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剑踏九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持剑踏九天-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一人接着道“两位上将公务繁忙,抽不开身。”

    两个不起眼的家奴,就替大汉军方的所有人告了个假,明显是**裸的嘲讽。

    这是大汉军方给刘醒禅的一个下马威,或许是出于妒忌,也或许是想敲打一下这位军中新秀。

    过了好久,刘醒禅才把目光移到这两个家奴的身上,不是刻意,而是他一直没有心思理会这两个跳梁小丑。

    但现在不同,这两人站在了他面前,他看着前方,觉得路有些被拦住了。

    然后便是出剑归鞘,一道血线出现在一名家奴的颈间。

    因为惊恐而睁大双眼,瞳孔中映出自己的身体,那名家奴就此身死,血惊的人群连退几步。

    刘醒禅居高临下的看着活下来的那名家奴,问道“你是替两位上将传话?”

    那名家奴抹了下脸上的鲜血,身体抖成筛糠,他是替那二十三位将军告假的人。

    可刘醒禅压根就没注意这两个小丑,所以也不会清楚谁是借谁的名头。

    “都是军人,何必像个小孩子一样。”刘醒禅望着地下的那一淌鲜血,道“你看我,觉得聒噪便杀了。”

    二十三位将军,两位上将,几乎是大汉军方的全部,却被他说成是像小孩。

    有句话叫年轻气盛,这位少年候爷,当真是傲气到了极点。

    夜照玉狮子的鬓毛闪着银辉,刘醒禅从家奴的身边走过,他的道很直,他的腰很正,他的头昂的很高。

    家奴有些茫然的看着刘醒禅的背影,脑海中闪过他进城一路走来的画面,他似乎一直都是这个姿势,把胜利者的骄傲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人迎又如何?凯旋往往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上,尸骨就是他的旌旗,血海里奏着战歌,那么除了黄土里埋的枯骨,还有什么能烙印凯旋的荣耀?

    所以刘醒禅傲气,傲气的理所当然。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四章 何必在意() 
与此同时,离紫禁城万里,魏地庐水。

    曹樱蹙眉,黄巾军没有魏王那么周密的情报网,但刘醒禅凯旋候之名,已经传的风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所以她知道,知道吴地已破,那个刘姓的少年郎,一战封候。

    “姓刘。”曹樱喃喃自语,眉眼又舒展开来。

    她登上庐水的城楼,俯视着整个城池,在寻常百姓眼里,即便是再小的城池也显得很雄伟,所以他们觉得庐水很大,城墙很高。

    而曹樱自紫禁城归来,那座最雄伟的城,有着大陆最密不透风的墙,紫禁城的城墙很高,高到正午的阴影都可以遮住她的全身。

    所以她觉得庐水很小,魏国很小,甚至连整个大陆都不够广阔。

    叶玄自城角踱步而上,走到曹樱的面前,开口道“粮食已经运到了。”

    即便二人名义上的主仆,叶玄对曹樱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一点压低姿态的意思,他不愿,曹樱也不想。

    曹樱远眺着庐水的山河,回应道“国公终于聪明了一回。”

    她所说的国公自然是许半湖的爷爷,那位许家的掌权人,运来的粮食来自魏国各地,只有许家才有这么大的能耐,在魏王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调粮。

    对曹樱来说吗,这不仅仅是一批粮食,还象征着国公的态度,他们这一举动已经表明了,许家已经站在了自己这边。

    囤积粮食,自然是为了固守一城,这看起来是重蹈三巨头的覆辙,愚昧不堪,可实际好像也是这样。

    但曹樱就这样做了,她努力维持城内的治安,修补破损的城门,黄巾军入主城主府,似乎就打算长久的住下。

    庐水成了一个国中国,在魏国的地界,统治者却是反抗魏王的黄巾军。

    所谓的国中国,必然是像孤岛一般的存在,所以庐水孤立,并且无援。就像是风中的残烛,只要魏王曹这边吹一口气就能吹灭。

    庆幸的是,魏王没有看着这缕残焰,他不看,并不代表其他人不管。

    魏国大将郑文,率清剿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平定了出云城后,走上了曹勇的老路,大军渡过庐水,压到黄巾军建立起的国中国之内。

    庐水城里,曹樱裹着大衣下了城楼,城主府内,她清退了左右,空荡荡的大堂只剩下了曹勇和她。

    城楼上的北方萧瑟,吹得身体有些发冷,大衣裹着,才渐渐暖和起来,身体渐渐变暖让曹樱感觉很是舒服,脸上的表情也缓柔了许多。

    坐着的她看着站在下面的曹勇,开口道“三哥,好久不见。”

    他是魏国的二王子,在四位兄弟姐妹里,排行第三,所有曹樱一直是叫他三哥。

    此时的曹勇是站着的,身上也没有任何的束缚,大堂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相对而立,所有他很不舒服,不舒服曹樱对自己的无防,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蔑视。

    他冷哼一声,道“少来,以前可没见你对我这样客气。”

    曹樱又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不禁莞尔,曹勇不知她何故发笑,心中更是气极,只得转脸道“已经是败军之将,要杀要剐随你。”

    “杀你我倒没这个打算。”曹樱敛去笑容,道“不过在发挥你的价值之前,我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什么事?”曹勇虚着眼,有些不耐的说道。

    “我的母亲是谁?”

    寒风穿堂而过,气氛骤然变得冷了些。

    曹勇皱眉,语气里有着不解和愤怒“母后何尝亏待过你,你竟说出这种话!”

    虽然两人不睦,但毕竟是亲兄妹,同父同母,那位李皇后为魏王生下两女一子,大郡主曹月,二王子曹勇,还有小郡主曹樱,就连大王子也因为生母已逝,尊她为母后。

    “罢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曹樱用手抚平大衣的褶皱,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看来你也和我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你到底想说什么?”曹勇才刚上前几步,便听到了咚咚的敲门声。

    敲门的是钱宽,徐疯的心腹,他无心打理自己的“家当”,人马也基本上由黄巾军调度,手里只握着最重要的兵权。

    钱宽站在大堂外,他知道曹将军在和俘虏谈话,而这个俘虏是魏国的王子,身份尊贵,所以没有命令,他不敢进去打扰,可身旁站着的这位,也是自己不能怠慢的人物,所以他选择了敲门,敲大堂的这扇大门。

    抚平大衣的褶皱,曹樱拿起放在台上的黄金鬼面,遮住自己秀丽的面容。她知道敲门的是谁,也猜到了来的是谁,所以她朱唇轻启,开口道“都进来吧。”

    钱宽带着一个年轻人入大堂,那位三角眼的年轻人打量着戴着面具的曹樱,开口道“在下居无材,大燕的使者。”

    曹勇瞳孔微缩,燕国虽是魏的邻国,可在这个吴国刚被灭紧张时期,燕的使者来庐水做甚?

    曹樱挥手,两名候着的黄巾军进来,将曹勇压了下去,有他在这里,和燕国使者的谈话总不是那么方便。

    “居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曹樱抬手示意他入座,自有新收的侍女给他奉上茶水。

    茶盖轻划着茶碗,居无材抿了口茶水,悠然道“都是黄巾军的曹将军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连魏国的二王子都能擒下。”

    “居先生过奖了。”面具下曹樱的脸面无表情,语气却不似面容一般冷“我再有本事也只是山野起义之人,比不得一国之众。”

    居无材的脸上第一次挂起真切的笑容,不再是那种皮笑肉不笑的假意,道“曹将军能如此自知,也是一种美德。”

    自知便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起义军里你万人之上,可在诸王面前,你只是一个小喽啰,小喽啰就应该有自己相应的姿态。

    居无材话说的客客气气,里面的意思却是高傲的很。

    曹樱懂这意思,可也不恼,反而是带着淡淡的笑,有点嘲弄的意味。

    她开口道“居先生说的对,所以我们黄巾军想对燕国展现自己的友好。”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居无材如此在心中想到,开口把话接了下去“不知曹将军打算如何展示?”

    曹樱直接了当的说道“将魏国的二王子献给燕王,同时燕王殿下有何吩咐,我黄巾军定当尊崇。”

    “曹将军真是聪明人。”居无材脸上的笑意更浓,甚至在想自己回到燕国,一定会是大功一件,到时论功行赏,自己又有了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淡淡的茶香飘散在室内,居无材品着这不算是中上等的名茶,也觉得胜过那燕国的极品雪前茶。

    谈话就在他那愉悦的心情中过去,当他压着曹勇,踏上回燕国的路时,石涛啃着个饼子进了大堂,看到曹樱又觉得有些不恭敬,狼吞虎咽的吞下饼子,擦干净嘴巴,道“那人说话看起来礼貌,我却总感觉嚣张的很,听着不舒服。”

    他说的那人自然是居无材,曹樱百无聊赖的理着自己大衣的褶皱,道“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罢了,何必在意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五章 祝你好运() 
车辙压过暗色的土地,留下一行浅浅的辙印,马背上的叶玄骑在队伍的最前方,眼睛却是不时的扫过地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们刚出这庐水城,脚下的地面依稀可见几天前那场大战的痕迹,两军拼杀留下的鲜血渗入地下,经过时间的腐蚀变得发黑。

    马车上的居无材看着心不在焉的叶玄,放下掀开的车帘,冷笑着自言自语“这黄巾军果然是一群酒囊饭袋,这样的中看不中用小子竟然也能混个头目当当。”

    同在马车里的曹勇偏过头,他此刻被包的像粽子一样严实,一点点小小的动作都让这粗麻绳勒了下他的四肢,轻微的痛感让他脸上嘲弄的笑容渐渐隐去。战场上他是与叶玄交过手的,也知道他在那一战中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如果他都是酒囊饭袋之徒,那么世上便再无可用之才。

    车里还有两位燕国剑客,一身衣袍与市井农人无异,他们靠在马车的角落里,一路走来,都没有发出半点声响,静的就像是两块顽石,不留心压根就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都说燕国的剑客是木头一般的苦行僧,今日一见,倒还真有些苦行僧的味道。”曹勇舔了舔有些干瘪的嘴唇,开口说道。

    居无材阴笑一声,不置可否,没想到这个时候,这位王子大人还有空聊些杂话。

    燕国剑客中一名麻衣人抱着手中的剑,有些不屑的说道“我燕国剑客三千,风格各异,你这话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原本以为这两位是护卫一般的角色,不过现在看来,能自己开口插上句话,可见这剑客的身份也不比居无材低多少。

    另一名布衣剑客也开口,语气更是清冷了许多“真是无知。”

    见这位王子被轮番鄙视,居无材心里莫名的有些舒畅,热心的解释道“你可知墨先生?”

    “剑圣墨白?”曹勇见居无材点头后,接着道“世上谁人不知?恐怕他的名气比起那位道教掌教还要大些。”

    “墨先生是燕人,是我们燕国所有剑客的骄傲。”居无材先说下去的话,却被麻衣剑客接了过去“先生常年一身素衣,我们自认不如,便着麻衣布衣,以示尊崇。”

    曹勇不禁莞尔,这种尊崇的形式未免有些闲着蛋疼,可也从侧面体现出剑圣在燕人,特别是燕国剑客心目中的地位,恐怕高高在上的燕王也没办法企及。

    黄巾军在前面探路护卫,马车里面的他们却是说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可这样的机会也不多,毕竟曹勇是被押的人质,虽然没有被堵上嘴,但也不能频频开口。

    已是出来庐水城三十多里,叶玄一拉缰绳,马匹带着队伍一齐停下,车上的曹勇感觉那细微的颠簸消失,不用问也知道是队伍停了下来,他在心里估着队伍的行进速度,对比大概的时辰,大致也知道是走了多远。

    虽然肯定是离魏国的边境越来越近,可按照自己的估计,现在这马车不可能到达燕国境内,看天色也不像是要休息,难道是遇到了什么埋伏?所以才突然停下。

    心中燃起了一丝获救的希望,毕竟是魏国,就算是遇到魏军也毫不稀奇。曹勇不自觉的攥紧了手心的小铁片,绳子紧紧勒住他的手踝,手掌被铁片的菱角扎破了皮也毫不在意,可过了三个呼吸的时间,马车也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没有预想的骚乱,也没有人来掀开马车的窗帘,那么就不可能是遭遇了魏军,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

    叶玄看向前方,半隐在田地里的汉子一个个的走出来,他们都是寻常农夫的打扮,可手里却是拿着明晃晃的刀剑,步调整齐划一,丝毫不像是什么山野村夫。

    一个络腮胡的汉子走在最前面,朝着叶玄喊道“来的可是黄巾军?”

    叶玄也不下马,坐在马背上直挺挺的答道“正是,居先生和两位剑客都在马车里。”

    “人质也在?”络腮胡汉子明显是得到过消息,确认是要接应的人后立刻就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魏国王室人丁单薄,二王子这个人质在燕国看来,分量可不小。

    “在马车上绑的好好的,高将军。”说着叶玄就带着络腮胡汉子往马车那边走。

    那络腮胡汉子名为高野,听到叶玄一口就说出自己的名字,也是心中一凛,随口问道“你知道我?”

    “各国有些名气的人物,我基本上都会了解一下。”叶玄接着补充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事。”

    高野不说话,骑上一匹手下准备的骏马,跟在叶玄后面,都是一个队伍,他们距马车也就是几十步路,骑马更是几步路的功夫。

    窗帘掀开,先看到的是居无材带着淡笑的脸,然后再是被绑成粽子的曹勇,最后才注意到那两位燕国剑客。

    高野满意的点了点头,身为魏的邻国,他自然是知道魏国王子的模样,只是一眼便确认了身份。

    “如此那便没我什么事了。”叶玄淡然一笑,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告辞了。”

    说着眼角的余光还瞥了眼马车上被绑的人,曹勇的表情僵在当场,不易察觉的低下了头,掩盖住眼中的疑惑。

    叶玄也不含糊,客气几句之后,将护卫的任务交接给燕军,自己立马就带着人马走了。

    刚才趁着所有人都没注意的空当,叶玄张开嘴,说了一句话,他没有发出声音,所以只有曹勇一个人看到了他嘴唇的动作,艰难的辨识出了那句话的意思——祝你好运!

    一句无聊的烂话?还是攥紧了手中的小铁片,曹勇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两名士兵将自己绑的严严实实,手心却突然被递上了一块这样的小铁片,他想回头去看,却被一名士兵推了下脑袋,喝止道“都被绑成这样,还不给我老实点!”

    当时还觉得是城里的魏军遗兵,暗中帮助自己,可叶玄那句奇怪的话,又不禁让他联想到,哪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六章 挣脱() 
曹勇的手握着铁片,机械的重复着切割的动作,铁片的体积小巧,很是扎人,可铁片终究是铁片,没有刀刃的锋利,所以他只能更加用力,绑住他的麻绳很粗,所以他只能加快切割的频率,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燕人,所以他只能更加小心,小心的用掌心将铁片攥的死死的,不断的来回切割。

    将军的手是握刀的,长久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