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武夫-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秋天过去,冬天和春天、初夏都要靠着存粮过活,这就是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交纳赋税多买收获的粮食,导致存粮不足,人不吃饭就要饿死,到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填饱肚子,也只有借贷买粮一条路。

    而春天青黄不接,正是人多粮少,粮价飞涨起来,借钱借不到只能接高利贷,可这高利贷又有几个人能还得起,一来二去,只能卖人卖地,彻底破产。”秋天扒一层皮,春天扒一层皮,很多地主富户都活不下去了,你爷爷奶奶就是那时候累坏的身子,咱家还是个百户出身,其他人更惨”

    何翠花在城外乡下长大,这样的事情耳濡目染,见过太多,说着说着,神情语气都有些悠远,显然陷入了回忆中。

    话还没说完,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家人有的饿死,有的自杀,而且推行一条鞭法的张大人被定罪清算,他推行的税法也自然要被否定。

    但否定归否定,该收的银子却没有少收一点,下面还是按照一条鞭法那时候收取的额度收,而且除此之外,从前那些杂项又都被加回来了,这样的叠加,用雪上加霜来形容都太轻了。

    “亏得你外公把家里的地都卖给了别人,过了一年多,卖地那家人也把家里的地全卖了,整个村子都成了别家的佃户,好多大地主趁机收地”

    农民破产,中小地主破产,却也不是处处凋敝,有功名可以免税的士人们占了大便宜。

    “那些读书人不用缴税,很多人家直接把地献出去,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当长工佃户,就连很多没功名的地主富户都那么干……”

    真正得利的则是那些大地主,能成为一方豪霸的大地主并不仅仅依靠他占有的土地和财富,家中往往这样那样的官面关系,有的本身就是官员亲贵,他们借此大量的吞并土地,又利用免税特权不比较那赋税,财富权势滚雪球般增加。

    至于卫所里,指挥和几个千户,把军户们的土地用差不多的手段全都收到了自己名下,把军户们都变成了他们自己农奴。

    “你爷爷奶奶不想把祖辈传下来的的田地给别人,所以没白没黑的做活,累出一身病”

    “你在那里絮叨个什么,不让孩子睡了,快回来!”何翠花正说得时候,听到门帘外赵振堂不耐烦的低喝,敢情这边说的时间太长,赵振堂过来看看。

    “你说就行,我说就不行。”何翠花说了句,笑着摸了摸赵进的头,低声说道:“太晚了,小进你好好睡。”

    何翠花把被子给赵进塞严实了,这才走出去,还能听到她和赵振堂的说话:“本来孩子睡着了,你那一吆喝就给吓醒了。”

    “那些破事还提他干什么,城内城外日子不一样过……”

    声音渐渐远去,棉布帘子缝隙透进的油灯光芒也已经熄灭,这时代的夜晚无比安静,偶尔响起的狗叫更衬托出此时的安静。

    白天累了一天的赵进却没有和往日一样进入梦乡,他在被窝里瞪大了眼睛看着天棚,现在的赵进兴奋的睡不着。

    “秋天低价卖粮拿银子缴税,春天高价买粮过春荒”,低买高卖,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血淋淋的惨剧,多少的残酷,甚至还有自家的往事,赵进全然没注意,他只是看到了这里面的金光闪闪。

    尽管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起来却很早,跑步也比平常多跑了两圈,现在王家门前总算没那么热闹,出门打扫的门房好奇的看着赵进,心想平时很沉稳的少年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吃过早饭,赵进和小姑娘一起去往二叔赵振兴家学武,在路上的时候,赵进兴冲冲的想到,接下来的生活不会这么枯燥规律了。

    他小心翼翼的在饭桌上婉转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家里存的银钱比较多,临时用不上,能不能收粮屯粮,这样一年最起码能够周转几次,滚雪球一样的变大。

    “小孩子懂得倒是多。”赵振堂笑着摸摸他脑袋,何翠花笑着添饭,谁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一直过了几天,赵家夫妇都没有任何反应,赵进又去和赵振兴说这个事情,他知道自己二叔对自己很看重,不把自己的话当成小孩子的玩笑。

    “本以为你长大了,没想到还真是个孩子,妙想天开。”

    这让赵进更加气馁,变了几个说法,赵振兴都不为所动,赵进也无奈了,本来还想着让自己二叔去说服父母,没想到自己的话这么不受重视。

    几处碰壁,赵进只能选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选择,和少年们说了这件事,王家、陈家和孙家甚至董家都有这样的财力。

    说了之后,大家都是无动于衷,根本没什么人有反应,赵进觉得失望,也觉得不对,低买高卖,一层层扒皮,滚雪球一样的增长,这样的诱惑为什么大家都不动心。

    十几天后,赵进在饭桌上知道了消息,是自己父亲赵振堂颇为不屑的说出来的“孙甲家还真是脑子坏掉,居然放债收粮,昨天郑户书领人上门查账查税,衙门里经手的事情他们也敢伸手,要不是孙家在凤阳那边有几个得力的亲戚,早就半夜遭贼被灭门了。”

    赵进听到这打了个寒战,总算明白为啥自己的建议没人理会。

    第二天去货场,从不缺席的孙大雷没有来,赵进在闲谈的时候说起这件事,王兆靖却说道:“放债收粮囤地,都是官府中人和豪绅土霸做的事情,旁人插手,那就是自取灭亡,本以为孙家做生意精明,没曾想这么短视。”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光阴似箭(1)

    经过这件事之后,赵进也变得谨慎异常,他知道自己不比这个时代的人聪明多少,而且身为十岁的孩童,大人会重视你的某些话,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认为你只是个孩子。

    接下来的一切都很正常,生活没那么多精彩,生活就是这么枯燥无趣,每天都是重复着差不多的事情。

    勤学苦练一个月两个月,锻炼身体几十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出来,可继续坚持六个月或一年,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运动量的增大,每天饭量也在增大,赵进的个头长得飞快,过一年之后就要换一身衣服,从前的衣服太小穿不下,惹得何翠花埋怨不停,说练武之后能吃能穿,家里耗费太大。

    与之相应的是力量和速度的提高,赵振兴训练的时候不止一次惊讶,说赵进一年练出来的效果赶得上别人一年半甚至更多。

    每天训练的项目虽然总有变化,却依旧枯燥,单纯的马步、刺杀还有力量训练变成了刺杀和套路,甚至和赵振兴的对战。

    套路也是简单的招式组合,刺、抽、劈的动作组合,除了这些之外,赵振兴还经常传授些无关长矛的招式,比如说两人贴近后怎么拔出短兵器,长矛不在手里后,怎么用短兵器杀人,这时挂在墙上的那柄倭人短刀就起了作用。

    武人能精通一门武技已经不容易,什么都会是不可能的,赵振兴传授的短兵器技巧很简单,但赵进却能感觉到很实用,比武致胜可以,杀人也可以。

    用了一年的木杆之后,赵进练武时就开始用正常的长矛,他个子长高归长高,用正常的长矛还是太长,和身体不成比例,直到十五岁的时候才完全合拍。

    除了身体和武技的提高,赵进越来越熟悉这个时代,对周围了解的越来越多。

    对这个时代了解的充分,反而那一世的东西回忆起来更多,彼此印证,把该记录的都记录下来,纸笔已经不那么好搞,但身边有了王兆靖之后,这些东西就很容易了,倒是王兆靖对赵进需要纸笔很惊讶,记录下来的东西依旧存在那个已经半废弃的店铺里。

    木淑兰在赵进家里住到第二年二月,她父亲这么久还没来,惹得大家都担心异常。

    本来没心没肺整天欢笑的小姑娘也开始偷偷的抹眼泪,何翠花倒是大大咧咧的说住一辈子都没关系,私下里赵进却听到何翠花和赵振堂议论,怎么把小姑娘娶进家门,给个名份。

    二月十五,木淑兰的父亲上门来接人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赵进也注意到自己娘亲脸上闪过的失望神色。

    不过从那之后,木家似乎有了点变化,每天接送木淑兰的人不再是那个木先生了,而是两名四十多岁的汉子,这两个汉子气度沉稳,明显是有武功的样子。

    从那开始,木淑兰来货场的时间越来越少,平均两天能出现一次,但经常抽空去看赵进练武,去赵家吃饭。

    小姑娘本来一直布衣,但后来渐渐开始穿着绸缎,金银玉器的首饰也经常佩戴,家境似乎飞速提高。

    木淑兰随着年岁增长,也有变化,她真是那种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越来越妩媚动人,而且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气质,这个气质很古怪,有时候显得柔弱娇媚,有时候则是圣洁冷艳。

    不过这两种状态都是不经意间显露,大部分时间还是老样子,但已经迷的货场上的少年神魂颠倒,王兆靖都情不自禁的念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尽管木淑兰在赵进身边的时候,在大多数时候还是保持老样子,但赵进却注意到小姑娘改变了,木淑兰好像受过什么专门的训练,形体言语举止上都有改变,尽管看着动人,赵进却总觉得做作。

    而且赵进他们一干少年十五岁,木淑兰也十二岁,男孩还好,女孩已经是要呆在家中,不能抛头露面的年纪了,可小姑娘依旧如常。

    赵进偶尔能在街上看到木先生,本来看着有些不同的木先生更加特殊,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中年人变成被众人簇拥,气派十足,徐州城内一些颇有家业的大户都客客气气的打招呼,赵进还注意到,簇拥木先生的人里,最起码有五个是护卫模样的武人。

    好大气派,木家到底是干什么的,赵进追根溯源,发现这些改变,好像都源自万历三十八年的腊月到第二年的二月,木先生消失的那段时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何翠花对木淑兰依旧热情,还时不时的夸小姑娘长得跟仙女一样,但再也不提让小姑娘做自家儿媳妇的事情了。

    还有件事很奇怪,尽管木家看着发达了的样子,木淑兰还是经常来赵家吃饭。

    陈昇因为练武早,家境好,身材始终比同龄人高壮,也就是赵进锻炼得法才追的差不多,不过孙大雷也是同龄人,比陈昇还要大一圈,这个就纯属特例了。

    双方接触的久了,彼此了解也深,赵进知道,陈昇每日练武的时间不比自己少,这个发现让赵进很有紧迫感。

    说来也奇怪,陈昇每天这么练,可那胖却没有减下去半分,只不过影响到陈昇的灵活和迅猛。

    陈昇所用的武器在第三年就开始变成了真正的木刀,在十四岁那年变成了真刀,赵进这才看出单刀并不是倭刀,刀柄长,刀身长,刀背后,吞口大,刀身颇重,赵进终于知道单刀并不是源自倭刀,而是因为像禾苗而得名。

    或许是因为专注武道的原因,陈昇越来越沉稳,举手投足自有一股风范。

    按照王兆靖的说法,陈昇这样的人物,就算在京师都出色的很,赵进还知道,陈家长辈本来有个打算,陈昇祖父希望陈昇去参加科举,考武秀才,中武举人,而陈昇的父亲则希望陈昇继承衙门的差役位置,权衡之下,还是决定留在徐州衙门里做事,等着继承捕快。

    至于陈昇的弟弟陈宏,不知道是不是裁判比赛,分发奖品锻炼出来,现在已经跟着家里的账房和掌柜学算盘,学记账,以后准备接管家里的炭厂生意。

    兄弟两个得意洋洋的和少年们说,从前家里人认为他们比武是糟践钱,不干正事,现在说多亏来比武,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几年下来,徐州城内对王家越来越了解,赵进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两相结合,总算把王兆靖父亲从京城回乡的事情弄清楚了。

    原因还真就是最不可能那个,有官不做,王友山少年科举得志,在仕途上走得也算顺利,王友山出身徐州,这边武风昌盛,文气却衰弱的很,在这样的地方走出去,少了些文人士子的弊病,多了些刚健开阔的气质。

    有这样的心态气质,遇事往往不会党同伐异,而是讲理求真,这讲理二字在官场上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东林、浙、楚各派党争的朝堂上。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光阴似箭(2)

    但王友山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进京的路上救助了一家快要饿死的难民,这家人也要进京投亲,他顺便带这家人进京,没曾想这家人居然是宫内内官监太监的亲戚。

    本来士人和阉人总要划清界限,可王友山做事豁达讲理,对待这位太监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这一来大得好感。

    都察院做御史几年,又一次选官调动的机会,那太监权势滔天,直接给他寻了两个去处,若要高升,南直隶督学御史,若要发财,两淮巡盐。

    可这两个位置却是朝中某派盯了许久的,一听这个顿时急了,据说某位二品大员登门拜访,威逼利诱。

    到最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到传言,王友山放弃了三年后成为湖广布政使的机会,致仕还乡。

    那位太监却做事周全,替王友山开出了条件,两淮给巡盐御史的年敬,六年内有一成是王友山的,做督学御史那位和王友山结拜为异性兄弟,要承情照拂。

    年敬一成,那是几万两银子,督学御史的照拂,那是高官的人情,王友山钱上权上都不缺少,风风光光的回乡。

    不过说来说去,王友山的回乡还是让人不太理解,因为那些难题都可以很简单的变通解决,不知道为什么直接回来。

    但这些却解释了一样,为什么王兆靖这么有把握中举,有这样的人脉关系在,高中也是正常。

    王兆靖十三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成为当年徐州不大不小的逸闻,而且赵进从自己父亲那边听到说法是,衙门上下都对王兆靖的才学很惊叹,觉得就算没人照顾,凭着这真才实学也稳稳过关。

    这人还真当得起文武双全的评价,和科举顺利相比,王兆靖的武技也稳步提高,他在京师学武的师傅是出身御马监禁军的高手,擅长剑术,王家返乡,高价把这位师傅也带了过来,这个人赵进他们曾在货场上看到过,是个气度沉稳的中年人。

    从王兆靖这边,赵进才知道,敢情这几个用器械的少年每天玩乐的时间都不多,也就是来货场比武而已,其余的时间都在勤学苦练,知道这个之后,赵进将自己的训练量再次加大。

    和赵进、陈昇变得精悍沉静不同,王兆靖随着年岁增长,愈发当得上玉树临风这四个字,越到后来,大家在货场上比武的时候,常有些大胆的姑娘媳妇远远观看,后来还出现了马车和轿子,帘子被掀开一条缝,来看这位王公子。

    因为这个,徐州城还有传闻,所谓“金童玉女”,“金童”是说王兆靖,“玉女”却说的是木淑兰,只不过真了解的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除了比武之外,王兆靖随身开始带着个书箱,比武间隙就拿出来诵读。

    王兆靖和货场上的少年讲述书中故事和道理的时候,唯一能接上话的就是赵进,而且赵进还能讲出更精彩的故事和更深更准确的道理,这让王兆靖又是震惊,又是佩服。

    在王兆靖印象里,赵进每天学武,根本没什么看书识字的机会,可偶尔能发现,赵进似乎能读懂他手里的书,但好像字认得不全。

    但这也很不简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