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天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海城兵精粮足,在边镇也都做好了防卫措施,和风城夜袭东海城边镇,被早早做好准备的太史慈率军围攻,三千多人,伤亡殆尽,逃走了不到一千人,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这里居然不当有和风城的正规军,还有一些盗匪之类的杂兵。

    于此同时丰州城也憋不住了,虽然有庞统在此坐镇,那丰州城也因为庞统之计得了不少好处,但是现在涉及生死存亡,所以他们也准备好了向东海边镇的进攻,但是很可惜,泗水北村现在已经建成了一座边防村落,泗水河边,哨塔林立,没晚都有值班人员,明哨暗号比比皆是,丰州城夜袭之下,被守在此处的辛弃疾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主将时天虎被辛弃疾射杀,死伤不比那和风城差多少。

    时天虎之兄时天霸为了给兄弟报仇,率领三千将士亲自攻城,怒气冲天而来,丧气漫天而去,时霸天阵亡,自此泗水北岸被丰州城视为禁地。

    不日,辛弃疾率领天机军以及东临镇前来支援的驻屯军五千余人攻入泗水南岸,未伤亡一人,一举拿下泗水南岸城镇望水镇,此处靠近海边,只有南部和西部具有威胁,北部是东海的地盘,至于东面是大海,以现在丰州城的旱鸭子水平,水路进攻比起来那些海盗来,还差上个十万八千里,不足为虑。

    丰州城现在是两边受敌,一方面是和风城这个老冤家,另外一个是现在没有伤筋动骨的东海城,看到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望水镇,丰州城城主陶志兴亲自写了一封书信,递交到叶棠手中。

    此刻叶棠等人正在城主府看着各处的战报以及一些秘密情报,同时和庞统、包拯、武松等人商讨一些事情,这封书信到来的时候,叶棠直接读了起来。

    武松听到这陶志兴居然如此脸皮厚,气愤的道:“主公,拨给我三千人吗,我现在就把打到他们老家去,还好意思说什么误袭,罪魁祸首已经伏法,真他娘的放屁。如果不是稼轩早已做好布防,那时天虎、时天霸两兄弟怕是早打到东临镇了,还八大将之一已经伏法,归还望水镇,主公,你说咱能答应吗?”

    武松在东海城里已经待腻了,看着被人都在都出打仗立功,他一个巡城司的统领,一直憋在城里面早已经不耐烦了,连荆轲都被派出去,搜集情报去了。

    “呵呵,武二哥,稍安勿躁,东海城的安全可都在你的手中,你可不要小看了这里的重要性,现在还不是时机,总归有你发挥的时候不要急!”叶棠看着武松,出言安慰道。

    一旁的黑虎也吱吱唔唔的道:“主公,其实我待的快腻了,看看子义和稼轩,还有在夏河五镇驻防的陷阵营,别说武统领了,就是我也想出去了。”

    庞统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不如这样,现在我们闲置在东海城的将军一共有三人,黑虎、武松、祖逖,这三人都是行军打仗的料,但是也没有怎么经历过磨练,东海城可以说一世无忧,我们尚且可以应对。陶志兴反复无常,此人本就不可深交,稼轩文武双全,是块好料子,但是也需要有人辅助,就由武统领前往。祖逖小子我也很是看重,武略不用多说,至于谋略方面还有些欠缺,子义那是儒将,可去他那里进行历练一番。至于黑虎统领,经历过海盗一战,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前往东临镇和元绍汇合,组织现有的水军,加强我们后方的巡视,并未稼轩做好后方的安全工作。不知道三位可否愿意?”

    诺!

    三人同时应诺,能出去谁愿意在这里憋着。

    只有黑虎有点不甘,别人都是上的前线,只有他去打的后卫,那海盗谁知道会不会出现,这件事就是一件轻松的活啊。

    庞统似乎看穿了黑虎的心事,于是道:“黑虎将军,你此次前往东临镇,事关重大,而且以你在东临根基最深,所以你去是最适合不过的,海盗若是出现,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我们如果没有预防,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还需务必重视!”

    黑虎想到海盗们的厉害,也意识到了万一出现的重要性,于是点头应诺。

第70章 仁义之举,贾诩来降() 
叶棠看着众人道:“东海城想要富强,离不开大家的互相合作,我们的背后,只能留给自己的兄弟,如果我们连自己背后的兄弟都信不过,我们还有什么动力奋勇前进了。所以,大家需要同心协力,才能够打造一个富强和谐的国……城池!”

    “诺!”

    众人随后又讨论了一些关于清洲城和蒙山城的事情,清洲城没有对东海动武,或许一方面是因为之前东海城的威胁,也有可能是贾诩在那边的说辞。

    但是蒙山城自从拍了一次使者之后,就没有打过东海城的主意,这倒是让叶棠费解了,蒙山城现在也不好过,别的城池抢夺了他们不少边镇,虽然粮食没有抢走多少,但是影响确实不小,这高开道确实不管不问,一点君子气概都没有,根据返回来的情报是高开道库存的粮食都用在养军上了,好多城镇都是过着有一天每一天的生活。

    “清卿先生,我们东海在保证明年收获新的粮食之前所能调拨的粮食还有多少?”叶棠想了想开口道。

    李若水哪能不知道叶棠想要做什么,看了看众任开口道:“现在我们约有一万六千人,每人一月一石粮,一年十二石,所有军队合计粮食约为二十万石,加上我们救济百姓和灾民也有在一万石左右,库存现有可调拨的在十万石左右,现在灾民有一万余人,应付城内范围的灾民应该不成问题,不知道主公要作何用?”

    叶棠道:“他们不仁,我们不能不义,望水镇也属无辜,粮食调拨一部分送往望水镇,救济那边缺粮的百姓,另外调拨一部分送往清洲城,还有一部分送往蒙山城,至于和风城和丰州城就不要妄想了。”

    李若水闻言有点不情愿,这好不容易囤积的粮食,如果不是因为这段时间李冰水利方面做得好,使得东海城的农田都能够得到河水的滋润,所以这段时间在粮食丰收的时候,蝗灾比其他地方轻多了,再加上灭蝗行动,使得东海城今年的收成只是造成了减产,并没有影响多大。

    叶棠的做法庞统也随之同意,仁义之举才是一名城主应该具备的,这样才能够赢得百姓的爱戴。

    城主府会议结束之后,李若水就开始忙起来了粮食调拨的事宜,黑虎、武松和祖逖三人也纷纷前往各自的战场去进行一场新的洗礼。

    至于东海城的治安,有叶棠等人坐镇,这里根本无需担心有什么兵变之事,再者说宿卫的战士可都是久经战阵生存下来的精兵,想要从他们手上讨得好处,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清洲城此刻已经一分为二,其中陈康在贾诩的建议下一直占据着清洲城夏河以北的十几座城镇,至于另外的十几座城镇则是之前的亲信以及江家的部将们互相争夺,原本雄伟的清洲城,经过你抢我夺之后,早已经变的满目苍夷,如果不是贾诩建议陈康舍弃这清洲城,此刻的他们怕是已经成为了清洲城的陪葬品了。

    叶棠的粮食送到的时候,因为这些粮食明确规定是送个清洲城百姓的,对于陈康等人可以适当的赠予,也算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之后陈康的军队在吃饱喝足之后,陈康不满足现在的小镇生活,那清洲城虽然破烂,但是也是清州的标志,所以这清洲城他一定要回去,贾诩多次劝解,都是无果,陈康最终夺回了清洲城,但是军队也损失了将近一半,面对着满目苍夷的清洲城,一时之间他既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不过这屁股还没有坐热,他便被那些人合伙围杀在了清洲城,留下了还在夏河北的贾诩以及幼子陈煦,贾诩以三千兵力保着剩下的十座城镇,但是兵力分散,贾诩最终向镇守夏河五镇的高顺将军请求援兵,并献上清洲城府印,愿意归降东海城。

    这件事情高顺不敢迟疑,一方面派人快马加鞭前往东海城禀报叶棠,另外一方面率领驻屯军以及陷阵营,前往夏河以北,陈康幼子作为人质留在了陷阵营营地由孟月儿照看。

    贾诩为高顺描述了现在清洲城的局势,以及现在所能用的有效兵力,高顺对于清洲城的这些士兵,并不怎么在意是,虽然他们都是经过多长厮杀下来的将士,但是现在看着那面黄肌瘦的样子,在战场上怕是也撑不了多长时间。

    “贾诩先生,我家主公和军师十分看中于你,所以长话不如短说,清洲城现在已经算是名存实亡,内乱之下,哪有一片太平地,所以我想问一下贾诩先生是真心归降,还是暂时归附?”

    高顺不喜欢墙头草,像贾诩这种人高顺还是有些不喜的,只见贾诩道:“高将军此话我也明白,实不相瞒,现在真降与假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给东海带来什么,这也是我上次前来的目的!”

    高顺笑了笑道:“贾诩,清洲城贾家庄人,以务农为生,多次应招却并不被江氏兄弟召见,所谓是仕途不易。军师曾说先生那次前来,一为为自己的城池做些贡献,另外一方面也是来看一下不分身份等级广纳贤才的叶城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次我想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墙头草我高顺是不喜欢,如果你是这种人,就不要怪我高顺手下无情!”

    贾诩看着高顺道:“高将军一切皆可放心,陈康不听我言,眷恋清洲城,才导致身死,现在清洲城已经是强弩之末,难以有大器,就算我不带着仅剩的投靠良主,怕也要被其他城池借机屯兵,叶城主仁慈之心,前些时日还送粮草于我清洲城百姓,我贾诩岂能如此无趣,今日一战便可知晓,高将军见证便是!”

    贾诩随后说了自己的计划,以高顺陷阵营之英勇,再加上驻屯军的军纪严明,另外还有清洲城本地将士三千余人,大军约有五千人,这在清洲城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想要翻盘对于贾诩来说,那是易如反掌。

第71章 清洲平乱() 
叶棠看到贾诩的书信之后,也是一番感慨,清洲城居然内乱如斯,就是东海城不介入,也撑不了多长时间,被分刮的局面在所难免。

    叶棠也没有闲着,在王买德的陪同下带着一部分宿卫直奔夏河五镇,庞统、李若水以及包拯直接坐镇东海。

    到了夏河五镇,叶棠先是见到了年幼的陈煦,陈煦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怕是早已经取而代之了,哪里还有现在这担惊受怕的孩子,叶棠安抚了一阵之后,就像夏河以北行军,在清洲城贾家峪与高顺汇合,此刻贾诩在高顺的身旁正为其出谋划策,分析清洲城的局势。

    叶棠的到来让高顺一惊,想到年前的时候,为了剿灭盗匪亲自化妆成了一名弓箭手,现在居然带着部队来到了前线,这要是有个好歹,那他是难辞其咎,不过看到了有王买德陪着之后,他心里的石头才落了下来,王买德现在可是军师庞统的嫡系弟子,有了他起码安全系数更高了一些。

    贾诩则是不慌不忙的与叶棠等人见礼,这次则是报上了自家的真实姓名,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贾诩,你可知罪?”叶棠看着贾诩,脸上一寒。

    贾诩没有一丝的惧怕,而是平静的道:“贾诩无罪,岂能知罪?”

    “背叛旧主,另投他处,此乃不忠!”叶棠冷哼一声道。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非是我贾诩不忠,乃是天下大势所趋,使我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陈康此人多疑,唯用心腹,我多次劝谏都无效果,虽然斩杀了不少江氏旧部,却迟迟不肯对自己的亲信部队下手,非是我贾诩不义,而是他们实有取而代之之心,不出我之所料,陈康死于自己的兄弟之手,我为了给陈家留一条后路,才有了之前的以城换粮之举,为的就是一个人情,想必城主大人以及旁边的这位先生也看出来了吧!”

    叶棠点了点头道:“如此,我还错怪你呢?”

    贾诩对着叶棠抱拳道:“城主大人无错之有,实乃是形势所逼小民不得已而为之。另外小民一方面是为陈氏旧主留下一支血脉,另外一方面也是给自己一个资本,用以踏上城主聚贤台。”

    贾诩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明了了,能够保住旧主的血脉,自己已经尽了忠,另外一方面也给自己加入东海城体系注入资本,保一个前程。

    高顺也出列道:“主公,贾先生人心不坏,这次我们调拨的粮食,主要用于了百姓的身上,清洲城的部队只是用了不到十之一二,但是这边的百姓依然把粮食都送予了清洲城部队,后来才知道,整个清洲城只有这支部队,没有对百姓们进行抢夺,在其他城镇,杀人、夺粮等经常见到,再加上最近连克五镇,满目苍夷,足以见得先生非是坏人,还请主公明鉴!”

    叶棠闻言,看了眼贾诩,这家伙果真有点手段,这刚刚和高顺认识不长的时间,居然能让高顺为其说话,高顺性格耿直,忠心不二,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更何况叶棠对于贾诩也是盼望已久,自然不会对他做些什么。

    “呵呵,开个玩笑,不要那么当真,贾先生可是号称毒士的存在,我怎么敢懈怠先生,只希望以后先生能够好好的辅助于我,同庞师和王先生一样为东海城做一番贡献,我自不会亏待与你,天下之大,神洲之广,我们的脚步不止于此。”

    “不止于此,敢问主公志向?”贾诩改了称呼,直接叫起了主公,更是表明了心迹。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叶棠借用了前世的一句话,让贾诩脸色一变。

    太狂了,这是贾诩对叶棠的第二次的印象,不过他也可以理解为叶棠的志向不至于眼前的几座小城,未来等待着他的很有可能是从来没有人涉足过的丰功伟业。

    叶棠和贾诩又谈了一些关于时政的看法,贾诩回答的也是井井有条,而且还针对现下的利弊予以举例说明,与庞统的观念基本吻合,王买德与之针对一些方针进行争辩,却是被贾诩驳的体无完肤。

    王买德现在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劲敌了,于是乎虚心请教起来,并没有因为在叶棠的面前丢失了颜面而忌恨贾诩,这也是叶棠所希望看到的,毕竟在叶棠的心目中贾诩可是比王买德重要多了。

    就这样叶棠在清洲城的土地上仰望着这一块异土,烽烟四起的大地之上显得更加的苍凉,一丝热风袭过,脸颊上的汗珠低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战斗就更简单了,有了贾诩的建议,对于清洲城的地形本来不甚清楚的东海军队,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在征战中可谓是无往不利,不下三月,整个清洲城都落在了高顺的铁骑之下。

    高顺之英雄,贾诩之谋略,在平乱清洲城的道路上,可谓是完美的体现,更是让高顺陷阵营的威名昭示于天下之间。

    王买德对于贾诩的态度则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之前虽然虚心请教,但是内心之中却是不服,见证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之后,算无遗策的贾诩让他十分震惊,此时的已经彻底的心服口服。

    于此同时,巨鹿张角也夸大了范围,以粮换城的手段,所能取得的城池数量很少,所以也开始了征战一途,根据传来的消息,张角的军队同样是攻无不克,短时间内巨鹿张角已经发展到了五座城池,可谓是家大业大。

    巨鹿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巨鹿城的实力在那里放着,没有人赶去捋他们的胡须,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巨鹿示好。

    东海与巨鹿相隔大概有三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