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又是一盘散沙,各地都有各地自己的军事,政治,甚至文化,那个中央政府可以说从它建立起来的第一天就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过这个国家,所以说想要从这个国家身上压榨利益,实在是太麻烦了。”燕尾服男一边摇头一边说道,说完似乎是觉得口有些干,微微的抿了一口红酒。
&种地方,帝国能淘到什么好东西?”中将愤愤的说道,“白白的耽误时间,要说什么茶,丝绸,白银,黄金,不都可以从北京那边压过来,日本还有什么东西?”,“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也开始窥视亚洲的利益了,这个庞然大物在欧洲没有讨到好处,就来亚洲打秋风,这不是帝国所乐意见到的,如果可以,北极熊还是永远活在北极比较好,富饶而又美丽的温带热带地区,可不需要看见他们的身影。”燕尾服男笑着说道。“而且,怎么说这一次都有我们的侨民在日本受到了伤害,要是帝国不做出点行动,也说不过去的吧。”
中将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想了想然后点点头,英国海军军官可不是没有脑子的武夫,贵族海军的氛围下,脱了军服都是外交官政客级的,所以话不用说到太明白,点点就透,“对马岛已经都拿下了,俄罗斯人的一条重要航线已经被堵死了,这一次,难道是要把北边那个岛也拿下来?”中将思考以后略带惊讶的说道,“不愧是东印度舰队的司令,这么快就想到了,这是东印度公司总督写给阿礼国的信,信中内容就是你说的,但是具体的操作还要看阿礼国自己了,毕竟我们需要的还是一个合适的军事港口而不是一大块毫无开发土地贫瘠的荒地,不过据说那座岛上有煤炭,这个倒是一个不错的资源。”燕尾服男一边所一边命仆人拿过来一个托盘上面静静的摆着一封信。
&我需要把军舰开到那个江户去么?”中将若有所指的问,“不用你只需要带着那艘战舰一起先开到横滨就好了,下一步听从阿礼国的指示,而且你可以看看这个萨摩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帝国投资,如果值得的话,我们也没有道理不投资一下,毕竟混乱总是能够给旁观者更多的利益么。”燕尾服男说完轻轻的举起了手中的酒杯,中将满脸笑意也轻轻的举起了酒杯两个人彼此这么一碰,相视而笑,说了这么多这两个人的身份是什么?中将么自不用说了自然是库柏了,而燕尾服男就是现任港督夏乔士?罗便臣。
对于割让土地,欧洲人一向秉承着够用就好的原则,新大陆的时代已经过去,工业革命以后除了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战略要点,帝国主义国家不会轻易选择一口吃掉很大的一块土地,他们往往会选择选取一个点,然后通过这个点逐渐用商品来辐射整个地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会忘记本地土著对于自己的仇恨,过度的仇恨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统治的,况且想要统治的两个国度还都是人口大国,要是激起了过度的反抗,他们可能真的会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清帝国在割让这些地区的时候在社会舆论上没有激起任何强烈的反对之声的缘由,因为割出去的东西说实话在当时看来,就是几个小渔村,这不疼不痒的,就当是赏了。而到辛丑年的时候,虽然各国的举动已经激发起了国人过度的反抗,可是那个时候中央和地方已经不是一心了,地方之如李鸿章,张之洞,对北京发生的事情,采取的是作壁上观,要是当时这些地方豪强,也跟着动起来,辛丑年还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奇怪的年份,而不是现在历史书上绝对耻辱的一年,而和日本的世仇说到底也就是从割台湾开始的,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吃掉这么大块地,这可是在大一统条件下那个皇帝都赏不出去的东西,那这对不起了国仇家恨,从今天起咱们就算是记下了。
但割地这种事情放在幕末时代的日本那就不叫事了,日本这个国家名字,此时此刻在泛日本范围内还没有什么市场呢,萨摩挨打,别的藩除了乐可不会有什么不开心的,北海道没了,还谁谁要,只要不影响我自己就好了,所以细细追究下去,日本人所谓人情冷漠也就是从这里发源出去,反正不是我的,爱谁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英国人已经准备出动了,他们目的明确,手段简单,并且还要拉上幕府一趟,那么那艘军舰上幕府众人现在又怎么样呢?
第十二章 面圣(上)()
今天对于京都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自从德川幕府开幕以来,这是第二次要有幕府将军踏入了皇家御所了。德川家光和他爹来的时候是为了向这个天下宣布自己的正统性,而现在的德川家茂来的似乎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说到京都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个幕府那就是足利幕府,作为一个和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幕府很多人都知道它,甚至很多人都分不清足利幕府幕府和德川幕府之间的关系。
德川幕府不比室町幕府,足利家就是从京都扯得旗,所以他们执政核心也就留在了京都,自然他们和朝廷的联系就会更加的密切,当然了,该不鸟朝廷还是不鸟,但是面子总是会给,而德川幕府扯旗是在关东,是在东海道,那里的人与皇室的关系的可就没有那么密切了,所以不仅实际上不仅不鸟,连起码的面子都不会给的。
单纯从足利幕府的存在时间上来讲,它存在的时间并不必德川幕府短,但是自从应仁之乱以后,足利幕府就彻底是一个只剩下牌子的空壳幕府,政令无用,军队无能,所以德川幕府吸足了足利幕府的教训:且不论足利幕府本身的各种不足,光是足利幕府的将军们植根于京都没有几代就被京都里面那纸醉金迷的生活给击溃了,金阁寺那种纯粹是奢侈物的东西就是足利时代留下的产物,而纸醉金迷的生活大大的削弱了作为武士政权的足利家的武勇,再加上最开始就先天不足,那自然天下大乱。所以吸取这个教训以后,德川家的施政中心远离了京都那个堕落之地,其次想法设法的把足利幕府的不足之处都补上,同时对内把将军的生活几乎强行刻画到了快要到苦行僧的地步,迫使一代代的将军明白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初代德川家的将军们所做的着一切都是为了德川家的长治久安。
可惜愿望与现实不会重合,或者说当愿望实现它就会变成残酷的现实,德川家也不会长治久安的。因为不论从政治,还是从经济,还是从统治类似于德川幕府或者简而言之幕府这样的政治体制都是无法长存的,从经济基础上来说他是纯粹的看天,看地。因为幕府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幕府的经济命脉全部依托于粮食,而粮食产量完全要看老天是什么脸色,这样的话注定了任何一个幕府都会因为一到两次的大规模天灾而导致自己的权力流失,足利幕府不例外,德川幕府也不例外,德川幕府中后期多次的天灾,大大的打击了德川幕府经济,同时因为无粮导致百姓因困顿饥饿而死,也大大的打击了幕府本身的权威,所以从经济角度上类似于幕府体制的国家一定是无法长久的。
其次幕府的政治体制也决定了他的未来一片黯淡。地方强藩永远都会向幕府发起挑战,只有终日做贼没有终日防贼的,地方的强藩可以无数次的挑战幕府,而幕府却一次都不能输,如果说地方的强藩只有一个也就罢了,可偏偏强藩以内到处都是,哪里都有,这样的政治体制,也保证了幕府没有丝毫的未来可言。
而幕府自己本身也是都是问题,不论欧洲还是亚洲,对于继承人问题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而幕府体制下这种问题就更显眼。如果你生一个,那么外面的挑战者只要把这个杀掉,那幕府就完了,如果你生得多,那好内斗就又会拖垮幕府,因为每一个继承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领地,这样继承人一旦拿不倒位置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拿到,又有兵又有粮那我们就打吧。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幕府体制下的必然问题,而到了一八六三年这个时候这些个问题就如同井喷一样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爆发了,首先是在十九世纪前期的多次大规模的天灾,导致粮食大范围的短缺,虽然没有出现人吃人,但是农民为了少养几口人直接把刚出生的孩子给淹死在自家的水稻田中已是屡见不鲜的了,其次由于继承人问题,地方的强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开始有预谋又准备的渗透挑战幕府,尊攘派的兴起,笃姬进入大奥都是明证,而继承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德川家茂,一桥庆喜,这两个人至今还在斗法,虽说通过军事震慑住了暂时失去军力的一桥庆喜,但是一桥庆喜说句实话只是蛰伏起来罢了,不论德川家茂给他怎样的高官厚禄,那都比不上将军宝座不是。
所以在一八六三这个时候想要继续维持幕府的统治,实际上已经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情了,就算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为这个行将就木的体制多找点时间,可是最终他还是会自己腐朽掉的。如果遇到一个光有心但是没有执行力的家伙这个体制很快就会因为各种因素自己灭亡,而此时这个体制的最高指挥者却是德川家茂,一个有心,有力的人,可惜面对这样积贫积弱的幕府体制,各种内忧外患就算你是圣人也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
虽然德川家茂已经开始通过引入工厂还有提拔新人才来对抗这些完全无法回避的问题,可是问题太多了,而且有些问题已经开始危机现阶段的统治,这是德川家茂最头疼的。就算幕府已经不能维系但是只要还在一天德川家茂就要维系下去,除非德川家茂自己做出变革的打算,否则只有通过战争才会打开通往变革的道路。
此时此刻对于德川家茂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头一大号问题就是以保卫天皇为借口,实质上要颠覆幕府的尊攘派问题,这个问题的由来与其说是一群民族主义者皆有外国人入侵对幕府发难,不如说是,一群野心家,通过民族主义者的服饰把自己遮掩起来,一边高声呼喊着我们要驱逐洋人,一边进行各种武力的政治的活动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罢了,不论是久坂玄瑞,武市瑞山,高杉晋作,都是如此。
那么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一定要从根源入手,你说天皇那我就找天皇好了,只要从天皇这边堵住你们的嘴你们就失去了一切合理的借口,想要再找一个新的借口就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德川家茂不顾井伊直弼反对一定要上洛的缘故重要理由,不失信于天下是一个,没说的另一个就是这个了,只有和天皇达成了协议,从天皇的角度彻底堵死尊攘派的废话那么才有解决尊攘派的可能。
可是想要让天皇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这太不现实了,京都与江户那是仇敌了,天皇的政治学虽然残缺不全,但是有一点他是明白了,那就是借力打力,这也是历代天皇唯一可以使用的方法,即便借来的力已经脱出自己的控制了。尊攘派就是这样一股力量,如果没有孝明天皇本人的默许,尊攘派在京都不可能发展的那么快,现在要让天皇否定他们,德川家茂就要做好付出大量东西的打算。
皇宫御所之内,正殿之前,一群人在那里站着,正准备进入。
&君殿下,公主殿下,请进吧。”一个皇宫侍从说道,正殿门前德川家茂踌躇满志,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如何满足天皇的筹码。“等等,你是?”侍从拦住了一个人,“我乃是从五位大膳大夫武田信茂,你为什么要拦着我?”被拦住的就是我,我的眼睛看着侍从,“此人虽不是陛下钦点之人,但是今天亦有用处此人上殿亦不韪制,你速速退下。”德川家茂看了一眼那个侍从说道,那个是从躬身施礼退下了。
我和德川家茂双目对视,点了点头,朝堂面圣开始了。
我在b站投了一个宫古湾海战的稿,欢迎过去留爪,就直接搜武士之殇:我们是要打海战的男人,就行了,这里就不留传送门了,哈哈。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面圣(中)()
&夷大将军,源氏长者,德川家茂觐见。”,“和宫亲子内亲王殿下觐见”殿内一个侍从的声音响起,德川家茂穿过低矮的走廊,走进了所谓的大殿。日本朝廷自南北朝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活动了,再加上应仁之乱以后年久失修,所以大殿的规模是一减再减此时此刻一眼看去,大殿里面不过十几号人,这十几号人涵盖了从正一位到从三位的所有公卿,理论上来说从五位以上都能上殿,但可惜地方小容不下那么多的人所以就只有所谓“天子近臣”才有资格上殿了,所以今天我这个跟在德川家茂身后的从五位小官就成了“耗子拉屎独一份”的家伙了。
&德川家茂拜见陛下。”,“臣亲子拜见陛下”,“臣武田信茂拜见陛下。”总共三个人进入了大殿,分别是德川家茂,我,还有和宫。“都起来吧。”帘子后面孝明天皇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什么原因,只要看见幕府将军亲自老老实实的跪在自己的眼前,孝明就会感觉到一股从内而外的舒服。其实这是病,如果要用现实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权力的董事长每天除了等着分点红以外,总乐意盼到的就是掌握实权的总经理来给自己问个安,而如果这个总经理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来问安,有一天突然来问安,那这董事长一定爽的不行,可惜无事献殷勤么,非奸即盗,所以爽过以后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
&孝明天皇心里暗爽,刚想趁着这股爽劲再问点什么,突然有人插话打断了他的念头。“征夷大将军别来无恙啊,不知道你在江户过的怎么样啊?”一个满脸白色,但是明显脸有皱纹的老家伙,哼哼唧唧的开口了。“蒙陛下神恩,在下过得很好。”德川家茂看着这个老头说道。“过得好就好,就怕将军大人日子过得好了,把以前的承诺都给忘了。”老家伙还是哼哼唧唧的,但是话锋已经开始转变了。“不知老大人说的是什么,还望提醒一二。”德川家茂眼眉一动就知道老家伙想要说什么了。
&条卿,你太不懂规矩了,陛下还没有说话,内亲王殿下也没有说话,你开什么口?”眼看直接冲突就要开始,近卫忠熙开口暂时打断了,“啊,恕臣冒昧,陛下恕罪。”老家伙的话被打断,依旧哼哼唧唧的转了半个身位对着帘后天皇施了一礼,然后半阖着眼闭上了嘴。孝明天皇被打断了爽快的心情一下就没有了,天皇看起来光鲜靓丽实际上到处受气除了幕府,公卿有的时候一样不买天皇的面子,而当这些公卿惹了事天皇又必须给他们擦屁股,所以天皇没有人想要主动去当也就很好理解了,虽然还不似西罗马帝国后期七十多年二十个皇帝那么惨,但是要在皇室比惨大赛中日本皇室也可以数一数二了。
&咳????亲子你在江户过得怎么样?”孝明天皇看着下面的和宫问道。说句实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是无情也只是对事而不是对人,不论你是多么的心如铁石,只要是个人总还是会有恻隐之心的,孝明也不例外。对于孝明天皇来说把自己的这个小妹子嫁到江户去,不亚于昭君出塞了,而且和宫出嫁之时还那么的小,孝明总是觉得对不起她。尤其是孝明也听到了很多风言风语,这种愧疚之心就更加的严重。
&妹生活如旧,大君殿下待我很好,只是臣妹听闻京都之地似有风言风语坏了臣妹的清誉,不知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