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南宋同行-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秋季的中期,进行人口粗略统计后,张岛主和王德发主家眉飞色舞了……加上山东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他们管控的总人口超过了三百万!

    事实上他们还把土著劳动力,包括从天竺引进的劳动力也都算上了。

    三百万人口,可以让流求岛完全具备一个真正的国家的实力,别看他们的人口非常分散。

    这种分散的缺点是,看上去彼此孤立无援,在热衷于大一统的人眼中可能有些杂乱,要知道,总有些一人喜欢替统治者着想。

    但是,在张岛主眼里,这却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因为,这种模式给了所有人一个用脚选择的机会……你不喜欢山东地区冬天的寒冷,可以的,你可以去婆罗洲啊,那里四季如夏。

    你不喜欢过上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你可以去澳大利亚西部找机会吧,《流求时报》上隔三岔五就有报道谁谁找到了金矿银矿,一夜暴富!

    还有重要的一点,这天下的自然灾害再严重也不会威胁到流求岛了。

    如果能让这么多地方同时受天灾……那是胡说八道!

    有关流求铁路的情况很快传到了大宋,引起了那些官员们的热议,但是最为上心的是法可统领。

    他派出自己的手下亲自去流求八道河地区观察,得到了如实汇报后,马上拜见了贾老狗。

    法可统领马上看到了它在军事上的用途,若是用它来运兵,那么完全可以做到全国军队一盘棋了。

    贾老狗从来都是把法可统领看成自己人,而且曾经还暗示过法可统领,让他千万别嫌统领这个军职低,原因很简单……这个位置是直接可以影响到大宋官家的!

    当年与宋度宗的配合说明了一切。

    现在的大宋官家年纪尚小,但是,如果仍然一直亲近下去,待到官家亲政,那作用就太大了!

    法可统领当然是一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当时,贾老狗听完法可统领的汇报,他眼睛眯眯着,却想到了远比法可统领还远的用处。

    贾老狗想到了要整合地方各大势力的作用,他认为有的军事集团已经开始尾大不掉了。

    Ps:感谢书友15127与20171的打赏。

第五十五章 一切为了卖水田() 
    地方军事集团在战时为大宋防备鞑靼强盗的入侵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是却不利于眼下的和平时期。

    贾老狗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图像,借助法可统领所言的那种铁路,再加上借助流求岛的那种能够自动行驶的冒烟的河船……整个大宋的各处顿时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但是,贾老狗认为现在开始整合还不是最佳时期,因为鞑靼强盗集团的威胁仍然存在。

    那个斤斤计较的张岛主也迟迟不肯发动战争。

    其实张岛主真的冤枉人家大宋政客的智慧了,他们一点也不傻,知道谁是最危险的敌人,谁是可以利用的朋友。

    他们只不过玩弄计谋上瘾,总想搞出一幕隔岸观火或者坐山看虎斗的情景。

    不会搞计谋的政客,不是好政客,只是粗鄙不堪的化外之人……当然,总喜欢搞计谋的人也会怀疑别人的一举一动是否有计谋。

    贾老狗思忖了一下,确认引进来那个物件对大宋有利而无弊后,便顺水推舟答应了法可统领的要求。

    他还认真听取了有关大宋官家在御前火器营中的行动情况……现在的官家比宋度宗还喜欢去亲近军营,这是一件好事。

    贾老狗做了指示,大意是,作为大宋皇家亲军,御前火器营是各方面条件最好的军队,其首要作用就是要陪好大宋官家,忠诚是唯一要求。

    最后,贾老狗还问了他一件小事,说听闻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流求小学读书,还让妻子去陪读……为何要如此。

    法可统领解释说,他看过流求岛出版的书,认为只有去学了那里的知识,才能在以后真正学会使用流求岛的物件。

    贾老狗意味深长地说:“商人重利轻大义……”

    法可统领连忙表态了,说他当然会注意到这一点,只不过让孩子学一段后,很快就会让他回来。

    贾老狗点头认可,然后暗示说,大宋官家现在年纪尚小,天性喜欢玩耍,不如帮他找些年纪相仿的孩童在军营中陪伴……当然,最好选一些自己的孩子才放心。

    法可统领马上表示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贾老狗又陷入了廷争的麻烦中,原来,他选派的一些年轻才俊在汴京城和山东西路的重建过程中,又有几个人大肆贪污受贿,被对手抓住了把柄……

    贾老狗对此大感头痛,年经人有工作干劲,只要经过一定的锻炼,将来必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是,当他们独自承担一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权力时,也容易受人诱惑!

    放着大好前程不去追求,偏偏要贪眼前几个小钱,真是让人无语。

    贾老狗当然也有自己的对策,几天后,他让人揭发对方一派中的几个也有贪污受贿行为的人员,同样也拿下了对方的人。

    经过一个阶段的斗争,双方在胶着中继续争斗,重新进入了动态平衡中。

    双方控制的民间报纸经常互相谩骂,你想要的我反对,我建议的,你否定……倒是让谢老太后轻轻松松地在一旁观战,她是非常满意眼下的局面。

    贾老狗提出引进流求岛的铁路的建议最后被对手给否认了,理由很简单,修建铁路扰民伤财不说,最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不如等流求岛建成以后再说了,眼下还不如全力疏浚南北运河来的实在。

    贾老狗气得眼蓝,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大骂对手是一帮子目光短浅的家伙。

    过了一阵子,对手又有提议,说是大理地区有几个土司不服管教,不如抽调一部分军队前去震慑。

    贾老狗这时候跳了出来,他没有为了反对而反对,却借机要调动与对手亲近的几个地方军阀的势力……谁知道对方也是这样想的,双方又开始了一轮乌烟瘴气的争斗。

    文官对武将的全力防备,那是大宋的政治传统,在这一点上,正在争斗的双方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先向哪个部分的武将动手,这才是他们争斗的关键。

    很多大宋吃瓜群众对报纸上突然出现的有关一些地方武将们的丑恶事件大感兴趣……先前是文官们经常有贪污受贿的,现在那些武将们竟然也有干坏事的,真是太气人了!

    流求岛的张岛主根本不关心大宋发生的那些龌龊的事情,让他高兴的是,流求岛南部平原的开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那里的水田售卖进入了一个新高潮……许多大宋的大商大户大家族又前来购买,而且人家还是自带劳力。

    张岛主最喜欢这种兼并土地的行为,土地集约化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大规模使用有机化肥,有机农药再加上畜力耕种和收割。

    张岛主手上有一份通过流求空军热气球绘制的流求岛南部平原的地图,据地图显示,还有近一半的适合改造成水田的地区没有开发出来。

    售卖水田的工作仍然还很艰巨啊。

    王德发主家则头痛婆罗洲文来河口地区的农业开发,那里的水热条件比流求岛还好,只要有机化肥跟上,完全可以轻松种上三季水稻。

    王德发主家说:“老张,是不是我们卖价贵了?要不然也改成一文钱一亩?”

    张岛主说:“别心急,你这样降价,那澳洲那面就没有优势了……北海道那面的棉田,白给人家还三年免税都没有人要,不是不值钱,而是大宋的人没有看到利益,不肯轻易投资的!

    什么时候,你拿出锅驼机式插秧机来就破了这个瓶颈!”

    水稻在即将成熟时,有个排水晒田的过程,这样之后,就极适合应用马拉收割机技术,一匹马可以轻松抵上十六到二十个人收割。

    随着马价的降低,都不用流求岛主动推行,大宋农民极快地就学了这门技术。

    但是,种植水田最大的瓶颈在于插秧,这是一种能累死人的劳动,也正是它才限制了水稻事业的发展。

    水牛和马匹都不适合进入水田拉动插秧机,只能从锅驼机上想办法。

    王德发主家直咧嘴,真当他如宋子强一样是搞机加工行业出身的了。

    锅驼机式插秧机,他听都没有听过。

    张岛主说:“我知道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东西,你搞搞看吧,如果这个成功了,恐怕和我们的火车一样是用处极大……只有这样才能多卖水田,多招人来。”

第五十六章 勇敢的心前传(一)() 
    128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流求岛四道河地区的山区里,有一些人吊挂在一处二十多米的悬崖上,他们正小心翼翼地往事先钻出的孔洞里填装工程炸药。

    走近了看才会发现,他们一共是三个人,一个白人,两个黑人。

    悬崖下,一百多米远的地方,一个中年男人正手搭凉棚,看着他们填药。

    这个中年男人名叫金明池,是这个采石场的老板。

    他原先本是福建沿海一个烧石灰的小作坊主,后来趁着流求岛发展的机会跑过海峡,出了一些本钱,又加上一些贷款建起了一处采石场。

    四道河地区的城建工程依然在继续,那里对石料的需求是无穷的……事实上,哪里都好卖,他也就发了财。

    他是一个能吃苦的福建人,把家安置在十几公里外的石沟镇之后,自己和他招募的工人们一起住在了采石场的木板房式宿舍。

    由于订购石料的建筑商催的急,他才不得不让工人在这一天要连爆破三次。

    金明池看那个白人填装工程炸药的动作仍然非常熟练和认真,他暗暗点头,没有白付给他高薪,这一批活儿抢出来后,他会还发给他们一点奖金的。

    那个白人很年轻,不过才二十一岁,他的名字叫威廉?华莱士,大家都直接叫他华莱士。

    五六年前吧,他被人贩子从大马士革运到了流求岛,当上了白人冲锋队队员,在山东地区与鞑靼强盗集团做过战,立过战功,后来退伍了,得到了自由,还得了一笔退伍金。

    他和很多白人队友一样,没有选择马上离开流求岛,反而得了这里的公民证。

    他们有的开始经商,有的开始买了农田……而华莱士则选择了务工。

    他做过木工,泥水工,还学会了维修锅驼机……这些年中,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大宋话,这让他可在流求岛上的各个城市里自由行走。

    后来,他和两个黑人队友一起被金明池老板招募了,一起来到了四道河东北处的山区。

    金明池老板待他们不错,如同待大宋人一样公平。

    华莱士和他的黑人队友慢慢就学会了爆破技术,还学会了自己配备黑火、药,掺合在一起用,这样可以省下一些买工程炸药的钱钞。

    在悬崖上,华莱士填装了三分之一的黑火药后,从腰带上取下工程炸药,把它紧紧地塞进孔洞里。

    他侧头看他的黑人队友的动作,大声说道:“卡卡,莫莫,你们一定要塞紧,不能留下空隙!”

    他的两名黑人队友回话道:“放心吧,华莱士!”

    那三个事先打好的孔洞正好是一米二五的深度,要是太深则炸下来的山石材料太大,不实用;太浅则炸飞了山石,还容易伤人。

    这个深度正好能提高山石破碎率。

    他们三个给三处起爆点装上雷、管后,又加了导火、索,然后呼喊其他的工友拉他们上去。

    金明池老板高兴地看到他们三个人如同大蜘蛛一样被拉了上去,哈哈,等爆破后,他又要挣一大笔钱钞了。

    华莱士和黑人队友上山崖上后,他们居高观察了一下,这里根本没有闲人,而他们的金老板,早都跑到三百米外了。

    华莱士不经意地扫了一下远山,这里的山区真美啊,比苏格兰高地还美……

    哔,哔,哔,山响起了三声短哨,这是准备点燃导火索,表明三十秒后将要爆破哨声。

    华莱士他们点燃了后,慢慢走下了山崖,来到一处反向掩体里。

    这时,他们听到了三声接连不断的爆破声……真好,他们成功了,没有哑炮。

    等到硝烟散尽时,华莱士他们下了山崖,一百多石场工人已经开始了叮叮当当的工作。

    金明池老板正在那里高喊:“撸起袖子加油干哪,今晚吃菠萝咕咾肉,喝椰花酒,吃白米饭!”

    华莱士听了后笑了,金明池老板是个仔细的人,舍不得雇佣厨师,自己亲自充当大厨,让别人轮流当他的助手。

    果然,他冲着华莱士喊了。

    “华莱士,你们三个过来一下!”

    原来叫他们驾着四轮大马车去石沟镇一下,买些新鲜的食材不说,还要把订购的十几箱工程炸、药运回来。

    没办法,人家送货只送到石沟镇的货站。

    金明池老板格外慷慨地掏出五百贯钱的纸钞,大声说:“付了炸、药的三百七十五贯货款,还剩下一百二十五贯,买上几头山羊,再买些好酒回来,咱们等着过中秋时好好犒赏大伙儿!”

    烤全羊,喝椰花酒,这是最实惠的吃法,工人们发出了欢呼声。

    前往石沟镇的道路早就经过平整了,要不然没法子运送石料。

    华莱士驾着四轮马车,带着莫莫和卡卡一起出发了。

    走了大约五公里,到了杜仲林场,那里的道路更平整了。

    石沟镇最早是因为这里种了杜仲、黄麻后才兴建起来的,是后来才发现这里还有适合开采石料的资源,十几家石场几乎同时开工后,这里更热闹起来。

    路边的一些坡地上还出现了玉米地,花生地,土豆地等等,他们知道,那些都是镇上的居民自己开荒种的。

    在快进到镇子的时候,道路两边已经全是绿盈盈的菜地了。

    莫莫和卡卡高兴地跳下四轮马车,去那地里拔了两颗青萝卜。

    莫莫在地里喊道:“华莱士,这是我们的朋友老高家的菜地,你要不要萝卜?”

    华莱士摆摆手,他不喜欢生吃青萝卜。

    莫莫和卡卡又高兴地跳上四轮马车,他们用衣服擦了擦泥,随手掏出并刀来,飞快地削着皮,便开始切一块吃一块,好不欢气。

    镇子上的人比较多,华莱士抓紧了缰绳,放慢了速度。

    货站在镇子的中心位置,那里正是老高开的商铺。

    老高在镇子里扬言过,除了海船,在他那里可以买到一切,只要给钱钞。

    路过一处商业街时,道边有人喊:“华莱士,你的黑人朋友又偷吃老高家的萝卜啦,看他不追打你们!”

    华莱士没有理会这样无聊的话。

    卡卡已经飞快地吃完了,他张着双手喊:“谁吃了?你见哪个吃?!”

    这时引起了一些人的轰笑。

    华莱士知道自己和黑人队友一样的,他们说大宋话的声音怎么也不如别人,可能怪怪的,所以总有人笑他们,或逗他们说话。

    果然,到了老高的货站后,老高又开始不停的唠叨了。

    什么为何这样晚来取货了,占了他的仓库;什么金老板总和他砍价,根本不让他多挣一些……华莱士耸了耸肩,这都不关他的事情,多说无益。

    老高忽然坏坏地笑了,说:“华莱士,你可知道?将来要收单身税了……你还不去娶个波斯小娘子还是米兰的?要不娶个黑人小娘子吧,我真想看看那样会生出个什么样的孩子!”

    娶个小娘子?

    华莱士湛蓝的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