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些逃走的清军一定会将这一战的情况传播出去,我们进攻的脚步可以缓一缓,等岳将军那边准备好了再两路并进。”
常遇春在李贤身边进言。
李贤摇了摇头说道:“不等了,岳飞那边底牌不多,我们尽可能将对手的注意力吸引到这边,展开决战,大清王朝经过这次改革,实际上有一批不错的将领,我们的计划他们未必看不透。”
“陛下的意思我懂,只是如果我们逼得太急了,会不会反倒是帮了皇太极解围?”
常遇春担忧地问道。
这一次李贤出兵实际上是分几批展开进攻,他们这一路由李贤率领首当其冲,实际上真正的实力并不强大。
刚才李贤那般做法实际上也是为了保存实力,虚虚实实让敌人无法看破,而且,常遇春知道李贤要做的事情也颇为担心,所以才有如此提议。
“无妨,就算是大清王朝上下一心朕又有何惧,而且,朕相信你,相信岳飞,相信我大唐将士。”
“臣誓死保护陛下。”
听到李贤这么说,常遇春也不在多说。
大清王朝内。
皇太极得到了沧澜江战败的消息。
“陛下,事情就是这样的,袁崇焕投降了,大军也有半数跟着他投降。”
一名将领如此说道。
原本,战场是袁崇焕拼死而战,冒险一搏,实力不济才被生擒,他们这些人才是直接头也不回的逃跑,结果到了这里就成了他们誓死拼杀,袁崇焕投降,这才导致了沧澜江失守。
“李贤,欺人太甚。”
皇太极怒喝一声,一掌拍在龙书案上,发出碰的一声巨响。
“陛下息怒,大唐王朝出兵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两年来,陛下励精图治,我大清王朝的战斗力早已经是今非昔比,此番战败乃是袁崇焕辜负圣恩投敌的缘故,非战之罪。”
一名臣子说道。
“是呀陛下,那大唐王朝的实力远不如我们,陛下只需要派一名将领守住前线,等我们平定三藩之乱便可以反攻大唐王朝。”
“臣请命出战。”
一时间,朝堂上的众臣七嘴八舌,将战败的原有归结道袁崇焕身上之后,并没有将大唐王朝放在眼中。
这两年来,大清王朝的发展同阿门有目共睹,而大唐王朝却在步步示弱。
人就是这样,总是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稍微有点成就便得意忘形。
这一幕和两年前是多么的相似,所有人都将大唐王朝当做一件唾手可得的功勋,没有在意。
“行了。”
皇太极扫过众人,制止了他们的争论。
“岳钟琪,你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去迎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臣领命。”
“陛下,臣”
“陛下,岳将军年轻或许”
“陛下,是否应该给岳将军配一名副将。”
听到皇太极的安排,群臣一下子炸了锅。
岳钟琪是新兴的奶骑宁将领之一,之前声名不显的。
此刻对战大唐王朝,有的人是担心岳钟琪实力不足,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觉得让岳钟琪去了他们的人就没法捞功勋了,这种事情他们肯定是要安排自己人的。
一时间,众人想了各种理由,试图阻拦皇太极的决定。
当然,也有一批人据理力争,这些都是和岳钟琪一样的新兴将领,这是这一次改革的成就。
看着众人的样子,皇太极脸上愠怒之色更深。
这一幕何等的相似,刚好了多久就又恢复成了这样。
这就是朕的栋梁之才,何时一个个成了腐败不堪的蛀虫。
“行了,岳钟琪你即刻出发,朕赐你尚方宝剑,遇事有先斩后奏之权,退朝。”
说完,皇太极转身退朝,留下一群满脸错愕的臣子。
与此同时,大清王朝南方边境。
军营之中,一名中年将领也不穿铠甲,坐在椅子喝着凉茶。
一名侍从在旁边忙不迭的扇扇子,满脸的郁闷。
偶尔营帐门口有走过的士兵对于这一幕也见怪不怪了。
此人正是这一次平定吴三桂的将领年羹尧。
这位年大将军也是个奇葩,来了云南之后也不打仗,安营扎寨之后也不训练,更不进攻,平日里优哉游哉的。
但奇怪的是,那边吴三桂几次偷袭进攻都被这位年大人给预料到了,直接迎头痛击。
打了几次之后,吴三桂也安分了不进攻,这位年大人也不进攻,双方就在这里平静的对峙。
“少爷,您说您非要主动来云南干什么,这热的。”
家仆不由得埋怨道。
“你懂什么,来这里当然是为了立功,不用打仗还有功劳拿多好,要不然想要平步青云就只能够和大唐王朝死磕喽。”
“大唐王朝,他们要打咱们,不会吧。”
家仆疑惑地说道,以他的见识自然看不懂自家主人的用意。
年羹尧冷笑一声说道:‘你懂什么,这大唐王朝和大清王朝之间必然有一战,你以为这三大藩王为何会突然造反起兵?’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唐军出击()
“主人的意思是,这都是大唐王朝搞的鬼?”
“你说呢?”年羹尧胸有成竹地说道:“三大藩王所处的地方偏远,而这次陛下改革以来,对于军需等物品控制的更加严格,一直以来,三大藩王的地位尊崇。他们是既不能反叛,也不想反叛,可是你看看现在?”
“不说别人,就说眼前这吴三桂,你看他的这些军备物资,哪里像是久居云南的样子,前两天那只精锐部队,装备比起陛下手中的狼骑兵精锐都不遑多让,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那主人您还主动请命来这里?”
听到这些话,家仆更加搞不懂了。
既然这里这么危险,主人当日为何还要请旨来这里遭罪。
“呵呵,这三大藩王是造反了没有错,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估计这三位心里想的都是等着陛下安抚,加官进爵,讨到更多的利益。”
“再说了,只要切断补给线,三大藩王是消耗不起的,所以这场战斗看似凶险,但是根本没有风险,他们无力进攻。只要拖到时候,他们主动求和,这平定叛乱的功勋就落在手上,咱们就在这里吃吃喝喝什么都不用,这等天大的好事上哪找去。”
年羹尧自信地说道。
“主人高明,主人高明。”
家仆一脸崇拜地说道。
“现如今,怕就怕大清王朝首战不利呀,若是没有挡住大唐王朝第一波进攻,怕是这三大藩王就要展开进攻了。”
年羹尧有些忧虑地说道。
家仆挠了挠头,这些军事上的事情他自然不懂,他知道的就是跟着主子走,吃喝都不愁。
而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传令兵人还没有到声音已经传来。
“大将军不好了,大唐王朝进攻边境,已经攻下了沧澜江。”
“什么?”
年羹尧闻听此言脸色骤变,噌的一下子跳起来将传令兵拉到身前。
“你再说一遍,怎么回事?”
“大,大将军。”传令兵战战兢兢地说道:‘唐军攻下沧澜江,袁崇焕将军投敌,和大人命令您早做准备。’
听到这话,刚才还一脸自信的年羹尧扑通一声坐在椅子上一脸郁闷。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怕什么来什么,怕什么来什么,这群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
一顿咒骂之后,年庚绕猛的站起身来大声喝道:‘来人,传令三军,擂鼓进攻。’
“主人,您刚才不是说不用打仗么?”
家仆在一旁疑惑地说道。
“滚,唐军大胜,咱们不先出击就等死吧。”
一时间,年庚绕的大营之中兵马攒动。
唐军大营。
“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全都恭敬道。
“众位爱卿,平身。”
李贤笑道。
“谢陛下。”
众臣马上道。
“此番进攻大清王朝,众将军谁愿意为先锋。”
李贤威严的声音在整个军营中响起,短短几日时间,大唐王朝诸位将领,除了镇守山海关的岳飞,其余的人已经悉数感到了前线。
“陛下,臣请战。”
李存孝也道。
“陛下,臣等请战。”
徐达、薛仁贵、常遇春、梅长苏、周瑜全都大声请战道。
“准!”
李贤道。
“此战由李存孝将军总领大军,周瑜、徐达和常遇春为副将,即刻进攻,其余将军防守他方势力来袭。”
李贤想了想道。
“臣等遵旨。”
众将马上道。
他们虽然希望自己都能打响这第一战,但是既然陛下已经下旨,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随后,众将军散去,李贤盯着面前的作战地图怔怔出神。
一直以来,李贤都喜欢铤而走险的作战,但是这一次他必须要冒险一次。
原因无他,持久战,他实在是拖不起。
倒不是李贤畏惧大清王朝,他畏惧的是那些暗中揣测,虎视眈眈盯着他们的势力。
除了苍玄域,苍地域,神州周边还有其他的势力,对于他们,李贤不断在收集资料,但是所得甚少,他们都是老牌王朝势力。
一旦陷入拉锯战,这些家伙肯定是会选择大唐王朝进攻,而不是大清王朝。
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快,速战速决。
而这一战最后的制胜法宝就要看岳飞能否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当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李将军,已经探明,前方守将乃是大清王朝岳钟琪,对方率领大军七十万呈现守备状态。”
探子将探查的消息一一禀告。
“这么快,看起来有个难缠的对手呀。”
李存孝淡淡道。
“李将军何出此言,不过是七十万大军,就算是守备状态我等也不难击破。”
徐达说道。
“反应时间,从沧澜江进攻到这个岳钟琪据险而守是多久。”
李存孝说道。
“将军的意思是,对方早有准备?”
徐达说道。
“准备又如何,我说这个是要大家小心,不要小看对手,七十万大军,大清王朝还真是瞧不起我们。”
李存孝冷笑道。
大唐王朝的李存孝邓军都十分自信,他们并没有将对方的守将放在眼中。
或许是习惯问题,这个世界的人都习惯于相信力量,即便是如同大清王朝这种庞然大物也都是以修者为核心的作战方案。
但是在李贤的领导下,大唐王朝的发展是全面的,甚至更侧重普通将士的战术,而大唐王朝的诸位将领也是如此,他们有着无数种方法应对对方的修者。
而这一战,从刚一开始,他们就做好了准备,七十万大军他们真的不放在眼中。
“诸位,我的意思是,此战要速战速决,必须要引诱对方出兵,你们怎么看?”
李存孝说道。
“对方吃过几次亏,恐怕不会轻易出兵吧。”
常遇春说道。
“我这里有几个想法,你们参详一下,首先,我们要分兵,其次根据锦衣卫的消息,这个岳钟琪虽然是主将,但是资历很浅,我们可以散步谣言来扰乱他们,只要敌方有一只军队不服从号令出击,此战便没有了悬念,你们觉得如何?”
“将军所言甚至。”
“此计成功的几率很大,但是还需要有预防措施。”
一时间,唐军众将领七嘴八舌的套路起来。 。。
第五百八十二章 战术压制()
清军大营之中,岳钟琪郁闷无比,准确的说应该是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几天时间,他已经渐渐无法控制手下的兵将了。
“大将军,唐军奔袭而来,我等正应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军为何不肯出兵。”
“这几日唐军日日在外叫骂,多难听将军也知道,咱们八旗子弟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大将军,末将愿意请战,若果不胜甘愿提头来见。”
一群清军将领不断的在岳钟琪面前请战,出兵,这几个还算是客气的,甚至有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将领前几天还指着岳钟琪的鼻子大骂孬种。
“行了,陛下有皇命,不准出击,你们都退下吧。”
“将军。”
“将军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够放过。”
“将军你再考虑一下吧。”
“都闭嘴,再有请战着,军法伺候。”
岳钟琪按住皇太极所赐予的尚方宝剑喝退众人。
“切,什么大将军,胆子真小。”
“就是,对方都分兵了还不敢出击,孬种。”
“哎,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陛下器重呢。”
这几天,不光是将领想要出战,清军的士兵也想要,一来是唐军在李存孝的指挥下分兵奇袭,没日没夜的侵扰让他们不得安宁。
再就是,唐军骂人的水准太高了。
在唐军之中专门有一只队伍是讨敌骂阵的。
这些人都是能够骂上一个上午不重样,把祖宗十八代骂个遍气都不喘一下的主。
这几天清军的将士早就憋着一肚子气了。
加上有唐军的细作煽风点火,此刻岳钟琪的声望已经降低到了冰点。
“哎,难怪袁大将军会投降。”
大营之中,岳钟琪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本想着看看地图,指定战术,可是一想到这几天经历的烂事丝毫提不起兴致。
军中士兵请战他能够理解,但是这些将军请战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唐军分兵作战就是诱敌深入么,他们就看不懂唐军想要速战速决的意图么,出战出战真要主动出击,这七十万大军就是炮灰。
还有后面的援军,按说应该到了,怎么还迟迟没有消息。
这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仔细一想,岳钟琪大概也猜到了这些人的想法。
无非就是清王朝内部派系的问题。
当年皇太极和多尔衮争夺,朝堂派系虽多,但是只有两派,只要多尔衮和皇太极不出分歧,大清王朝还是能够上下一心的。
可是现在多尔衮一死,派系突然多了起来。
谁都想要立功出头,此刻看到唐军分兵他们自然想要去赚这份功勋。
他们将大清王朝的安危放在那里。
还有后续的军队粮草,肯定是朝堂之中有人看自己是主帅暗地里面使绊子。
“哎,这大清王朝还有救么?”
一时间,岳钟琪忽然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
“大将军,不好了,王将军,赵将军出兵了。”
忽然,传令兵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声呼喊。
“什么时候的事情?”
“半个时辰前,两位将军说是巡查,可是到现在没有回来,小人去看了一眼才发现他们将军队都带出去了。”
传令兵慌张地说道。
“这两个废物,废物。”
岳钟琪顿时间拍案而起,满脸怒容。
他的防御阵势是三位一体的,赵,王两名副将都是皇太极指派的,平日里面相处也不是很和睦。
但是岳钟琪没有办法,人家手中有兵权,只好设立的三座营地,互为犄角,三足鼎立呈现出防守的态势。
按照岳钟琪的想法,只要他们这个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