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耳曼全面战争-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紧接着,一个罗马军团就在舰队的掩护下登陆了。

根据马克曼尼野战军团观察的结果,这个军团的番号是二十八。

在登陆之后,二十八军团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建立阵地,完全的控制了港口。

急于罗马人的这一动作,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司令认为,罗马人显而易见是在等待后援——因为拥有强大的舰队,罗马人可以很便捷的将军队快速的投送到地中海沿岸的任何一座城市,而尼斯守军却并不知道敌人到底会来多少人。

在万尼乌斯走的时候曾经交代,尼斯城是他们归途上很重要的一个支点,不能有失。

为此,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军官们和不列颠人的首领们都不能轻易放弃尼斯城撤退。

但因为并不知道万尼乌斯的情况,也不知道罗马人的情况,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军官们和不列颠人的首领们又都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最后,经过商议,马克曼尼野战军团派出了这支为数不多的骑兵,前来寻找万尼乌斯的军队,向他说明情况,请求进一步的指示。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58大家都在布局玩

除此之外,信使还带来了阿奎丹尼的消息

几个日耳曼野战军团到达当地之后,通过坚决果断的几次歼灭战粉碎了当地罗马人的抵抗,之后顺手将当地的罗马人屠戮殆尽

这种血腥的作风在慑服了一部分阿奎丹尼人的同时,也赢得了不少部族的支持

结果,以日耳曼人为主导,一些最积极的反抗罗马人统治的阿奎丹尼人部族组成了联军,拼凑起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加入了日耳曼人的军队,同时从整个阿奎丹尼地区向日耳曼人供给粮秣物资

甚至,一些野战军团的将官们还和当地的部族首领结成了姻亲——毫无疑问的,这将极大的增加日耳曼人在当地的影响力

为此,在万尼乌斯要求他们撤军的时候,几个野战军团的司令官都有些犹豫——他们在阿奎丹尼打开了局面,却是用野战军团战士们的性命换回来的——如果就此离开,那么他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于是,眼下,几个野战军团并没有按照万尼乌斯的要求撤离阿奎丹尼地区,而是仍旧停留在当地,帮助阿奎丹尼人训练他们的军队,修筑城防设施

对于这种情况,万尼乌斯也能理解,但却不能接受——显而易见的,如果万尼乌斯麾下的每一个野战军团都这么自作主张,那么他这个日耳曼国王也就不必再干下去了

为此万尼乌斯让信使立即前往阿奎丹尼严厉的斥责几个野战军团的司令,要求他们务必立即迅回撤并回到克勒特高卢北部地区,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同时,对于野战军团司令们的担忧,万尼乌斯也能理解——所以,各野战军团的司令们,可以向阿奎丹尼人透露一些关于万尼乌斯和罗马人之间战况的情况——比如,万尼乌斯前前后后已经消灭了数万罗马军团了

而且,万尼乌斯还允许那些野战军团的司令们以日耳曼王国的名义保证会帮助阿奎丹尼人从罗马人的统治下永远的解救出来——但作为回报,阿奎丹尼人需要确保和日耳曼人的盟约

安排完这件事之后万尼乌斯便率领大军直奔尼斯——到了现在,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凯撒手头的军团,绝不只是凯撒在通告上所提到的那几个——也许如果他的动作够快,还能赶得上在尼斯再消灭一两个罗马军团

反过来说,如果自己的动作慢了,导致尼斯的军队被罗马人吃掉,又或者自己正在率军和尼斯的罗马军队作战时被凯撒追上,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考虑到这一点,万尼乌斯再次派出信使,让马克曼尼野战军团和不列颠人立即撤离尼斯城,在尼斯城北的公路上等待自己的军队,同时纵火烧毁尼斯城

因为眼下万尼乌斯距离尼斯城已经不算远了所以使节几乎一天就能赶到

结果,等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万尼乌斯的军队就看到了尼斯城方向的冲天火光和滚滚浓烟

于是,万尼乌斯下令再次日夜兼程,终于在当天的后半夜和马克曼尼野战军团以及不列颠人汇合

这个时候,尼斯城已经被罗马人“夺回去”了

而夺回尼斯城的,则是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四个军团——虽然在后世不如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军团那么威名赫赫,但这四个军团也是参加过阿非利加战争,帮助凯撒赢得了塔普苏斯战役胜利的老军团

来不及感慨凯撒的大手笔,万尼乌斯已经开始隐隐的担忧起来——既然凯撒能够通过舰队将军团直接投送到尼斯那么显而易见的也可以将军团直接投送到马西利亚城

尽管马西利亚城里有马西利亚人看守,但考虑到马西利亚人在几年前刚刚被凯撒一阵围攻所击垮的实际情况,当马西利亚人面对凯撒的军队时,毫不迟疑的再次倒戈投向凯撒也是可以预见的

这样一来,无论是马西利亚人还是阿尔比西人就都由万尼乌斯的盟友变成敌人了而且,在万尼乌斯所组建的辅助军团里的那些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也就不再可靠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万尼乌斯在让整个军团安营扎寨的同时,将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的首领全部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小会

万尼乌斯的意思很简单

首先他率领军队和罗马人作战,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所有人的自由和安全

其次,罗马人的实力非常强大,即便万尼乌斯已经团结了这么多愿意为了争取自由而战的人,仍旧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彻底摧毁罗马人的军队

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万尼乌斯必须先撤退,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反攻这正如一个好剑手,先收回自己的利刃,绝非是出于胆怯,而是为了发出致命的一击

目前万尼乌斯军队的撤退,是在计划中的,有序的暂时的撤退,而非败给了罗马人

但是,当万尼乌斯撤退的时候,已经决定为了争取自由而战的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很可能就会遭殃,因为他们的家乡离罗马人最近,而且还临海

为了保护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的利益,使他们不至于因为支持自己而遭到罗马人的戮害,万尼乌斯建议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做暂时的屈服——假装是被迫投靠的自己

这样,当罗马人的军队开近马西利亚的时候,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就可以对罗马人提供物资的支援,以此换取和平和安全——而等到万尼乌斯击败了凯撒的军队的时候,这两个勇敢的、实力得到了保全的民族也可以就此奋起反抗罗马人,重为自己赢得自由

所以,结论就是,万尼乌斯要求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趁夜离开自己的军队,迅的回到马西利亚城

这样,一来可以增加马西利亚城的防卫力量,使罗马人在直接进攻马西利亚城之前慎重考虑一下,二来也可以让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可以宣告自己并没有出兵支持万尼乌斯——这样,这两个民族在这场战争中应该就能够得到保全了

开始听到万尼乌斯这样的说法时,所有的马西利亚首领和阿尔比西首领都紧张起来,同时坚决的拒绝了万尼乌斯的要求

设身处地,他们认为在这种时候,万尼乌斯应该对他们这些助力和人质抓得紧才对

至于眼下万尼乌斯的做派,毫无疑问是为了试探他们,从而将那些有心投靠罗马人的家伙“剔除”出去

而剔除的方法,那些血淋淋的十字架已经做了最好的说明

然而,当万尼乌斯坚定的表示这是他的既定计划,是命令而非提议,是请求而非商量之后,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都感到了震惊

继而,满心感动和惭愧的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纷纷开口称赞万尼乌斯的高尚,感谢他对马西利亚和阿尔比西人的巨大帮助和体谅,同时表示绝对不会忘记万尼乌斯的恩情——如果万尼乌斯赢得了胜利,他们会立即竭尽全力的响应万尼乌斯;而即便万尼乌斯战败,他们也会想办法为万尼乌斯提供一些帮助

对这些保证,万尼乌斯只是一笑置之

和比尔及人、不列颠人、高卢人不同,马西利亚人并非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众多人口的民族,而只是一座城市的居民而已

即便算上他们的盟友阿尔比西人,他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部族——尽管通过在高卢战争中贩卖奴隶发了财,他们的整体实力却不会因此有所改变

这样低下的实力,注定了他们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换句话说,如果万尼乌斯胜利了,那么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自然会站起来支持自己——但这时候的支持对于万尼乌斯而言也就是可有可无的了

而如果万尼乌斯失败了,他们不落井下石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事实上,对于万尼乌斯而言,眼下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最大的用途,就是当自己通过这一地区的时候,不会遭到持续不断的骚扰和阻击——在他和凯撒赛跑的时候,这种来自地头蛇的苍蝇般的扰乱才是最要命的

耐着性子对马西利亚人和阿尔比西人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之后,万尼乌斯便将他们和他们的军队都送出了自己的营垒

之后,万尼乌斯又找到了布鲁托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个混血儿叛军头子已经有了一股剽悍的军旅气息

但显而易见的,他的能力和万尼乌斯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可问题在于,万尼乌斯和他都已经没有时间了

简单的询问了布鲁托和他的军队的训练状况之后,万尼乌斯提出了一个要求——布鲁托也要率领他的军队离开大营,迅向北,尽快的藏进乡野间

等到凯撒的主力军团追着万尼乌斯的队伍离开之后,布鲁托就可以在这一带大显身手了——这不但对布鲁托是个巨大的锻炼,对万尼乌斯也是极大的帮助

慎重的考虑了一会之后,布鲁托同意了万尼乌斯的要求,随即集合了自己的队伍,和马西利亚人、阿尔比西人一样趁着夜色离开了未完待续)

日耳曼全面战争的东部战争058大家都在布局玩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59万尼乌斯要溜了

在尼斯城外休整了半夜之后,万尼乌斯继续率军西进。

因为许多轻伤员已经恢复并且在昨夜归队,万尼乌斯军队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不过,同时,坠在万尼乌斯队伍后面的罗马军队也得到了加强。

现在,跟在万尼乌斯身后的罗马军团已经由一个变成了五个。而在得到了四个老兵军团的支持之后,拉比努斯也稍微拉近了和万尼乌斯军队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拉比努斯已经有了一定的胆气,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和万尼乌斯一战了。

率领军队突然反扑,之后一鼓作气消灭掉罗马人五个军团。对于万尼乌斯而言,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

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万尼乌斯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毕竟,眼下跟在自己后面的是五个老兵军团,而不是新军团——和新兵蛋子比起来,老兵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战斗力更强,也更持久,如果自己不能很快击溃这五个军团,被凯撒追上来,那么自己就要面对整整十三个老兵军团七万多人了。

尽管禁卫军团在身边,马克曼尼野战军团和不列颠人也有一战之力,但其它盟友的实力实在让万尼乌斯放心不下。再加上自己的军队里目前存在着大量妇孺,万尼乌斯一点也不想现在就决战。

于是,第二天一早万尼乌斯一边继续西进。一边继续在路上留下钉着罗马人的十字架。

这个时候。在他手上的罗马俘虏已经越来越少了——按照目前的进度,万尼乌斯估计自己无法把十字架血路延伸到高卢。

不过,到了这种地步,万尼乌斯自问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也就不再在意,仍旧保持着一定的速度,继续向着高卢地区撤退。

经过马西利亚城的时候,万尼乌斯遭到了拦截。

甚至,美因茨、特里尔野战军团。以及日内瓦的孟杜皮人、阿罗布洛及斯人也要和马克曼尼野战军团一齐渡过罗唐纳斯河,在罗唐纳斯河对岸修筑防御工事。阻止罗马人渡过罗唐纳斯河。

在收缴和带走罗唐纳斯河附近的所有船只之后,在孟杜皮人、厄尔维几人、波伊人、塞广尼人、阿罗布洛及斯人人的协助下,凭借美因茨、特里尔、马克曼尼三个野战军团,万尼乌斯认为已经足以守住罗唐纳斯河一线,阻止凯撒的军队从阿罗布洛及斯地区进入厄尔维几地区,进而直接进攻日耳曼了。

而北方高卢部族的军队,则提前离开,负责去将业已投降的南部高卢诸部族全部迁移到特里尔边境——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加特里尔地区的防御能力,更能够使南部高卢地区变成荒地,让凯撒无从就地征集粮秣。

不过,为了让凯撒不会立即发觉自己的谋略而冷静下来,万尼乌斯特意交代北方高卢部族的首领们,应当故意“忽略”一些小的村镇,使他们得以藏起来,以便向罗马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粮秣物资。

而且,这样的村镇,应该以南部为少,以北部为多——这样,凯撒就会认为,越是靠北,高卢人的迁移做得越匆忙,所以虽然在南方比较难以取得粮秣,但到达北方后却能够比较方便的取得粮秣物资。

将这两支军队连夜派出去之后,万尼乌斯麾下的军队就只剩下了禁卫军团、比尔及人、不列颠人和高卢辅助军团,总计接近六万人的兵力。

不过,毫无疑问,这六万人都是真正的战士,而不是一大堆拖油瓶了。

之后,万尼乌斯一次性把除了那位“元老之子”以外的所有罗马男性全部钉死。把各种金银器皿乱七八糟的被认为是“无用之物”的东西全部丢掉。一把火烧了营垒,连夜率军北上。

深夜里这样的火光显而易见不可能不引起罗马人的注意。

然而,等到罗马的斥候逼近了日耳曼人的营垒,看到一个个被钉上十字架在惨叫哀嚎声中慢慢死去的罗马俘虏,以及完全被点燃的营垒护墙,再回去向凯撒报告情况的时候,罗马人已经来不及追击万尼乌斯了。

尽管担心这是万尼乌斯的诡计,凯撒还是立即调动了几个他最信任的老兵军团,亲自率领着罗马战士们前往日耳曼人的营垒一探究竟。

最后,当斥候们确认了营地周围并没有日耳曼人的伏兵。而几乎所有日耳曼人也都已经点着火把向北连夜逃窜之后,罗马人便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日耳曼人的营垒,灭火、救人。

经过了一整个后半夜的折腾,罗马士兵们得到了大量的金银器皿。并从十字架上救下来五百多名罗马同胞。

然而,这些“成果”此时却成了罗马军团的负担——尽管数量不多,财物毕竟也是要看护的,而伤员更加需要小心的照料。

万尼乌斯所不知道的是,尽管他带走了一对罗马元老的子女,却还是把好几个罗马骑士的儿子钉上了十字架,而对于凯撒而言,这些解救下来的骑士们的儿子,正是他再一次加强自己在罗马城内政治影响的机会,虽然他其实已经不需要什么政治影响了。

所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如果那些骑士的亲属们已经死翘了,凯撒反到清闲了。可现在这些人还活着,如果凯撒不能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死在自己的保护之下,则很可能反而招致他们的亲人的怨恨。

为此,凯撒不得不抽调最可靠的医生看护那些伤员,并为伤员们安排马车。

与此同时,罗马人的斥候骑兵已经发现了东进的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踪迹——并且,罗马人也很快的判断出,万尼乌斯已经甩掉了包袱。轻装简行。

这样,凯撒就面临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