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装绅弄鬼- 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始皇断金陵王气,成就了名水秦淮河,同样清人陈文述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金陵王气肯终埋,辛苦经营水一涯。试问孙吴开直渎,何如嬴政凿秦淮。陈文述为何大发这么一通感慨?原来,到了东吴时,〃王气〃又惹祸了,孙权的孙子、吴国末主孙皓,又制造了一起风水事件。这是一桩很糟糕的事件,最后〃王气〃泄了,既遭〃鬼〃怨,又亡国,这起事件只不过也给南京留下了一条水道城北的直渎。当初孙权就因为诸葛亮说南京是〃帝王之宅〃,风水好,才定都南京的。黄龙元年公元229年,正月,孙权即帝位,立坛南郊,柴燎告天,都城时在武昌。六月份,蜀国派使者到吴国,庆贺孙权当皇帝。并在今南京城北立祭坛,与蜀使订立同盟合约,联合灭魏,中分天下。既然是兄弟盟国了,刘备也为孙权着想,希望他迁都到南京这块能成帝王霸业的风水宝地,刘备当时据他夜宿金陵时所见景象,力劝孙权迁都。孙权遂与谋士张纮合计一番后,将都城从武昌迁至秣陵,并易名〃建业〃。实际上,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据《建康实录》转引《江表志》卷二,载,当时张纮对孙权说的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南京先后被楚威王、秦始皇坏过风水,孙权担心南京没有王气。张纮告诉孙权,秣陵的〃王气〃并未被镇压掉,〃今据所见存,地有其气,象天之所会,今宜为都邑也。〃在迁都前,民间还出现了两首谶纬童谣,一首是:〃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就武昌居。〃另一首出现于孙家的发祥地苏州,〃黄金车,班兰耳,辏Р牛鎏熳印!ㄋ锶ň醯茫庑┒加Ω檬乔ǘ嫉奶煲狻S谑牵锶ㄔ诠磺锲咴隆度尽芳窃厥乔锞旁拢饲ńㄒ担月窖肺辖ㄌ铀锏牵羰匚洳ā:罄矗醣柑邓锶ㄇǘ己螅沟髻┝艘痪洌ㄖ钦咭馔āU饣坝肴嗣浅K档摹ㄓ⑿鬯酝ǎ幸烨ぶ睢K锶ㄇǘ冀ㄒ凳怯跋炷暇├返闹卮笫录诖私ㄔ炝四暇┑谝蛔汲牵顺恰ū币兰α健⒏仓凵剑芪Ф锸挪健ǎ背希矫娉史叫危欠露郝逖簟⒈蔽黑浅侵疲婊ā3乔轿林庞弥窭橹谱鳌

    另一方面,赤乌三年公元240年,十二月,孙权使左右侍御史郗俭,监凿城南的一条新河,此河自秦淮到仓城,名〃运渎〃。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五月,太子孙登病死。这年十一月,孙权下诏,再挖凿一条河,此即青渠,又名青溪。再在城北开凿潮沟南北朝时陈后主易名〃珍珠河〃,一条,将水道连接。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欲废太子孙和,大臣陆逊极谏反对,孙权大怒,结果把陆逊气死了。这年孙权又开作屯田,动用了三万兵力,在秦始皇当年〃断王气〃的地方,凿破岗渎,立方山埭。孙权挖沟凿河可能是考虑到了当时都城的水运,几条内河挖成后,建业城内水路畅通,东南方向的物资也能直运城里,同时也让建业城免受水患,奠定了南京今天的内城水系……和龙气。

    一代新人换旧人,吴国似乎有〃挖沟〃的传统。这时候吴国龙椅转到孙皓的屁股下面,孙皓的前任是吴国第三位皇帝景帝孙休,孙休30岁时病死。病重时孙休就不能说话,幸好还能写字表达。有学者推测,正值壮年的孙休,可能是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死的。孙休死后,大权在握的张布等人迎立孙休的侄子、孙和的儿子〃乌程侯〃孙皓。此时,司马炎的势力已不可一世,在孙皓当皇帝的次年,即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马炎代魏建晋。此后,日益强大的西晋对吴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孙皓这个皇帝当的并不顺意,他唯恐孙氏天下被别人取代,所以对〃龙气〃很敏感。其实早在孙权死后,吴国便发生问题了,既有内忧,又存外患,继位的三个皇帝命都不好。如孙休当皇帝时,年景欠佳,天灾人祸,出现了不少怪异现象。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卷四十八,载,大雨、雷电、平地涌泉等自然灾害频发,民间闹了严重饥荒。如永安四年,有一个叫陈焦的人,死后被埋葬六天后又复活了,自己从土里爬了出来;永安五年,皇城白虎门北楼失火烧了。可能是觉得南京孙氏〃王气〃转移了,孙皓初当皇帝便有迁都的想法,正好西陵督步阐上奏此事,孙皓准了,于是甘露元年十一月,便将都城从建业回迁至当初的吴国都城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百将军诸葛靓,镇守建业,但不久建业就乱了,一年后孙皓只得又迁回建业。

    巧合的是,这之后有道士说,城东北郊出现了一股〃王气〃,起于甘宁墓。甘宁,字兴霸,是吴国折冲将军,曾任西陵太守。据《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卷五十五,载,甘宁少有气力,为人仗义,时人称之为〃锦帆贼〃。他似乎真是个贼头儿,身边常有一批〃小痞子〃跟着他。他这行为在乱世很吃得开,后率八百健儿投附刘表。再后得到周瑜和吕蒙的共同举荐,得以被孙权接见,并受重用,成长为吴国一员猛将。公元222年,吴国和蜀汉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爆发了著名的〃夷陵之战〃。此战也是三国时三大战役之一,另两起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役爆发前的引爆索,应该是关羽被杀事件。

    孙权设计杀掉了刘备的大将关羽及其子关平,并非一时冲动,他早就对关羽有恨。据说,孙权想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想娶关羽的女儿做儿媳妇。但关羽根本看不起孙权,听媒使游说后,关羽称,〃我虎女岂能嫁给犬子孙权属狗,〃拒绝与孙氏通婚,孙权因此心怀不满,恼怒不已。刘备听说爱将被杀,遂发兵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虽然诸葛亮之前曾为刘备分析了不利的形势,但最后战争还是打起来了。吴方由陆逊任总指挥,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甘宁等吴将悉数率部参战。甘宁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不幸中箭受伤病死。孙权曾说,〃孟德曹操,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

    所以,在甘宁死后,孙权很难过,史称〃权痛惜之〃。甘宁死后葬于时南京东北郊的岩山今直渎山附近。孙皓一听,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但如何泄掉这股〃王气〃却不能随便来,因为这是吴开国功臣甘宁的墓,如果是一般人,挖掉就是了。于是道士献出招术,在墓后挖一条深沟,就能从地下将这股王气泄掉。此沟要挖得直直的,通向江边,不能改向,也不能弯曲,方便直泄。孙皓这一挖形成了一条水沟,即今日尚存的南京城北的直渎河。此事见于晋人伏滔的《北征记》。孙皓挖的那条断王气沟到底有多宽多深呢?史称,〃阔五丈,深二丈。〃看来,孙皓当时真是够狠的,想彻底挖断甘宁墓的王气。但甘宁墓附近多是坚固的岩石,此沟挖凿起来并不容易,工程量巨大。这条沟挖得很艰苦。

    传说,这条沟一开始挖了一年也未挖成,白天挖好了,一夜过后便自动堵塞了。有一个民工因为挖沟伤了脚,收工未能回家,夜宿工地。半夜时竟然看到小鬼前来填沟,这些小鬼可能也累惨了,对孙皓所为有怨言,说为什么不把挖出的土用布袋装起来,扔到江里去,免得让我在这里费力气?这民工一听,觉得很奇怪,天亮以后把夜里所见所闻,告诉负责开沟的官员。官员觉得奇怪,依言把挖出的土不再堆放在附近,而是装进布袋运往江边扔掉,不久沟就挖成了。

    因此后世南宋诗人马之纯因此赋诗,直渎如何计得工,长江虽远欲相通。比尝开凿不胜苦,已复淤填还似空。闻鬼夜中皆有语,弃泥江里解成功。有司号令才依此,衮衮波流渐向东。小鬼埋怨孙皓挖凿直渎一事,完全是〃鬼话〃,不可相信。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还是颇有价值的,即当年为了开挖此沟,帮助孙皓泄〃王气〃,官方曾组织了大量的民工,劳民伤财,不少人因此受伤,甚至丧命,民间因此怨言颇多,这才借所谓的〃鬼〃之口说了出来。但孙皓的深沟挖成了,甘宁墓中的〃王气〃也泄了,却未能改变吴国灭亡的命运。

    到了公元279年,西晋派大将王濬前来攻打吴国。次年,吴国支撑不下去了。在无奈之下,看到大势已去的孙皓把象征皇权的印绶送给了司马伷,之后给自己打了一副大棺材,自缚投降晋军。他为何带着棺材?原来打算降后被杀,就地收尸入殓。幸好王濬还算仁慈,并没有杀他,还亲自给他松了绑。后来孙皓带着一家老小西迁晋都洛阳,含恨离开真的失了〃王气〃的旧都。晋武帝司马炎,当初仅打算免他不死,看孙皓依顺归附,遂起了怜悯之心,赐封他为〃归命侯〃。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孙皓客死洛阳。断王气者,最后把自己的命断在他都,可叹!

第三十四章 龙珠归来 下17() 
无论如何,眼下在石苓人面前,至少有上百只形形色色的变异动物蹲在那个古拙的雕像前面的一个黝黑池子前,人性化的对偶像顶礼膜拜。【,

    万幸,这些变异动物几乎一动不动待在那里,雕像前的变异动物首领……长得像猴子的怪物,是唯一一个站着的变异动物,没错,是站着的!

    这是成精了啊!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从动物进化到能直立行走,这是一场身体的心、体、技革命,也是脑与手所谓一人类脑发育成熟过程,决定了人类心理发育成熟过程,而脑是随着原类人动物进化成类人动物过程中与手活动能力同步发展起来,所以在讨论脑与心理关系同时,我们必须重温脑与手同步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明为什么通过掌纹可以得知心理疾病。大约在5万年前,在非洲丛林里,充满了生命。各种动物,从巨大象群到孤独狮子,从奇异鸟类到沼泽中鳄鱼,当然,少不了抓耳挠腮猴子。但是,最值得一提是在现在叫做肯尼亚地方,正在完成着原类人动物向类人动物进化过程。现在科学家给这最早进化了类人动物起了一个名字:南方古猿。但南方古猿不是类人猿。

    南方古猿是猿人,他部分是猿,部分是人。而且,最初南方古猿更像猿而不像人。根据人类学家推测,雄性南方古猿体重大约4公斤,身高亦米以上,而雌性南方古猿更小,比雄性矮4分之一或2分之一。这些猿人牙齿和颅骨所谓大脑,只比类人猿稍微大一些,但是,他们手却比类人猿灵活了。类人猿是四肢并用奔跑,站立时,手悬摆在体侧,只是攀援时使用手。而南方古猿已经是直立奔跑,而不用四肢奔跑了。所以他们手空出来,可以做其他很多事情了。南方古猿使用手去爬树,挖植物根茎,抓坚果,剥果皮,除去树叶,抛石头,与同伴握手等等,这些活动,使手指独自活动更加灵活了,特别是拇指,变得更有利于前后活动了。手和脑进化开始同步了。这时南方古猿已经通过大脑提供经验,掌握了防御狮子等猛兽技巧,例如,对于不同猛兽采用或者上树,或者奔跑方式,达到自我保护。同时,还出现了通过和同伴之间互助协调来获取食物。可是,类人猿仍然没有进化,它们手还是只做攀援用,还是四肢奔跑。在几百万年之间,南方古猿大脑渐渐地在变大。

    3万年前,南方古猿已经迁移到了非洲南部,与最早南方古猿相比,这时他们脑髓已增大了一一有45立方厘米。脖子更细了,鼻子变小了所谓但是还是很大,牙齿与人类牙齿更相像了。但是嘴和下颌还像类人猿那样突出。他们直立行走,他们手可以挖掘,可以举起石头去砸坚果,以获得果仁。在2万年前,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南方古猿颅骨体积增大了。颅中有65立方厘米脑髓。他们有了一个新名字能人所谓意思是:灵巧人。灵巧在哪里呢?在大脑对于手指挥和手与大脑配合,比南方古猿灵巧了。

    虽然谈不上《乡村爱情故事》里面的能人,但是和南方古猿相比,能人有着突出颧骨、浓密眉毛和一张毛茸茸脸,但是,这种猿人更像人而不像猿了。他下颌没那么突出了,他前齿更小更薄也更锐利,这更利于撕咬,他双手也更熟练,更有力量了。能人可以用两只强壮手,把一块沉重石头举过头顶,小心地把它搬走、丢下,石头落在埋于土中一大块平石上,沉重石头撞成碎片,在碎片当中,有一块有着锋利边缘,他拾起这块碎片,把它当成工具,用来割划树皮和水果,甚至动物皮肉。能人依靠脑智力,指挥手来制作工具,从而加快了他进化过程。然后能人进化成了直立人。

    直立人是当时地球上最聪明生灵。他大脑是南方古猿两倍,和现代人一样。直立人头更小一些,与类人猿相比,他脸不再突出,其轮廓是半个椭圆,从眉毛到嘴唇大体垂直。他后齿更小,与现代人一样,但他嘴唇肥厚,有些突出,鼻子又宽又扁,前额仍很小,略微后倾,眉骨粗大,从头到脚有深棕色毛发,这种生灵为人猿。直立人手,在制造工具时,已经可以靠两只手相互动作了,例如,不再是把一块石头砸向地上石头上,而是用一只手石头去打磨另一只手上石头了。这样便有了石斧、石刀、凹形刮削器、研磨用块状石,又用刮削器制造出尖头木棍、带两个尖叉骨头等等工具。石制品制造成了一项有价值手艺,原始工具交易开始了。人类史翻开了石器皇朝。脑与手所谓两手忠诚地按照脑指挥,制造出了最早杀伤武器:有木把石斧子、用石器削出骨箭,还有用来盛水和物品石盆。

    在手和脑越来越多创造下,直立人更聪明了。他们从中东冒险进入欧洲,从南亚漫游到中国北方,被称为”首都人”。首都人脑容量已经扩大,他脑髓是一一立方厘米。他们孩子可以叫喊着游戏玩耍所谓他们还没有形成语言,但是叫喊发泄着他们情绪,他们已经有了喜、怒、哀、乐心理活动意识。当然,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些情绪可以训练他们大脑,是他们脑进一步进化必然条件。有一天,一个闪电点燃了一棵树,火焰,给直立人带来了温暖,一个直立人把燃烧着小棍,随手放在了一堆树枝旁,居然引燃了另一堆火,直立人开始思考:原来火和他一样,需要食物才能继续燃烧,火食物就是树枝和树叶,他想法解释了火为什么会生和死,他也许就是最早科学家。当然,他推论不完全正确,因为,火没有人一样生命。

    但是,他发现火需要食物……树枝树叶,导致了火种延续,使直立人有了自己长燃不灭火。对于直立人来说,火是神奇,夜里他们坐在火边,火光反射在他们脸上,火阻止了猛兽靠近。如果他们再挥舞起燃着火树枝,还会赶走野兽,有了火,直立人不需要留在洞穴中,或者僻静居住地,有了火,冬天不再寒冷,他们开始崇拜火,火成了第一个神灵。他们由于崇拜,想到把自己最爱吃东西给火,于是,打猎得到动物,祭祀了火,动物油脂,使火燃烧得更旺,他们认为火喜欢,他们也快乐地围绕着火祈祷。直到终于有一天,他们吃到了火吃剩下动物时,发现熟肉比生肉好吃得多时,人类开始了用火烤食物进步。于是他们烘烤种籽、植物、水果,他们虽然吃多半是植物和水果,但是,烤熟肉是他们最爱吃,于是,他们频繁地开始打猎。这个过程,手功劳是不言而喻,如果手不能快速地配合脑反应,那么成为猎物就是直立人了。于是,就是在频繁狩猎中,手和脑配合高度同步,导致了一个重大进化,直立人进化到了人类智人。

    仿佛有一只神秘而朦胧手掠过地球,生存竞争与进化,带来了变化,这便有了直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