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耳曼全面战争-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面进攻人手不够,等待的话又会给敌人时间……”现实情况让所有人都感到为难,于是提出一些折衷方案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先和那四个部族合作打败塞姆诺内斯人?”

“这到容易,可然后呢?打败塞姆诺内斯人之后,总不能立即就这么翻脸对付人家?”

“要不,让他们也加进来?”

“怎么可能!凭什么

“你傻了吗?”

“他们做了什么……”

随着讨论的进行,首领和长老们之间的交谈也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热烈——看到这样的场面,万尼乌斯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虽然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接下来如何对待四部族和塞姆诺内斯人之间的战争,但通过这种大会将战争议会下的诸部族渐渐的融为一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长远目标呢。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34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初步确立

诸部族的首领和长老们你一言,我一语,渐渐的调门开始高了起来。不同于希腊人的优雅谦让,不同于罗马人的理性克制,日耳曼人想来是直来直往的,而且信奉“嗓门大的更有理”,于是,很快的一群日耳曼人便因为各自的观点不同而吹胡子瞪眼睛拍大腿骂娘起来。眼看着会场的秩序再次有失控的危险,万尼乌斯不得不再次出面镇场子,同时给大会制订了秩序——任何人发言的时候,其他人不得打断;任何人想要发言,需要先举手示意,得到万尼乌斯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开口。在订了这样的秩序之后,讨论总算正常进行,一个又一个的首领和长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驳斥或者支持别人的观点。由于这是第一次开大会,而且与会者不少都上了年纪,一说起来就习惯性跑题,结果到了傍晚吃饭的点也没能把什么东西定下来,万尼乌斯索性叫人把食物送进战球馆。于是,一群日耳曼人甩开腮帮子胡吃海喝,同时继续着讨论。直到宴会结束,眼看着天都黑了,首领和长老们才终于结束了讨论,达成了初步的一致。首先,以目前战争议会诸部族的实力来看,独自战胜塞姆诺内斯人是可以的,但独自征服塞姆诺内斯人却是不可能的,那样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其次,以东方部族联盟、北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的实力不要说战胜塞姆诺内斯人,就算是挡住塞姆诺内斯人都很勉强。如果没有额外的援助,他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因为上一年的战斗、万尼乌斯所主持的大型聚居行动,以及野战军团的编练和农兵的训练。诸部族的人手都非常紧缺,今年恐怕很难聚集起大量的军队出征。这三条因素综合起来,就决定了战争议会的大政方针和接下来的行动。和四部族联合,共同进攻塞姆诺内斯人,并在决战中彻底征服塞姆诺内斯人,瓜分他们的人口和土地,将剩下的塞姆诺内斯人拆分成若干个部族,分别给战争议会内的诸多部族作为附庸。而今年里。战争议会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以巩固自身实力,加强军队训练为主,只派遣少量精兵从几个关口袭扰威胁塞姆诺内斯人。使塞姆诺内斯人不能全力对付四部族。除此之外,万尼乌斯所要做的,则是给诸部族新建的城镇以及军队订立规矩,使战争议会内诸部族的事情都有律可循。不过,显而易见的。眼下万尼乌斯还不可能直接对诸部族下令让他们改变多年的老传统遵循新的法令——日耳曼人根深蒂固的部族内民主议事的传统,以及建立在血缘亲族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并不是凭借一时威名就可以强行改变的。因此,万尼乌斯只是提出。当各村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时,村子已经不再存在。而主事的人却总还得有——而既然大家都在这里,到不如索性一齐将如何选举主事人。以及如何处置各种事务的章程也定下来。开始的时候,这个提议遭到了首领和长老们的反对——在首领和长老们看来,反正一直以来部族里的大事便是他们商议决定,现在各部族都聚集到了一起,自然也还由他们商议决定就好了,又何必多麻烦?可万尼乌斯毫不迟疑的反驳了他们的意见——原本他们可以裁定各自村落里的事务不假,可建成城镇之后,事情就都不一样了,所以这些事情是非得重新议定不可的。比如,在建了城镇之后,城市里的公地是由专门的人耕种的,而这些人先前未必就是一个村的,这些人之间的劳动分配由哪个村的长老来裁定?再比如,新组建了野战军团,可万一因为什么原因野战军团被拆分作战,那么由谁来指挥没有军团司令的那一支部队?农兵和野战军团之间又该谁指挥谁?这些问题都让一干首领无法回答——若说只是农事的问题,到是可以一群人在一起商量着来,可战事的问题,却着实容不得商量的——这两年里万尼乌斯动辄率军突袭,即不约战也不阵战,已经叫所有的日耳曼人都对作战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经过一番慎重的商议,诸多首领和长老还是勉强同意了万尼乌斯的提议,开始商讨整顿出一整套在整个战争议会里都通用的章程来。首先,重中之重,当然还是军队。所有的军队体系里,都设置十人长、百夫长、千夫长和军团司令,无论是指挥权还是待遇都自下而上依次递增。而在指挥权上,禁卫军团的要比野战军团的高出一筹,而野战军团则比农兵高出一筹,最低的则是附庸部族提供的辅助兵团——当然,盟部的军队是不在此体系之内的。除此之外,在每座城市里,还要设民事官、农事官、牧业官、渔业官、林业官、工业官、医官和学官,分别主管日常民事纠纷、农业耕作、畜牧业、渔业、伐木和狩猎、木匠铁匠皮匠、公共卫生,以及学校。这些主官毫无疑问由诸部族里那些德高望重掌握权柄的首领和长老们出任。而这些官员则和野战军团司令、农兵军团司令共同组成议事大会,负责商议决定部族大事。在这些各自业务主管之下,还依据各自城市规模大小,以及相关产业大小,分别设置数量不同的辅官,分别负责相应行业的特定范围内的事务管理。而辅官之下,又各设有执行员十名,负责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指挥。

这样,各城市的官僚体系基本就确定了下来。

而除此之外,万尼乌斯所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万尼乌斯大学。

更确切的说,是要将学校教育体系在整个战争议会里建设起来。

按照万尼乌斯的提议,万尼乌斯大学将会重新构建,分成“幼儿教育”和“青年教育”两个阶段。

其中,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的照顾、日耳曼文的学习、算术的学习以及体能的训练。

而青年教育才是真正进一步学习知识的阶段。

和后世我大天朝那种甭管啥有用的没用的都学了再说的制度完全不同,万尼乌斯从一开始就将青年教育定义为职业培训的模式。

在万尼乌斯大学的青年教育学校里,分别设“军事学院”“农业学院”“牧业学院”“渔业学院”“林业学院”“工业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前面几个学院顾名思义是培养战士、农夫、牧人、渔夫、樵夫、工匠和医生的,最后一个则有些特殊。

众所周知,祭祀阶层在整个社会体系里都有着超然的地位,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担当的。然而,与此同时日耳曼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祭司们所掌握的关于神灵的知识,如果只是通过带学徒的方式口口相传,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有遗失的危险。

因此,万尼乌斯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诸部族的祭司们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进入神学院授课,并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记录下来,而等到神学院里的学生们毕业之后,则由诸部族的祭司们前来考核挑选,选择合适的人成为他们的学徒。

这样,一来保证祭司们的知识会被神学院的藏书所记录,而不至于因为某个祭祀不幸选中了无能的学徒而产生遗失,二来也极大的提高了祭祀们的学徒的素质,为祭司们省去了很多麻烦——每一个被祭祀选中的学徒,都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自然比那些一无所知的新丁要好教育得多。

而考虑到那些落选的人的未来,万尼乌斯又额外规定,神学院的学生们除了神学院自身的课程之外,也需要在其它学院里兼修一门。

这样,即便是有些神学院的毕业生没有得到祭祀的青睐,凭借他所掌握的“第二学位”,他也能在部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至于由于一无所长而成为废人。

这样的提议,决定权自然就不在首领和长老们的手中了——到会的诸部祭司们集体离席,聚集到一齐,激烈的争吵了一阵,甚至宰杀了几头山羊用来占卜,最终重新回到了会场中。

万尼乌斯的提议,得到了通过。

甚至,祭司们已经大体上商定了诸部族派遣祭祀前来授课的顺序。

这个提议得到通过之后,万尼乌斯长出一口气,彻底放下心来——既然神学院的地位得到了承认,那么万尼乌斯大学的地位也就得到了巩固。

最重要的是,从今往后,理论上所有祭祀都将是万尼乌斯大学的毕业生了。

当然,祭祀们也会从本部族里直接选拔有潜质的孩子收纳成为自己的学徒,这是肯定的。

但是想想看,一边是已经掌握了诸多知识,经过了系统化教育的科班生,一边则是基本上一无所知啥也不懂的生瓜蛋子,两下对比之后,祭司们会更加倾向于哪些人还用说吗?

而且,在有了神学院,能够培养出未来的祭祀之后,诸部族的贵族和平民们势必也会更加愿意将自家孩子送来万尼乌斯大学学习——从长远上看,这对万尼乌斯掌握整个战争议会的帮助才是最大的。

一边对祭司们表示感谢,表示自己一定会为祭司们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学徒,万尼乌斯一边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诸部族的首领和长老们。

在确定了各部族的首领和长老们并没有新的议题之后,万尼乌斯站起身,感谢大家的到来,之后宣布散会。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35高卢人又要闹事了

第二天一早,在和诸部族的首领、长老们共进早餐之后,万尼乌斯便派出了使节,乘坐着日耳曼人的小渔船,顺着莱茵河一路向北,将昨天夜里万尼乌斯的奴仆们整理拟定,今天早上由诸部族首领长老们确认同意的协议送往北方部族联盟。

在这份用希腊文在泥版上足足刻了三大块的协议上,不止有战争议会的标记,更有万尼乌斯的私人标记——这足以代表这份协议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这份协议的一方是战争议会,另一方则是包括北方部族联盟、东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的四族。

在这份协议的第一张泥版里,万尼乌斯提出和四族和平共处并建立攻守同盟,展开贸易往来,并共同消灭塞姆诺内斯人。

而第二块泥版,则约定了征服塞姆诺内斯人之后,塞姆诺内斯人的人口、物资、土地如何分配,约定了重新分配土地之后战争议会和四族的势力范围。

第三块泥版上,并不是和四族之间联合作战的作战计划,而是一份详尽的贸易往来计划——虽然大家都很穷,但具体的物资产出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芬尼人产出的兽皮略多,而苏约内斯人则可以提供琥珀等——万尼乌斯的计划,则是用自己部族里多余产出的谷物和酒水交换这些物资,再把琥珀卖给罗马人赚取暴利。

至于和四部族之间的协同作战计划,万尼乌斯懒得去想。反正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里战争议会是不会再次大规模动兵的。到时候让哥托内斯人、卡狄人什么的在几处关口做做姿态,帮忙牵制一下塞姆诺内斯人的兵力也就很给面子了——而这种事情,毕竟不好公开来说。

派出使节之后,万尼乌斯带着诸部族的首领和长老参观日耳曼青年公社。详细的介绍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细节要点——由战士变身为政客,万尼乌斯多少还有些不适应,反到是三个妻子更加游刃有余,就连威利娅也能及时的为万尼乌斯兜住一些场面。

看到一群大叔对自家媳妇客客气气的,万尼乌斯突然想到,夫人外交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外交手段啊——自己为毛不给媳妇们办个沙龙,让自家媳妇和诸部族首领和长老们的媳妇们多多交往呢?

虽然在部族大事上,没有哪家的媳妇会因私废公。但在私交好到一定程度之后,考虑事情的时候本来就会带上个人的感情因素。万尼乌斯并不指望自家媳妇能够影响首领们的媳妇,使她们不计代价的支持自己,可只要诸部族首领们会把自己和自家媳妇当做朋友看待。很多事推行起来阻力就会小很多了。

但这种计划有一个最大的阻力,就是日耳曼人的传统习惯——这个年代里,那些有家室的日耳曼人,无论男女,都并没有到处乱跑的习惯。想要能够将夫人们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就在万尼乌斯琢磨着夫人外交计划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人在轻轻捅他的后腰。

回过神来的万尼乌斯惊觉自己的走神已经被首领们发现,便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之后。万尼乌斯的眼神落在了宏大的万尼乌斯战球馆上:“刚才,我在想。要不今年冬天咱们再来场战球赛吧?”

听到这个提议,原本还因为万尼乌斯的走神而露出不悦表情的首领们顿时恍然大悟。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表示同意——每年到了冬季,能做的事情就少了许多,实在是太无聊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日耳曼青年公社,别的部族还真没有这么大的战球馆。

和诸部族首领们的想法不一样,万尼乌斯主要还是想把诸部族的首领、夫人们都聚集到一起,这样才方便刷友好度。

不过,多多的举行战球联赛,对于诸部族之间的和睦相处想必也是大有好处的——只要普罗塞提不再象上次那样胡乱说话就行。

于是,万尼乌斯索性就和诸部族首领们约定了战球比赛的事情。

又过了两天,诸部族首领和长老们便纷纷告辞,回到各自的部族去主持事务,而万尼乌斯也终于可以清闲下来,陪陪妻子和孩子。

但不幸的是,作为目前战争议会的主人,日耳曼诸部族之王,未来的日耳曼大帝,万尼乌斯注定没有清闲日子。

就在首领和长老们告辞的第二天中午,日耳曼青年公社迎来了新的客人。

这些客人,来自高卢,自称是阿尔孚尼人。

在会客厅里,万尼乌斯见到了那支高卢队伍的首领,一名身材健硕的红发中年男子。

这个叫卢格托利克斯的高卢人自称是阿尔孚尼人的骑士首领,代表着阿尔孚尼人前来与万尼乌斯商谈“密约”。

而密约的内容,也很简单。

在被凯撒割草一样镇压了一茬又一茬之后,高卢人仍旧没有吸取教训,在发觉凯撒忙于和他的罗马同胞内战之后,一颗寂寞的小心肝又忍不住躁动了起来。

当然,由于已经连续被揍了无数次,青壮死伤不少,高卢人也很清楚,只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不要说战胜罗马和凯撒,就算只是对付凯撒留下来监视他们的那几支军团也成问题。

为此,高卢人一方面再次偷偷越过不列颠海峡,向和他们同样受到罗马人管束的不列颠同胞求援,另一方面则化妆成商队,越过莱茵河,来找日耳曼人求助了。

来到了这边之后,高卢人们才知道,原本很威武霸气的塞姆诺内斯人眼下已经成了日耳曼公敌,人人喊打。不可能再给高卢人提供援助了。与此同时,高卢人们也从特里尔人那里得知,眼下日耳曼大多数的部族,都团结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