刺猬,这家伙也真是够硬气的,身中十几支箭,居然还是坚持着不倒,跌跌撞撞的继续朝宋军冲来。
宋军此时看着浑身浴血的这个北军将领,不由得渐渐停止了放箭,作为军人,他们都很敬重勇者,无疑冯大壮的表现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大家也都知道此人受了这么重的伤之后,万难再活下去了,于是纷纷停下了放箭,看着这个敌将踉踉跄跄的带着满身的箭支,拄着他手中的那杆大槊,跌跌撞撞的艰难前行,战场上此时开始归于平静,只剩下中箭和被烧伤的那些北军尚在不住的发出哀嚎,随同冯大壮的那些试图冲杀入宋军的手下此时已经尽数被射杀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即便是没有受伤的北军,此时也都趴在了地上不敢起身了。
冯大壮面目狰狞的坚持着朝前走,可是身上的伤口喷涌出的鲜血却将他的体力一点点的流逝,全身都充满了剧痛,最终这种剧痛令他再也无法迈动脚步,他不得不在只离宋军阵列数步远的地方站住了脚步,两只手奋力的扶着铁槊,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宋军,嘴里面大口的涌出了鲜血。
他咳嗽了几声之后,更多的鲜血冒出了他的厚厚的嘴唇,然后他脸色煞白的狞声道:“老子不服!你们使诈!”
此时宋军之中策马走出了一员宋将,来到了他的面前,带着一丝怜悯和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冯大壮,开口说道:“冯将军请了!兵不厌诈乃是兵家常事,你不也在此设伏,想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吗?我们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你怪不得我等使诈!你是条汉子,本官给你个痛快好了!”
言罢之后,这个宋将手中斩马刀一挥,冯大壮的人头便立即飞上了半空,然后重重的跌落在了尘埃之中,无头的尸身还抓着他的那杆铁槊,缓缓的倒了下去,可是怪异的是他断颈之中却没有流出多少鲜血,再看向他身后的那条走来的路上,却已经是血迹斑斑,他的血在来路上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流干了。
“此人乃是真好汉也!收敛他的尸体,妥善安葬!”李孝天甩了一下手中的斩马刀上少量的血迹,然后收刀入鞘对手下人吩咐道。
“北军的弟兄们都听了,放下你们的武器,就地投降,我们都乃汉人,你等也乃是大宋遗民,我等不愿多造杀孽,只要投降便可免罪,我们会善待你等的!”李孝天大声对着被围的这些吓破胆的北军将士们叫到。
看看身后林中的烈焰,再看看三面包围住他们的宋军,又看看已经被宋军收殓起来的冯大壮的尸体,这帮北军心知这次他们的伏击战彻底已经完蛋了,既然人家说了,不杀他们,于是这些北军纷纷选择丢弃了手中的兵器,抱着头站了起来,然后再宋军的要求下,抬上了地上的伤者,被宋军看押了起来。
李孝天一边着令手下打扫战场,收缴各种器甲等物,一边派人就近查探地形,选择了一处适合扎营的地面,开始布设军营,等待后面大军的到来。
同时着令战俘们就地掩埋那些被杀的袍泽,还令随军医官为此战受伤的敌军起箭疗伤,当看到宋军确实信守承诺,不杀俘也不虐俘,这些北军才算是放心下来,老老实实的按照宋军的要求做事,忙完之后聚集在一起坐在了地上等候发落。
清点过战场之后,李孝利得知此战他们共杀了四百多北军,伤了三百多人,俘获了一千贰佰多人,其余人等在林中起火之时,没有冲出林子,而是掉头反方向逃走,得以逃脱,而这一战宋军之中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伤亡,堪称完胜结束,不可谓不是一场漂亮的大捷,于是他立即着令传令兵朝大军之中的高怀远报信,就地等候大军的到来。
入夜之后,高怀远便亲率大军从泛水镇方向赶了过来,提前他已经得知了李孝天在泛水镇大捷的消息,对于自己手下的部将所言,高怀远并无怀疑,他们可不似其它宋军的将领,随便杀几个敌军就敢给后方报个大捷的消息,既然李孝天说获得大捷,那么这个消息一定不假,否则的话,以他控军的手段,谎报军情那是要掉脑袋的。
第677章 兵发宝应()
当他赶上了护圣军之后,李孝天立即便将如何击败李全伏兵的详情报知了高怀远,闻之获此大捷,全军上下无不振奋异常,高怀远亲自探视了那些被俘北军将士,亲自以宋军主帅的身份告知他们,他们放下武器之后,便不会受到任何迫害,并且立即着令将此战负伤之人转运到后方妥善安置,加以救护,并且下令将这些战俘尽数释放,让他们自己选择去处,想到泰州定居了可以而且发放给他们路资,让他们自行上路,想回李全军中的也行照样发放路资,让他们回去,想就地留在宋军之中投军的还可以,直接将他们编入军中,一视同仁。
这样的命令无疑让不少人有些不太理解,要知道他们抓住俘虏的数量可是干系着他们军功的大小,于是有些将官便表示不太理解。
只有华岳等一些有心计的将领立即便明白了高怀远的用意,不用高怀远去给手下解释,他们便将工作提前做通了!
华岳对几个找他表示疑问的部下解释道:“你等在这方面确实无法和大帅的远见卓识相比,大帅岂是在故纵俘虏呀!他现在可是在瓦解李全的军心,你等想想看吧!虽说我军曾经放言过只要李全军将士放下武器,便可获优待,不追究他们的过错,但是空口无凭,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咱们的话呢?
现如今我们俘获这么多北军,当即便遵守承诺,将他们就地释放,这些人只要回到李全军之中,便立即会将这件事告知他们的袍泽,我们说十句不见得能比得上他们说一句更令人信服,如此一来,北军定会人心浮动,无心和我们死战了!
假如我们食言,不但不放战俘,还以酷刑对待他们的话,日后遇上敌军,定会让敌军同仇敌忾,于我等死拼到底,到时候倒霉的可还是咱们自己弟兄们!”
听罢了华岳的话之后,这些不太理解的将官当即便明白了过来,纷纷点头称是,说了半天高怀远所为还是在为以后着想,单凭这一点上,他们便算得上是目光短浅了,于是这些人再无意见,立即开始按照高怀远的指示去释放战俘去了,并且替高怀远给手下将士们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显得他们也很有脑子一般。
高怀远处理过了这件事之后,便立即给护圣军以及李孝天记了一功,同时派信使立即将此次大捷的消息送回临安城去,禀报给赵昀得知,高怀远还特意嘱咐信使,沿途将这个消息还要告知地方百姓以及官府,尽可能的让更多人知道。
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心眼,就是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获胜的消息,以此来振奋国内军民的士气,在舆论上更加支持他这次北伐。
而李全当得知了冯大壮泛水镇一战命丧当场,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着询问了三遍报信之人这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要知道冯大壮乃是他手下又一员虎将,从他起兵造反开始,便随同他南征北战,恶仗打了不止十场八场,虽然次次受伤,但是却都没有遇上过惨败的事情,而这次本来他想要派冯大壮做先锋,狠狠的给宋军一个迎头痛击,却没想到冯大壮这次出去,却成了他亡命之旅,死在了宋军手下。
于是李全赶紧查问冯大壮是如何战败身亡的,报信之人乃是从林中逃脱的冯大壮部下,于是他便一五一十的将所知的事情告诉了李全。
李全听罢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他这才知道,自己这次还是小看了这支宋军,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宋军主将高怀远了。
岂是李全现在对高怀远这个名字一点也不陌生了,自从这个人的名字进入到他的视野之后,他便加意留意了这个性高的家伙。
为此他还特意命手下查访了有关高怀远的身世,详细的了解了高怀远成长的历程,在他的眼中,高怀远实在是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因为少年时期乃是当今南宋朝廷官家的密友,近年来跟着赵昀扶摇直上,最终爬到了这个位置上。
在他的眼中,高怀远不过是个运气不错,又善于趋炎附势之辈罢了,湖州之战一战成名,不过也是运气的关系罢了,而今天来开,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个高怀远了,要知道他已经死在高怀远手下了两员虎将,一个是红介山一战阵亡的刘宝,另一个就是眼前刚刚战死的冯大壮了,一次假如可以说是运气的话,那么连续两次就不能说单单只是运气了。
眼看朝廷大军就在眼前了,李全再也坐不住了,立即点兵派将,再次派出刘庆福帅一万兵马,陈驻于宝应县城,以宝应县城为依托,拖住宋军北上的步伐。
刘庆福本来近一两年来已经被李全闲置了起来,只因为当初他攻打海州不利,后来又和李福闹出了矛盾,于是便被李全削去了兵权,闲置在了楚州城中,虽说没有明着处置他,实质上也等于将他软禁起来了,而刘庆福对此颇为不满,多次找李全诉苦。
而这次宋军讨伐李全,也给了刘庆福一个机会,毕竟李全手下堪用的大将并不是很多,而刘庆福始终在他麾下军中颇有一些威望,一直以来也算是对他忠心耿耿,于是便重新启用了刘庆福,让他做自己的副将,而刘庆福这次能重新被李全中用,甚为兴奋,决心要好好作为一番,让李全军上下都知道他刘庆福并非庸才,故此得令之后,立即便点兵进驻了宝应县城中,将宝应县城之中的百姓留作人质,帮着他一起守御县城,并且在城外提前构筑起来了数道防线,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刘庆福要说也并非一个庸才,此人最早也是自己拉了一杆人马起兵造反,后来归附于了李全,成为了李全手下一支强兵,这些年来一直跟着李全南征北战,立下过不少的战功,大大小小也经历了百战之多,算得上是一个身经百战之将了。
在李全手下之中,他算是数得着的几个元老级人物,故此在李全军中享有盛名,不少部将都是出自他的手下。
和李全不同的是,刘庆福这个人还是相对要谨慎一些的,自从经过海州一败之后,他便被闲置了起来,于是利用这段时间,刘庆福倒是抽出了时间,详细的分析了局势,对于这次宋军来伐,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