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凨-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想想,公孙度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这自然与公孙域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其才能也不是低下的,相反却是个狠角色。

    “狠角色,主公,公孙度是如何个狠角色”唐山兴趣更加来了。其他人也更加聚精会神,连徐荣也一副很想知道的神情,徐荣知道主公厉害,对于主公知道的比他多也不奇怪。唐凨笑了笑,让大家更加了解公孙度,才能更好的对付他。

    公孙度在冀州刺史的位子上,我也不知道他干了多长时间,后来因为谣言被免官,父亲也已经去世,而和他有关系的人物多半已经不在,家里逐渐没落,这人一旦失去了权势,就会遭人轻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当地人也开始还看不起这家落没贵族了。

    不久之后,就在他的老家襄平县,有个县令叫公孙昭,竟然把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召去当了伍长的小官。

    伍长,我只能说,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军官了,只能管五个人,比一般所说的十夫长,百夫长还小。

    公孙度再不济,也曾经在洛阳当过尚书郎,而且还曾任一省之长的刺史级高官,在他没落后,他的儿子居然被人召去当伍长。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逢这时,我们的徐荣大将出现了。

    徐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未有表示,众将惊惑。

    “徐荣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唐凨丢出磅点。

    啊,是吗,原来公孙度能当辽东太守,还是徐荣推荐的。

    “主公,各位将军,我与公孙度是同乡,加上董卓要牵制袁绍、公孙瓒等,所以就同意了”徐荣起身说道。

    “徐荣说的对,就像刘表,是董卓为了制约袁术、孙策,而公孙度则正是为了牵制袁绍而设的棋子,只是刘表与公孙度又怎么还会听董卓的”

    公孙度到了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孙昭逮捕起来,拉到闹市中间用鞭子竟然活活抽死。

    立威,这是典型的立威,或者公孙昭罪不至死,但是犯到公孙度手里,他必须变成公孙度功业的垫脚石,这或许很残忍,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又有谁能逃得过呢?!

    杀了公孙昭还不算,以前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如田韶等人,凡是以前对公孙度无礼的,现在全部抄家,一家老小全部杀掉,一连杀了一百多家,哪怕一家只有一二十人,至少要杀了上千人。

    鲜血开路,虽然有时候会激起反抗,但是更多时候的确能让人害怕,于是在公孙度的高压政策下,整个辽东郡都被公孙度摆平了。

    由于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可见他是个果断之人,然后接下来,他开始怀柔与钢猛并济。

    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乃积极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此可见,公孙度不仅是个狠角色,还是个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之人,其军队战力也颇强。说到这里,唐凨再一次看了看众人,众人继续等着主公的下文。

    这样的人物,我们怎么能不重视。唐凨心里知道,隋炀帝、唐太宗时期,以倾国之力去打朝鲜,都闹得灰头土脸,甚至导致隋朝亡国,可是公孙度以小小一个辽东郡的兵力,居然能打得朝鲜军队落花流水,不仅打服了朝鲜,还把乌丸势力扫清,史称“威行海外”。

    牛,实在是太牛了!

    众人都很迫切的看着自己的主公,主公这讲故事也是个高手呀,唐凨思虑了片刻,乃继续往下说。

    前面我们提到董卓立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按说公孙度如此英雄了得,又是董卓系的人马,只要他在平定辽东后出兵攻击袁绍等各路关东诸候,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大麻烦。但是接下来的事情是,公孙度俨然只为自己谋划,毫无出兵之意。

    公孙度前不久刚刚打败朝鲜和乌桓之后,他便对他的亲信柳毅和阳仪二人说:“现在汉代眼看就要玩完了,我们应该自己称王啊!”

    然后他就开始筹划自立为王的事情,把辽东分为辽东、中辽二郡,分别封了太守之位

    同时,他自己“自立为辽东侯,领平州牧,立汉二祖庙,承制,郊祀天地,藉田,乘鸾路,设旄头、羽骑。

    “主公,这辽东虽然远离中原,那公孙度也是个人物,公孙度刚成为地方大员一年多,就自上尊号,可是他就不怕董卓找他麻烦吗”王修不解的问道。似乎众人也多有此意。

    “嗯,叔治问的好,我想大家也多有这个疑惑。”唐凨于是根据所知和判断,向大家慢慢分析道“我认为,公孙度胆敢在到官的第一年多就自立为侯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他自己就是辽东人,家族在辽东毕竟也有一定势力,不存在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问题,简单说,他自己也是地头蛇。

    第二,他刚刚打败了高句丽,乌桓,自信心极度膨胀,再想到两百年前的一个祖先公孙述在成都称了“白帝”,于是脑子一发热,也做起了皇帝梦,但是毕竟势力还浅,于是连王也没敢称,就先称个“侯”。

    第三,他的行为有董卓的默许。

    “主公,得到董卓的默许,董卓自己还是汉相,怎么敢让公孙度自立为王呢?!”秦松也是大为不解。

    “军师问的好,我要说,董卓种种行为,显示他自己就是一个军阀割据思想极其严重的人,他选用的两个人,一个刘表上任后“理兵襄阳,以观时变”,一个公孙度到了辽东就自立为王,都有明显地摆脱中央的趋势,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我认为,在刘表和公孙度上任之前,董卓肯定找他们谈过话。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作些推测”

    董卓:现在局势大乱,袁绍、袁术一帮人太能闹腾了,大家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啊!

    刘表和公孙度:丞相放心,那一帮人别看调子唱得老高,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早晚会被丞相灭掉。

    董卓:话是这么说,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我这次把你们派出去,知道是要干什么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那还用说,我们一到任,就起兵把袁绍、袁术、曹操、孙坚这些人一网打尽,匡复汉室!

    董卓颜色一变:匡复汉室?现在汉室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哦对,不是匡复汉室,是帮丞相铲除一群不听话的叛徒。

    董卓颜色稍微缓和了些,安慰二人道:我也知道你们对我的忠心,不过袁绍、袁术他们气候已成,你们到了地方,也不要轻举妄动,先把自己的地盘巩固好,再走一步算一步吧。

    刘表、公孙度对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谱,感情他们的老大董卓也没有信心要把二袁抓住砍头,把他们两个放出去不过是牵制二袁的行动,那好吧,既然老大发话了,咱也趁机占山为王呗。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其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董卓迁都长安,也是做偏安军阀。既然董卓都已经做出了榜样,那他部下的人马自然也依样画葫芦,如果没有董卓所代表的朝廷的默许,便不难解释公孙度一到辽东就敢圈地为王。

    最后,公孙度实力已渐渐成火候,自然不怕袁绍、公孙瓒等任何人,相反他还会有进去之意。

    “主公,你是说公孙度会出兵辽东,攻取幽州冀州吗。”陈到问道。

    “可是,他目前实力并不强于公孙瓒,袁绍也是路途遥远,毕竟幽州冀州还有四个大诸侯,也不会任由他乱来。”王修说到。

    “幽州冀州有人相斗,他自然会作壁上观;他会继续打服高句丽,西击乌桓,然后出兵青州,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这样他的辽东就正成了原来中原的战外之地,有辽东北部在手,他进可攻退可守。”唐凨说道。

    是啊,原来是这样。

    “主公,分析的到位,我等佩服”

    “主公,我们是否要赶在公孙度之前,拿下青州或至少是青州北部”廖化说到。

    “主公,松以为我们可以拿下青州东北部的东莱”

    “对,我同意军师的想法”唐凨说到。

    “主公,为什么不是青州全部,而只是小小的东来郡”唐石不解的问道。

    “青州全郡还不到时候,就像徐州一样,时机一到自然拿下;青州不仅仅公孙度想要,袁绍与公孙瓒也会相争,之所以取东莱一郡,是不激起青州的剧烈反抗(当然即便是取东莱一郡,我们也需要好好谋划),也是坐看他人相争,而我们可随时出击,一举而定青州;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拿下东莱的基础上,这个时候,我们将隔海与辽东相望,为下一步取辽东得到踏板。”唐凨说道。

    “主公高明!”

    “主公,我们陆路无法进攻公孙度,只能越海而击,难度性很大,那么在海上必有一场大战”陈到说道。

    “怎么,大家对我们的水军不放心。这也是检视我们水军战力的机会。放心会有你骑兵的机会,少了唐骑,可是不行的。”

    “主公,松有个担心。”

    “请说。”

    “我们必须要迅速拿下公孙度,不可与之打持久战,还有我们之后将独立面对高丽、乌桓,与袁绍、公孙瓒等也会有相争,如是被四面夹击,也是相当危险的,当然如果我们能稳住,获益也是非常大的。”

    “军师也替我想到了这点,我思虑再三,我们还是一定要拿下辽东,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战略纵深,危险与机会并存,无意者亦无利也,无积极拼搏亦无所获所成矣。”唐凨笑着说道。

第70章 袁绍谋取冀州() 
树欲静而风不止,丰满肥硕引垂涎,乱世起贪狼。与此之时,北方的袁绍,因为上回立刘虞为帝不成,正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

    袁绍军队缺粮,当然是否是真缺粮,还是示弱贪取之故,忠厚善良的冀州牧韩馥这时又派人给袁绍送来。渤海郡属冀州,因而袁绍在名义上应算冀州牧韩馥的部下,所以韩馥经常派人运送粮草接济袁绍。当然若以关东联盟来说,袁绍又大于韩馥,虽然联盟已经实际解散。谁知好心不得好报,韩馥没想到,袁绍及其部下却暗中算计起他富庶的冀州来。

    谋士逢纪乃借此向袁绍献计说:“大丈夫当纵横天下,怎能光靠人接济为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袁绍一听,心里甚喜,脸现愁眉,无奈地说:“冀州倒是个好地方,可惜韩馥兵强马壮,怎么抢夺冀州呢?逢纪你可有何良策。”既然夺不成刘虞的幽州,那就只有图谋韩馥的冀州了。

    高人就是高人,逢纪此时就给没有办法的袁绍想了一个好办法,他说“可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公孙瓒见有利可图,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对公孙瓒的进攻,韩馥这样的无谋之辈肯定会请主公您协助守冀州。主公您便可趁势行事,冀州唾手可得。”内部打不开局面,就从外面找机会,逢纪这些谋士,实在是太阴毒了。

    袁绍闻言大喜,又看了下许攸,想听听许攸是什么想法。

    许攸也正在腹内深思,见主公有意,上前一步说道“冀州,不仅是关东最好的一块地盘,也是全国最好的一块地盘,天下之重资也,我主当取。”

    “喔,接着说。”袁绍想来许攸也必有计谋。

    “如果我们直接去打韩馥,则有两个弊端:一是打不赢,就会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因为我们的粮草是靠韩馥供应的,虽然我们其实也不是那么缺粮,而韩馥自然不会容许我们继续呆在渤海;二是打赢了,也会背上骂名,失信于天下诸侯。因此,除非是万不得以才采用硬打,在此之前,应尽量寻找更好的办法。”

    “嗯,有道理。”袁绍点了点头。

    “主公攻击韩馥,属于双方博弈,我方兵力地盘相对于韩馥是弱势方,并无胜算。如果要想战胜强势方,弱势方使用的方案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积聚优势力量快速猛烈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使其瘫痪,丧失反击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取胜只能靠侥幸。其次是避免双方博弈的竞局模式,设法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竞争,演变成三方博弈的竞局模式。这对于弱势的我们来说是最为现实的获胜机会了。而逢纪之计非常可取。”许攸不亏为高级谋士。

    “喔,那如何引导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是逢纪所说之计策,引公孙前来吗?”

    “正是!要想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那就需要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增加谁呢?必须增加一路比我们目前实力更强的才行。因为在三方博弈中,两方联合攻击一方,除了共同的愿望之外,如何分配胜利果实也是双方联合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我们要联合的这方,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不仅能够打败韩馥而且能够确保分享胜利果实。如果引入的力量并不想攻打韩馥,比如刘虞,则不会与主公合作。如果力量没有我们强大,对方就会担心无法享受胜利果实,为他人做嫁衣裳。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只有占据北方的地方实力派公孙瓒。”许攸抚须继续说道“我们令可派人离间韩馥手下文武”

    众武将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愿为先锋,终于有战可打了。

    “好!我即刻写信与公孙瓒。”袁绍更加高兴,乃依计送信给公孙瓒。

    辽西右北平公孙瓒大堂,此时公孙瓒已经收到了袁绍的书信。

    “诸位,袁绍来信,约我共击冀州韩馥,我欲出兵,大家可有意见”公孙瓒见有利可图。

    “主公,我认为可有出兵,我们实力强大,就是我们一家攻打韩馥,也能夺下他的冀州城。”严纲上前说道。

    “大哥,我也赞同,如今我们兵强马壮的,打下冀州与袁绍平分后,随便再把袁绍也给灭了,啊哈哈。”公孙越出列笑道。

    “主公,此事可行,我们有利可图。”长史关靖说道。

    “主公,这袁绍无故约我们前往共同攻击韩馥,恐怕没那么简单,似乎有不妥”大将田楷有些疑惑的出列说道。

    “田楷说言,也有道理,然绝对实力面前,计谋都是空的,我也不惧那袁绍是否真心约我前往;我一直想打韩馥,一直都没有理由,现在有理由了,是奉盟主之命,这个机会是不可丢失的,所以一定会去打;先夺得整个冀州,再控制“盟主”袁绍,然后号令关东诸雄”公孙瓒绝对出兵,杀奔冀州而去。

    得知公孙瓒应约出兵的消息后,袁绍甚喜,于是派人将公孙瓒发兵攻冀州的消息密报韩馥。

    正在后花园喂鱼的韩馥,得报大惊,慌忙召集谋士荀谌、辛评等往大堂商议对策。

    “诸位,刚得知,公孙瓒发兵来攻,有何办法。”韩馥急切问道。

    “主公,公孙瓒那厮前来,某愿替主公前去迎敌。”潘凤出列道。

    “潘凤勇猛,可公孙瓒实力强大,恐怕不敌”辛评说道。

    “是啊,那怎么办,公孙瓒兴势凶凶而来,必是要取我冀州”韩馥焦急道。

    荀谌说道:“公孙瓒率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锐不可当。今袁绍智谋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其共保冀州。”

    “若是袁绍想让我与公孙瓒相斗,他坐收渔翁之利,为之奈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