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遥控大明-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胀缩系数,千分之二的误差值,等等这些技术数据也就是一般民用压力容器的水准,就算是最普通的压力罐、锅炉都可以轻易达到。哪怕是对于老罗这个技术已经严重落后的厂子来说,都没有丝毫技术含量可谈,这种东西还敢自称是新技术?有保密的必要吗?

    本着客户就是上帝的原则,既然苏子朋要求保密,那就保密好了,反正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子,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合同文本,当苏子朋拿出一沓红彤彤的钞票放在桌子上作为定金的时候,这笔业务就算是谈成了。

    这笔业务虽然小的出奇,利润却无比丰厚,辛辛苦苦做好几天的二手外贸订单都赚不了这么多。

    给钱痛快,要求简单的苏子朋马上就成为老罗心目当中最优质的客户了。

    就在老罗准备和这个叫苏子朋的客户吃顿饭的时候,这个客户却拒绝了吃饭的邀请,反而从黑色的皮包里取出一份图片,指着图片上那个威风凛凛的古代武士说道:“你们厂子能生产这样的锁子甲吗?”

    图片上还带着“百度专用”的字样,明显是刚刚从网上截的图然后打印出来的。

    所谓的锁子甲,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金属圆环串在一起的甲胄,就算没有车床和数控机床等现代化的攻击,单纯的只用手工也能做出来,只是耗费时间太多而且非常麻烦而已。

    如果说那个小小的金属销子还稍微有一点点技术含量的话,这种东西根本只需要按照要求批量制作就可以了。

    “苏先生,没问题”

    “我想尽可能降低锁子甲的重量,应该用什么样的材料比较好?”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钛钢啊!钛钢的钢丝最轻,只是用钛钢丝的话,成本会高很好。苏先生可以考虑使用轻钢,轻钢的钢丝也可以,价钱会低一大截。”

    老罗说的和苏子朋在百度上搜索的资料基本一致,马上就同意了他的建议:“好,那就用轻钢吧!制造一件这样的连环锁子甲,需要多少钱?”

    “苏先生,这样的锁子甲不过是一些轻钢钢环拼接起来的,本身不值钱。只要是手工费专门给你弄,你也知道现在的人工挺贵的”

    “同样的连环锁子甲,我要一千两千套”

    两千套?这个数字,直接就让老罗还没有说出口的那后半句话噎在喉咙里,咳嗽了好几声才缓过这口气来。

    “两千套?”

    “对,就是两千套,罗厂长做不出来?”

    虽然罗老板的数控机床并不怎么先进,其他的机床也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但做这种没有半点技术含量的钢环依旧是大材小用了,让老罗感觉吃惊的是数量。

    仿造古代的铠甲,是一些年轻的军史发烧友最趋之若鹜的事情,就连苏子朋给的那些图纸都明显是从网上截下来的,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谁见过一下子做两千套连环锁子甲的军史发烧友?

    要是为了闹着玩或者是拿出来炫耀,一套就已经够了,可苏子朋要的是两千套啊。

    若是大明朝,有人私自制造这么多的铠甲,不用问也知道是要造反了。可这是二十一世纪啊,弄那么多古代的锁甲做什么?不可能是真的闹着玩儿吧?

    “其实吧是这么回事,”苏子朋马上就搬出了早就准备的那套措辞:“我有个朋友,正在拍摄一部古代的大电影,做这些东西是拿去当道具使用的。”

    就算真的是用来做电影道具,给那些装扮成古代士兵的群众演员使用,随随便便做几十套在镜头前晃一下子也就可以了,似乎也用不了两千套这么多吧?

    “那是一部史诗级的大电影,大投入大制作,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不在乎多花钱。”

    虽然苏子朋极力解释,老罗还是不怎么相信:光是穿锁子甲的群众演员就有两千,这个电影的规模得多大呀!

    “真要两千套?”

    “反正投资人有的是钱,拍电影不是就烧钱吗?”

    好在老罗是个典型的生意人,只要有钱赚,根本就不在乎电影的事儿,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锁子甲本身上来了:“我从没有做过这种东西,不知道报价多少,要不然这样吧,苏先生稍微给我放一点定金,钱不必太多,有那么个意思就行。我先找人做一套出来,看一下成本,然后再商量价格,您看”

    “好,就这么办。”

    给老罗放了点定金,让他先做个样品出来,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苏先生给我个联系方式,手机号码什么的都可以,等我把样品做好了,给您送过去”

    “不必留联系方式了吧。”苏子朋似乎不大愿意让老罗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半月之后,我亲自过来拿样品,要是样品的质量还行,就可以预付一部分款子先做着了。”

    直到现在,除了知道这个年轻的客户姓苏之外,对他的身份信息完全一无所知。不过这个客户掏钱很痛快,连定金都给的足足的,不可能是诈骗什么的。

    老罗根本就没有想太多,满口答应了。

    半个月之后,苏子朋如约前来,检验过样品之后,对于老罗的报价全盘接受,当场就还给了二十万的定金,搞的老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老罗马上就给苏子朋塞了一个红包:“苏先生,我知道你是帮剧组做事情,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不能让你白忙一场。这是我们厂子一点小小的心意”

    “老罗,都是痛快人,红包什么的就免了吧。”苏子朋哈哈大笑着,很痛快的说道:“你把发票给我开是稍微高一点,我回去能报销就行了。反正剧组有的是钱,就不剥削你们这些辛辛苦苦做实业的了。”

    原来这个姓苏的客户和剧组的财务人员有关系,看这个样子关系还挺硬。深谙经营之道的老罗马上虚开了发票,让苏子朋也能从剧组“捞”到一点好处。

    有钱不能一个人都赚了,得给对方一点实惠,这才是长久的经营之道。

    老罗摆了一场酒,把这位姓苏的大客户好好的招待了一番

    当苏子朋离开聚丰金属构件厂的时候,马上就把那张自称可以报销的发票撕的粉粉碎碎,顺手丢进了垃圾桶

第四十七章奇特的钱币() 
方值四月初仲,正是桃红柳绿好时节,昏沉的夜色当中,弥漫着槐花的香甜味道,促织虫儿的鸣叫声一阵接着一阵,让这个温暖的夜晚显得分外宁静。

    已经是三更初刻,在老屋里忙活了好半天之后,李乙丑走出房间,来到拿到小小的月亮门前,轻轻的掩上这道中门,又很小心的上了闩,整个后院已经成为一个封闭而又独立的空间。

    蹑手蹑脚的来到后边的墙根处,轻轻的拍了两下巴掌。

    很快,墙外就响起了两声猫叫。

    暗号对上之后,李乙丑小心翼翼的把后门打开,一个瘦小的身影非常敏捷的闪身而入。

    “安排好了?”

    李初九把嗓音压的极低:“巷口和巷尾都已安排了信得过的兄弟,东家只管放心。”

    “你办事我放心,随我进屋。”

    跟在李乙丑的身后来到这间不大的屋子,屋子里点着两根蜡烛,所有的陈设和前几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桌前又堆了一大堆一尺见方厚有六寸的纸盒子。

    从七天前的那个深夜开始,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初九就带着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兄弟守候在**老宅的后门之外,只要李乙丑发出信号就会进来搬东西。

    前几次也是搬这种样式的纸盒子,盒子的分量颇为沉重,从李乙丑的屋子里搬出去之后直接进到城西铁器厂的仓库里边,由李初九本人负责看管,任何人不得靠近。

    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盒子出现了破损,李初九终于见到了装在盒子里边的东西:亮光闪闪的锁子甲。

    大明朝不禁刀剑,只有制式弓弩、火炮、铠甲等物才是真正严格禁止的物品,寻常人等不得私自制造更不得拥有。现如今的李乙丑已是淮扬民练指挥使了,制造些铠甲也不算什么,但如此精良的锁子甲,就算是官军也装备的很少。

    为了让淮扬民练的士卒拥有更加强悍的战斗力,李乙丑想方设法的购置一些甲胄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么多的铠甲实在有些悖于常理。

    更让李初九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锁子甲是从哪里来的?

    若是李乙丑花费巨资私下购买,完全可以直接放进铁器厂的仓库,根本就用不着先放在他的屋子里再偷偷摸摸的搬到仓库里边。

    据一些工匠们私下里议论,说东家李乙丑得到了神仙的眷顾,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李初九始终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接连从李乙丑的房中搬出那么多是锁子甲之后,才渐渐相信了。

    不信也没有办法,因为所有这些精良的锁子甲,就好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刚刚运走几车,只要过一个夜晚,东家李乙丑的屋子里就又会出现一大堆

    或许,东家李乙丑真的是神仙中人,至少也和神仙有缘,要不然根本就无法解释这些凭空出现的精良铠甲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愣着了,赶紧搬。”

    “是。”

    李初九再不迟疑,和李乙丑一起,把一个个略显沉重的纸盒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放到后巷的架子车上

    时辰不大,终于把屋子里装着锁子甲的纸盒子搬空了。

    “按照以前的章程,送进库房,你负责看管。没有我本人的当面命令,谁也不许碰这些东西,明白了吗?”

    “东家,俺明白。”

    取出早就准备的几小角银子,交到李初九的手中:“把这些银子分给外面的那几个兄弟,让他们的嘴巴严实一点。”

    “兄弟们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东家放心吧。”

    片刻之后,后巷中就传来隐隐的车轮之声

    把后门再次闩死,放下了中门的门闩,一切如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抹了抹额头的细汗,再次端坐在桌前,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终于搬完”四个小字,将纸条放进抽屉里。

    很快,苏子朋就回过来一张字条:“两千套锁甲,给你的弓箭手和辅兵使用,未来的炮兵也可以穿锁甲。我又预定了五千套鳞甲,过几天再给你。”

    大明朝的弓箭手大多是穿布甲,着纸甲的也不在少数。至于辅兵那是当炮灰使用的苦力,他们的生命远远没有一套最基本的铠甲更值钱,所以根本就不装备甲胄。

    在大明官军当中,只有中高级的军官才有资格有实力装备铠甲,普通的低级军官能配备皮甲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普通的小兵能有一件护住胸腹部位的棉甲,就算是精兵了。

    象苏子朋这样,给淮扬民练的辅兵配备锁子甲,这已经不是豪华不豪华的问题,完全就是无法想象的奢侈,甚而至于可以直接理解成“败家行为”。

    “我又预定了五千套鳞甲,专门给你的战兵准备的,过几天造好了再给你。”

    鳞甲和锁子甲,都是非常昂贵的军资,而且是那种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铠甲的制作过程最是繁杂,需要耗费无数人工。打磨、穿孔、拼接、穿连、内衬,一直到最后成为可以穿戴的铠甲,无一不是细致的水磨功夫,一个技艺娴熟的工匠,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要想打造一套鳞甲出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光。

    整个扬州城,能找到的全套鳞甲,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副。苏子朋张口就说五千套,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李乙丑的想象。

    “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不是你能想象的。”

    哪怕是老罗那种比较落后的数控机床,也是一托六千的批量生产,一个数据输入进去,六千个同样尺寸同样分毫不差的成品就哗哗的出来了,最多只需要一两个工人在旁边上原料而已。

    “锁子甲体积比较小,勉强可以塞进抽屉整套的给你,鳞甲就不行了。”因为抽屉太过于狭小,根本就装不下鳞甲,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我只是成产了各式规格的钢片儿,到时候把这些已经打过孔的钢片儿给你,你再让工匠穿连成甲胄吧。”

    只要有了半成品的钢片儿,再行组装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最多是耗费一点人工而已。而李乙丑最不缺的就是人工了,这也正是他的优势。

    两千套整齐的锁甲,还有五千套鳞甲的半成品,这些东西,就算是大明朝廷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拿得出来,李乙丑有些担忧的问道:“苏兄,我知甲胄最是昂贵,明日我再拿些元宝给你”

    “不用,上一次你给的那八个大金宝还没有花完呢。”

    “这么多昂贵的甲胄,足以武装一支旷世强军,怎能只花那么点钱?”

    八个大金宝,就能凑出这么多甲胄,武装一支军队的成本也太低了吧?

    “甲胄的价值,在你那个时代当然很高,在我这个时代大工业化生产的情况下,真的不算什么。唯一麻烦的是,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黄金,怕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只能通过零敲碎打的方式把金元宝弄碎了,一点一点的变卖出去,换成钱之后再去购买东西。”

    看着纸条上的这几句话,李乙丑又犯了迷糊:为什么还要把金子变卖掉换成钱?金子不就是钱么?怎么不拿着金子去直接买东西呢?

    “金银是贵重金属,和钱是两码事,金子不能花销,更不能直接用来购买货物。”

    几千年来,金银都是最值钱的钱,无论王朝更替还是江山易主,这都是永恒不变的铁律。若是连金子都不能买东西了,那什么东西才能用来买东西呢?

    “我这边使用的是人民币,不管买什么,只有人民币才行。”

    “什么叫做人民币?是官府铸的铜钱么?”

    苏子朋直接就把一张百元大钞放进了抽屉里边:“这就是人民币。”

    这不就是一张红彤彤的纸片子么?拿着纸片子去买东西,苏子朋那边是什么世道哇?

    若是这样的纸片子可以购买东西的话,只要随随便便画几张出来就可以了,全天下的人谁还肯辛苦劳作?

    “人民币画不出来,就算是画出来了也马上就能看出真伪,自己画假的人民币是犯法的。”

    历朝历代私铸钱币都是大罪,这一点李乙丑完全可以理解,但苏子朋说的钱币完完全全就是一张纸啊,怎能能当钱使呢?

    “这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钱币,由央行发行,和金银无关。”

    国家信用、央行等等这些词汇都不是李乙丑可以理解的,又追问了几句,不仅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反而愈发的迷糊了。

    “对于货币发行和金融问题,我自己都不是很明白,很难对你讲清楚。你知道需要我的这个时代就是用你说的纸片子买东西就可以了,就算是金子银子也得先换成这样的纸片子才行。”

    连苏子朋都不大明白的问题,李乙丑就更加的难以理解了,反正那也是三百多年以后的事情,知其然也就够了,没有必要知其所以然。

    捏着这张被苏子朋称为人民币的纸片子看了又看,很好奇的问道:“这纸片子上有个胖乎乎的老头子,老头儿的唇下还有一颗痣,能把肖像印到钱币之上,要么是至伟圣贤,要么就是开国太祖,这人是谁呀?”

    “人民币上的那个老头儿就是本朝的开国太祖。”

    “苏兄前番还说你那边没有皇帝,怎么又说是开国太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