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宣德帝此举无疑是帮了柳真一个大忙,只要大明扩建北京城的消息一传出去朝鲜王必定会松一口气,认为大明不会对朝鲜王国感兴趣。
2969158
第七百五十五章 意外弹劾()
宣德帝要扩建北京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官场,这使得不少官员心里顿时倍感失落,看样子宣德帝已经决心定都北京城,以后不可能再迁都到“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南京城。'燃^文^书库'''hp://%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李云天很清楚,伴随着这个消息的将是一轮狂热的购地‘潮’,京城南‘门’外位于繁华居民区和商业区地段的土地成为了达官贵人和明商大贾抢购的香饽饽。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李云天让顺天府暂停了城外土地的买卖事宜,他准备整体规划外城的建设以使得其布局更加合理,划分出担负各种职能的区域后再进行土地‘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几年前九州商会的会员就已经大量购置京城外的地皮,不过今年以来却一反常态地停止了购置地皮的事宜,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名会员购买城外的土地。
除了九州商会会员手里已经握有足够多的城外地皮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宣德帝在李云天的劝说去年年底才有了扩城的心思,因此知道此事的李云天为了避免授人以柄就让九州商会的会员暂停购买地皮。
反正经过几年的购置后,九州商会的会员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地皮,足够他们在上面建造各式产业,剩下的地皮就让别人来争夺。
宣德帝宣布扩建北京城的第二天,在‘阴’沉沉的天气下,京城举行了宣德九年十一月底的最后一次大朝。
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大朝引发了京城的一次大地震,致使宣德九年即将到来的腊月笼罩在了一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
与以往的朝会一样,文武百官相继在太和殿向咳嗽不断的宣德帝汇报本部重要事务,宣德帝有的当堂裁定,有的留中再议,一切事务都按部就班地进行。
李云天位于太和殿右侧勋贵队列的前端,紧挨着义国公张昊,由此可见他在勋贵中的地位之高。
虽然李云天一本正经地立在那里,但是眼神‘迷’离早已经神游天外,他对于各部院的事务不感兴趣,因此趁着这个机会暗中琢磨着手头上的事情。
其实,李云天心里并不赞同这种劳师动众的朝会,虽然气势恢宏展现了帝王君临天下的霸气,但是工作效率却很低,不过这是帝王维护统治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他也就入乡随俗了。
“皇上,臣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吴欣有本启奏reads;。”
朝会临近结束,当金英正要宣布退朝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寂静的大殿内响起,只见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文官从都察院监察御史的队列中走出,快步走到殿前,冲着端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高声说道:
“臣弹劾镇国公、‘交’趾广西总督、左‘春’坊大学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云天,贪赃枉法,侵吞国帑,望皇上严惩,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众臣顿时大吃了一惊,纷纷神情诧异地望向了一本正经地躬身立在殿前的吴欣,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突然向李云天发难。(
李云天也怔住了,一脸愕然地看着吴欣,无论如何都料不到吴欣竟会弹劾自己,心中倍感意外。
虽然李云天公务繁忙,但是身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对都察院的那些监察御史还是非常了解,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吴欣是宣德二年丁未科的进士,在都察院行事谨慎,表现可谓中规中矩,不知这次为何突然要向他发难。
此时此刻,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右都御史王宇诚和左副都御史张云海目瞪口呆地立在那里,身为都察院的堂官三人根本就不知道吴欣的这次弹劾,因此现在也是万分惊愕,按理说如此重要的弹劾吴欣应该事先跟他们通通气才对。
可话又说回来了,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独立奏禀的权力,所以即便是吴欣事先没有跟顾佐、王宇诚和张云海通气在流程上也没有什么不妥。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幕,大殿上一时间呈现出了诡计的静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李云天不仅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而且一向严于律己,故而并没有什么把柄,再加上他在朝中人缘极好,谁吃饱了撑的去得罪李云天。
“皇上,吴御史信口雌黄,镇国公向来奉公守己,何来的贪赃枉法、侵吞国帑一说?”很快,现场传来了一个愤怒的声音,骁国公王简从右侧勋贵队列中走出,怒视了吴欣一眼后高声向宣德帝说道,“请皇上严惩。”
“皇上,镇国公每天勤于政务,兢兢业业,吴御史在此大放厥词实属居心叵测,请皇上严查。”王简的话音刚落,武平侯梁少杰就站了出来,宏声向宣德帝奏禀。
“皇上,吴御史乃浙江道监察御史而镇国公不是在‘交’趾就是在京城,他如何能知道镇国公有不法之事,望皇上严查!”紧跟着,都察院广西道监察御史马安也站出了队列,大声向宣德帝奏禀。
马安本来与李云天因为崔辉而不睦,不过自从宣德五年李云天从牛飞手中救了马安一命后他就被李云天所折服,这次李云天被吴欣发难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皇上,吴御史污蔑镇国公,居心险恶,望皇上明察。”
“皇上,‘交’趾道并未发现镇国公有贪腐行为,不知吴御史此话从何说起。”
“皇上,镇国公对大明忠心耿耿,为了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能任由恶徒污蔑!”
……
一石‘激’起千层‘浪’,回过神来后,大殿里讲武堂和都察院的官员纷纷‘挺’身而出表达了对李云天支持,一个个义愤填膺,使得现场刹那间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安武侯李大牛和忠武伯李满山虽然是李云天的嫡系,但两人却没有开口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神情异常严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面对着大殿上群情汹涌的一幕,宣德帝不停地在那里咳嗽着,由于咳得太厉害使得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异样的红晕。
“圣前不得喧哗!”‘侍’立在宣德帝身旁的金英见大殿里‘乱’哄哄的,禁不住上前一步,尖着嗓子高声喊道。
听闻此言,那些七嘴八舌地给李云天抱不平的文武官员们这才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望向了宣德帝,等待着宣德帝的圣裁。
“左都御史,你是否知道此事?”片刻之后,宣德帝的咳嗽声停了下来,在众臣的注视下望向了左都御史顾佐。
“禀皇上,吴御史事前并没有告知臣,臣不知此事。”顾佐闻言连忙离开队列来到殿前,沉声向宣德帝禀告,脸上一脸的无奈。
“吴御史,镇国公乃大明中流砥柱,你可知诬陷朝廷重臣该当何罪?”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神情严肃地看向了吴欣。
“皇上,镇国公看似是忠良之臣,实则大‘奸’大恶之人。”吴欣丝毫不为所惧,向宣德帝一拱手,义正词严地高声说道,“皇上,据臣得到的消息,镇国公自从坐镇‘交’趾后不仅从与南洋的海外贸易中获利甚重,而且还垄断了‘交’趾的商业,从中攥取了大量税收!”
轰的一声,吴欣的这番话立刻在太和殿上引发了一阵‘骚’动,众臣相互间‘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
谁都知道与南洋诸国的海外商贸以及‘交’趾的税收都是李云天在负责,尤其是与南洋诸国的海外商贸,每次都给户部的国库和宣德帝的内库分别带来数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在众人看来,在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面前能挡住‘诱’‘惑’力的人寥寥无几,李云天辛辛苦苦地‘操’劳南洋海贸的事情,因此从中捞些油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人会计较这些。
如今吴欣捅破了这层大家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自然使得众人倍感诧异,‘弄’不清楚吴欣为何要这样做,难道是想以此博取不畏强权的清名?
能立在太和殿的文武大臣无不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肯定不会相信吴欣向李云天发难的目的是为了给大明追回流失的税收,因为这跟李云天对大明的贡献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况且吴欣以前行事一直中规中矩并没有拿下多少贪官污吏,岂会忽然之间就转了‘性’子?
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吴欣想要通过李云天来博取清名来当做资本,朝堂上不少言官以攻讦当朝重臣为荣,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今李云天是大明朝堂之上风头正劲的人,要是弹劾李云天的话一定能引起朝野上下的注意力,那么吴欣也就一举成名了。
“吴御史,你可有证据,朝堂之上可不容你信口雌黄!”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面无表情地望着吴欣。
这使得大殿上再度安静了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了吴欣的身上,很显然,吴欣如果不是手头掌握了什么东西的话是不会在朝堂上弹劾李云天的。
“皇上,臣接到一封匿名的检举信,说镇国公把‘交’趾的生意都‘交’给了以九州商会为首的商贾,而商人逐利在‘交’趾大肆压榨百姓。”
吴欣伸手从衣袖中拿出一个信封,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着呈给宣德帝,“不仅如此,信里陈诉了镇国公‘操’纵九州商会与南洋诸国海上贸易,进而从中中饱‘私’囊,攥取了惊人的钱财。”
宣德帝望了一眼那封信,然后向金英微微颔首,金英随即快步走下御阶接过了信封,躬身‘交’给了宣德帝。
“皇上,单凭一封匿名的信件就要弹劾一名朝廷大员,臣觉得太过儿戏了一些。”就在宣德帝接过那封信的时候,内阁首辅杨士奇上前一步走出了队列,不动声‘色’地向宣德帝说道。
“臣也觉得不妥,倘若众臣皆风闻奏事,那么朝堂局势必将‘混’‘乱’。”随即,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吏部尚书蹇义也难得地站了出来,沉声向宣德帝奏禀。
“皇上,镇国公乃朝中重臣,为国尽心尽力,臣以为应慎重处置此事。”张辅见状沉‘吟’了一下后也站出了队列,向宣德帝宏声禀道。
由于内阁首辅杨士奇率先表明了态度,因此蹇义和张辅再也无法置身事外,这不仅因为李云天与两人之间有着很好的‘交’情,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身兼多项要职,一旦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无人能顶替他的位子,故而他们自然要向着李云天说道。
“臣附议!”见内阁、军阁和六部的主官已经表明了立场,大殿里的文武重臣纷纷向宣德帝躬身说道。
李云天不可能给自己求情因此安静地立在那里,当听见众臣给他求情后心中感到颇为欣慰,看来他平常的工夫没有白下,朝廷各方势力都跟他相处融洽,此时自然会伸出援手。
不过随后李云天就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扭头向后望去,只见身后的众臣齐刷刷地躬着身子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那里,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与此同时,宣德帝的右手紧紧攥住了龙椅的扶手,冷冷地望着鹤立‘鸡’群般站在殿前的的李云天,双目闪过一道杀机。
龙椅的一侧,‘侍’立在几名庶吉士中间候旨的方良神情惬意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闪过了得意的笑容。
2969158
第七百五十六章 心神不宁()
“众卿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镇国公为国‘操’劳,兢兢业业,岂容他人无端诋毁?”就在李云天有些不知所措地呆立在那里时,宣德帝的声音响了起来,“销毁此信,着锦衣卫查办吴御史!”
李云天闻言连忙转身望去,只见宣德帝把手里的信封递给了一旁的金英,金英躬身将其收下。'燃^文^书库''''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棉花糖'。更新好快。
“镇国公,朕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的。”宣德帝见李云天望了过来,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剧烈咳嗽起来,冲着金英摆了摆手reads;。
“退朝!”金英向宣德帝一躬身后尖着嗓子高喊了一声。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殿内的众臣不约而同地向宣德帝一躬身,齐声高呼道。
在两名内‘侍’的搀扶下,宣德帝咳嗽着从侧‘门’离开了太和殿,走的时候冷冷地瞪了李云天一眼。
由于李云天等人都躬着身子,因此没人看见这一幕,不过跟在宣德帝身后的方良却清晰地把宣德帝的这个举动看在了眼里,神情惬意地走出了太和殿。
与此同时,几名殿前‘侍’卫架起吴欣离开了,吴欣也不反抗任由那几名‘侍’卫带离,李云天暗中扭头望了一下,只见吴欣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慌‘乱’,这使得他的心不由得猛然往下一沉。
宣德帝离开后,太和殿的文武重臣纷纷上前安抚李云天,虽然谁也不知道吴欣这是‘抽’了哪‘门’子风忽然间向李云天发难,不过很显然宣德帝对李云天十分信赖,不仅让金英销毁了那份匿名的检举信,而且还将吴欣打入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
李云天微笑着与众臣寒暄,虽然显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过心中却暗暗着急,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乾清宫,东暖阁。
“你们都下去吧。”待宣德帝在暖榻上坐下后,金英冲着屋子里‘侍’立的宫‘女’和内‘侍’挥了挥手,不动声‘色’地吩咐道,“让方大人进来侯着。热门”
“臣叩见皇上。”宫‘女’和内‘侍’们随即躬着身子退了出去,金英口中的方大人自然就是指方良,很快就赶了过来,跪在地上给宣德帝行礼。
“今天在朝会上的情景你也看到了,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吗?”宣德帝此时已经停止了咳嗽,面无表情地望着方良问道。
“皇上,臣已经准备好了,只是不知道何时下手。”方良闻言抬起头,神情严肃地问道。
“尽快,朕恐怕已经等不了多长时间了。”宣德帝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神情凝重地望向了手里攥着的手帕,上面有一大滩被他咳出的血渍,颜‘色’有些发黑。
“臣明白。”方良眼前一亮,向宣德帝微微一躬身,然后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皇上,镇国公在京城人脉极广,不仅掌有骁武军而且与京军关系密切,皇上不可不防呀。”
听闻“骁武军”三个字,宣德帝的双目流‘露’出了复杂的神‘色’,骁武军是大明军中第一‘精’锐,城外的骁武军大营里驻扎着三万李云天整编的骁武军,还有一万隶属于骁武军的‘蒙’古骑兵驻扎在北京城北面你的昌平。
尤为令宣德帝感到忌惮的是,骁武军拥有着能攻破北京城城墙和城‘门’的佛朗机炮,这样一来万一骁武军有变的话,那么京城可就危矣。
别看北京城的禁军和京军加起来有十几万,可真要是打起来的话还真的不是三万骁武军的对手,况且那一万‘蒙’古骑兵半天之内就能从昌平赶回来作战,届时无疑使得骁武军如虎添翼。
况且,宣德帝还担心驻守京城的京军会放骁武军进城,原因很简单,取得了与鞑靼、瓦剌的‘交’战的胜利后,宣德帝让李云天协助整编京城的京军。
经过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