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番,易英前来,为的就是防止事情闹大。

    “你是王腾?文书在哪里?”

    王腾忍着一口气:“文书在此”。

    易英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看罢之后,他放声大笑:“章旺,你闹了笑话了,王腾可不是流寇,他是魏大人任命的乡兵统领,更是斩杀王之臣的功臣”。

    章旺知道,易英这是在做和事佬,头上司发话,他不敢造次,急忙变了脸色,讪笑道:“哎呀呀,真是如此吗?那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王兄弟,老兄我昨夜喝多了,勿怪,勿怪呀”。

    王腾还能些什么?

    章旺已经成功达到了目的,出了一口恶气,可是,王腾的怨气却没有释放出来。

    真是可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是再僵持下去,怕是连千户易英也得罪了。

    想到这里,王腾只得笑道:“无妨,既然误会澄清,我们可以入城了吗?”

    “可以,当然可以”

    王腾再不多言,“入城”。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入了城墙甬道。

    黄虎经过章旺身边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章旺置若罔闻,只是冷冷一笑。

    等到四十人全部入城之后,章旺不解地问了一句:“千户大人,你要是再晚来一刻钟,我们可就得手了”。

    易英大怒,“你眼睛瞎了吗?难道没有看到这伙乡民不是寻常货色?王腾带着他们,十个人就敢冲阵,最后还能击杀王之臣,全身而退,你敢吗?”

    章旺愤恨不已,“大人,你是怕了魏源吧”。

    易英冷哼一声,“不要以为你是同知大人的亲族就可以胡作非为,真要是惹恼了魏源,闹到大同府,便是同知大人都要受你拖累”。

    章旺不屑一顾,“他敢吗?不过是杀了几个流民罢了,算得了什么功绩?”

    “蠢货,我听王腾杀了一名真鞑子,头颅已经送到了州城,魏源的请功奏章都写好了,这一次,一个通判之位是跑不了的”

    “鞑子?”

    易英重重颌首,“此番黄太吉劫掠边关,各地损失惨重,有这名鞑子的首级,我蔚州就算无功无过,这对州府的大人们意义重大,你懂吗?”

    章旺吸了一口冷气,一个王腾,欺负也就欺负了,可是,如果触怒了魏源身后的文官集团,别蔚州卫指挥同知是他姐夫,就算是他亲爹也保不住他!

    “多谢千户大人维护之恩”

    易英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就是你不放在眼中的王腾,他会是个什么官儿吗?”

    “不是乡兵统领吗?”

    “大错特错,是广灵巡检!”

    章旺吓了一跳,“广灵要设巡检了?”

    “不错,魏源大力举荐王腾,有实实在在的功绩在先,巡检之位十之**是王腾的了”

    章旺吸了口冷气,一个广灵巡检,虽然只是八品官,可是,那权势绝不是一个的百户能够比得了的。

    真是终年打雁却被雁啄瞎了眼,本以为捏了个软柿子,谁曾想,竟然是个硬茬。

    这可如何是好?

    易英看出了章旺的惶恐,嘴里道:“咱们兄弟看上去权势显赫,可是,个中苦楚只有自己最清楚,章百户呀,为兄痴长你几岁,今日可要提提你了”。

    “兄长请讲”

    “魏源、王腾这两人,如非必要,你还是不要去招惹了,这城里有不少人等着鹬蚌相争呢”

    “兄长此言何意?”

    “赵县丞一直认为是魏源夺了他的县令之位,那马典吏的岳父又与王腾因地结怨,兄弟呀,一个乡兵统领算得了什么?值得咱们去招惹是非?”

    章旺蓦然醒悟,“多谢兄长提!”

第三十六章 趋之如骛() 
县城无事,王腾与章旺在城门口对峙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县令魏源的耳中。

    “一个百户也敢如此猖狂,难道他不知道王腾是我广灵的功臣吗?”

    秦师爷摇了摇头,叹气道:“正因为王腾击杀王之臣,夺了镇卫的功劳,所以章旺才会这么心急火燎地跳出来”。

    魏源皱起眉头,“镇卫已经不堪大用,否则的话,东虏又怎么会接连得手?前番奏报,看在蔚州卫指挥的面子上,本官已经为他请了赏,难道易英还不知足吗?”

    “大人,易英要比章旺稳重,他应该不会作出这等目光短浅之事”

    “哼,章旺一向与马县丞走的近,此番应该又是他的手笔”

    “大人无须担心,王腾有勇有谋,确实是个人才,有他相助,区区县丞何足道哉?”

    提起王腾,魏源心情极佳,“敢跟章旺叫板,不卑不亢,是个可造之材”。

    秦师爷拍了一记马屁,“那是因为王腾知道,大人会为他出头”。

    魏源微微一笑,“现在也好,王腾与镇卫交恶,只能为我所用”。

    “大人所言极是”

    “库房还有多余的军械吗?”

    “多半年久失修,不堪大用了”

    “且看王腾如何应对吧,本官不能事事操心”

    看在那五十两银子的面子上,秦师爷本想为王腾美言几句,可是,瞧魏源这意思,八成是在考验王腾,既然是考验,那就没什么危险。

    此时,王腾已经将黄虎等人安置到了城东的校场上。

    招募乡兵,必须拿出盖了官印的官方文书,否则的话,校场的衙役也好,寻常百姓也罢,他们绝不会买账。

    王腾手中只有一张任命文书,要想成事,还得到县衙走一遭。

    吩咐黄虎等人不得滋事之后,王腾便来到了县衙。

    守门的门子对王腾很是熟稔,无需开口,对方便笑吟吟地道:“王统领,快快有请,大人正在府中”。

    “多谢”,礼多人不怪,王腾又递出了几枚铜钱。

    额度虽然不大,但是却让门子感动不已。

    这几年来,门子见过太多飞黄腾达之后便嚣张跋扈的人物了。

    王腾起于微末,初当大任,却能将这份态度保存至今,着实难得。

    在门子心中,已经将王腾看成了可以结交的人物。

    穿过两重的院门,王腾见到了魏源。

    “魏大人”

    “来了呀,秦师爷刚刚写好了招募文书,你瞧瞧可有修改的地方?”

    王腾笑着摇头,“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就不在大人面前献丑了”。

    魏源微微一笑,“招募乡勇一事由你全权负责,我会派几个吏员帮衬你,至于待遇嘛,乡勇月俸一斗,你觉得如何?”

    七品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七石,如今粮价飞涨,一人一斗粮食,王腾觉得很是厚道,“人并无异议”。

    “好,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你便开始募兵吧”

    “得令”

    临出县衙之前,王腾从衙役手中借了一面铜锣,甫一出府,他便敲起锣吆喝起来:“诸位乡亲,魏大人恩典,让我负责招募乡勇,俊才不问出处,通过遴选者,月俸米粟一斗,按月发放,绝不拖欠”。

    “铛”

    “招募乡勇咯,有意者可到城东校场等候”

    “一日期限,过期不候,机会难得,大家万万不要错过”

    招募乡勇?

    月俸一斗,这可是难得的美差。

    家境贫寒,苦有把子力气,却没有门路的劳力们大喜过望,他们没有太多的想法,乡勇也好,帮闲也罢,只要给米粟,那便值得卖命!

    一传十十传百,等到王腾抵达校场的时候,四下里已经挤满了跃跃欲试的青壮。

    校场四周设有高大的院墙,只在前后留着两个木门以供人员出入。

    王腾入场之后,他便令人打开门,放人进场。

    不多久,门开了,拥挤的人流宛若开闸的洪流一般,汹涌而来。

    “别挤,都他娘的别急”

    叫骂声、推搡声不绝于耳。

    若不是王腾及时使人阻止,不定还会有人上演全武行。

    乡勇呀,这差事有粮秣赚,又可以免掉劳役,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差事,但凡有上进心的,谁不想试试?

    之前,但凡官府用人可都是暗箱操作,谁的关系到位,谁便入围,如今官府要现场招募,百姓顿时觉得十分新鲜。

    这等情景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即便应募不中,长长见识也不错。

    百姓的热情完全超过了王腾的心理预期,粗略看去,起码来了四百人。

    整个广灵也不过几千人,如今,王腾一嗓子竟然吼来了这么多。

    王家庄的青壮面面相觑,这时候他们才明白,自己一行人是多么的幸运。

    乡勇,果然是个肥差呀。

    其中,奔跑的最快的竟然是个半大的少年,他瞥到王腾的模样之后眼前一亮,脚下更是加快了几分。

    一名帮闲拿了王腾的好处,在现场维持秩序:“站住,哪家的孩子跑来充数,这里是招募乡勇的所在,不是你们玩耍的地方,快快回家去吧”。

    少年闻声止步,不过面色却不见半分惊色,只听他抱拳作揖道“好叫官差大哥知晓,弟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报名应征”。

    帮闲噗哧一乐,他拿刀鞘敲了敲少年的肩膀,道“就你这样的?回家再吃几年粟米再来吧”。

    少年眼看着身后的青壮已经追了过来,当下把双腿牢牢地扎在地上,任凭官差推搡,就是不动分毫,并冲着将台作揖道:“敢问大人,不知这招募乡勇可有考校年纪这一条?”

    帮闲连续推了几把,少年都是不动分毫,正待有些恼怒的时候,却听得王腾笑道:“罢了,让这少年郎过来,我要亲自考校”。

    “喏”,众人不敢阻拦,只是惊讶地看着这个不大的少年不悲不喜地踱上将台。

    “兄弟好胆量,你可知道这乡勇是要做什么的吗?”刚才王腾虽然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可却还是能够察觉到少年的不凡。

    “保境安民,为民除害”,少年挺直胸膛,回答的铿锵有力。

    少年的答案简直就到了王腾的心坎里去,他高兴地踱了几步,道“此言深得我心,妙极,妙极,你姓甚名谁?可曾读过书?”

第三十七章 黄得功() 
“姓黄,名得功,粗识几个大字,让大人见笑了”,自始至终,黄得功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黄虎等人看着啧啧称奇,“少年好胆色,王统领,留下他吧”。

    王腾心中一跳,历史上,黄得功可是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他怎么到了这里?

    “来人,先将这少年的名字记下,募选便从他开始吧”

    台下的帮闲大声应诺,他们将黄得功的姓名、年纪、籍贯仔细记下,嘴里道,“哥儿,可准备好了?”

    黄得功双手抱拳道“有劳诸位,我已经准备好了”。

    “看见那两块石锁了吗?一块八十斤,另一块一百斤,只要你能拎着它们踱出百步,这第一关初练便算你过了”,文吏到这里,又放声喝道“台下的诸位都听仔细了,你们且看着少年的举动,待会儿轮到你们时也好心中有数”。

    这便是善意的提,有心人顿时连连道谢,文吏却微微摇头,重新把目光投到了黄得功身上。

    此时,黄得功已经踱到石锁旁,他一手拎起一只石锁,稳稳地向高台走来。

    黄得功走的不急不缓,他不清楚历练到底要考校几样本领,所以不敢轻易把力气耗光,而且文吏只把石锁拎到百步开外即可,并没有限制时间。

    八十步、五十步、十步……时间过的飞快,等到“噗通”“噗通”石锁落地的时候,黄得功方才长吐一口大气。

    谁都没想到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竟然有这么一把子力气,一开始等着看笑话的众人顿时连声喝彩。

    确实精彩,两只石锁接近二百斤的重量即便是长期劳作的成年人拎上百步,也绝难做到脸不红气不喘。

    “黄得功,石锁初试通过,下一关,五十步弓射,如何?可要歇息一番?”这是考校的吏员在公示成绩,另一旁,执笔的文吏在黄得功的名字后头仔细地写了个句评语“气力过人,优等”。

    黄得功自然不需要休息,他整了整衣襟,道“还要烦请兄长指引,何处才是弓射靶场?”

    “就在二十步开外,你且前去,路上自有人指引”

    黄得功又道了谢,方才阔步离去。

    校场占地甚广,报名应试者占据了校场以南的场地,而在高台以北,依然有大片大片的空地。

    弓射靶场就设在那里。

    王腾立在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黄得功的一举一动,只见这不大的少年从容地挑选弓矢,然后弯弓如满月,虽看不到靶心的情况,可远处却传来惊讶的叫声“第一箭,正中靶心!”

    “这少年倒是好箭法”,话的是童一贯,一般而言,弓手的第一箭最不容易把握,因为要考虑到风向,甚至是弓矢的影响,能够五十步开外一箭射中靶心,绝非两三年就可以练出来的。

    弓矢考校需要射出五箭,按照王腾的估算,五箭之中只要有一箭射在靶子上便可以录用了,眼下来看,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果不其然,接下来,黄得功一箭快似一箭,箭箭正中靶心,把那边观察校靶的帮闲都看傻了,只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可揉眼搓脸过后,还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五枝长箭根根矗立在靶心正中央。

    这等神射在广灵已经多少年没见过了?

    广灵的猎手虽也可以把箭如飞,但像黄得功这般稳定的却是少之又少!

    “黄得功,弓射,五箭中靶心,优异”,负责弓矢考校的武吏吃惊地看了黄得功一眼,道“好子,接下来是武艺考核了,你露上两手给统领瞧瞧,只要没有纰漏,今日这榜首料定是你的了”。

    黄得功再度致谢,然后自武器架上挑了一杆熟铁长枪。

    枪有一丈六尺,足有三十斤重,一枪入手,黄得功宛若换了个人,毫无花哨地抖了抖枪尖,他顿时健步如飞,手中长枪“或拦、或扎、或崩、或托、或抖、或劈、或缠”,每一枪都刺在了充当枪靶的草人身上。

    黄虎眼露精光,他分辨的清楚,这少年足足扎出了十八枪,而每一枪的落枪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草人的胸腹位置。

    那可是几十斤重的铁枪呀,能够控制的如此精准,这武艺看得黄虎都手痒不已,差生出比划一二的心思。

    王腾心中明白,黄得功可是一支难得的潜力股,这等人才必须把握住。

    想到这里,这一次,不等考校的武吏唱喏,王腾便道“黄得功,我欲设哨官一名,你可愿为我分忧?”

    黄得功听得心头火热,他没想到王腾竟然如此看重自己,当下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大人有令,得功不敢不从,只是得功年少,怕是误了大事!”

    “哈哈,你可莫要自谦,一个哨官绝不是你的上限”,王腾做梦都想有个武艺高强又懂得排兵布阵的帮手,如今天上掉下来个大将种子,王腾又怎么舍得让他溜走。

    古人都知道千金买马骨,王腾又怎么会不知道高位诱人才的道理?

    “大人大恩,得功没齿难忘”,罢黄得功跪伏在地,重重地叩了个响头。

    “快快请起”,王腾三步并作两步,利落地搀扶起来。

    这时候,台下拥挤的人群见状顿时眼红不已,可却又不敢放声聒噪,只是牟足了气力要在后头露上两手。

    趁着火候,王腾朗声道“适才黄得功已经做了表率,只要尔等过了遴选,那便算乡勇的一员”。

    此言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