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武夫- 第10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大量军舰的运送下,这支船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大陆,然后经过了接近两天的航程,他们来到了大阪。而这时候,周璞已经来到了大阪城,静待太子殿下的大驾光临。

    因为周璞的事前安排,所以太子殿下等人在大阪接受了热烈的欢迎,不光是周璞和当地的官员,还有不少市民也夹道在各处,想要看看天朝的太子殿下的真容。

    不过,有了在高丽的经历之后,太子殿下对这种在人前露面的虚荣早已经不看在眼里了,他反倒觉得有些倦怠,因此他并没有在大阪呆上多久,很快就动身前往日本的京都。

    周璞也随着太子殿下一起前行,而他带在身边一路进军的千余大汉官兵,这次也成为了大汉太子殿下的仪仗队,他们都换上了全新的军服,个个神气昂扬,真可谓是威风凛凛。

    又经过了两天走走停停的颠簸之后,这一支浩浩荡荡的部队最终来到了京都。

    因为在之前的战争当中,幕府军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就放弃了京都,所以京都并未遭受过战火的破坏,大致保持着之前的风物,只是德川家的二条城被焚毁了而已,在日本朝廷回归到了京都之后,一切秩序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市容也慢慢地重现了繁华。

    而日本朝廷也将迎奉天朝的太子当成了头等的大事,几乎从战事结束开始就已经在准备了,不惜血本地想要讨得太子殿下欢心,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整个京都到处张灯结彩,再配合如今夏末秋初郁郁葱葱的季节,简直就像是来到了一个花园当中一样。

    在碧蓝的晴空之下,京都的郊外已经是一片喧哗,人们纷纷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天朝太子殿下的驾临。

    就在时间即将来到预定的时刻时,天边外多了一团红色的浓云,这股浓云鲜艳刺眼,并且在每个人的视线当中燃起了一股火焰。

    为了炫耀兵威,今天随同太子殿下过来的大汉军队,为了检阅而特别排列了行军方阵,前方的军官们都穿着全新的制服,骑在马上,坐得笔挺,胸前还佩戴着各种耀眼的勋章,而且制服上的每一个铜质纽扣都亮得晃眼。

    而每个士兵也都精神饱满,露出一副精神充沛的的面孔,似乎在为有幸和太子殿下同行而欢欣鼓舞。每个骑兵都把装具擦得锃亮,战马也都受到精心的照料,毛色像绸缎般闪耀着光彩。

    看着这浩浩荡荡压过来的大军,尽管心里都知道这只是卫兵,但是每个人都忍不住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了——这几个月当中,大汉的兵威已经彻底地铭刻在几乎所有人的心里,让这些顺服强者的日本人都下意识地产生了畏惧。

    就在每个人的注视下,一辆由四匹纯白色的马拉动着的马车,沿着树林边宽阔的大路奔驰而至。而马车的周围,簇拥着一大群身着制服的侍从和骑着马的卫兵。用明确无误的方式标识了马车当中人的身份。

    随着距离越拉越近,轰隆轰隆的马蹄声也越来越响,最后好像踏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一般。直到每个人都开始恭敬地屏气凝神时,马车终于停下来了。

    接着,在每个人的注视下,车厢的门打开了,一个少年领头走下了马车,而后面几个人也纷纷鱼贯而出。

    当这个少年人站到了大地上的时候,他静静地扫视了面前人们一眼,态度沉稳,却又含有莫名的威严,而就在他站定的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跪了下来,以这种心悦诚服的形式对这位天朝的太子殿下致敬。

    而太子殿下并没有为之触动,只是平静地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免礼,然后他自己就直接走上了前去。

    迎接他的人,领头的自然是日本的前法皇、现任国君政仁了,这个中年人因为之前已经剃度,所以现在虽然重新开始蓄发,但是头发还是只有短短的一截,穿上国君的袍服之后,看上去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

    在看到太子殿下来到自己面前之后,政仁不敢怠慢,连忙再跟他微微叩首。

    “臣政仁,拜见太子殿下!”

    “国主请起。”太子殿下马上托手让他起来,同时微笑地看着他,“国主,如今贵国暴乱以除,奸佞授首,贵国已经重新回到了国主的手里,还请你今后清明理政,抚育万民!”

    “天朝对臣的厚恩,臣万死莫赎。”政仁又微微叩首,然后摇摇晃晃地才站了起来,满怀感激地看着太子殿下,“生生世世永为天朝屏藩!”

    两个人都知道这只是场面话,政仁的心里更加不喜欢对大汉卑躬屈膝,但是他们都很好地说出了场面话,表现出了足够的和睦,也在第一时间表现出了两国之间的地位差别。

    日本人普遍偏矮,而太子殿下体格健壮,从小又饮食不缺,所以虽然年仅十四岁,但是个头却和政仁差不多,同时因为这些天来的历练,更加多了几分英武之气,和政仁站在一起的时候,完全让政仁相形见绌。

    中朝太子不愧人中龙凤!哪怕是日本的公卿大臣,也有不少人做如此想。

    在一开始的典礼寒暄完成了之后,在政仁的带领下,太子殿下等大队人马来到了京都当中。一开始,政仁想要让太子殿下住到自己的御所当中,不过太子殿下因为之前在高丽时候的经历,已经不再想要和国君住在一个地方了,在他的要求下,周璞特意给他找了另外一个住所——京都大德寺。

    大德寺创建于日本镰仓年间,是京畿附近最大的寺院之一,也是禅宗的根本重地,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日本。在镰仓时代后的战乱当中,大德寺曾在战火当中被焚,不过后来著名的一休大师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八十岁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还保存着一休大师的遗墨。

    将这座有禅宗和汉风的寺庙作为自己的下榻之所,太子殿下也颇为满意。

    而就在这里,他一个个地召见了前来京都朝拜的日本大名,无论是早就投降的岛津家毛利家,还是后面归附前田家伊达家上杉家,甚至就连之前的敌人、德川家的代表德川忠长和井伊直孝,太子殿下都十分温和地接待了他们,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汉打起仗来残酷无情,但是若顺服于他们的话,却又如此和风细雨,果然是天威难测。

    也就在德大寺里面,大汉和日本的和谈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在谈判的一开始,大汉就先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宗主国的地位,并且将日本定为了藩属。这一点并没有人反对,因为在日本朝廷之前借兵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打算,所以现在只不过是履行诺言而已,而其他大名更加无所谓了,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保住自家的领地,头上多一个大汉朝廷也无关紧要。

    而在得到了宗主国的名分之后,大汉紧接着又提出了要求要割让长崎城作为大汉领地,以及放开两国贸易,以长崎作为商港的要求,而这一条也并没有人反对——朝廷从未取得过这些领地所以不在乎,而其他大名也不在意,九州岛现在全岛都在岛津家手里,他们没有兴趣为了岛津家而和大汉争执。

    而接下来的条件就不那么顺利了,就在之前的条件都谈妥之后,大汉正式提出了这次出兵费用和赔偿费用,要求整个日本国赔偿给大汉三千万两金银。

    这个巨额数目吓坏了列席的朝廷和大名们,虽然他们之前就想到了大汉肯定会索要大笔财务,但是这个数字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他们纷纷表示数额太大,本地实在负担不起。

    就连之前满口承诺要尽一切努力来回报大汉的日本朝廷,也改变了口风,表示这样的数额实在无法达到,请求天朝能够拿出宽仁,予以酌情减免。

    大汉本来就是为了这些东西打过来的,现在又怎么可能减免?就在谈判开始出现僵局的时候,太子殿下亲自出场了,他和刚来的时候相比已经态度大变,冷言斥责日本朝廷和大名们貌似忠顺实则奸伪,对大汉心存轻视。

    在太子殿下亲自的斥责和威胁之下,所有人开始回忆起了大汉军队的恐怖,虽然有些人心有不甘,他们不得不接受了大汉所提出的条件。

    但是接受这个条件,不代表他们能够拿得出钱来。

    经过幕府的多年打压之后,各地的大名和日本朝廷都十分穷困,财政本就困难,他们手里又哪有那么多钱来赔偿给大汉?就连幕府本身,因为这几个月来的大战,财政也到了崩溃的边缘,府库已经本上已经空乏了,再也拿不出多少钱来赔偿大汉。

    不过这根本就难不倒大汉的谈判官员们,他们在之前就已经为这个形势准备好了手段,他们要求在赔款偿清之前接管日本的所有金银矿山,同时接管各地的税关,征收特别的商旅税,以这些办法来积蓄赔款,目的是在三十年内让这笔赔款得以偿清。

    而这个办法虽然算是一条现实的解决办法,但是还是引起了一些大名的反对——日本的金山和银山分布不均,大多数分布在各地的大名手中,而这些矿山可以说是他们领地财政的命脉,他们轻易都不肯出让出来。

    而大汉的官员们却十分强势,他们明言此事不可商量,必须按照这个办法来解决,更加暗地里不断地威胁若是有人胆敢反抗,就将兴兵讨伐这些豪族。而这个时候因为事不关己,日本朝廷和另外一些大名们则选择了回避态度,更加让这些有异议的大名们孤立无援。

    在几天的坚持后,当已经有些厌烦的大汉官员们“你们若不给,我们大汉军队自行来取”的威胁之下,这些大名们终于同意了大汉所提出来的条件,恋恋不舍地将自己领地内的矿山交由大汉来管理经营。

    在大汉朝廷的规划之下,这些金银矿都将划归到大阪的币政局的手中,成为大汉银行的资产,它们出产的金银贵金属也将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大汉,以“岁贡”的名义,解运到大汉银行内,支撑这个国家经济不断地蓬勃发展,也让大汉银行的那些负责人们能够从战争当中得到足够的利益,支撑他们继续维持对战争的渴望。

    而币政局本身也将作为一个经济机构,开始尝试在日本运行一个依靠纸币进行支撑的经济结构,为大汉未来的币制改革积累可靠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当这一切条件都被谈妥之后,大汉在战前对日本的一切期待都已经实现了,当然这不是靠谈判而是靠大汉陆海军的武力而得到的,而在大汉军队的努力下,一个原本孤悬海外、不服王化多年的岛国,也终于被拉入到了中华帝国的体系之下,成为了大汉的藩属国。

    眼看自己达成了这样的勋绩,太子殿下十分满足。

    不过,他也知道,征服日本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为了他们赵家的大汉,为了华夏万民,他们父子两个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太子殿下曾经做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不教岛夷窃称日,唯我国威耀万邦”,但是已经学过了足够的地理知识的他知道,现在大汉虽然已经称雄一方,但是离达到“布国威于万邦”的地步还差了太多,但是他有信心,他踌躇满志,他坚信只要自己沿着父皇的路走下去,大汉终究还是能够走到这一步的。

    纵使他这一代做不到,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他们一定可以做到——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让这个国家保持最强大的武力。

    而以大汉的人口和财富,他相信只要自己走对了路,这绝对不是妄想。

    就在和约签订之后,他跟日本朝廷和这些大名们提出了要求,要雇佣大量浪人武士,带着他们出海打仗。

    而这个要求也马上被不明所以的他们答应了——在战国时代,各藩大名手下的武士们都大大膨胀,等到国家承平之后,这些人口繁衍的武士就成了大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地方和俸禄来安置他们,早在幕府时代,幕府的重臣们就对这些浪人们感到十分棘手,现在大汉想要带走他们,这些大名们反倒感到如释重负。

    他们不知道,这些浪人将会成为大汉与西班牙人和以后的各个敌人们交战时的炮灰,就算知道,恐怕也不会在意吧。

    ***********

    因为工作忙碌,也因为自己有些新的想法,所以码字更新后,不像从前会说很多闲话和大家沟通。

    今天关于日本的篇幅写完,又是假期结束后,事情不多的第一天,少少说几句。

    我在日本篇里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不光是为了这本书,也是为了接下来那本,这种改变和尝试比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写要累很多,而且尝试有成败,成功的经验心得我会保持借鉴,失败的我会避开。

    这近一年的尝试倒是让我明白了,特别白不太适合写华丽的纤细的风花雪月的东西,我还是适合写积累写铁血写风沙写森冷之类,那么,我会写我适合的。

    之所以尝试,是因为从恶明到大明武夫,尽管读者们很喜欢,却在版权改编上很吃力,老白也很想出个电视剧电影有个游戏什么的,所以才尝试着改变,想要下本去写什么文士文官,折腾到现在我明白了,这条路走不通。

    去他的版权改编,我还是写我擅长写的,读者们喜欢看才是唯一的真理,我一直拿这句话教育别人,结果自己却犯了糊涂,真是惭愧。

    说这么多,我不知道靠着这些话来换回大家的支持,你们支持与否,还要看老白我的新书怎么样,你们喜欢看,才会支持我。

    接下来几天,我会断断续续写一章或者几章,描绘下书中新王朝的风貌,舒缓下自己,换回自己习惯的写法,然后完本。

    不出意外的话,新书会写边镇(未完待续。)

大汉太祖赵进研究(1)

    谁是最强盛的帝国,谁就可以独享一个字的荣耀,西汉、东汉、前汉、后汉、北汉,南汉,赵氏皇朝则被称为“汉”,通常来说,在文献和记载中,若没有特别注明和语境,汉帝国和大汉帝国,都指这个代明而立的王朝,其他朝代则要有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前缀。

    明帝国的法统是建立在“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之上的,所以具有无以伦比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溯源自夏商周至宋漫长时代,有五胡乱华的黑暗,有五代十国的血腥,有南北两宋的羸弱,不过,每一次黑暗过后,华夏文明都会有伟大的复兴,更胜前代,秦汉、隋唐甚至两宋,都是如此。

    理所当然的,天下各处,无论华夏蛮夷,都是无比期待,要知道,华夏文明的盛大和复兴,受益者并不是华夏民族本身,蛮荒异族都会雨露均沾,从茹毛饮血到衣冠诗礼,从蛮夷成为华夏。

    有些酸腐文人讥刺说,这等受益不过是对外族的灭杀,可比起佛郎机人在极西之地对当地土著所做,这等受益则是天大的慈悲了,活着,活下去,活得更好,这才是百姓民众根本所求。

    明帝国辜负了华夏和外族的期待,谁也没有想到,大明的上升区间这么短,在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后,明帝**事上积极进取的攻势就变为了守势,被并没有太多实力的蒙古部落打到北京城下,甚至在野战中被人俘虏了皇帝,再接下来的近二百年间,敌人打到首都的例子还发生了好多次。

    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和军事上差不多,明帝国前期的野蛮化极为严重,对蒙元的很多政策,明帝国没有取长补短,反倒是吸收了那些黑暗和禁锢的东西,说起来有些讽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