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7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山口惠子启程前往倭国后不久,倭国的使者在宁波港登岸,幕府将军足利义仁派遣使团向大明请罪,并且奉上了陈光宗的人头,希望能平息大明的怒火。

    使团的使臣是李云天的老熟人,正使是幕府老中里排名第三的坂本良源,副使是松山铭。

    虽然坂本良源这次是来大明请罪,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安抚李云天,倭国其实并不担心大明发动进攻,他们所忧虑的是大明断绝商贸往来,这几年大明和倭国的商贸倍增,已经成为了倭国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因此幕府可不希望出现什么问题。

    否则的话,各地大名用来给大明交易的货物将砸在手里,遭受严重的损失,这可绝对不是足利义仁所希望看见的事情。

    因此,坂本良源这次来大明的首要任务就是取得李云天的谅解,只有得到了李云天的谅解那么两国之间才能避免一场战争,商贸也才能正常进行。

    得知李云天和马愉去了苏州府督察当地的税务革新,坂本良源立刻派松山铭前去拜见李云天,向李云天澄清陈光宗一事与幕府无关,并且已经杀了陈光宗将其首级献给大明朝廷。

    如果不是坂本良源不方便去见李云天的话肯定亲自去一趟苏州府,毕竟李云天只是大明的一个亲王,坂本良源身为倭国使团的正使应该率先拜见正统帝,否则就于理不合,触犯了大明的禁忌。

    很显然,以李云天的城府肯定不会见坂本良源,而且还会因此感到恼怒,认为坂本良源是有意要陷害他,这样的话坂本良源可就得不偿失了。

    为此,坂本良源带着陈光宗的首级启程北上,前去京城向正统帝请罪,而松山铭则到苏州府去见李云天。

    在江南,除了南京城外,扬州城、杭州城和苏州城是最重要的三座城市,同时也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牵扯到的利益纠葛最大,故而这三地是李云天关注的重点,耗费的精力最多。

    松山铭感到苏州府时,李云天和马愉正在下面的州县巡察,税务革新的最大阻力莫过于地方衙门的官员以及拥有土地的豪族大户,这意味着地方衙门以后将无法从税收上捞取什么油水,而在古代税收是最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至于那些当地的豪族大户,虽然摊丁入亩后每亩土地的税赋并没有变化,但那些豪族大户将失去给他们耕种的廉价劳动力,那些佃户在没有了人头税压力后肯定会想办法牟取待遇更高的营生,而江南社会富庶,商业和制造业蓬勃发展给他们提供了很多选择。

    这就使得那些豪族大户为了留下那些佃户唯有付出更多的利益,这对那些佃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虽然那些豪族大户对摊丁入亩心中抵制,但他们又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反对理由来,毕竟每亩田的税赋并没有发生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取消了人头税,使得那些佃户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已。

    李云天和马愉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地方衙门的官吏和豪族大户进行安抚,税务革新后地方衙门官员的待遇会得以提高,另外被衙门任用的吏员也将获得一份稳定可观的酬劳。

    对李云天来说,他需要安抚的主要是衙门里的那些吏员,这些人才是负责县衙运作的主力。

    实际上,江南地区的税务革新在地方衙门最大的阻力就是以前那些执掌衙门运作事宜的吏员们,税务革新后他们不仅无法再从税收上捞取好处,而且手中的权力还会受到制约。

    不过,地方上的那些人数众多的役员对此是大为欢迎,税务革新后不仅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而且身份地位也大大提高。

    可要想成为衙门里的吏员并不容易,首先要身家清白没有仗势欺人和横行乡里的记录,否则不予录取。

    在交趾,地方衙门的吏员是要通过考试的,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成为吏员。

    考虑到江南情形特殊,李云天只能采用择优录取的原则来选拔吏员,逐渐推行考核制度。

    对于那些地方的豪族大户李云天也给他们找了出路,那就是兴办实业,既以此获利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江南豪族大户大多经商,否则单凭地租很难维持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和开销,李云天对那些创办实业的人家给出了优厚的条件,免除其三年的商税。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让各地的商局引导和协助那些豪族大户开办实业,并对此进行统一的规划,尽量确保那些豪族大户的利益,避免相互间的倾轧。

    李云天身为大明堂堂的亲王,能为江南地区税务革新耗费如此大的心血和精力,那些地方上的官吏和豪族大户自然不敢惹是生非,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朝廷的税务革新。

    为了确保江南地区的税务革新能顺利进行,李云天抽掉了大量讲武堂所属的官吏进驻江南的各州府县,督促和指导税务革新的实施。

    “下国小使叩见忠王千岁。”松山铭在苏州府一个小镇的客栈里见到了李云天,规规矩矩地行跪拜礼。

    由于倭国是大明的藩属国,属于天朝上国,因此大明虽然并没有控制倭国,而且对倭国的影响力非常小,但松山铭此次来大明是以藩属国使臣的身份,故而把倭国成为“下国”,自己是“小使”。

    “你此次前来可是向我大明宣战的?”李云天端坐在屋里上首位的座椅上,冷冷地望着松山铭问道。

    马愉和几名江南地区的文武权贵静静地坐在两侧的座位上,冷眼旁观着眼前的一幕,由于陈光宗调用了倭兵前去临云县偷袭他,故而他们能理解李云天此时的复杂心情。

    “禀王爷,小使等人奉将军大人之命前来向皇帝陛下请罪,事先将军大人并不知道堂本宗光胆大妄为会谋害王爷,还望王爷恕罪。”

    松山铭连忙以头触地,诚惶诚恐地解释道,“将军大人得知此事后已经杀了堂本宗光,人头已经送往京城,其家族人员悉数在交战中被杀。”

    “哼!”李云天闻言一声冷笑,面无表情地说道,“临云县一战我大明死伤军民众多,岂是尔等三言两语就能糊弄过去的?”

    “王爷,将军大人知道堂本宗光这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为了弥补他的过失将军大人这次让我等带来了两万两银子作为补偿。”松山铭闻言赶紧抬头说道,两万两对于倭国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资金,足见足利义仁对此事的重视,想要破财消灾。

    “难道我大明缺少这么点银子吗?”李云天冷冷地盯着松山铭,“本王现在带兵去平了你们倭国的王城,然后付给你们二十万两银子,你们可愿意?”

    “王爷,大明繁华富庶,小国不及百分之一,这两万两银子是将军大人费了很大工夫才凑齐的,是想对那些受害的百姓进行弥补。”松山铭听出了李云天口中的威胁之意,同时也体验到了李云天的怒火,伸手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后满脸堆笑地解释道。

    “弥补?”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人都死了再怎么弥补也没用。

    “王爷,小国一向对大明恭敬有加,堂本宗光并不是我国人氏,其所做行径与我国无关。”松山铭听出了李云天语气中的不满,连忙再度以头触地,高声说道,“请王爷明察!”

    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他岂不会听不出松山铭话里的意思,堂本宗光是陈光宗成为倭寇后的化名,这次袭击李云天也是为了私人间的恩怨,与倭国确实没有什么纠葛,倭国的大名们就算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对大明做出这种恶劣的事情来。

    不过,松山铭还不方便把堂本宗光的真实身份给暴露出来,这样一来的话李云天对临云县一战就负有重要责任。

    “你暂且下去,本王现在公务繁忙没有精力听你在这里聒噪!”听闻松山铭如此说,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冲着松山铭挥了挥手,好像并不愿意谈堂本宗光的事情。

    “小使告退!”松山铭顿时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起身后躬着身子倒退着离开。

    “诸位大人,本王感到有些乏了,各位请回。”随后,李云天向在座的马愉等人点了一下头,起身走出了房间。

    “恭送王爷。”马愉等人连忙起身相送,心中暗自猜测着堂本宗光的身份,现在他们还不清楚堂官宗光就是陈光宗,从松山铭的语峰那里感觉到堂本宗光应该是大明人氏,毕竟以前很多大明沿海的百姓为了生计成为了倭寇,堂本宗光既然不是倭国人那么想必就是大明人氏了。

    怪不得李云天喝退了松山铭,一旦堂本宗光是大明人氏的身份曝光后那么大明的颜面何在?所以堂本宗光还是倭人的身份比较好。

第1206章 真实身份() 
马愉等人不会想到,就在他们回去休息后,松山铭被林馨悄悄带去了李云天的住处。

    “卑职见过王爷。”进入房间后,松山铭微笑着向李云天躬身行礼,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局促,显得十分从容。

    “坐吧。”李云天闻言微微笑了笑,伸手指了一下边上的座位,态度显得十分亲切,与刚才有着云泥之别。

    “谢王爷。”松山铭起身后在一旁的座位落座,侧着身子正对着李云天,腰杆挺得笔直。

    没人知道,松山铭是李云天安插在倭国的密探,是二十八个直属于他的密探之一,拥有着最高的保密级别。

    “这次坂本良源带来的人头是谁的?”等松山铭坐下,李云天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可不认为在倭国经营日久的陈光宗会这么容易死。

    “卑职也不知道那颗人头是谁的,将军大人派人去抓陈光宗,经过一番交战后带回了这颗人头。”

    松山铭摇了摇头,沉声把坂本良源带着的那颗人头的来历告诉了李云天,“那颗人头虽然已经被用石灰处理过,但时间过了这么久面部已经有所变形,很难查明他的真实身份。”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岂会不知道足利义仁这样做的用意,无非是想给大明一个交代而已。

    说实话大明现在几乎无人认识陈光宗,天知道陈光宗现在长啥模样,所以就算用一颗别的人头来冒充陈光宗也没人知道。

    “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如何看待陈光宗的事情。”随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抬头问向了松山铭。

    “山名持丰主张全力剿灭陈光宗的势力给大明交代,细川胜元则多有袒护,认为罪责在陈光宗,杀了陈光宗即可。”松山铭闻言有条不紊地回答,作为倭国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对倭国大事的态度至关重要。

    由于细川胜元的势力要比山名持丰强上几分,再加上足利义仁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毕竟陈光宗现在是倭国的大名,故而听从了山名持丰的意见,让山名持丰派人去剿灭陈光宗一族。

    “看来陈光宗平日里没少给细川胜元好处。”李云天不由得冷笑了一声,他早就猜到了是这样,从山口惠子那里他知道化名堂本宗光的陈光宗与细川胜元关系密切,故而这次细川胜元力保陈光宗不至于遭受灭顶之灾。

    至于细川胜元的人有没有与陈光宗的人大战一场那么就不得而知了,虽然传出来的风声中细川胜元的人杀光了陈光宗的家人,但李云天认为这只不过是陈光宗释放出来的烟雾弹而已,如此一来他就可以脱身。

    由于大明与倭国之间隔海而望,再加之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所以细川胜元并不担心大明派人来查看陈光宗被灭门一事,因为大明的人来到倭国后将一无所获。

    “王爷,卑职曾经暗中查过,陈光宗的势力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藩地内的事务一切照常运作,百姓们甚至不知道陈光宗偷袭了大明的临云县。”松山铭恭声向李云天禀报着,作为李云天安插在倭国的暗探他自然要查探陈光宗的情报。

    “这次陈光宗损失了三千倭兵,实力受到不小的损伤,恐怕日子也会不好过。”李云天闻言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说道,“难道细川胜元真的以为本王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很显然,细川胜元在陈光宗的事情上做了假,他之所以有恃无恐是认定李云天和大明拿倭国没有办法,纵然大明拥有着强大的水师但要想在倭国立足却并不容易。

    再者说了,倭国资源匮乏,一穷二白,大明没有必要耗费巨额的人力和财力去攻打倭国。

    “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李云天现在没有精力和时间与细川胜元算账,沉思了片刻后语峰一转,开口问向了松山铭。

    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李云天正等着两人大打出手,有山名持丰找细川胜元的麻烦,想必细川胜元的日子也不好过。

    “两人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则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松山铭闻言微微一笑,说道,“现在两人阵营所属的大名蠢蠢欲动,已经发生了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越来越难以对其进行约束。”

    “看来双这一战已经近在咫尺。”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他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不惜劝阻正统帝出兵倭国,希望能早日看见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撕破脸皮的那一天。

    随着各地大名实力的增强,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对他们的控制逐渐变弱,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的大名更是不好掌控。

    实际上,随着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战斗的开始,倭国国内的那些拥有强大势力的大名逐渐处于自治状态,这使得倭国开始迈进后世所称的战国时代,拉开了军阀割据的帷幕。

    “王爷,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王爷中止先前的两国贸易,不知王爷有何打算。”

    松山铭也有同感,认为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这已经不是两人之间的恩怨,而是涉及到地方大明的利益纠葛,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恭声问道。

    “既然他们要打起来了,那么想必很缺少资金,本王成全他们,两国的贸易会正常进行。”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他要火上浇油,给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之间再添上一把火,使得双方有充裕的资金来准备战争。

    “你回去后告诉山名持丰,本王将增大他贸易份额五成。”接着,李云天略一沉吟,开口向松山铭说道。

    “王爷这一招实在是高,既扶持了山名持丰,同时也表达了对细川胜元的不满,那些追随细川胜元的大名想必会怨声载道。”松山铭立刻明白了李云天的意图,笑着看向了李云天,李云天这是在给细川胜元心里找堵。

    至于李云天为何要这样做,原因很简单,谁让细川胜元袒护陈光宗,倭国的那些大名都不是傻子,自然清楚其中的奥妙,由此一来肯定会对细川胜元不满,眼睁睁地看着山名持丰阵营的那些大名捞取贸易利润。

    “你回去告诉足利义仁他们,本王现在被江南地区税务革新一事烦得焦头烂额,京城各派势力的争斗也日益紧张,内阁首辅杨士奇大人因为其子伤人的案子身陷泥潭,再加之西南藩国作乱,现在大明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倭国。”

    李云天的双目闪过一道精光,有条不紊地吩咐道,“另外,大明因为西域战事开销甚大,国库资金不足,已经无力再发动大型对外作战。”

    “卑职明白!”松山铭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向李云天躬身说道,他清楚李云天是要用这些假消息来迷惑足利义仁等人,使得他们放松对大明的警惕,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