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得台面,这一点就比不过堂堂的“我大清”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跟列强开战,虽然招致八国联军进京,打得抱头鼠窜,那也是牛叉了一回不是?
再不然也得看看堂堂大中华的作风,不管你是杀了我的人还是占了我的岛,还是抢了我的传统节日,还是打死我的渔民,还是弄走我的资源,一律是“谴责、抗议”,轻飘飘的吆喝两声拉倒,咱是“文明古国”,“大国”,“盛世”,不跟他们治那个气。
话说这个时候,日本比中国确实强,论国力论军力,那都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东西,在东亚人家是头一份的强国,牛逼的有道理,有理由。
宋子文表了招标通告之后,当天晚上,位于公共租界区日本势力范围的虹口区内,关西财团的驻华代表济济一堂,各家的直系亲属后代多少都在这里管事,这一次他们被矢田七太郎召集起来,就这次的招标问题进行慎重讨论,决定拿出意见来,看看是如何的处置。
矢田七太郎一身黑色和服,小胡子上的眼镜后面,一双小眼贼亮,他盘着双腿坐在榻榻米上,身前桌上一个精致的白瓷酒壶冒着醉人的酒气,旁边一双竹筷外加白瓷酒杯,再前面六个碟子碗里面摆放着薄薄的寿司料理和生鱼片,看样子没怎么动。
下面两侧排列着两溜方桌,每桌后面都是一个人,不过这些人穿和服穿西装的都有,大半西装男都是年轻人,油头粉面的,脸上眼神中都是一副桀骜的神情,貌似对矢田不怎么感冒。
这些年轻人一个个的身家丰厚背景显赫,又多半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留过学,对于老一辈的生意人是很不以为然的,同时那些人的生意经在他们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远不如新生代的那些西方企业灵活大气,做起事情来没什么顾忌,尤其是在金融上面花活儿很多,在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那才叫痛快呢!
矢田七太郎低声咳嗽一声,面色阴沉的狠狠瞪了下那几个正在旁若无人跟歌妓调笑的年轻人,低声喝道:“无关的人全都出去!叫你们来是商议大事的!不是游玩嬉戏!”
年轻人都撇撇嘴貌似不在乎,歌妓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哈着腰低着头倒退着出去了,临走还跪下来将门拉上,很有教养的样子。
矢田七太郎沉声道:“这一次召集大家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今天支那政府布的招标文告想必你们已经都清楚了,国内的意思,是务必要将这一订单拿下!具体怎么做法,请各位今天拿出恳切的意见来,共同决定一下,这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这关系到帝国未来的经济运转,更关系到我们这些在上海投资事业的生存!”
年纪大的代表们都深以为然,频频点头不止,但年轻人却不以为然的撇嘴冷笑,更有一人轻佻的说:“这件事情还有什么好理论的,看起来数额很大,做起来却非常辛苦,有那么大的资金,不如拿去投到美国的股市上,说不定用不了半年就能翻上一番,这么快的获利手段,可比整天在这里被支那人抗议罢工搅扰的好!”
继续求票!推荐《官路漫漫》,有直通车可达!
第二一零章 激烈角逐
矢田七太郎冷哼一声,叱道:“藤野君!请自重!这是在商量关系到帝国工商业的大事,也关系到你们家族在支那投资的安危,你应当知道,因为支那人的罢工和抵制,再加上这一次的挤兑抢购,我们在上海的企业迟迟不能运转,造成的损失很大!国内的失业人口多半来自于纺织业,这是解决问题的一次大好机会!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
藤野撇撇嘴,不吭声了,他知道矢田七太郎说得是实话,但这不代表他就信服了,比起老一辈的塌实肯干,年轻一代的人总喜欢投机取巧,像这种开缫丝厂纺纱厂的事情很是枯燥,不和他们的胃口。
下面一个中年人略微一哈腰,说道:“领事阁下,这一次的招标数额巨大,即使以我们财团的实力也不可能全都拿下,我想请问根据您的意见,应该怎么分配!”
矢田七太郎挺直了腰杆,右手摩挲着酒杯,沉吟道:“这次的招标表面上是最后的被服,但前面完全可以分成很多部分,从棉花采购后的纺纱,到织布,到染色,至少可以分成这三个部分,对帝国就业影响最大的是纺纱和织布这两块,因此我的想法是将利润向这两块倾斜,染色放在我们设立在天津旅顺的工厂来做,这样就可以将成本压到很低,而将利润留在国内,解决最大的难题!你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哪一块事情做!”
其他人惊异的问道:“领事阁下,您怎么这么肯定这次的招标就一定是我们的呢?”
矢田七太郎傲然笑道:“这么大的订单,支那人是一定要很多人联合起来才能竞争的,但是他们的弱点很明显,就是意见非常难统一,在时间上会来不及。而我们却可以通过向南京政府施压,逼迫他们将这笔订单给我们,这是很有把握的事情!再说,支那人至为重要的染织基地,青岛和天津因为战争地问题现在都没有恢复生产。我们的敌人只有上海的那几家而已!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
又有人问:“但是,还有英国人么米国人,他们的实力很雄厚,而且英国人支持的纺纱企业也很可观,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矢田七太郎微笑道:“大荣君,你不要忽视了最关键地问题!成本!英米两国的商人可不像我们帝国的商人这么爱国。不赚钱的生意他们是不会干的!在支那,没有人能够在生产成本上跟我们竞争,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请你相信,我们一定会拿到这笔订单的!”
众人深以为然,日本人的爱国心的确不是盖的,农民可以为了国家节衣缩食,妇女为了国家振兴可以出去卖淫赚钱,商人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己地利益。整个国家都有一股非常狂热浓厚的气息在笼罩着。当然了,最顶头的那些大财团们,却借着国家危难地时候。加大度将国家权柄和经济命脉都抓在自己的手里,令朝堂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町人”的气味,即所谓“商贩”的气息,令很多自明是纯正的军人的家伙们非常不爽,比如6军部的那些人。因此,日本的“下克上”的刺杀事件时有生,不是没有原因地。
接下来,各大企业的代表就开始按照自家的工业商业优势领域进行分蛋糕似的划分,其实这个时代的日本财团跟后世的差不多。在某一个行业里面他们是从头到脚什么都干,比如纺织印染业,他们就从棉花收购到染布这一系列的活儿都干着,就连跨海运输也都是用他们自家的船,真正做到了肉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谁也不能一下吞掉,而且因为中国地排日罢工,导致他们在上海的工厂复工遥遥无期。那些主力在这边的人就要退出纺纱这一块,转身到织布和印染那边去,而主力在国内的那些人,却得到了最大的一头。
不过不论他们做地是哪一块。最后计算下来地成本都是非常大地。因此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向银行贷款来支撑这样大地买卖。
“要是正金银行不出事情地话该多好啊!”矢田七太郎叹道。
地确。如果正金银行健健康康地在中国活动着。那么这一笔买卖很容易就担下来了。凭正金银行地财力。完全可以不必麻烦国内地财团和其他大银行。在中国。直接用中国人地钱就能把这件事办了。否则看看国内地那一堆烂摊子吧。收拾起来实在是麻烦得很。偏偏赶上这么一个时候出这样地事情。说起来还真地是令人憎恨呢!
就在日本人商量着瓜分还没到手地订单地时候。在上海县城南门外不声不响地开了一家新地纺纱厂。他动静不大场面却不小。看其规模。怕是有上海现有地纱厂七八个那么大。招工启示贴出来之后立刻引起市面上罢工许久出于半闲置状态还没有离开地纺纱工人地极大兴趣…这家给地薪水是日本人地两倍!
这一下子市面上哗然了。这简直是在跟整个上海地纺织业界公开挑战嘛!要知道这个时代。上海这片地方。日本人垄断了三分之二还多地纺纱厂。可以说绝大多数纱厂职工都是日本人培养出来地。当然每次罢工吃亏地也都是这些人。这些人地数量可是极大!但也同时形成了一个不成文地行规。
这家冷不丁冒出来地纱厂这么做是坏规矩地。但是想要收拾他。那也得先问明白到底是什么背景。这时代敢将厂子设在上海县城地胆子都不小。谁不知道在租界区里面事情少麻烦少赋税也少。在县城。那管事地大爷们要多少钱你就得给多少。国法?没看见!
想找他麻烦的自然不会是只有一帮人,先就是当地的帮会,不过他们很快就接到了三大巨头的通知,全都靠边站,那边的事情不要碰。
其次是当地的官儿们,他们下手度甚至还比帮会地痞要慢一些。这要归功于他们的“高效率”,事情总要出来之后才赶得上擦**,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不过他们也没有从中捞到什么好处,因为上面传下来的命令,谁都不准碰,碰了要倒霉地。
最后就是受到了直接威胁的日本人。这家工厂的地才圈起来。厂房还没有开始建,连办公地点都是临时租的房子,却在门口堂而皇之的挂起了大牌子,并开始向上海那边高薪招收纺纱工,女子优先,人数不限!
这下子就将还留在上海的工人们都划拉一空,就连现在半停工状态地日本人工厂里面,还在工作着的凡是没有定下死约契约的,都选择了这个新东家。顿时间将上海县城闹得是沸沸扬扬一片热闹!
而这家工厂却是颇有规矩,所有前来报名的都要经过多道门槛的考察,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工龄、籍贯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测试分成了很多等类。然后开始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上岗培训!
这样的做法令人觉得依稀有些似曾相识啊!日本人打听出来之后马上就知道,这不是来自于山东那一帮人地做法么?难道这个工厂是山东那边的人搞起来诚心跟他们过不去的?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山东方面现在已经公开跟日本人撕破脸皮,在商业上展开直接竞争不是不可能!要知道现在山东地纺纱业都已经被战争拖累的元气大伤,青岛的工厂全毁,济南的停工数月,商埠区的工厂也全毁!他们暂时没有地方开工,那么到上海来搞个大工厂直接跟日本人争夺工人资源,是非常主动的进攻手段!
很快,消息就打听确切了。这却不是山东方面在这里搞得实体,而是上海本地的老资格买办家族林氏集团做得,林氏是上海最早的买办之一,祖上当年是跟胡雪岩一起共事的,家甚早,在中国纺织业界资格相当地老,经过三代人的辛苦经营,现在他们已经有千万身家,在上海商业圈子里那是数得着的大户。很是令人瞩目。
而这次出来开厂的,是林氏大公子,因为跟老一辈的做事方法不和,父子之间经常吵来吵去不得安宁,最后一气之下他卸去董事长一职出来单干。为了跟老一辈的经营理念彻底撇清,他借鉴了陈晓奇提出来的经营理念,决定按照山东那边的成功模式建立一个新的纺纱厂,给大上海带来一股新风气。
有人给他贷款让他有充分地资金这么干,所以大少爷出身的他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一点都不含糊。场面铺的很大。不用喊就惊动了整个上海商界。
日本人对这家人是没什么兴趣的,这家人财雄势大声名卓著。从来不需要找他们贷款借款,做生意又很本分,决不冒险投机,这让他们连个趁虚而入的机会都难以找到,老一辈的人就是求一个稳字,这让他们没奈何。
林氏大公子这么做,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分化的好机会,但是日本人现在是有心无力,况且此时正是针对招标的关键阶段,这些无关大局的事情还是放一放再说地好!反正在这里,反不了他们!
1o月15日,招标会如期在法租界边缘地“大上海”商务楼内召开,参加招标的商家济济一堂,许多平日里想见都见不到地大亨们纷纷现身捧场,为这民国第一大订单次“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会做见证,这是新生的中国走向国际化、与文明世界接轨的重要标志,比起那些中国旧商人在袖子里鬼鬼祟祟的压指头谈价格的勾当要光明正大多了,这场面,这架势,这人…而且白纸黑字签合同,可比那些口头约定要明白的多了吧?尽管死脑筋的中国人就是不懂得撕毁协议,嘴上说说嘛!他非得到死也执行,干嘛这么傻呢?跟后世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人学学多好!就算是盖了一百八十个大印的合同,说毁约就毁约,说不干就不干,这才是大国作风!诚信经营!这才是列强风范啊!
新时代要有新风尚,招标大会进行的一丝不苟,各代表团也是泾渭分明,中国人一片日本人一片,欧美列强的代表也有些。不过数量要少得多,人数也少得多,看热闹的倒是不少,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办事!
经过简短的开始仪式之后,由招标方代表进行具体阐述,然后当堂重复表招标操作规则。接下来就开始唱标竞标,名义上是招标,搞得却是跟拍卖会一个德性。
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刚开始的期价不到一分钟就给砸下去五分之一,随后欧美商家开始逐渐的弃权,仅有少少地两三家还在坚持。
日本团队那边是胸有成竹,他们计划中的底线还没有到,所以不管别人如何的报价,他们总能将最低价托住,这件事是十拿九稳的。
但是意外很快出现了。又一轮的激烈竞争后,英国代表团全军覆没,彻底退出竞争。美国代表团只剩下一家,却是寸土不让的跟其他竞标者展开激烈角逐。
沙里淘金,剩下地人里面,立刻凸现出来几家比较稀罕的竞标者,其中一家是来自南洋的商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另一家来自于山东,却是鼎鼎大名的苗氏家族的代表,还有一个,居然是正在建厂的林家大公子!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这四家搅合在一起谁也不让谁,还没等日本人插手呢,就迅将价格叫到了他们的心理底线以下!日本人觉得事态有些严峻了,马上申请暂时休息,然后派人迅去了解其他三家的背景底细。
山东苗家不论,肯定后面是陈晓奇在撑着,他们有那个财力也有那个本事做这件事情,林家大公子刚刚出来,他那里有这么大的本钱和魄力来做?难道这是在做戏给别人看?南洋那个家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地?美国人的代表。怎么看也不像资本家的作风啊!
日本情报机关地效率是非常高的。中间休息一小时的功夫,他们就将三家相关的情报汇总起来,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林家大公子的后面是苏沪商帮,其中有虞洽卿在内的一帮大佬撑腰,他们的实力足够,而且在国民政府里面的关系非常深厚,可以直接通天,若不是这次事情特殊,他们是有可能直接拿下订单地!这必然是一个劲敌!
美国人的背后居然也是中国商业团体。是美国西部大名鼎鼎的余家和另外几家联手在做。余家的代表日本人很熟悉。就是在上海混了十几年也没有做成一笔大生意的余灵化,这个脑筋有点犯拧的中国人怎么都适应不了这个时候的中国政局。投资了几次都失败了,看来这一次是要在失业上寻求一点突破,却也是实力强劲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