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逆袭-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前端闭锁的机匣需在弹膛后(弹底缘后)留出闭锁用凹槽所需空间,再加上凹槽后为安全闭锁所留空间,而通常弹仓前沿则要在这个空间以后,而中后端闭锁则没有这个问题。这个优点的直接好处有两个:一个是上弹的时候射手操作更加省力和省时;另一个就是在上弹的时候射手的眼睛可以不离开瞄准线(如果是毛瑟式步枪的话,枪机运动距离长,会挡住眼睛)。

    这都提高了射击的效率。

    另外由于李式枪机的闭锁槽是曲线槽,所以一旦枪机开始旋转,就可以开始后退;而毛瑟式枪机的枪机突笋是牢牢地锁定在弹膛闭锁槽中的,虽然这能够确保在发射过程中枪机没有任何的移动,但是这样一来闭锁突笋要从闭锁槽中脱出,枪机就必须要旋转足够的角度,因此就导致了开闭锁动作比较慢。

    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在实际的操作中导致的结果就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枪机操作起来远比毛瑟步枪的枪机快速,平滑,流畅。

    当然毛瑟步枪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其稳定的准确度,所以毛瑟步枪是这个时代充当狙击步枪的最好用的步枪。

    英军的一分钟战略确实是十分强劲的一种战术,除非己方的部队能够配备大量的自动火力,要不然面对这种技术的时候很难进行有效的反击和抵抗。

    藏军的几支主要的步兵部队的武器全都是由印度进口,是李恩菲尔德步枪,也就是民国俗称的“英七七步枪”。

    而这些部队的教官也都是招聘的英国驻印部队的退役军官,或者现在直接招募的就是现役的军官。

    一开始招募的都是已经退役的英国军官,但是在发现这支藏军训练了大量的部队,其实是要跟民国内陆的军阀混战的时候,英国人的心思反而多起来了。

    他们为了确保自己在民国的霸权和特权利益,他们想要接着把握民国对外的关税。

    为了这些,他们是特别不希望民国强大起来,因为民国一旦强大起来,必然会有一个非常强硬的元首,会想收回那些特权。

    现在民国境内正在军阀混战,这是所有的列强都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而这种局面更让我炎黄子孙尤其是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系痛心疾首。

    现在民国之内,主要的军阀混战其实都集中在沿海各省,直系、奉系、皖系以及南方各省的革命军,这些人之间那是天天都在打,根本就停不下来。

    更内陆一点,四川、云贵、西藏、新疆反而还稍显平稳。

    现在内陆地方唯一在打仗的,那就是四川之内的各家的小军阀,正在忘我的混战。

    没人能打进四川,但四川也别想往外打出去,因为那里根本就无法统一,各路小军阀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都手里有枪,手里有地盘,占着一个县城就敢称个督军,怎么可能会合在一起。

    新疆,现在杨增新老将军还在呢,只要新疆有老将军在一天,便无需担心会乱的起来。

    历史上如果不是樊耀南刺杀老将军,恐怕新疆也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民族动乱。

    而宁夏青海各家马姓军阀也正在各自地盘上休养生息,只是偶尔的抢占几座小县城,也没打起来。

    云贵一体,现在把所有注意力都用来防着北洋以及南方的各省督军,更不可能跟萨南康省以及西藏这边有什么冲突。

    现在靠近印度的,唯一还有点儿军事摩擦的,那就是藏军和萨南康省的新军之间的摩擦。

    巴青泰当年占据全省,宣布省独自治,那时候便和藏军有了冲突,之后大家在边境之上更是总是有小规模战斗。

    而萨南康省新军战斗力并不弱,跟藏军的每一次对攻,他们都能占据优势,所以藏军才大肆的改革扩编军队,训练军队。

    一开始英国人并不打算把这种疯狂一分钟的战术教给藏军,但是英国人很快发现了,如果藏军跟萨南康省的新军一直有摩擦,其势力必定会被削弱。

    那么这对染指西藏,有极大的助力和好处。

第一百五十章 锈色() 
1888年,也就是北洋水师成立的那一年,英国派出了1700多人入侵西藏地区。

    西藏地方政府对这些英国人是非常反感的,首领们不喜欢外人来打扰他们。西藏地方政府集结了1万多人抵抗英军,但是由于装备差距太大,没能挡住英军。此时本应站出来的清廷却让步了,在对日问题上为了赢得英国的支持,清廷选择了让步。1890年,清廷和英国签订了《藏印条约》。注意这个条约的名称,这是英国人挖了一个外交大坑,清廷傻乎乎的跳了进去。

    在19世纪末期,年轻的十三世达赖开始亲政(此达赖非彼达赖)。达赖亲政以后,对英国人的侵略行为耿耿于怀。此时这个年轻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在不了解国际形势的情况下,达赖认为俄国人是可以信任的。

    达赖准备联合沙俄对抗英国,问题在于沙俄是一个不讲任何诚信而且侵略成性的野蛮国家。英国通过自己的情报渠道得知了达赖的打算,决不能让俄国人插手西藏事务。

    1903年10月,3000英军从印度出发入侵西藏。

    当时清廷刚刚经过甲午战争和庚子战争,清廷已经没有力量估计西南方的战争。

    西藏人民英勇反抗,但依然阻挡不了英军的进击,不断的丢失土地,之后一直打到了拉萨的门户——江孜,在那里展开了非常血腥的江孜保卫战。

    江孜保卫战从1904年4月开始到7月结束,持续了大约100天,是西藏近代史上抗击外国侵略者规模最大、最为惨烈悲壮的战斗。

    7月14日,麦克唐纳率英军从江孜出发,长驱直入拉萨。

    8月3日,英军占领拉萨。

    9月7日,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与英方签订了《拉萨条约》。条款中隐藏着排斥某国对西藏的主权,建立英国对西藏的保护关系的阴谋。清政府觉察到了英国的险恶用心。1905年,清政府任命唐绍仪为全权代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1906年4月27日在北京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即《北京条约》)。

    英帝国通过两次侵藏战争,攫取了种种在藏特权,为英国后来在西藏从事分裂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给某国造成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为以后边界纠纷埋下了祸根。

    藏军虽然使用的是英国的武器,招募的英国的教官,但是藏军始终对英国人存有警惕心。

    在为了让藏军跟萨南康省的新军对抗的时候最大限度的给藏军放血,所以英军驻印部队长官便写信告知那些被藏军招募的英国军官,让他们将疯狂一分钟战术教授给藏军。

    先不论英军那边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藏军的意思是最起码我学到了这个,以后跟英国人打的话,也多了一项本事,而且只要学会了这个,以后在对上英国人,最起码对英国人这项技术有一个防备,所以藏军得到了这一项技术以后,这些精锐的部队全部苦练这种疯狂一分钟战术。

    但是如果要练这种战术的话,肯定要进行实弹训练,但是实弹训练,子弹的消耗就十分的大,平时的话基本上都是空拉枪栓,这样不断练习快速拉枪栓,只有在作战的时候才会动用这项技术,而且这项技术也不能轻易动用,因为枪都是进口的,那子弹肯定也全都是从印度那边进口过来的,这都是钱,都很贵的。

    现在民国的各省军队,平时的实弹训练其实特别的少,平时的训练他们基本上练的就是空拉枪栓,在端枪的时候在枪杆上用绳子系着一块砖头,来练举枪的稳定性。

    都很少会进行实弹训练,炮兵也是,炮兵只能去定期的申请数额,看能打几发炮弹,而平时的话,基本上练的就是怎么快速的移动火炮,然后怎么挖阵地,就练这些。

    而藏军呢,他们就算是练习到了这项技术,在那平时基本上也就空拉枪栓,只有在真正的战斗的时候才能配发定量的子弹。

    在疯狂一分钟的时候,一分钟之内打出将近30发子弹,但是藏军每人身上带的子弹只有50发。

    这种配弹量已经相当多了,他比同时代的军阀里面的士兵和后来的国民革命军以及奉军什么的,以及新4军和8路军的子弹配的都要足了,这还是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战术需要大量子弹,才会配发这些。

    但是这种战术太过消耗弹药,本来弹药的储备就不多,一发一发的打那肯定能打很久,但如果用这战术,你就算是不打30发,你打20发吧,基本上弹药就已经没了快一半了,那剩下的子弹就不能施展这种战术了。

    所以也没法一开始就用,只有在情况紧急或是子弹充足的时候才能动用。

    而之前那位代本盼着那一千名士兵根本就没有机会施展,而且他们身上子弹也没有带很多,他们只带了30发子弹,那是留着,最后万一碰到很强大的敌人,这是用来自保和撤退,或者是拼死一搏用的,但是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一千多人尽数被打死。

    而现在进攻的这4000人里边每个人的弹药要比之前的那一千多,他们已经有了最起码打出一分钟战术的一个机会。

    在排着散兵线,突然这么强的火力打过来,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反击,根本很难应对,对方的重机枪太狠了,那种爆裂的嘶哑的声音,枪声响起,震得人耳膜都疼,就看着斜前面的一个士兵被子弹直接从腰间给撕开了,肠子流的满地,这简直太恐怖了。

    这个时候藏军前面几排的藏兵已经死伤殆尽,后面的藏军军官立刻命令身边聚集的藏兵排成排,进行疯狂一分钟战术,最起码把对方的机枪稍微压制一下。

    在军官的命令下,几十名士兵努力壮起勇气,排成两排,哆哆嗦嗦的将要从腰间子弹盒里吧子弹拿出来压进弹匣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炮弹来了,西南治安军的排击炮不停的打压过来,迫击炮弹在这些藏军队列里面炸出一个个的坑洞,崩死一个个的士兵。

    有几枚炮弹在这些藏兵的旁边炸开。

    每次爆炸就会伴随着数声惨叫,被炸起的红土泼洒在的毡帽和衣服上,白色的衣服和米色的毡帽都落下了锈色红土的一道道痕迹。

    旁边的战友被炸弹炸了一条腿,自己正在上子弹,他嗷嗷惨叫着,痛得他直接直接甩飞了端着的枪,只有一条腿了,根本无力站稳,情不自禁向自己扑过来,抓着自己的胳膊,想让自己拖着他。

    自己正在上子弹,被他打乱节奏,用张恍的眼神抬起头看着他,看着战友那痛苦的表情,脸部都有点抽筋,看着他满嘴的鲜血,看着他的脸上全是被炮弹炸起的红土,像是抹了一脸,而这红土上又缓缓的流下几道血流,将红土染成了泥浆。

    刚想去帮他,一颗子弹打了过来,打中他的后背,从他的前胸透了出来,接着感觉自己的前胸也疼,冒出血花,突然感觉胸口一凉,接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什么力气了,身上开始发寒,两眼开始没有神采。

    接着两人突然摔倒在地上,一人趴在另一人的身上,从胸口的那个伤口,血涌出来,染在另一个人的胸膛,让本来已经染红的衬衣染得更加的灿烂夺目。

    躺在下面的那个人身底下一大片血渍开始漫开,身下的红土,被染得更加的深沉,看起来更是让人不禁冷汗直冒。

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兵太少() 
刚想去帮他,一颗子弹打了过来,打中他的后背,从他的前胸透了出来,接着感觉自己的前胸也疼,冒出血花,突然感觉胸口一凉,接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没什么力气了,身上开始发寒,两眼开始没有神采。

    接着两人突然摔倒在地上,一人趴在另一人的身上,从胸口的那个伤口,血涌出来,染在另一个人的胸膛,让本来已经染红的衬衣染得更加的灿烂夺目。

    躺在下面的那个人身底下一大片血渍开始漫开,身下的红土,被染得更加的深沉,看起来更是让人不禁冷汗直冒。

    看到几十人开始在那里集结,居然还开始重新整队,似乎要做些什么动作,治安军士兵不约而同的把枪口开始向他们那里移动过去。

    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排好了队列,也已经上足了子弹,虽然有几个人被炮弹炸死炸伤,有几个人被子弹击中,哀嚎的倒下了,但剩下的人还是在那个运气爆棚的没被子弹点名的,正在嘶吼的军官的命令下开始排枪。

    疯狂一分钟,战斗开始。

    4000人,人数还是有点多,老兵已经分散开了,他们携带的重机枪也跟随着他们散布在战壕各处,但是老兵的人数跟新兵一混合,机枪就分散了,有很多的战壕里的新兵很难有重火力能压制住对方,最多也就每个人分到了一个长柄手榴弹,但是现在藏军距离自己的距离很远,现在如果扔手榴弹,就只能看个景,浪费了。

    那就只能拿着枪,一枪一枪去打靶。

    之前说过这群新兵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农奴出身,他们平时是没有机会摸枪的,就算是能凭着一腔热血让自己在白刃战里面占到优势,但是在打枪这方面,肯定不如那种长期摸枪的人打得准,因为你不是猎户,他最起码常年还能摸摸土枪。

    现在虽然对方是在进攻,但是从山上往下看,有的时候因为人视角的问题,并不可能都把对方看的很清楚,对方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一起,能看到的只有几排,也不可能真的说是随便打出一枪就能碰到一个,该瞄准还要瞄准。

    那么新兵的瞄准就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很多打得很差劲,绝大部分的人五发子弹能有两发击中已经不错了。

    如果现在在战壕里面的全都是老兵,刚刚一个照面,这4000人基本上就能报销3/4,就这么敢肯定的告诉你,一枪一个,枪法就那么准,根本不可能说是有脱靶这种情况,这种几率小的简直太低太低,除非是有炮弹炸飞自己,枪口晃了一下。

    虽然治安军的士兵们已经注意到了这帮正在集结的士兵,也在尽力的将枪口快速的移向他们,但是对方已经准备好了。

    分成两排,一排半蹲,一排直立,分别在军官的一声嘶吼下开始射击。

    而在他们的开始施展疯狂一分钟战术的时候,老兵还好,他们脑子里面有非常多的战法,当然知道这是英式的疯狂一分钟的战术,但是新兵全被打蒙了。

    这简直就是机枪的声音,这子弹直接就擦着耳边,擦着脑后过去了。

    子弹吧把泥土打的崩的满脸都是,这种情况真的是有点害怕。

    这种情况下,TMD是个人就害怕。

    就像是电影集结号里的谷子地说的那句话,“谁他妈不怕死啊,头皮上飞枪子,裤裆里头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了。”

    这种战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用步枪击发。

    虽然火力的猛烈度还是比不上正经机枪,但是它的准确度是比机枪来说,还是更准一点的,因为它是一发一发的射击,步枪的那种长膛线,让子弹的准确度比那种后坐力较强的机枪高多了。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这一群藏兵拉枪栓的动作都是非常熟练的,拉了那么长时间的空枪栓,这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打实弹了。

    虽然是在刚刚那种激烈的炮火和机枪的扫射底下,心里很是害怕,但是在这一刻开始,可以真的打实弹,可以展现这种疯狂一分钟的战术,这帮当兵的心里还是挺兴奋的。

    子弹疯狂的打过来,老兵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