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唐-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03节:学习帝王术

    杨广本人曾被突厥大军围困,去救驾的便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那个时候杨广就对李渊起了异心,一直没有重用他。只是在河东给他安排了一个通守的小官职。这与他国公的封号根本不搭配。

    当时中原一带有瓦岗起兵,江南有杜伏威起兵,河北有窦建德起兵,关内也有一些兵力顺势而起。这些都对大隋构不成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于突厥。那些胡人对大隋的天下一直存有非心之心。

    为了抵御突厥兵南下,派两名亲信去镇守北方。带兵作战这种事情,是在战场上拿命在拼,派资历浅的人去统辖,望不足以生威,威不足以服众,便容易生乱。李渊毕竟是累世数代的唐国公,也懂得带兵作战,不得已才派他去,同时让两名亲信架空他的权利。

    可两个亲信太年轻了,年轻得以致于李渊在他们的鼻子底下造了反,他们不仅没有压制住李渊,还被李渊砍头祭了旗。

    这就是统兵之道。太平盛世用一批士气旺盛的年轻人入朝,这些人雄心勃勃,一心想有更大的作为,不得不和一些老臣重臣起矛盾。年龄老迈的老臣、功高望厚的重臣往往委以重任。年轻人想有更大的作为,便避免不了和他们直面对决,不得不和他们对抗。

    新旧两大势力相互争夺时,他们双方想要保持不败,只有依靠皇帝的支持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皇帝绝不能让年轻人打倒老年派,也不能让老年派压制年轻人过重。必需让他们势均力敌,或是哪一方面稍弱一些都行。

    当皇帝的便可以在他们两大阵营中调控支配,不至于被权重的将军丞相们架空。也不至于过于走年轻人的偏激路线。这就是帝王控,帝王之术。

    其实也这不全是故意为之,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年轻人,任何时间也都有这样的重臣。当时的年轻人经过一段时间,自然而然会成年老的重臣,而重臣的子孙早晚也会入朝成为年轻人,人才代代更替。才形成生生不息的人才源泉。

    李渊是个异类,年龄老迈却具有年轻人的雄心,权高望重却不坐享其成。一心想着攻打天下。这是我的失误,我看错了他。主要还是他装得过深,我被他蒙蔽了。

    第二条便是要及时汲取臣下的意见,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重心。这是我以前犯下的最大过错。官宦因为每个人的出身、学识、立场、理念和对待百姓的态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政见。不能只听一个人的。哪怕明明知道他是大忠臣,也要听一听对立面的意见。奸臣能做到和忠臣一样的位置,自有他可取之处。

    天下人九成是平民百姓,官宦才不到一成,要养活官宦是分分钟的事儿。也只有借用这不到一成的官员,上到丞相到至县令,才能把政令发布出去,给予百姓以恩慧。如果做不到控制各种官员和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这前两条。第三条百姓这一关就生活困难。到时候不到一成的官员无论如何都降服不了九成的百姓。

    大隋灭亡就灭亡在我玩火烧了自己!现在醒悟过来,希望把这个痛苦的经验和你一起分享。你愿意按我说的去做。那就放开手脚去做。不想做,我也不勉强你,但还是请你对百姓好一些,他们和现在的我一样,都过着非常痛苦的日子。

    李栋以前带兵作战,对这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说在战场敌我分明,那么在朝廷之中的敌人则是自己人,一个个身担要职的肱股大臣。战场上的敌人容易解决,而身边的敌人,天天相处,朝夕相伴,未免便会麻痹大意。事实上,这种看不见的,潜在的敌人才最为担心,要废尽脑汁才能收服他们。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便由此而来。因为你看不清谁是真的忠臣,谁是大奸臣。忠臣完全可以在权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夺权,从忠臣变为奸臣,而奸臣还是奸臣,终生以个人私利为目标,坑害忠良,坑害新人,坑害皇帝,坑害一切影响他既得利益的人。

    但是为了管理天下,你还不得不任用他们。有些时候那些无孔不钻的奸臣则比忠良更容易办成一些事情,因为忠良会劝谏,阻止你去做让你高兴的事儿。而奸臣只会顺众皇帝,一切围绕着皇帝转。

    李栋不禁想起了那首歌词:双眼看得清风云,却看不清心如海深。

    杨广发了一大番的感慨和真知灼见以后,似乎有些累了,呼呼直喘。但是李栋并没有放过他。李栋主要想向杨广请教,如何处理后丶宫之事,还包括向萧皇后请教。因为他正是被颜如玉姐妹二人的事闹得头疼,四处闲逛释放心情的时候,偶然间见到杨广的宫殿才推门进来的。

    杨广听了李栋的话以后,转身深情看了一眼他的爱妻萧皇后,说道:“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你打天下的贤内助,一类是只看到你身上的光环,倒贴过来,企图不费一刀一剑便坐拥你流血牺牲攻打下来的荣花富贵。对于第一种女人来说,你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她们。天下有一半是女人,女人的力量也不能轻视。处理好了女人的事情,就等于处理好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事,这是天下安定的基础。”

    “对于那些像蚂蝗一样趴在你身上吸血的女人,你就要像脱衣服一样把她们脱掉。万事皆空啊!再美貌的容颜在年老以后都是过眼云烟,为了一时的愉快而把千秋万代相传的江山弄丢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江山丢了就是丢了,主要原因不在女人身上,而在男人自己身上,自己没有自控力,又怎么能怪到女人是红颜祸水?”

    杨广说着说着身体就承受不了了,脸上冒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流。

    李栋听得几乎是惊心动魄了。杨广说几句话都要冒冷汗,不得不说他年轻的时候那些桃丶花案掏空了他的身体。在没有宫内医官的药物支持下,他的身体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杨广对此是有深刻的体会的。

    李栋从榻榻米上起身,安慰杨广道:“随后我会派一些人来侍候你们,你是本朝封赏的第一个王,自然要保护你的安全。今天你也累了,我也不在这里久留了,稍后有时间,我还会再来看望你们,再听你的指点。”

    杨广费力地从地上爬起来,对李栋连连摆手称道:“我们需要什么人都来打搅我的清休。我们现在虽然苦了一些,但过得很充实,只希望过着这样平凡人的生活,千万不要再派其他人来了。”

    萧皇后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

    李栋一笑道:“你们放心吧,我派人来是帮助你们的,他绝不会对你们的清修有任何的影响。你们现在生活得太艰苦了,我看了都揪心。至少让你们衣食无忧。你们每在大唐生活一天,我心里便感到安慰一天,这是我对你们二人小小的私心,和大唐无关。”

    杨广平时四手不伸,衣食住行一切东西都要依靠萧皇后。杨广出于减轻她的负担这个原因,才同意了李栋送来一些仆人侍候他们过日子。要不然的话,他肯定不会接受一个动不动对他横鼻子竖眼的恶奴。

    当李栋从杨广的宫殿出来以后,心情大好。不仅找到了如何处理颜家姐妹二人的方法,也找到了治理国家的大举措。真可谓是意外的收获。都说家有老人是一块宝,李栋从来没有这样觉得,现在才明白,此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一个失败的杨广的悔悟,自己还不知道吃多少亏,栽多少跟头,才能醒悟过来。

    至于杨广说的女人的事情,李栋和他有不同的见解。任何女人都有属于她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皇帝一个人独霸在宫中,给予不了她们属于一个哪怕是普通平常女人的幸福,还让让她们天天过着朝思暮想的苦日子,何苦呢?

    颜家姐妹绝对不是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而留在宫中,偏偏相反的却是她们一直坚持平民视角,执意要离开宫中。这样具有凡心,尘心的女人,何尝不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爱男人比爱她自己更多的党雨芊的一个化身?

    李栋弄明白了颜如玉姐妹俩的真实内心以后,也找到了对付她们的办法。那就是要放她们出宫。爱不等于拥有!爱她就是让她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让她们天天不开心。

    但是现在天下还没有大定,她们出宫以后,李栋还担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放她们出宫绝不是现在这个危险时刻,而是将来。那时候,大唐天下平定,帮他们特色一个年轻的将军嫁了,岂不是更好?虽然这样对自己的内心来说,有些舍不得,可是自己只是答应颜老爹,照顾她们的生活,并没有说一定要娶她们为妻不是?(未完待续。。)

第304节:兴洛仓大战

    和杨广深入探讨,使李栋明白皇帝又称天子的原因。他是天下所有人的天子,他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他要为天下所有百姓负责,任何一个百姓不顺心,他都有权过问。

    为辨清是非忠奸绞尽脑汁和大臣斗心智,玩心眼,耍权谋,有时还不得不卑鄙的利用双方互斗。皇帝为了天下的幸福而操劳,不是为贪图享受而夺资源为个人所用。非要这样做,除非想也和老年的杨广一样,说几句话就要全身冒冷汗。

    掌握大后方的调控术,李栋可以放心与与李世民在阵前放心一搏了。从占领瓦岗起,李栋就一直等待一个重要的消息,几个月过去了都音讯皆无。李栋不免有些焦急,再不出兵痛击李渊的关中军,恐怕将会错失良机。消息还没到就冒然出击,又没有把握战胜李世民。

    李世民用兵如神,太祖曾称自古以来用兵无出其右,相当能打。李世民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对手,冷兵器时代,战胜李世民无疑于创造一个神话传说。

    男人天生好斗,李世民能征善战不仅没使李栋产生胆怯心理,雄心勃勃反要与他交手,看看穿越时空而来的对其战略战术十分了解的当代人利害,还是用兵出神入化震古烁今的李世民更利害。

    阳春三月,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所有花花草草都披上了新绿。长安城内传来消息,二月二这天,洛阳李栋从杨广手里接过大隋正统皇权。建立新朝代名为唐朝。李渊得到消息以后气得胸口发闷。

    唐国公可是李家几代人都得到的封号,李栋这小子建立什么朝代不好,偏偏抢我李家的封号?当时长安城太极殿内。有许多一流的名将和军师,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柴绍、候军集、殷开山、徐世绩、贾雄和魏征、尉迟敬德等等。

    李渊刚从晋阳起兵时,为了糊弄李密和翟让,曾秘密向李密写一封,称瓦岗军为天下义军盟主,愿听李密的号令。这其实为了稳住瓦岗军,攻下洛阳后不向西推进。好保住他自己即将要攻打的长安不被瓦岗大军吞噬。

    等他攻下长安,整顿内外腾出手来以后,便把目光瞄准了关外大片疆域。刚刚产生想攻打洛阳的想法。洛阳就传来大唐建立的消息。李渊落后了半步,被李栋占尽了先机。

    李渊让大家商量商量拿个主意,是继续装呆装莫,不和洛阳新权开战。还是趁早下手。趁其根基不稳而掳夺之。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一整天也没能拿出统一的意见。李渊的意思是要打,这一仗早晚要开战,不是李栋攻打长安,便是长安攻打李栋。

    天下不会这样长久分裂下去,早晚要统一。李栋身边有能臣战将,李渊身边也人才济济。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不过李渊感到欣慰的是。窦建德和刘黑闼二人暗中和他相通,源源不断的把洛阳的消息传出来。

    可是宇文化及被挫败以后。窦建德那里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李栋建立大唐的消息,还是关内百姓传过来的。李栋经过打探求证,确信了这个消息无误,不由得心头冒火。

    可是李渊不知道,李栋为何会用大唐建立新朝,先行一步抢了自己的唐号。这明显具有挑衅性,逼自己率兵出关,到洛阳和他一战。这样以来他就可以以逸待劳,很容易战败自己。但这不代表自己不和他开战。

    李建成、李世民和柴绍、殷开山等人赞成与洛阳开战。魏征、贾雄和徐世绩却不赞同当时就和洛阳开战。原因很简单,天下的舆论不在长安这一方。李渊总结情况以后,觉得要想和李栋开战,必需也建立一个唐朝。唐国公是他的封号,他不建立唐朝与李栋抗争,难道白白送给他,让他坐享其成?

    李渊的提意得到了除魏征、贾雄和徐世绩三人以外的支持。于是,李渊原来准备五月份建立大唐,提前到了三月份。也和李栋一样,是在仓猝间创建的。这样以来,天下就有了两个大唐,一个西唐一个东唐。

    天下的百姓几乎都知道了,东唐和西唐之间一定会爆发战争。这个时候李栋提前让杨广发布的诏书,称李渊是乱臣逆子的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权衡利弊以后,许多人都逃离西唐,投奔东唐。在百姓眼中,李渊反而成了真正的造反者。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逼着李渊和李栋尽快开战,再晚几个月,与洛阳接近的一带地方,都逃到关外去了。于是,李世民率领关内子弟兵向洛阳出发,李建成守在长安,做总调控,给李世民做后勤补给。前方需要什么,他在长安准备什么。贾雄和魏征被留在长安,帮助李建成做事。

    李世民徐世绩率领十万大军,一路跋涉,来到位于洛阳西北的洛口仓。洛口仓已经被李密占领,里面的粮食自然也属于李栋所有。李世民便想占据洛口,掐断洛阳的供给,逼李栋从洛阳引兵和他作战。

    消息传到洛阳时,李栋赶忙召集所有人商量,如何对付李世民。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施的是围魏救赵的计策,目的是反客为主,以逸待劳,让洛阳的军队在仓猝之间和他争战。这样以来,李世民便摆脱了被动的状态。

    讨论以后,许多人都愿意领兵出战迎敌,李栋都没有同意,指名点姓让李密出战。李密熟悉洛阳的地况,其他人没有李密精通。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李密和李世民都有雄才大略,让他们二人直接对抗,借此试试到底谁利害。

    李栋自忖比李密要高那么两个档次,李密如果和李世民能够形成对峙局面,那么李世民一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如果李密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证明自己就更要小心。张须陀还想提不同的意见,说要迎战李世民。

    李栋没有同意。张须陀是用来专门对付李渊的,名义上他们二人都是一个郡的通守,由张须陀和李渊直面对决,针法对麦芒,半斤对八两。

    李密和翟让单雄信和罗士信领了十万义军开出洛阳,一天就赶到兴洛仓。李栋当时觉得很幸运,这么多的战将,只派他出战,显得高人一等似的。可是到了地方勘察了李世民的布阵以后,李密就紧皱眉头。李世民是真正的懂得行军作战的一名帅才,把大军布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

    为了试探李世民到底带兵作战到底有多深的水,李密派出单雄信和李世民对决。

    据说单雄信和李渊有不共戴天深仇大恨。单雄信的大哥丧命在李渊之手,二哥被李世民流箭误伤。如今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在个人能力方面,单雄信要比李世民高出许多,而在统筹策划和调动大军作战方面,单雄信却和李世民差着十万八千里。古代冷兵器作战非常有意思,双方大军交战以前,彼此的大将先厮杀一番。

    单雄信在和李世民派出的战将对决的时候,大展雄风,连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