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狂士-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臻略微沉吟一下,外臣是不允许私自拜见庐陵王,王妃也不行,自己以拜见的名义去见她肯定不行,如果是用调查询问的借口,倒也可以,想到这,李臻对李重润笑道:“请长公子转告王妃,我这次来房州是奉了圣谕,可能一些事情要询问王妃,请她安排一下,尽量配合我的调查。”

    李重润当然明白李臻的意思,这样也好,结果是一样,但性质不同,他们也能更从容一点。

    “我知道了,我回去转告母亲,请她安排一下,今晚我们等候李统领的调查。”

    李重润匆匆告辞走了,李臻想了想,又对赵秋娘笑道:“烦请秋娘大姐再辛苦一下,找到顾道姑的下落,看看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

    “卑职明白!”

    这时,一旁的狄燕笑道:“不如我也和大师姐一起去吧!”

    狄燕本想和李臻来房州查案子冒险,寻找一点乐趣,不料到了房州后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她整天呆在府中无所事事,把她也憋闷坏了。

    赵秋娘可不敢轻易答应,她向李臻望去,李臻笑着点点头,狄燕的武艺十分高强,她能助赵秋娘一臂之力。

    。。。。

    入夜,李臻率领十几名内卫士兵来到了位于北城外的庐陵王宫前,他走的是公务流程,身穿正式内卫官袍,手拿武则天给他的圣谕,缓缓向王宫台阶走去。

    几名侍卫上前拦住了他,“是什么人?”

    李臻举起圣谕高声道:“内卫副统领李臻,奉圣上旨意来房州执行公务,请禀报庐陵王殿下,李臻求见!”

    侍卫们大惊失色,转身向宫内奔去,不多时,一名中年宦官迎了出来,陪笑道:“请问李统领见王爷有什么事情吗?”

    “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执行公务罢了!”

    “原来如此,只是王爷身体不太好,不便接见,如果王妃替王爷接受询问,可以吗?”

    “这个。。。”李臻顾作沉吟片刻,勉强点头道:“也可以,时间不会太长,问几个问题就行了。”

    “那李统领请随我来。”

    宦官带着李臻匆匆向宫内走去,几名内卫武士跟随其后,其余武士在宫外等候,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座不大的宫殿前,宦官笑道:“王妃就在殿上等候,恐怕只能统领一人入内。”

    李臻对两名手下吩咐一声,让他们在殿外等候,他跟随着宦官走进了殿内。

    宫殿并不大,巨大的帘幔将宫殿一隔为二,外殿灯火明亮,站着几名宫女,内殿却灯火稍微昏暗,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仿佛置身于殿外的花园,只见一名头梳云鬓,身穿淡绿色长裙的贵妇人站在殿内,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走进内殿的李臻。

    李臻立刻猜到她就是韦王妃,连忙上前施礼,“李臻参见王妃!”

    韦莲一摆手,对几名宫女和宦官道:“你们都退下!”

    宫女和宦官都纷纷退下,殿内只剩下李臻和韦莲两人,韦莲淡淡一笑,“你很聪明,借口公事来见我,可以堵住一些心术不正者的口。”

    “李臻确实也有公事在身。”

    韦莲深深注视他一眼,“请坐下吧!”

    李臻在一具象牙榻上坐了下来,韦莲在他面对跪坐下,李臻这才看清她的容貌,只见她长得十分美貌,不过下巴很尖,眼如桃花,使她的美貌中又透出一丝妖媚之气,仅仅第一次见面,李臻便感觉她是一个极为精明的女人。

    这时,一名心腹侍女进来给他们献了茶,李臻发现一个身影出现在帘幔后面,韦莲仿佛早已知道,给李臻使了个眼色,端起茶杯问道:“李统领有什么公事问我?”

    李臻这才明白为什么外面灯光亮,而里面灯光暗,这样一来,里面的人便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帘幔背后的情况,这个韦王妃确实很精明,在细节上处理得很好,李臻便问道:“我首先想知道,上元节时,韦王妃为何邀请房州诸官的家眷进宫观灯,这似乎违反了不准见外官的规定。”

    “原来是这件事,其实我们并没有违反规定,首先王爷没有出面,其次也没有外官进宫,只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和女儿,更重要是,我只是邀请她们进宫观灯,并没有私下见她们,所以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违规。”

    “夫人说的这些可有证人?”

    “当然有,宫中任何一个宫女和内侍都能证明,或者李统领去拜访这些家眷,她们也会告诉你实情。”

    李臻点点头,“我会据实写在报告之中,另外,我还想知道,在去年房州发生的旱灾中,庐陵王殿下有没有对灾民做了什么?”

    “有!主要是赈灾,我们动用一千石粮食在房陵县内摆了三座粥棚,以王爷的名义向灾民赈粥,不过王爷并没有露面。”

    这时,帘幔背后的人情也慢慢退了下去,大殿内真的只剩下他们两人,韦莲立刻压低声音道:“宫内有人在监视我们与外官见面,我们长话短说,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希望尽快消除私募灾民的一切线索,所以韦氏家将必须要绝对服从我的命令。”

    “这件事你可以找重润,我给了他一面金牌。”

    李臻摇摇头,“那金牌效果不好,他们比较抵触长公子的命令,我不想通过长公子,我要直接命令他们。”

    韦莲似乎知道会有这个结果,韦氏兄弟不听李重润的指挥在她意料之中,这个和打马球不是一回事,关系到韦家的最切身利益,不是一面金牌能指挥得动。

    李臻通过这两天的调查,已经发现了一点端倪,无论李显和李重润都没有在灾民中招募武士,而是韦氏家族所为,当然,这件事和李显也有点关联,毕竟韦氏是王妃,有心人就可以指责,庐陵王利用妻子的名义来招募私兵。

    韦莲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她是否能信任李臻,将韦家侍卫的指挥权交给他,这可是她耗费近十年心血建立起来一支私人武士,有三百余人,一旦把他们交给李臻,会有什么后果?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她还会信任一个外人吗?

    但韦莲也很清楚她目前遇到的危机,天子已经盯上了他们,不仅是武三思、来俊臣等人要置他们于死地,就太平公主恐怕也心怀不轨,他们现在唯一的外援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派来了李臻,如果她不相信李臻,她几乎就没有外援了。

    当然,武士由韦播和韦颂统帅,只要韦播和韦颂兄弟牢牢掌握住手中的武士,听取李臻的命令其实也无妨。

    韦莲在反复考虑后,决定和李臻合作,相信李臻这一次,她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李臻道:“将金牌和这块玉佩结合起来使用,他们兄弟会听你的指挥,至于金牌,我会让重润把它交给你。”

    停一下她又道:“在房陵县西南的龙岭山庄,你可以找到他们兄弟二人。”

    李臻微微欠身笑道:“多谢王妃信任,相信事情结束后,我会将金牌和玉佩完璧归赵。”

    韦莲淡淡一笑,“你不还也无所谓,我会换另一种信物。”

    这时,李臻咳嗽一声,提高了声音道:“王妃,下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询问!”

    ........

第226章 鼓楼激战() 
房陵县的钟楼和鼓楼位于北城门附近,每天清晨,钟声敲响,城门缓缓开启,而每天晚上,当鼓声充满了全城,城门则缓缓关闭,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但钟楼和鼓声并不是两座独立的建筑,它们实际上是属于一座寺院,房州最大寺院——报国寺,当狂热的佛教之风一次又一次席卷大唐,房州也不例外,短短数十年间,房州佛寺从原来的三座猛增到十五座,出家僧人近万,而报国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佛寺。

    夜幕笼罩着房陵县城,大街小巷内已经很少看见行人脚步了,在报国寺的鼓楼四周,潜伏着二十几名黑影,他们已将鼓楼团团包围,在一座房屋的脊顶上,武芙蓉目光阴冷地注视着鼓楼内的动静。

    武芙蓉率领三十名内卫是昨天才赶到房陵县,暂时寄住在报国寺内,就是半个时辰前,她得到探哨的消息,有人潜进了报国寺,在偷窥他们的动静,顿时令武芙蓉恼火起来,遂下令手下反过来包围对方,不准对方逃走。

    武芙蓉带来的这支内卫武士实际是原来的武氏家将,武承嗣被放逐后,武氏家将还剩五十余人,面临解散的风险,武芙蓉投靠了太平公主,所有的武氏家将更跟随她投入太平府,他们借内卫增容的机会全部加入了内卫,成为武芙蓉的直属部下。

    所以相对于其他内卫武士,这支由武氏家将转变而来的新内卫更加心狠手辣,更加经验丰富,他们扼守住了鼓楼的各个出口,将几名窥探他们的人困在了鼓楼之内。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和内卫作对?”一名内卫武士站在屋顶上大声喝问道。

    半晌,鼓楼内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我们是上官舍人的手下,可能有一点误会,请问武统领可在?”

    武芙蓉立刻听出这个声音,似乎是女道士谢影的声音,原来他们是上清楼的人!

    这些年,薛怀义的武僧、武三思的武将堂、武承嗣的武氏家将、来俊臣的黑吏以及太平公主的太平府和上官婉儿的上清楼号称神都六暗卫,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一直就没有停息过。

    尤其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之间仇怨极深,两个女人的斗争更加激烈,上清楼和太平府之间也爆发过几次血拼,各有死伤,虽然武芙蓉率领的内卫并非太平府武士,但她却属于太平公主的势力。

    武芙蓉当然知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之间的仇怨,其实不仅是太平公主深恨上官婉儿,她武芙蓉更是恨之入骨,她父亲不就是被上官婉儿陷害,被流放岭南吗?

    今天她竟然在房陵遇到了上清楼的谢影,武芙蓉心中顿时杀机迸发,这个铲除上清楼的机会她怎么能放过?

    武芙蓉假笑一声,也高声道:“原来是谢阿姑,看来真的误会了,我不会为难你们,你们尽管离去!”

    她又咬牙切齿低声令道:“传我的命令,只要他们出来,格杀无论!”

    鼓楼内只有五名上清楼的成员,谢影带领她的四名手下,他们是奉李臻的命令寻找其他进入房州的势力。

    谢影他们发现了报国寺内藏着一群来历不明之人,为了查清这群人的真面目,谢影便率领手下潜入了报国寺,不料被对方探哨发现,反而被困在鼓楼内。

    谢影心中十分紧张,原来对方是武芙蓉,她当然知道武承嗣和主人之间的仇怨,她已意识到武芙蓉绝不会放过自己,今晚就看自己能不能突围出去了。

    “多谢武姑娘好意,我们收拾一下,马上就离去!”

    谢影一边敷衍武芙蓉,一边在迅速做准备,他们用火折子点燃了鼓楼内的木架和幔布,鼓楼内开始冒起浓烟并火光四起。

    武芙蓉一惊,当即喝令道:“杀下去!”

    二十几名黑影纷纷跳进鼓楼大院,从四面八方向鼓楼冲去,就在他们刚刚靠近鼓楼,从西北角冲出了几名黑影,剑光闪动,瞬间劈翻了两名包围武士,长长的惨叫声在夜空中响起。

    谢影率领五名手下向西北方向的走廊冲去,走廊尽头是一扇小门,通往寺院的后院,从那里可以逃离寺院。

    武芙蓉大怒,她盯着谢影的背影喝令道:“不要管鼓楼,追上他们,绝不能放他们逃走!”

    二十几名武士大声喝喊,向逃跑的五人紧追不舍。

    报国寺占地颇大房舍众多,结构复杂,谢影率领手下跑进了一条死巷,巷子尽头的大门挂了粗大的铁链锁,无法出去,无奈,他们只得掉头返回后院。

    刚奔进了院子,潜伏在墙上的三名黑衣武士跳了下来,这是武芙蓉部署的暗哨,谢影和五名手下被拦截住了。

    谢影大急,大喊道:“冲过去!”

    “已经晚了!”后面传来了武芙蓉冷笑声,紧接着近二十名黑衣武士杀进了院中,他们来势凶猛,瞬间便将谢影和她的手下冲散。

    逃出去已经不太可能,谢影只能拼死一战,双方在后院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不断传来惨叫声。

    一名上清楼武士被四名武芙蓉的手下包围,他奋力杀死一人,却敌不过其他三支剑的攻击,却被身后偷袭而来的武芙蓉一剑刺穿了背心,他惨叫一声,惨死在武芙蓉的剑下。

    另一名上清楼武士连中数剑,浑身浴血,他拼命杀出重围,但只踉跄奔了两步,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谢影被七名武芙蓉的手下围攻,她挥剑左支右当,异常吃力,若不是武芙蓉下令活捉她,恐怕她也横尸当场了,这时又有一名上清楼武士被杀死,只片刻,谢影的五名手下只剩下两人,和谢影一起苦苦支撑,近二十名黑衣人将他们三人团团围住,武芙蓉冷冷笑道:“谢道姑,你若弃剑投降,或许我会饶你一命,否则明年今天就是你祭日!”

    “呸!你这个贱女人,有种就杀了我!”

    武芙蓉恶狠狠咬牙道:“既然敬酒不吃要吃罚酒,那我就成全你,落入我的手中,你想死也没有那么容易,我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先给我把另外两人杀掉!”

    她话音刚落,只觉后颈一阵冷风,想躲已来不及,只觉一把冰冷锋利的长剑贴着她脖子刺过,她当即在地上一个翻滚,翻滚出一丈多远,随即感到左耳处剧痛难忍,手一摸,满手都是血,她的左耳已经不见,只剩下一小块肉连着皮,惊得武芙蓉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

    这时,不仅是武芙蓉惨叫,周围的手下也纷纷惨叫,赵秋娘率领十几名内卫武士及时赶到了,他们从后面袭击,使武芙蓉和她的手下措不及防,瞬间便被杀死了五六人。

    武芙蓉捂着耳朵后退几步,在她对面站在一名身材苗条的年轻女子,身穿黑色武士服,手执锋利的长剑,冷冷地注视着她,正是她的冤家对头狄燕,剑尖上还挑着武芙蓉的一只耳朵。

    尽管这是杀武芙蓉的机会,但狄燕在最后一刻还是没有下死手,武芙蓉毕竟是朝廷内卫副统领,是武氏县主,杀了她虽然痛快,却会连累到自己父亲,但就这么放过她狄燕也不甘心,便一剑割掉了她的耳朵。

    “是你!”

    武芙蓉眼中射出极度的仇恨,死死盯着狄燕,她忽然大叫一声,挥剑向狄燕扑去,狄燕身体轻轻一纵,在空中翻了个跟斗,长剑在空中一挥,快疾无比地削向她的右耳,狄燕显然是想把她的另一只耳朵也割掉。

    武芙蓉一剑刺空,心知不妙,身体立刻前倾,只见一道剑光闪过,狄燕长剑虽然没有削中武芙蓉右耳,却将她的头发劈断,只见漫天青丝飞舞,武芙蓉的头发被削断了一大片。

    仅仅两个回合,武芙蓉便吃了两个大亏,险些丧命,她终于冷静下来,连连后退数步,发现她的手下敌不过对方,已损失近一半,她大喊一声,“撤!”

    她转身便向佛寺前院奔去,剩下的手下纷纷撤出搏斗,但还是有三人无法撤出内卫武士的紧逼,被赵秋娘手下杀死,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武芙蓉率人撤出了报国寺,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

    这时,谢影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赵秋娘连忙扶住她,急令手下取来伤药,谢影气喘吁吁道:“多亏你们救援及时,我才能死里逃生。”

    “是道姑及时点燃了鼓楼,给了我们信号,要不然我们还真不知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