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剑踏九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持剑踏九天-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许半湖施礼,面对曹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谦卑。

    “这支队伍是你领兵?”曹勇摆手示意他免礼。

    “原本是郑文将军的部下,下官向将军借的兵。”

    “借?为何?”曹勇一下子就抓住了话语中的重点。

    “自然是为了救殿下。”许半湖看着曹勇疑惑的表情,接着解释道“我在庐水城那一战中被俘。”

    倒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曹勇点了点头,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当时我被关进城里的秘牢,一连几天除了送饭的人,基本上没见过几个活人,直到两天前,牢房的门被打开。”许半湖面露回忆之色“进来的是戴着黄金鬼面的曹将军,黄巾军的领头人。”

    听到他提起曹樱,曹勇的眼睑跳动了一下,可也被他掩盖下去。

    “她当面解开了我的手铐,然后告诉我,我可以走了。”

    曹勇瞪了他一样,这话听起来也太像是玩笑“就这样?”

    许半湖一脸无奈“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还不识趣的问了一句为什么?结果她这才抛给我一张地图,然后告诉我,燕国的人最近几天或许会来,如果来了的话,他们会押走殿下您,预测的路线地图上有标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告诉我这些,不过估计这就是她放跑我的目的,只是”许半湖拖着下巴,欲言又止。

    “你完全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是吗?”曹勇接着他的话说道,许半湖点了点头。

    “好了,你先下去吧。”曹勇摆了摆手赶人,房门被合上,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这样复杂的表情,即便是痛失一臂,也未曾流露出这样的神色。

    “你是念着旧情吗?”曹勇看着窗外的星星,喃喃自语“可我和你,有的也只有旧怨呐!”

    与此同时,统帅大军的郑文望着庐水的方向,许半湖向他借兵,如果行程没有什么问题,那支队伍应该已经绕过了庐水城,去营救押往燕国的二王子。

    他的案边放着一封信,信的落款是一个墨黑的章印,印的是一个“郭”字。

    除了魏王陛下的金印,魏国最有分量的印章就只三个,两枚魏国王室的印章,还有一枚便是魏王赐予这位先生的私印。

    魏国没有国师、宰相之类的职位,有的只是一位先生,姓郭,名奉孝。

    郭先生在魏国没有官位,本人也是以散人自居,可魏王给予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一定程度上,他的话可以代表魏王,这可是连大王子都没有的权力。

    所以朝中的人都是尽可能的讨好这位郭先生,比如说王权的归属,他的话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

    好在这位郭先生有世外高人的风范,历经前朝宦海起伏,便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少有插手朝堂之事,所以王位之争,还是有一些悬念。

    而郭先生之所以会给郑文写信,为的只是说一句话。

    墨迹因为天气原因有些发湿,凑上去还可以闻到一点墨香,信纸展开,上书——王权之争,手足不相残。

    一开始接到这封信,郑文还有些没头没脑,直到许半湖逃出庐水,向他借兵,他才知道郭先生要提醒的到底是什么。

    他是大王子那一边的人,许半湖的那些无稽之谈他完全可以不去理会,毕竟在王位的归属上,二王子是大王子唯一的竞争者,变相的借刀杀人,不失为一条妙计。

    可接到这封信后,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位前朝元老的话,他不能也不敢不听。

    所以就在许半湖满以为自己会借兵失败,已经在准备后手的时候,许半湖同意了,他精挑细选的分出一支队伍,给予这次营救行动最大的支持。

    王权斗争,许家一直都是置身事外的态度,但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这位郑将军是大王子的人。

    如此举动,让许半湖都疑惑了好一阵子,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事不宜迟,也管不了这么多,这才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九章 穷途末路() 
二王子不在,郑文统兵,他清点好人马,一路向东,一鼓作气渡过庐水河,途中本是小心翼翼,结果出人意料的没有遇到半点阻拦。

    他站在山头眺望那座黄巾军占领的城池,似乎是想走二王子的老路。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或许是因为其浩大的声势震慑住了黄巾军,一路上竟然畅通无阻,没遇到任何的埋伏,黄巾军竟由着他们这样直接冲到城墙脚下。

    郑文骑着战马,兵临城下,场景和当初黄巾军攻城之时何其相似,只是双方的角色互换了过来。

    城墙上黄巾军已经布置好城防,士兵们三人一组,站在城楼上,箭镞和刀磨的雪亮,看着虎视眈眈的郑文,充满警惕。

    而魏军刚经过一波长途的行军,他们是用最快的速度往庐水城这边赶,或许因为这样,黄巾军反应不及,他们一路上才没有遇到半点阻挠。

    从车辙印来看,他们带的辙重数量惊人,甚至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军制,行军肯定不会轻松。

    魏国的士兵和战马会疲惫,所以理所当然的,这支军队现在不是在最佳的状态,虽然凭借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他们有信心攻下这座城池,可守城易,攻城难,郑文不想浪费不必要的兵力在黄巾军的身上。

    所以在给予黄巾军兵临城下的压力后,他理智的选择了后退三里,在黄巾军的家门口安营扎寨。

    郑文传下军令,先修整一番,养精蓄锐,明日清晨攻下庐水。

    他军令下的明目张胆,也不怕黄巾军知道,准确的说,他还希望黄巾军能知道,这样黄巾军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

    如今大军压城,庐水城内人人自危,好在曹樱自出战以来,都是战无不胜,给她建立起了颇高的威望,黄巾军对她的自信甚至有些盲目,也正是因为这份盲目,才能在这种时候稳住局势。

    城主府内,黄巾军几个重要的首脑齐聚,眼看着一场大战就要发生,他们必须要拿出些对策来。

    最先开口的是钱宽,他道“如今魏军在城外扎营,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如果能派出一队奇兵,捣毁他的辙重,或者暗杀敌军头目,我们才能有一丝的胜机。”

    坐在一旁听着的张梁都皱起了眉头,他这种外行都听得出,这样的机会有多渺茫,倒是钱宽的老大徐疯最先驳他的话,道“按照我们兵力的对比,辙重只有毁坏三分之二以上,魏军才有可能退缩,而暗杀头目,只要不能拿下郑文都毫无意义,而且这都是我们假设,说实话,就算这假设成立,我也不太看好结局。”

    “毕竟对手的兵力太强。”还是叶玄直接揭开了这个最大的问题“还有,那位郑将军我和他交过手,他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对手,这样的计划不可能顺利。”

    “那能怎么办?”钱宽不耐。

    “守!”曹樱开口,直接就是一锤定音“我们已经通知了燕国,请求他们的援助,只要拖住了,燕国的援兵就会来与我们共同抗击魏军。”

    这会轮到张梁纳闷了,他是农夫出身,不懂两国之间的勾心斗角“燕国为什么肯帮我们?”

    钱宽不屑的解释道“当然是因为利益,魏国越乱,燕国就越舒服,所以他们当然肯支持我们,只是”

    他看着下方那些黄巾军里的小头目,生生的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如此一番讨论下来,安抚了一下军心后,大家也就各忙各的去了,毕竟兵临城下,还是有很多要准备的事情,待到所有人都散去,只留下钱宽和徐疯二人还留在城主府,迟迟不肯离开。

    曹樱看着这二人,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徐疯除了打仗没什么爱好,这种时候一般都像闷葫芦一样,还是钱宽先开口“燕国想让我们继续在魏国蹦跶不假,可这一次我们碰上的是郑文率领的大军,他们伤筋动骨或许可以保下我们,可问题是他们肯吗?”

    这个问题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明白,所以他们不说,可几位黄巾军的核心人物都是心领神会,现在黄巾军已经是穷途末路。

    刚才这些话钱宽不说,怕的是乱了军心。

    这个时候,曹樱却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我自有分寸。”

    这也算是回答?钱宽当时就急了,可一只手搭到了他的肩上,徐疯示意他停下,然后看着曹将军,开口问道“当真?”

    “当真。”曹樱点头,一问一答都是如此的简单,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问答后,徐疯应了一句“我知道了”,便不顾钱宽的反应,拖着他一起忙自己的事去了。

    这次的商讨,就这样完完整整的结束。

    魏军是清晨行军,到了庐水城下已经是下午,可这该死的天气,下午的太阳仍是火辣辣的。

    在这太阳底下安营扎寨,太阳落山时开始休整,等到日落,这些士兵们基本上就已吃了晚饭,进入了梦乡,这是郑文下的命令,日落之前,大军必须睡觉休整。

    没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比平时要早一些,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魏军受的一直都是这样的教育,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疑虑,只是机械式的按照命令去做。

    郑文还是看着那座城,城里面有一个叫叶玄的人,当初在谷阳的时候,就是这个少年,在自己手底下玩的一出金蝉脱壳,耍了自己一回。

    自统兵以来,郑文的战法就以诡谲多变出名,结果没想到被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成功的耍了个小把戏,觉得恼怒之余,也不禁对这人起来些好奇心。

    如今他兵临城下,却又退出三里,安营扎寨,为的就是让城里的黄巾军感到压力,有压力他们就会乱,自己攻城也就更容易。

    郑文是老辣的兵法家,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深意,只是不知道如今城内那少年现在是什么感想?或许已经急得焦头烂额吧。这样想着,郑文又摇了摇头,能耍到自己的人,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看着渐渐没入山峰的落日,郑文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可惜啊这次没机会和他交手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章 夜袭() 
夜鸟停在枝头,明黄眸子泛着妖异的光,此时大部分都是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那极其少数的守夜人,强忍着困意死撑,并且时刻注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庐水城内的黄巾军是如此,魏军也是如此,守夜人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的杵着战矛,可眼睛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魏军军纪异常严格,要是在他们当值的功夫,出了什么事情,直接就是拖出去斩了。

    树梢的夜鸟转动着眼珠,突然扑扇起翅膀,飞向另一枝树梢,一名守夜的魏军啐了口唾沫,道“还以为是啥动静,原来是只鸟,吓死小爷了。”

    一同守夜的人只当是个笑话,却突然看到一个人影,一只手搭上了守夜人的肩膀。

    那位最先开口的守夜人,感受到了肩头的触感,汗毛瞬间就竖了起来,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要惊叫出声。

    可在这之前,那黑暗中的人影先开口了“慌什么慌,就你们这胆子,还像我大魏的士兵吗?”

    他们回头一看,来人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而且这位壮汉他们还认识,是军中的一位百夫长,他们所在小队的十夫长,是这位百夫长的直系下属。

    “郑将军亲自下令,叫醒所有人,即刻行军。”

    两名守夜人也没问为什么,答了声“是”,便转头准备执行。

    百夫长在他们走前提醒道“记得隐蔽些,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魏军营地的各个角落,醒来的人叫醒睡着的士兵,在郑文的示意下,他们都将动作放的很轻,几乎没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

    营地在黑夜的掩护下静悄悄地,可所有的士兵都已经从梦乡中醒来,他们整齐的在郑文面前列队,每个人都安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现在是深夜,离他们约定的进攻时间还有三个时辰,可就在这个时候,郑文唤醒了所有人,并将所有进军的准备都做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深夜突袭看的就是一个时机,他率领着大军,一步一步的向庐水城逼近。

    没有多余的命令,他只是要所有人都跟紧自己的步伐。

    庐水城内,站岗的哨兵揉了揉眼睛,黑夜中似乎有人影幢幢,可他又不太确定。

    从箭筒里取出特制的箭矢,这是叶玄发明的新东西,箭镞换成特质的易燃物,并且浇上火油,一点就燃。

    他取出火隧,燃起一丝小火,就要往特质的箭矢上靠,眼看就要点燃的时刻,一只白皙的手掌搭了上来。

    哨兵回头,在火把昏暗的光线中,先看到的是一双血红的眸子,先是吃了一惊,尔后又立刻冷静下来。

    因为黄巾军的人都知道,他们那位料事如神的军师,天生一对不详的红瞳。

    叶玄帮着他熄灭了火隧,军情紧急,哨兵急忙开口道“前方好像有情况。”

    “我看到了,应该是魏军。”叶玄毫不在意,有些敷衍的应道。

    那名哨兵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黄巾军,可见这情况也急了,叶玄倒是很冷静,随便招呼过来一人,道“通报给大人,魏军行动了,正往我们这靠近。”

    那人也是暗吃一惊,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战,接下命令后飞快的去了。

    “军师,您?”那名哨兵见叶玄丝毫没有下城墙的意思,开口问了一句。

    “这里我亲自盯一下吧,下面有我没我差不多。”叶玄望着夜色,有些漫不经心的答道。

    接到魏军行动的消息后,曹樱也是第一时间召集了众人。

    一时间城主府里吵成了一团,徐疯倒是最后一个姗姗来迟,一路上就在埋怨,这时候路上也不点上灯。

    倒是钱宽先一步为他解释,道“或许是为了装出没有察觉的样子,曹将军可能有什么埋伏的计策。”

    徐疯不置可否,继续向里走去。

    议事的大堂内倒是灯火通明,曹樱披着件大衣,举着酒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好像现在行动的不是死敌魏军,而是亲戚来访。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这副姿态,下面紧张的众人心稍安了一些。

    除去叶玄,以及还在呼呼大睡的石涛,钱宽和徐疯入场,该来的人基本上算是到齐了。

    钱宽一上来就直接问道“现在的情况,曹将军可有什么打算?”

    这里曹樱还没开口,就又是一名黄巾军的头目问道“燕国的援军什么时候到?”

    头目几乎是抢着说话,语气中还有些不忿的意味,黄巾军皆是兄弟,肝胆相照,如今这事情曹樱却迟迟不肯和他们透底,让他们也有些情绪。

    张梁也是点头附和“魏军的攻击早了三个时辰,要等援军,我们又要在多坚持三个时辰。”

    虽然守城有地利,可对面的兵力优势摆在那,大家都没什么信心。

    曹樱慢慢悠悠的饮完杯中酒,这才开口道“燕国的援军不需要了。”

    众人都怀疑自己是幻听了,有些惊疑不定问“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曹樱这次刻意将语速放低,清清楚楚的再次重复了一遍“燕国的援军不需要了。”

    没等他们继续开口,曹樱一道命令下了过去“我知道你们都想问为什么,不过在此之前,你们还是拿好武器,在城内好好待着,随时准备迎敌一切照旧,要注意只有一件事情。”

    为了勾起所有人的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